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放牛》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乐曲《小放牛》,感受唢呐及民族乐器、民歌的魅力,体会它们丰富的音乐表现力,增强学生对传统音乐的感知能力和欣赏能力;能够对传统音乐(对唢呐)有探究的兴趣和愿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聆听唢呐音色的变化,了解我国民族乐器唢呐丰富而奇妙的音色,增强学生对音乐形象的感知能力及音色听辨的能力。
3. 知识与技能:
(1)认识唢呐,并记住其音色,听辨出村姑和牧童对答的形象。
(2)初步了解传统民族音乐1 2 3 5 6 五声调式的运用。
二、教学重难点
1. 重点:
聆听乐曲《小放牛》,认识并记住唢呐及其音色,感受音乐中所表现的不同形象。
2. 难点:
通过对唢呐、对《小放牛》的学习,引领学生对传统民间音乐产生兴趣,并有继续探究的欲望,引导学生传承我国优秀传统音乐。
三、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古筝
四、教学过程
1. 京剧导入
师:今天的音乐课,老师想带领大家来共同领略一下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魅力。
首先,请同学们来欣赏一段京剧,看看这一段里发生了什么样的故事呢?
(播放京剧《小放牛》选段前半段)
师:看着一段中有几个人物?在他们之间发生了怎样的故事?
生:两个人物,牧童和小姑娘。
小姑娘在向牧童问路……
小姑娘要去杏花村……
师:哦!同学们听得很仔细,那么故事就这样结束了吗?
我们继续来看。
(播放京剧《小放牛》选段后半段)
师:故事结束了吗?
生:没有。牧童又把小姑娘叫了回来,要听她唱小曲儿。
师:是的。于是小姑娘接下来给牧童唱了一段小曲儿,而且由牧童来帮腔。
下面,老师请同学们来欣赏这一段唱小曲儿的最有名的版本——也就是河北民歌版的《小放牛》。
(播放河北民歌版本的《小放牛》视频片段)
指出这一版本仍是男女对唱的形式。
师:我们欣赏了京剧和民歌两个版本的《小放牛》,了解了《小放牛》的故事,接下来让我们来欣赏课本上的这个版本,请同学们听一听,乐器演奏的版本是怎样表现《小放牛》的故事的。
2. 新课教学,分段聆听
(1)引子
①首先请同学们先听乐曲的引子部分,你能听出这件主奏乐器是什么吗?
生:……唢呐……
②请学生介绍自己了解的唢呐
③教师出示图片(PPT展示)
讲解唢呐形制(管身木质、呈圆锥形),演奏姿势,以及不同大小的唢呐(体积越小,声音越尖)。
讲解唢呐不同部位的名称(哨片、唢呐杆、碗儿)
(2)主题一段
①请同学们认真听乐曲的第一段主题,感受一下乐曲第一段的速度、情绪分别是怎样的?唢呐的音色有什么特点?
(播放第一段音频)
生回答,师总结。
速度:稍慢
情绪:欢快
唢呐音色:高、尖、亮
②再次聆听,这一段中有两个小乐段,这两个小乐段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
(二次播放第一段音频)
生回答,师总结。
两个小乐段的第一句不同,第一小乐段的第一句低,第二小乐段的第二句高。后面的乐句旋律都相同。
③联系刚才京剧的视频,说明这两个小乐段像是向我们介绍故事中的两个主人公牧童和小姑娘上场了。
(3)主题二段
①听速度、音色变化
(播放第二段音频)
师生共同总结。
速度:加快了
音色:有很大变化——出现了一个新的低一点的声音。
②低的声音和高的声音,分别代表了什么?
低的声音——牧童;高的声音——小姑娘
那么一句低一句高的演奏形式,代表了?
牧童和小姑娘一问一答的对唱的场景。
③低的声音还是唢呐在吹奏吗?
生:是……/不是……
引出咔腔,出示图片,对比讲解
唢呐:相对小、细,木制和金属,声音高亢明亮,对应小姑娘声音。
咔腔:相对大、粗,全金属制,声音低沉浑厚,对应牧童声音。
(PPT动画展示,连线)
(4)主题三段
听速度、情绪变化
(播放第三段音乐)
速度:更快,节奏收紧,句幅缩短
情绪:更激动
仿佛两人的问答越来越快,气氛更热烈。
(5)尾声
听尾声,联系故事背景发挥想象力,猜一猜故事结局。
学生自主想象、分享,教师总结。
(皆大欢喜的结局,牧童带着小姑娘找到了杏花村。)
3. 完整欣赏,感受全曲
体验音色与角色
播放全曲完整音频,男生听到牧童(咔腔)声音时模仿吹奏姿势,女生听到小姑娘(唢呐)声音时模仿吹奏姿势。
4. 拓展聆听
《小放牛》只是唢呐众多曲目当中的一首,其实唢呐具有非常丰富的表现力,最出名应属《百鸟朝凤》了,老师今天带来了《百鸟朝凤》中模仿各种鸟叫声的唢呐演奏片段,让我们一睹为快!
(播放《百鸟朝凤》鸟叫片段)
5. 延伸知识,体会中国传统音乐特点
(1)唢呐是我国传统民族乐器的一种,你还知道在民族乐器大家庭中的其他乐器吗?
生:琵琶、二胡、笛子、笙、箫、鼓……
师:是的,大家说的都非常对,包括老师今天带来的古筝,这些都是我国传统的民族乐器,可以演奏出极富中国特色的音乐。
(2)而中国传统特色的音乐有一个它自己非常大的特点,请同学们来观察一下今天学习的《小放牛》的曲谱,找一找,里面运用最多的音符是什么呢?
1 2 3 5 6 我们可以简单的把它们理解为“宫商角徵羽”,即五声调式。
这就是我国传统音乐的特点——五声调式的运用。
(3)弹奏古筝,直观感受
①在古筝上弹奏基本音阶1 2 3 5 6,让学生直观感受五声调式在中国乐器上的运用。
②将节奏简单的变化一下,就变成了大家耳熟能详的《沧海一声笑》,为学生演奏《沧海一声笑》,巩固对五声调式的理解。
(4)一起来当作曲家
将书上的练习题做一做(运用1 2 3 5 6为下面的节奏谱曲)
(5)成果展示
教师用古筝弹奏学生作曲成果
6. 总结与作业
今天的这节课我们共同领略了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魅力。
这简单的1 2 3 5 6(五个音符)早已成为我们世代相传的精神财富。它塑造了我们中国特有的音乐性格,它给了我们内心深处一份听觉的心灵寄托。
音乐是一种文化,这种文化可以通过唢呐、通过古筝、通过民歌、通过京剧、通过各种不同形式的音乐,展现他的魅力。
今天的课程结束后,请同学们回家向自己的家人,自己的亲戚,自己的朋友们介绍我们的这首《小放牛》,介绍我们的唢呐,介绍中国音乐文化,让我们优秀的传统音乐文化能够被更多的人感受到,从而将它传播四海,泽被四方!
五、板书设计
小放牛
唢呐音色:高、尖、亮 1 2 3 5 6
音乐情绪:欢快 宫 商 角 徵 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