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轮子的故事 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本课有四个活动。第一个是体验活动,通过用两种方法推一个重物,体会有轮子和没有轮子有什么不一样,引出一项具体的技术发明——轮子。第二个活动,阅读轮子发明史,了解从古至今车轮是怎么一步步发展和改进的,知道车轮的改进使得人们乘坐时越来越安全、便捷、舒适。第三个活动,用简单材料给小车安装轮子,知道安装了轴套可以使轮子转动得更加灵活,让学生亲身经历一次制作、体会过程。第四个活动,交流轮子在生活中方方面面的运用,既体现出轮子的重要性,也拓展了学生的视野,体会科学技术给生活带来的美好。选择轮子作为研究对象,是因为轮子的发明在人类科技史上意义重大,有人这样评价:轮子的发明与火的发明具有同等价值。
二、教学目标与重难点
1.教学目标
①通过推重物的对比活动,体会轮子的省力作用。
②阅读轮子发展史,了解轮子在发展过程中的关键变化。
③坐小车,学会给小车安装轮子和习惯轴套,发现轴套的作用,体会动手解决问题带来的乐趣。
2.重点与难点
重点:了解轮子的作用和发明过程。
难点:动手制作小车。
三、教学准备
学生分组材料:圆柱形铅笔6支,小车组装材料一套,含车轮4只、纸盒1只、吸管1根、竹签2根,另加工辅助工具若干,含剪刀、胶带等。
四、教学过程
1.体会轮子的作用
师:我们先一起来推推这本字典,说说你的感受。
可以将字典换成转头,增加重量可以使省力的体验更明显。
学生回答。
师:现在我们在字典下面垫上自己的铅笔,再推推试试,说说你的感受。
可以垫圆柱形铅笔和六角形铅笔,比较两者的省力效果。
生:垫铅笔后推起来比较省力。
可以改为拉,用橡皮筋拉动垫了铅笔和没有垫铅笔的字典,观察橡皮筋拉伸的长度来判断是否省力。
师:我们发现,有轮子省力,没有轮子费力。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轮子的故事》。
【设计意图】通过做推书的对比活动,体会轮子的省力作用,引发研究轮子的兴趣。
2.阅读轮子的发展史
学生阅读小结:最初,人们用滚木运送重物。后来,人们用木头做成了轮子,发明了车。再后来,人们把木轮挖空,装上轮辐,车跑起来更轻巧了。之后,人们又给木轮套上铁皮,车轮更结实了。现代,人们发明了有弹性的橡胶轮,坐在车上更舒服了。
可以用简笔画介绍轮子的结构,如轮、轴、辐、胎等。
教师讲述:从古代到现代,轮子在形态和制作方式等很多方面有了变化。最初的轮子知识一段滚木,增加了轴、辐之后,车轮变得更轻便,运动速度变得更快,后来用金属加固了轮子,使它变得耐磨和牢固;当车轮增加充气轮胎后,弹性增加,变得更加舒适。现代车轮还有一个独特的装置——轴承,轴承可以让滚动变得更加轻便、快捷。
让学生重点研究轴承,比较轴承和一般轮子在转动时有什么不一样,体验轴承高速滚动的特点。
【设计意图】通过科技史的学习,体会科学技术在不断发展,并且对人类生活产生影响。
3.给小车安装轮子
师:我们今天就一起来做一辆有轮子的小车。首先我们把车身做好。
学生制作。
师:下面老师把轮子和车轴给你们,想办法组成一辆完整的能动的小车。
学生制作。
师:我们发现,车轴直接固定的话小车滚动不快,下面我再给你们两根吸管,想办法改进自己的小车,让它的车轮转的更灵活。
学生改进制作。
其做法是:
第一步,剪取适当长度(比车轴短)的吸管;
第二步,将吸管固定挂在车身的合适位置;
第三步,将车轴穿过轴套,安上轮子;
第四步,进行调试和改进。
小车完成以后,要进行交流、分享,如:轮子是否对称?位置是否恰当?轮子能否转动?滚动过程中能否保持方向的稳定?
【设计意图】让学生经历一次制作过程,尤其是学会思考如何改进自己的小车,使小车的轮子转的更加灵活。
4.体会轮子的其他用途
师:你还知道生活中哪里会用到轮子?
学生回答:轮椅、病床、课桌、移动门、飞机轮……
师:为什么这些物品要设计轮子?
学生回答。
【设计意图】通过交流轮子在方方面面的应用,认识到轮子的重要性,生 活中离不开轮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