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搭石》同步试卷(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5课《搭石》同步试卷(含解析)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8-14 16:13:0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人教统编版(部编版)五年级上学期语文第5课《搭石》同步试卷
一、基础运用
1.读拼音,写词语
xùn qī jiàn gé qiǎn zé ing héng lǎn duò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2.下面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讯期?????????????????????????????????????B.?访问?????????????????????????????????????C.?胁调?????????????????????????????????????D.?遣责
3.我会填
________的声音 ????________的音乐? ???________的情感
________的小路?? ??________的石头 ????________的小溪
4.仿写句子。
(1)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
________,构成了________。
(2)一排排搭石,任人走,任人踏,它们联结着故乡的小路,也联结着乡亲们美好的情感。
________,联结着________,也联结着________。
5.《搭石》一文写作特色说法有误的是(??? )
A.?详略得当???????????????????????????B.?借物喻人???????????????????????????C.?点面结合???????????????????????????D.?语言华丽
6.下列关于《搭石》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搭石象征着村民们一颗颗善良的心
B.?本文作者善于从平凡的事物中发现美、表现美
C.?从乡亲们摆搭石、走搭石的一幕幕情景中,体会到其中的人性美。
D.?在作家刘章家乡,年轻人背老人过河是很不平常。21cnjy.com
7.一排排搭石,任人走,任人踏,它们联结着故乡的小路,也联结着乡亲们美好的情感。(??? )
A.?这句话赞扬了搭石任人踩踏,却无怨无悔、默默无语的品格。
B.?这句话实际是赞扬乡亲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
C.?这句话含义深刻,不仅写了搭石任人踩踏、默默奉献的精神,而且赞扬了乡亲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搭石也是乡亲们相亲相爱、友好互助情感的纽带。2·1·c·n·j·y
8.课文回顾
(1)一排排搭石,任人走,任人踏,它们联结着________,也联结着________。
(2)我国北京的故宫、颐和园、长城这三处景观已经被列入了《________》。
(3)《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一课,是作家为了纪念________写的回忆文章,表达了作者________之情。【来源:21·世纪·教育·网】
9.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人们走搭石时,声音很美:________的声音,像________;画面也美:
________,________,给人________。
(2)文中乡亲们和“搭石”一样有着________、________的美好品质。
10.细读课文深感悟。
“一排排搭石,任人走,任人踏,它们联结着故乡的小路,也联结着乡亲们美好的情感”是点睛之笔,实际上是作者巧借________任人踩踏,赞美了________的精神。这是人性美的表现,生活中的美无处不在,如:________,我认为这也是美。21·世纪*教育网
二、阅读理解
11.课文片段阅读理解
? ??①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秋凉以后,人们早早地将搭石摆放好。如果别处都有搭石,唯独这一处没有,人们会谴责这里的人懒惰。上了点年岁的人,(?? ?)怎样急着赶路,( ???)发现哪块搭石不平稳,一定会放下带的东西,找来合适的石头搭上,再在上边踏上几个来回,直到满意了才肯离去。www-2-1-cnjy-com
? ??②家乡有一句“紧走搭石慢过桥”的俗(shúsú)语。搭石,原本就是天然石块,踩上去难免会活动,走得快才容易保持平衡。人们走搭石不能抢路,也不能突然止步。(? ??)前面的人突然停住,后边的人没处落脚,(?? ?)会掉进水里。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那么协调有(叙 序)!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踏踏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清波漾漾,人影(绰绰 悼悼),给人画一般的美感。21*cnjy*com
? ??③经常到山里的人,大概都见过这样的情景□如果有两个人面对面同时走到溪边□总会在第一块搭石前止步□招手示意□让对方先走□等对方过了河□俩人再说上几句家常话□才相背而行□假如遇上老人来走搭石,年轻人总要伏(fú fù)下身子背老人过去,人们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事。
? ??④一排排搭石,任人走,任人踏,它们联结着故乡的小路,也联结着乡亲们美好的情感。
(1)划去括号里错误的字音或字形。
(2)在文中“□”处依次填入恰当的标点。
(3)在文中括号处依次填入恰当的关联词语。
(4)文段①采用________的方式,略写“________”这个“面”,详写老人调整搭石这个“点”。 生动地刻画了老人认真细致的动作,表现了老人________的优秀品质。 21·cn·jy·com
(5)用波浪线划出文段②中的比喻句:________。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____。
(6)“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风景一:老人及时调整搭石;风景二:行人协调有序地过搭石;风景三:________;风景四:________。
(7)如果让你给搭石取名,你会用不同颜色的笔每一块石头上写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说一说:假如你想成为课文中的“搭石”,那么在生活中你该怎样做?
