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人教版(新课标)必修1 第二章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 练习(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化学人教版(新课标)必修1 第二章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 练习(含解析)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0-08-17 11:00:2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高中化学人教版(新课标)必修1 第二章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
一、单选题
1.“分类”是一种思想方法,在化学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下列判断合理的是
①硫酸、烧碱、纯碱和生石灰分别属于酸、碱、盐和氧化物( ??)
②能电离出氢离子的化合物都是酸
③Na2O和Na2O2均能与H2O反应生成NaOH,故二者都是碱性氧化物
④根据分散系是否具有丁达尔现象,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
⑤根据反应中是否有电子的转移,将化学反应分为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
A.?只有①②④?????????????????????????B.?只有④⑤?????????????????????????C.?只有①③⑤?????????????????????????D.?只有①⑤
2.下列关于胶体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向沸水中滴加饱和氯化铁溶液可制得氢氧化铁胶体
B.?难溶物质和水形成的分散系不可能是胶体
C.?氢氧化铁胶体通电后阴极附近红褐色加深,说明氢氧化铁胶体带正电
D.?蔗糖、淀粉、蛋白质的水溶液均能产生丁达尔现象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3.下列分散系能产生“丁达尔效应”的是(??? )
A.?稀盐酸???????????????????????????B.?氢氧化铁胶体???????????????????????????C.?泥浆???????????????????????????D.?硫酸钾溶液
4.下列属于氧化物的是( ??)
A.?O2????????????????????????????????????B.?CO2????????????????????????????????????C.?H2SO4????????????????????????????????????D.?KOH
5.胶体区别于溶液等其它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 ??)
A.?胶粒可以导电???? ?B.?胶体是混合物???
C.?胶体粒子大小在1~100nm之间???? ?D.?胶体的分散剂为气体【来源:21·世纪·教育·网】
6.下列选项中不能用如图表示物质或概念间从属关系的是( ??)
? X Y Z
A 碱 电解质 化合物
B 离子反应 置换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
C 胶体 分散系 混合物
D 碱性氧化物 金属氧化物 氧化物
A.?A???????????????????????????????????????????B.?B???????????????????????????????????????????C.?C?????????????????????????????????????????D.?D
7.关于CuSO4溶液和Fe(OH)3胶体描述正确的是(?? )
A.?两者都能产生丁达尔效应
B.?两者都不能产生丁达尔效应
C.?CuSO4溶液能产生丁达尔效应,Fe(OH)3胶体不能产生丁达尔效应
D.?CuSO4溶液不能产生丁达尔效应,Fe(OH)3胶体能产生丁达尔效应21教育网
8.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FeCl3溶液、Fe(OH)3胶体与Fe(OH)3沉淀的本质区别是有没有丁达尔效应
B.?凡能电离出 H+的化合物均属于酸
C.?非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酸性氧化物不一定都是非金属氧化物
D.?将几滴汽油加入装有10mL水的试管中,用力振荡形成胶体www.21-cn-jy.com
9.按照物质的树状分类和交叉分类,HNO3应属于(?? )
①酸 ②氢化物 ③氧化物 ④含氧酸 ⑤难挥发性酸 ⑥强氧化性酸 ⑦一元酸 ⑧化合物
A.?①②③④⑤⑥⑦⑧???????????????????????B.?①④⑥⑦⑧?????????????????????C.?①⑧???????????????????????D.?①④⑤⑥⑦
二、填空题
10.有下列物质:①Fe ②CO2 ③H2SO4? ④Ba(OH)2溶液 ⑤NaCl 其中属于酸的是________(填序号,下同),属于碱的是________,属于盐的是________,属于氧化物的是________。
