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密★启用前
第一单元基础测试
考试范围:第一章
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3.满分120分,做完请仔细检查。祝同学们考出好成绩。
第I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我国年降水量分布的总趋势是( )
A.夏秋多、冬春少
B.均匀分布
C.内陆多、沿海少
D.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2.不同水分条件下的生命体为适应当地水分供给特点,往往会形成特定的行为特点和生理结构特点,下列哪项是由于长期生活在水分过多的环境而引起的( )
A.仙人掌的叶刺
B.热带树木树茎上长出“气根”
C.骆驼的驼峰
D.昆虫表面的外骨骼
3.用如图所示的装置电解水,反应一段时间后,对有关现象
和结论描述正确的是
(
)
A.甲试管中收集到的气体能支持燃烧
B.甲、乙两试管中收集到的气体质量比为2:1
C.甲、乙两试管中收集到的气体体积比为2:1
D.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4.下列关于水的组成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水由氢气和氧气组成
B.水由氢分子和氧原子构成
C.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
D.水是由水原子组成的
5.如图所示,A、B是能自由移动的物体,C、D是容器自身凸起的一部分。现往容器里注入一些水,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A物体一定受浮力作用
B.B物体一定受浮力作用
C.C部分一定受浮力作用
D.D部分一定受浮力作用
6.
半潜船可用来运输超大型货物,空载时漂浮于海面(如图甲);装载时需向船体水舱注水,船体重力增加,巨大的甲板下沉至海面以下(如图乙);待货物被拖到甲板上方时,排出水舱中的水,船体重力减小,甲板上浮至海面,完成货物装载(如图丙)。半潜船在甲、乙、丙三种状态时所受的浮力分别为F1、F2、F3,则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F1>F3>F2
B.F2>F3>F1
C.F3>F1>F2
D.F3>F2>F1
据史书记载,我国宋朝治平年间,在今陕西境内发生了一次大洪水,洪水将固定浮桥用的八尊沉重的铁牛冲入了河底。当时有一个叫怀丙的人巧妙地将铁牛打捞了起来:把拴在一起的两艘大木船装满沙子,然后用绳索一端系住铁牛,拉紧后另一端拴在船上。把沙子卸入河中,铁牛就被拉起来了。
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铁牛浸没后,随着深度增加,所受的浮力增大
B.铁牛被冲到河底只受到重力和浮力
C.用两艘大木船并装满沙子,是为了减小浮力
D.卸下沙子的过程中,当木船排开水的体积减小时,铁牛就会被拉起
8.(2013·泉州)把密度为0.6×103
kg/m3、重为12
N的木块放入水中,当它静止时所处的状态及受到的浮力大小分别是(
)
A.漂浮,F浮>12
N
B.漂浮,F浮=12
N
C.沉底,F浮<12
N
D.沉底,F浮=12
N
9.两个完全相同的长方体木块,分别放入两种密度不同的液体中,木块均漂浮,如图所示,甲图中的木块有1/5的体积露出液面,乙图中的木块有1/4的体积露出液面。若将木块露出液面的部分切除后,
比较木块再次露出液面部分的体积是(
)
A.甲较大
B.乙较大
C.一样大
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10.(2015?滨州)测量液体密度的仪器叫密度计,将其插入被测液体中,待静止后直接读取液面处的刻度值(图甲)。图乙和图丙的容器中是同一个自制的简易密度计,它是在木棒的一端缠绕一些铜丝做成的,将其放入盛有不同液体的两个烧杯中,它会竖直立在液体中,
由图中现象可以判断( )
A.密度计在乙烧杯液体中受到的浮力较大
B.密度计在丙烧杯液体中受到的浮力较大
C.乙烧杯中液体的密度较大
D.丙烧杯中液体的密度较大
11.下列各组物质中,都属于溶液的一组是(
)
A、碘酒、盐水
B、冰水、稀硫酸
C、澄清的石灰水、蒸馏水
D、可口可乐、豆浆
12.一杯溶液里各部分的性质是(
)
A、相同的
B、不相同的
C、上面浓下面稀
D、下面浓上面稀
13.如要加快某固体物质的溶解速率,则下列方法中不适宜的是( )
A.不断搅拌
B.加热
C.将固体粉碎
D.加溶剂
14.在进行食盐、蔗糖和淀粉溶解性比较的实验时,不需要控制的条件是(
)
A.溶质颗粒大小
B.溶剂的温度
C.溶剂的种类
D.溶剂的质量
15.配制150g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下列操作会导致所配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大的是(
)
A.称量时药品和砝码放反了
B.称取氯化钠的质量为7.0g
C.量取溶剂时,俯视量筒读数
D.把配制好的溶液倒入试剂瓶时有部分溅出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填空题(
每空2分,共48分)
16.读水循环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水循环的各个环节中,能使陆地上的水资源不断得到补充、更新的环节是(
)
A.B——F——C
B.E——A——G
C.A——D——G
D.A——G