12.阅读课文 ,回答问题。
盲道上的爱
??? 上班的时候,我看见夏天老师正在搬走停放在学校门口人行道上的自行车。
??? 我走过去,和她一起搬。我说:“车子放得这么乱,的确有碍市容。”她冲我笑了笑,说:“那是次要的,主要是这些车子侵占了盲道。”我不好意思地红了脸,说:“您瞧我,多无知。”
??? 夏老师说,其实,我也是从无知过来的。两年前,医生说我女儿的眼睛要失明,那时我就决心把我的眼睛捐给女儿。为了适应以后的生活,我就开始闭着眼睛生活。每天下班后,我就闭上眼睛沿着盲道往家走。那盲道,也就两砖宽,砖上有八道杠。一开始,我走得磕磕绊绊,脚说什么也踩不准那两块砖。在回家的路上,石头绊倒过我,车子碰破过我。”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 我听着鼻子一酸,哽咽得问:“后来呢?”“后来,走熟了,脚竟认得那道杠了!可也就在这个时候,我女儿的眼病居然奇迹般的好了。你说在这一条条盲道上,该发生过多少叫人流泪动心的故事呀。要是这条人间最苦的道连起码的畅通都不能保证,那不是咱明眼人的耻辱吗?”
(1)请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侵犯——________?? 流畅——________? ?羞耻——________
(2)根据短文内容选择正确答案,将相对应的序号填在括号内。
①夏老师搬走停放在人行道上的自行车,是因为(?? )
A.自行车挡了他的路
B.自行车摆得乱,有碍市容
C.自行车侵占了盲道
②“人间最苦的道”指的是(?? )
A.人行横道?? B.盲道?? C.人生道路
(3)请写出夏老师学走盲道的句子。其中描写动作的词语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想一想,为关注那“人间最苦的道”,我们可以做些什么?请你把想法写下来。
答案解析部分
一、基础运用
1. 汛期;间隔;谴责;平衡;懒惰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词语的拼写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读一读拼音,知道要写什么词语,然后写出正确的词语,写完后读一读,看看是否正确。注意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书写时要注意“汛、隔、谴、衡、懒、惰”容易写错。书写时要注意这些字的笔画、结构。要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
故答案为:汛期、间隔、谴责、平衡、懒惰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中重点词语的正确书写。平时读书,写作时要注意区别同音字、形近字。21教育网
2. B
解析:此题是考查同音字、形近字的辨析,改正错别字。认真分析词语中哪个字用错了,应该怎样改正。
A:讯——汛
B:正确
C:胁——协
D:遣——谴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中重点词语的正确书写。平时读书,写作时要注意区别同音字、形近字。www.21-cn-jy.com
3. 踏踏;轻快;美好;故乡;方正;无名
解析:词语搭配就是修饰语和中心语搭配得当,能将意思表达得更好,更准确。这道题从结构上看是“形容词(或限制词)+的+名词”,横线上应填上形容词(或限制词),应按照语言习惯合理搭配即可。
故答案为:踏踏、轻快、美好、故乡、方正、无名
【点评】从给出的词语中找规律,掌握词语的结构,做题就容易了。平时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积累好词好句。增加词汇量。【版权所有:21教育】
4. (1)森林里的花、草、树;一幅美丽的画卷
(2)一枚枚邮票;两岸人们的心;亲人浓浓的思念
解析:仿写句子,是指在一定的语境中,根据语言表达的要求参照题干所提供的句式,造一个相似的句子。(1)原句中写的是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仿写时要用一个类似的比喻,可以把森林里的花、草、树比喻成美丽的画卷。?