11.实验室中,制取Fe(OH)3胶体的操作是________,反应方程式是________,证明胶体已经制成的方法是________. 2·1·c·n·j·y
12.在①FeCl3溶液、②Fe(OH)3悬浊液和③Fe(OH)3胶体3种分散系中,分散质粒子的直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 (用序号填写)21·世纪*教育网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 D
解析:①硫酸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H+ , 硫酸为酸,烧碱是氢氧化钠,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OH- , 氢氧化钠为碱,纯碱由钠离子与碳酸根离子组成属于盐,生石灰含有氧、钙两种元素,属于氧化物,①符合题意;
②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H+的化合物是酸,硫酸氢钠能电离出氢离子、钠离子、硫酸根离子,硫酸氢钠是盐,②不符合题意;
③Na2O2与H2O反应生成NaOH和氧气,Na2O2是过氧化物,③不符合题意;
④根据分散系中分散质的粒子直径不同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④不符合题意;
⑤有元素化合价改变的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根据反应中是否有电子的转移,将化学反应分为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⑤符合题意;正确的是①⑤;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①酸指电离时产生的阳离子全部都是氢离子的化合物;碱指电离时产生的阴离子全部都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盐指电离时生成金属阳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
②NaHSO4=Na?+H?+SO42-;
③Na2O2是过氧化物,不属于碱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是指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除了盐和水以外不包括其它物质)的氧化物;
④分散系的本质区别是分散质的粒子直径不同;
⑤根据反应中是否有电子的转移,将化学反应分为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
2. A
解析:A.向沸水中滴加饱和氯化铁溶液,继续加热煮沸至溶液变为红褐色时停止加热,可制得氢氧化铁胶体,A符合题意;
B.分散质粒子直径在1~100nm之间的分散系是胶体,所以难溶物质和水能形成胶体,B不符合题意;
C.胶体不带电,氢氧化铁胶体通电后阴极附近红褐色加深,说明氢氧化铁胶粒带正电,C不符合题意;
D.蔗糖溶于水形成溶液,不能产生丁达尔现象;淀粉、蛋白质的水溶液是胶体,能产生丁达尔现象;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A.熟悉氢氧化铁胶体的制法;
B.分散系是根据胶粒的直径进行划分的,直径在1~100nm之间的分散系是胶体;
C.带电的胶体粒子在外加电场的作用下可以发生定向移动,这与胶体锁典电荷有关;
D.溶液不能产生丁达尔现象,胶体能产生丁达尔现象。21·cn·jy·com
3. B
解析:A.稀盐酸为溶液,不能产生丁达尔效应,A不符合题意;
B.氢氧化铁胶体属于胶体,能产生丁达尔效应,B符合题意;
C.泥浆属于悬浊液,不能产生丁达尔效应,C不符合题意;
D.硫酸钾溶液,不能产生丁达尔效应,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A.溶液不能产生丁达尔效应;
B.胶体能产生丁达尔效应;
C.悬浊液不能产生丁达尔效应;
D.溶液不能产生丁达尔效应。www-2-1-cnjy-com
4. B
解析:A.O2是只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为单质,A不符合题意;
B.CO2中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纯净物,为氧化物,B符合题意;
C.H2SO4是由三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为化合物,不属于氧化物,C不符合题意;
D.KOH是由三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为化合物,不属于氧化物,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此题是对物质分类的考查,结合氧化物的概念进行分析即可。氧化物是指只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纯净物。21*cnjy*com
5. C
解析:分散系的分类是依据分散质微粒直径的大小进行划分的,因此胶体区别于溶液等其他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胶体粒子的直径为1~100nm,C符合题意; 【来源:21cnj*y.co*m】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分散系的分类进行分析。