(2)驱动上图水循环的主要动力是(
)
A.水的三相变化
B.重力
C.大气运动
D.太阳辐射
(3)建设三峡工程,主要对水循环的
环节(填图中字母)施加了重要影响。
A.G
B.B
C.C
D.D
17.水的电解实验:
(1)观察实验装置及电路连接。(如图所示)
注:在水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钠以增加水的导电性。
(2)观察内容及步骤:
A.电极上产生的现象:
B.两支玻璃管内液面出现的变化:
C.产生的两种气体的体积比:氢气和氧气的体积
比为
;
D.验证两种气体所采用的不同的方法:
和
E.出现的不同的现象:阴极产生的气体能
形成
火焰;阳极产生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
。
【结论】(1)水分子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2)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分为原子,而原子在化学反应中不能再分。
18.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时,一组同学根据生活经验提出了如下猜想:
A.浸在液体里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可能跟深度有关;
B.浸在液体里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可能跟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
C.浸在液体里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可能跟液体的密度有关。
实验桌上有如下器材:量程符合实验要求的弹簧测力计一个,一个大水槽里盛有足够深的水,体积相同的若干钩码。该组同学所做的实验过程如图所示。
(1)钩码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是_______N;
(2)比较_______,可知猜想A是错误的;
(3)比较b、c、d,可知猜想_______是正确的。
现有2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硝酸钾溶液,若使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增加一倍,因向溶液加入硝酸钾
g,或蒸发掉水
g。
20、在某温度下,NaCl
的溶解度为36g,求:
(1)
在此温度下200g水最多可溶解
克NaCl
(2)2020g此温度下的饱和溶液里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精确到0.1%)
21.下图是A、B、C三种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根据图回答:
(1)在10℃至20℃之间,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顺序是:
.
(2)N点是30℃A物质的
溶液,M点的意义:
,该温度下30克B的饱和溶液中含B物质
克;
(3)若要从A中含少量B的混合物中分离出A,则可采用
的方法进行;
(4)10℃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至30℃有晶体析出的是
;
三、简答题(每题9分,共27分
)
22.
某同学在实验室进行有关浓硫酸的实验,观察到瓶上的标签如下表所示。他从瓶中倒出100毫升用于配制稀硫酸。求:
这100毫升浓硫酸的质量是
克,其中含溶质硫酸
克。
若将这100毫升浓硫酸与500克水均匀混合,所得稀硫酸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3)欲配制1000克质量分数为19.6%的稀硫酸,需要多少毫升这种浓硫酸和多少克水?
23.如图甲所示,正方体石料在钢丝绳拉力作用下,从水面上方以恒定不变的速度缓慢下降,直至没入水中。图乙是钢丝绳拉力F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求:
(1)石料全部没入水中时受到的浮力。
(2)石料的体积。
24.如图甲所示,水平面上有一底面积为5.0×10-3
m2的圆柱形薄壁容器,容器中装有质量为0.5
kg的水。现将一个质量分布均匀、体积为5.0×10-5m3的物块(不吸水)放入容器中,物块漂浮在水面上,物块浸入水中的体积为4.0×10-5
m3。(g取10
N/kg,水的密度ρ水=1.0×103
kg/m3)
(1)求物块受到的浮力大小;
(2)求物块的密度;
(3)用力缓慢向下压物块使其恰好完全浸没在水中(水未溢出),
如图乙,求此时水对容器底的压强。
答案
选择题1—15
1
2
3
4
5
6
7
8
9
10
A
B
C
C
C
B
D
B
B
D
11
12
13
14
15
A
A
D
A
C
填空题
(1)C
(2)D
(3)B
产生气泡
液面下降
2:1
带火星的木条
点燃的木条
氢气
蓝色火焰
复燃
0.2
de
C
20
100
72
26.5
(1)B>A>C
(2)不饱和溶液
在20摄氏度时AB的溶解度相等为20克
5
降温结晶
C
(1)184
180.32
(2)26.4%
(3)107
200
(1)104N
(2)1立方米
(1)0.4N
(2)0.8×103Kg/M3
(3)1.1×103Pa
(
2
)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