(2)原句中写的是一排排搭石,任人走,任人踏,它们联结着故乡的小路,也联结着乡亲们美好的情感。在仿写句子时,用邮票替换搭石,最为确切。
故答案为:(1)森林里的花、草、树;一幅美丽的画卷。
(2)一枚枚邮票 ;两岸人们的心;亲人浓浓的思念。
【点评】(1)仿写句子要首先分析例句,把握例句特点,看句式是长句还是短句,有没有关联词等,然后紧扣例句仿写句子。
(2)做此类仿写句子的题目,关键在于平时要多积累优美的句段。
5. D
解析: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回顾课文的内容及写作特色,结合选项判断正误。
?故答案为:D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课文的内容及写作特色的理解能力,平时一定要认真理解并加以识记。
6. D
解析: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回顾课文的内容,结合选项判断正误。
?故答案为:D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课文的内容的理解能力,平时一定要认真理解并加以识记。
7. C
解析: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回顾课文的内容,结合选项判断正误。
?故答案为:C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课文的内容的理解的能力,平时一定要认真理解并加以识记。
8. (1)故乡的小路;乡亲们美好的情感
(2)世界遗产名录
(3)叶圣陶先生;对叶圣陶先生的怀念与崇敬之情 【来源:21cnj*y.co*m】
解析:依据课文内容(1)一排排搭石,任人走,任人踏,它们联结着故乡的小路,也联结着乡亲们美好的情感。(2)我国北京的故宫、颐和园、长城这三处景观已经被列入了《世界遗产名录》。(3)《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一课,是作家为了纪念叶圣陶先生写的回忆文章,表达了作者对叶圣陶先生的怀念与崇敬之情之情。21*cnjy*com
【点评】做好每各小题,都是基于读懂课文的基础之上,带着问题仔细阅读,办读边思考。就不难找出正确答案。
9. (1)嗒嗒;轻快的音乐;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画一般的美感
(2)默默无闻;无私奉献 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解析:(1)本题是考查课文的理解和识记。只要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正确识记原文,就可以做出本题。
(2)本题主要考查理解课文的能力,解答本题时要带着问题整体感知课文,然后根据课文中 “搭石” 的特点,解答本题。 2-1-c-n-j-y
故答案为:(1)嗒嗒;轻快的音乐;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画一般的美感
(2)默默无闻;无私奉献
【点评】(1) 本题考查课文内容识记和理解,在平时的学习中,要注意理解课文,并且正确识记课文中的重要语段及重要词语。
(2))本题考查理解课文的能力。注意在平时的学习中理解课文中的重要语句和词语的意义。
10. 搭石;家乡人默默无闻、无私奉献;清洁工人扫马路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记忆能力。解答本题,需要回顾课文的内容,然后结合前后句(或题目提供的信息)进行补充填空即可。在平时的学习中,我们一定要熟练掌握课文内容,这样在答题时我们才能更准确地写出正确答案。
故答案为:搭石;家乡人默默无闻、无私奉献;清洁工人扫马路
【点评】这道题是按课文内容填空,一定要熟悉课文,边读边思考,才能填好每一空。
二、阅读理解
11. (1)dù;fù;叙;悼悼
(2):,,,;,,
(3)无论;只要;如果;就
(4)点面结合;“人们早早摆搭石”老人调整搭石;老人淳朴善良、一心为他人着想的优秀品质。
(5)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踏踏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给人画一般的美感;这句话把人们过搭石的声音比作轻快的音乐, 把人们过搭石的姿态比作画,增加了文章的美感。
(6)两人相遇,招手礼让;遇见老人,背负过溪。
(7)善良石;勤劳美;谦让石;尊老美;团结石;奉献美
(8)助人为乐、和同学团结友爱、帮助父母做力所能及的好事 【出处:21教育名师】
解析:(1)本题为考查字形、字音题。字形、字音题的考查只要求识记字形、字音而不要求拼写,即侧重于考查识记、辨别、确定汉字、字音的能力,准确地判断其正确与否。
(2)分析句子中分句之间的关系,根据标点符号各自的作用,能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3)考查关联词的运用。解答时要先理解分句前后表示的是何种关系,再根据句子的意思来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填写。①分句前后是条件关系。故选“无论……只要……”;②分句之间是假设关系。故选“如果……就……”;