6. B
解析:A.碱属于电解质,电解质是化合物,故A不符合题意;
B. 置换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但离子反应不一定是置换反应,故B符合题意;
C.胶体属于分散系,而分散系都是由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则属于混合物,故C不符合题意;
D.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金属氧化物属于氧化物,符合包含关系,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由图可知,概念的范畴为包含,然后利用物质的组成和性质来分析物质的类别,再根据概念的从属关系来解答。【出处:21教育名师】
7. D
解析:CuSO4溶液是溶液,无丁达尔效应,Fe(OH)3胶体是胶体有丁达尔效应,D项符合题意; 21
故答案为:D。
分析:溶液和胶体都属于分散系,也就是混合物,溶液的分散质离子的直径小于1nm,而胶体的分散质离子的直降在1nm-100nm之间,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而溶液不具有。
8. C
解析:A. 分散系按分散质粒子直径大小分为溶液、胶体与浊液,则FeCl3溶液、Fe(OH)3胶体与Fe(OH)3沉淀的本质区别是分散质粒子直径不同,故A项不符合题意;
B. 能电离出H+的化合物不一定是酸,如NaHSO4属于盐,在水溶液中电离时产生的阳离子全部都是氢离子的化合物才属于酸,故B项不符合题意;2-1-c-n-j-y
C. CO属于非金属氧化物,但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Mn2O7、CrO3等属于酸性氧化物,但不是非金属氧化物,故C项符合题意;21cnjy.com
D. 胶体是分散质粒子直径为1-100nm的均一介稳分散系,将几滴汽油加入装有10mL水的试管中,用力振荡形成的是乳浊液,而不是胶体,故D项不符合题意;21*cnjy*com
故答案为:C。
分析:A.胶体和溶液的区别在与分散质粒子直径的大小,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但是溶液没有;
B.电离时电离出的阳离子只有氢离子的化合物叫做酸;
D.煤油与水是不互溶的,得到的是浊液而不是胶体。
9. B
解析:硝酸属于混合物,为重要的三大强酸之一,是一种易挥发的强氧化性的一元含氧酸,氢化物是只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其中一种元素是氢元素,氧化物是只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故HNO3不是氢化物也不是氧化物,B符合题意。
分析:硝酸属于难挥发性酸。
二、填空题
10. ③;④;⑤;②
解析:在水溶液中电离出的阳离子全部是H+的化合物称为酸;在水溶液中电离出的阴离子全部是OH-的化合物称为碱;在水溶液中电离出金属阳离子(或NH4+)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称为盐。一种元素与氧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称为氧化物。H2SO4=2H++SO42- , 所以H2SO4属于酸;Ba(OH)2=Ba2++2OH- , 所以Ba(OH)2属于碱;NaCl=Na++Cl- , 所以NaCl属于盐;CO2属于氧化物。
分析:酸性氧化物:能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如Al2O3属于两性氧化物;
碱性氧化物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与碱不反应;
酸: 解离出来的阳离子全部都是H+的化合物
碱: 解离出来的阴离子全部是OH-的化合物
盐: 由金属(或NH4+)和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版权所有:21教育】
11. 向沸水中滴加几滴饱和氯化铁溶液,继续加热,直至溶液变成红褐色,停止加热;FeCl3+3H2O Fe(OH)3(胶体)+3HCl;丁达尔效应
解析:解:(1)实验室中,制取Fe(OH)3胶体的操作是向沸水中滴加几滴饱和氯化铁溶液,继续加热,直至溶液变成红褐色,停止加热;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Fe3++3H2O=Fe(OH)3(胶体)+3H+;证明胶体已经制成的方法是丁达尔效应,
故答案为:向沸水中滴加几滴饱和氯化铁溶液,继续加热,直至溶液变成红褐色,停止加热;FeCl3+3H2O Fe(OH)3(胶体)+3HCl;丁达尔效应.
分析:利用氯化铁在沸水中的水解制备胶体,据此解题.
12. ②>③>①
解析:解:在①FeCl3溶液、②Fe(OH)3悬浊液和③Fe(OH)3胶体3种分散系中,分散质粒子的直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浊液、胶体、溶液,为②>③>①,
故答案为:②>③>①.
分析:根据悬浊液中的溶质颗粒直径>胶体中的溶质颗粒直径>溶液中的溶质颗粒直径进行比较即可.
_21?????????è?????(www.21cnjy.com)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