(共19张PPT)
第三单元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第9课
辛亥革命
学习目标
1
了解武昌起义的简单情况;了解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两千多年封建帝制重大的历史意义。
情境引入
鄂军都督府
孙中山早年的革命活动
新课探究
新课探究
起义名称
时间
领导人
结果或意义
萍浏醴起义
1906年冬
刘道一
蔡绍南
失败,但同盟会的声望由此大振
安庆起义
1907年夏
徐锡麟
徐锡麟死难,秋瑾被捕遇难
广西起义
1907年
孙中山
黄兴
夺取镇南关,最后失败
黄花山岗起义
1910年
黄兴等人
虽然失败,但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斗志
新课探究
广州黄花岗起义
1911年4月27日,同盟会在广州发动由黄兴领导的武装起义。在这次起义中,喻培伦、林觉民等80多人英勇牺牲。后来收殓烈士遗骨72具,合葬于城郊黄花岗,史称“黄花岗七十二烈士”。
新课探究
黄兴
喻培伦
林觉民
新课探究
徐锡麟
秋瑾
新课探究
“本日驰赴阵地,誓身先士卒,努力杀贼,书此以当绝笔。”
——《黄兴绝命书》
黄花岗起义中被捕的革命志士
新课探究
武昌起义
“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
——慈禧太后
《辛丑条约)签订时的场景
新课探究
(1)思想准备:民主革命思想的广泛传播及三民主义的提出;
为了推翻清王朝的反动统治,以革命先行者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志士进行了长期的武装斗争,付出了极大牺牲。分析前面所学知识,他们为这次民族民主革命进行了哪些准备工作?
(2)组织准备:兴中会和同盟会等革命团体和革命政党的建立;
(3)军事准备:以黄花岗起义为代表,革命志士发动一系列的武装起义。
新课探究
武昌起义形势图
武昌起义的领导者:
①领导机构:1911年,湖北革命组织文学社与共进会,在同盟会的推动下,积极谋划起义。
②领导人:起义总部由蒋翊武任革命军临时总司令,孙武任参谋长。
武昌起义的主要力量:
湖北新军中倾向革命的士兵。
新课探究
起义过程:
①10月9日,共进会负责人孙武等在汉口租界制造炸弹,不慎爆炸,起义计划泄露。
②10月10日,武昌的起义指挥部遭破坏,全城戒严,搜捕革命党人。起义领导人刘复基、彭楚藩等被捕。
③10月10日晚,武昌城内新军工程营的革命党人首先起义,夺取军械库,进攻总督衙门,占领武昌全城。
熊秉坤
打响武昌首义第一枪
新课探究
起义结果:
革命在武汉三镇取得胜利。10月11日,起义军成立湖北军政府,推举新军将领黎元洪为都督。
新课探究
湖北军政府旗帜
黎元洪
湖北军政府成立
新课探究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它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极大地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
辛亥革命的意义
1.孙中山在总结黄花岗起义的影响时说“事虽不成,而黄花岗七十二烈士轰轰烈烈之慨,已震动全球,而国内革命之时势,实以之造成矣”。下列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
A.沉重打击了清朝的腐朽统治
B.鼓舞了全国人民的革命斗志
C.成为保路运动的导火线
D.加速了革命发展的进程
C
随堂练习
2.武昌起义前社会上流行一-首歌谣:“不用掐,不用算,宣统不过两年半,今年猪吃羊,明年种田不纳粮。”下列对此分析错误的是(
)
A.武昌起义前,革命党人做了大量的宣传工作
B.清朝统治的结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C.清朝的反动统治已经激起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极度愤慨
D.命里注定,清政府就要覆亡了
D
随堂练习
课堂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