(4)本题主要考查对选文内容的理解记忆能力。解答本题,需要阅读选文的内容,然后结合前后句(题目提供的信息)进行补充填空即可。
(5)比喻句:就是打比方,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比喻句的基本结构分为三部分: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词(表示比喻关系的词语)和喻体。本体、喻体有相似点,但不是同一类事物。
(6)考查对选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选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再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
(7)考查给搭石取名。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选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围绕中心用恰当的词语概括即可。
(8)谈自己的看法时需注意两点:一要联系文章的主旨,二要结合个人的认识,言之有理,没有语病。
故答案为:(1)dù;fù;叙;悼悼
(2):,,,;,,
(3)无论;只要;如果;就
(4)点面结合 ;“人们早早摆搭石”老人调整搭石 ;老人淳朴善良、一心为他人着想的优秀品质。
(5)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踏踏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给人画一般的美感;这句话把人们过搭石的声音比作轻快的音乐, 把人们过搭石的姿态比作画,增加了文章的美感。
(6)两人相遇,招手礼让;遇见老人,背负过溪。
(7)善良石、勤劳美、谦让石、尊老美、团结石、奉献美
(8)助人为乐、和同学团结友爱、帮助父母做力所能及的好事
【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对拼音、汉字的识记能力。平时读书,写作时要注意区别同音字、形近字。在平时的学习中,对于形似字、同音字、易错字等,要勤于积累,加强记忆。
(2)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标点符号的掌握及运用。
(3)本题考查学生对关联词语的使用。理解句子,分清分句前后之间的关系。然后再来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使句子连贯。
(4)这道题是按选文内容填空,一定要理解课文,边读边思考,才能填好每一空。
(5)考查学生对比喻修辞手法的掌握。要注意本体和喻体特点的一致性。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
(6)此题考查在理解选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并加以概括的能力。
(7)此题主要考查给搭石取名的能力。
(8)此题属于开放性试题,结合文本内容和个人的认识,表述合理,文通句顺即可。
12. (1)侵占;畅通;耻辱
(2)C;B
(3)每天下班后,我就闭上眼睛沿着盲道往家走。那盲道,也就两砖宽,砖上有八道杠。一开始,我走得磕磕绊绊,脚说什么也踩不准那两块砖。在回家的路上,石头绊倒过我,车子碰破过我。闭;闭;踩;绊
(4)略
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对近义词的辨析能力。近义词,是指词汇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语,解答本题,要理解词语的意思,然后从文段中找出所给词语的近义词。
(2)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阅读短文内容,比较判断正误。
(3)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
(4)谈自己的看法时需注意两点:一要联系文章的主旨,二要结合个人的认识,言之有理,没有语病。
故答案为:(1)侵占、畅通、耻辱
(2)C;B
(3)每天下班后,我就闭上眼睛沿着盲道往家走。那盲道,也就两砖宽,砖上有八道杠。一开始,我走得磕磕绊绊,脚说什么也踩不准那两块砖。在回家的路上,石头绊倒过我,车子碰破过我。闭、闭、踩、绊
(4)略
【点评】(1)主要测试学生对近义词的理解,理解了词义,写出近义词就容易了。平时注意多积累,增加词汇量。
(2)此题考查学生对短文的内容的理解的能力。
(3)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4)此题属于开放性试题,结合文本内容和个人的认识,表述合理,文通句顺即可。
_21?????????è?????(www.21cnjy.com)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