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观察金鱼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说出金鱼的特征:需要食物、会呼吸、能运动。
2.能说出金鱼是怎样吃食、呼吸和运动的。
教学重难点:
1.能利用感官观察金鱼的特征,并用语言描述观察的结果。
2.能对金鱼的观察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3.愿意倾听、分享他人的信息,乐于表达并讲述自己的观点。
4.学生通过学习能够了解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懂得要爱护动物,保护动物资源,让动物与人类和谐相处。
教学准备:
《科学学生活动手册》、相关资料、金鱼、鱼缸、鱼饲料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景与问题
“同学们,你们看老师这节课带来了哪位动物朋友?”出示金鱼。
“你们喜欢它们吗?老师非常喜欢金鱼,而且家还养了好多,它们有什么特点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观察金鱼。”
(二)探究与发现
1.做出假设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动物需要食物、能运动、会呼吸,你觉得金鱼有这方面的特点吗?”(在教师指导下让学生能根据已有的经验,对问题做出简单猜想,培养孩子的探究能力。)
2.制订计划
“你想怎样证明金鱼是否需要食物、能运动、会呼吸?”
“你需要观察什么?怎么观察?需要准备什么材料?”
教师引导全班学生进行交流、讨论,相互补充,让计划更完善。
3.搜集证据
教师引导学生通过眼晴看的方法来进行活动。
运动:教师要给学生一些提示,例如“金鱼在干什么呢?”通过提示,学生能用语言描述出金鱼的特点。
喂食:给金鱼喂食是学生非常喜欢的活动,观察金鱼的进食也是学生喜欢看的活动。给金鱼喂食应该注意什么?怎么操作?
教师要教给学生方法:动作要轻、少量喂食。请位同学到前面来操作。
呼吸:通过鱼在水中,水面出现连漪和泡泡,引导学生发现金鱼会呼吸,如果金鱼不吐泡泡,也不能说明金鱼就不呼吸。出示实验视频。让学生来观察金鱼的呼吸,教师可以给学生解释:金鱼呼吸时,水流过金鱼的鳃部,鱼鳃就能利用水中的氧气进行呼吸。
4.处理信息:
把观察到的金鱼的特点及时记录在《科学学生活动手册》第12页上。
(在“画一画金鱼在水中的样子”这个活动中,由于本节课在观察金鱼的过程中我们并没有把观察金鱼的外部形态作为重点,所以学生只要画出金鱼的大概样子(身体、眼睛、嘴、鳍、尾巴、鱼鳞等)即可。)
5.表达交流:
教师指导学生进行交流时可以按照这样的思路进行:“你是怎么做的?你观察到什么?你认为金鱼需要食物吗?能运动吗?会呼吸么?”交流时提示学生注意倾听,并及时评价。鼓励学生利用动作模仿金鱼的吃食、运动、呼吸。
6.得出结论:金鱼需要食物、能运动、会呼吸。
(三)应用与拓展
利用课下时间,继续观察金鱼看看有哪些新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