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 古代两河流域课件 (共3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课 古代两河流域课件 (共38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08-14 16:11:5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8张PPT)
——四大文明古国之二
第2课
古代两河流域
在亚洲西部,分布两条著名河流,她们分别是:
  伊拉克所在的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在远古时期曾是世界上最富饶的地方,是人类文明的主要发源地之一——
新月沃地
地理环境
1.读图并结合七年级所学知识,描述古代西亚的地理位置,分析那里的自然条件(气候、河流)。
地处亚洲西部,濒临地中海和波斯湾。
热带沙漠气候,干旱少雨。
幼发拉底河、底格里斯河,形成“新月沃地”
2.在图中找出古代西亚地区的早期居民和重要城市。
兴起:
强盛:
约公元前3500年,南部出现了很多的小国。
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国国王汉谟拉比统一了两河流域,建立了强大的中央集权国家。
2、文明历程
衰落:
公元前16世纪初,古巴比伦被外族(赫梯人)所灭。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第2课 古代两河流域
兴衰历程
③古巴比伦王国时期,大约公元前18世纪,汉漠拉比建立了统一、强大的奴隶制国家。
①约从公元前3500年起,两河流域南部逐渐产生了一些以城市为中心的小国。
②大约在公元前2400年,两河流域实现了初步统一。
④公元前16世纪初,古巴比伦被外族(赫梯人)所灭。。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第2课 古代两河流域
两河流域无天然屏障,许多古代民族相继在此登台亮相,演出一部弱肉强食的战争史——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第2课 古代两河流域
古巴比伦城遗址
乌尔王朝时期苏美尔都城想象图
人物名片
《汉谟拉比法典》
目的:
制定者:

位:

容:
为了巩固统治,维护奴隶主阶级利益。
汉谟拉比
是迄今人类历史上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质:
是代表奴隶主意志的法律,
是维护奴隶主阶级统治的工具。
汉谟拉比法典:
汉谟拉比法典石柱,文物现存法国巴黎卢浮宫
汉谟拉比
太阳神
君权神授
《汉谟拉比法典》被刻在一块巨大石柱上,竖立在巴比伦的一座神殿里,现在收藏于巴黎卢浮宫。石柱上部是一副精致的浮雕,太阳神把象征权力的权标授予汉谟拉比。石柱中部刻着法典的具体条文,法典共有正文282条,对刑事、民事、贸易、婚姻、继承和审判制度等作了详细的规定。其中很多严格规定了奴隶和奴隶主之间的关系,规定如何处理自由民内部的矛盾和冲突,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古巴比伦的社会阶级状况。
1、《汉谟拉比法典》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2、它体现了古巴比伦实行君主专制统治,维护汉谟拉比的专制统治地位;
3、它全面维护奴隶主阶级根本利益,保护社会成员的私有财产,严格规定了各个阶层的义务,严厉惩罚各种社会犯罪,比较清楚地展示了古巴比伦王国的社会状况,是了解和研究古巴比伦王国历史的第一手资料,是古巴比伦王国留给人类的宝贵文化遗产。
《汉谟拉比法典》的历史价值
汉谟拉比法典(摘录)
如果贵族阶层的人打了贵族出身的人,须罚银一明那。如果任何人的奴隶打了自由民出身的人,处割耳之刑。(第203条,第205条)
如果奴隶告其主人云“你不是我的主人”,则主人应证实其为自己的奴隶,然后主人可以割掉奴隶的耳朵。(第282条)
如果一个人盗窃了寺庙或商行的货物,处死刑;接受赃物者也处死刑。(第6条)
若一自由民的房屋失火,另一前去灭火的自由民看见房屋主人的财产,并据为己有,这个人应被扔进火中。(第25条)
如果自由民毁损任何自由民的眼睛,则应毁其眼睛。(第196条)
如果自由民折断自由民的手足,则应折其手足。(第197条)
阶级歧视
保护奴隶主对奴隶的所有权
保护奴隶主阶级的私有财产
反映了法典的公正观念,但这种公正主要体现在身份和社会地位相同的人之间
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
  在易攻难守的两河流域,汉谟拉比建立的王国能够得到近200年的高寿,除了有着一支强大的常备军的维持之外,还在于有《汉谟拉比法典》这个王国的灵魂。汉谟拉比以有利于自己统治的形式,将整个民族的思维方式用文字固定了下来。
  《汉谟拉比法典》是古巴比伦王国留给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表明人类社会的法制传统源远流长。
美国国会大厦的汉谟拉比浮雕
从这些条文中简单分析古巴比伦的社会阶级状况。
两个自由民打架,……
“以眼还眼,以牙还牙”。
虽然有原始的“同态复仇”痕迹,但反映了法典的公正观念,但这种公正主要体现在身份和社会地位相同的人之间。
如果奴隶主弄瞎了奴隶的眼睛,只要付一定数量的钱就可了事。
如果理发师不经奴隶主的许可,……理发师的手就要被砍掉。
自由民把从宫廷逃出的奴隶藏匿在家,……这家主人应被处死。
反映了当时社会中,社会地位高的阶级对社会地位低的阶级享有特权。
反映了奴隶主为了维护自身的权益,采取的刑罚十分残酷。
反映了当时奴隶主的特权受到法律的保护。
想一想,这些规定与现代的法律精神有什么不同?
这些规定同现代“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精神是不同的,与现代法律相比,它所体现的法律公平十分有限,主要是为奴隶主阶级服务的。
一个有钱人绑着一个穷人来到法庭:大人,我要求处罚这个人,因为他十分可恶,竟到我家偷了我一个面包。这个穷人苦苦哀求:我实在太饿了,就拿了一个面包,请大人从轻发落。
法官判决——
奴隶主可以任意买卖、赠送、抵押奴隶,打死奴隶按奴隶的平均价格赔偿,拐走和窝藏奴隶要判死刑。
窃贼被抓获,要处于重刑,甚至死刑,侵犯他人住宅,必须就地处死。
法典内容
穷人偷窃面包被判死刑
法官判决——
两个人争吵着走进法庭:法官大人,他把我家的奴隶打瞎了一只眼睛,我要他赔。另一人辩驳:我愿意赔他半个奴隶的钱,他不肯,想敲诈我。大人,打瞎牛的眼睛也要赔一半的价钱,何况打瞎的是一个人,他应该赔我全部的钱,否则我太吃亏了。
打瞎奴隶眼睛与打瞎牛眼睛同样处理
奴隶主可以任意买卖、赠送、抵押奴隶,打死奴隶按奴隶的平均价格赔偿,拐走和窝藏奴隶要判死刑。
窃贼被抓获,要处于重刑,甚至死刑,侵犯他人住宅,必须就地处死。
法典内容
3、文明成就
古巴比伦创造了哪些突出的文明成果?
①律法:
②文字:
③建筑:
④历法:
⑤数学知识:
楔形文字
空中花园
太阴历、七天一星期制度
《汉谟拉比法典》
六十进位制
图画文字和楔形文字有什么区别?
图画文字
楔形文字
楔子
两河流域苏美尔人发明的文字为什么会被称为“楔形文字”?
图画文字较形象具体,楔形文字较抽象。
古埃及人写在纸草文书上的象形文字
苏美尔人刻在泥版上的楔形文字
为什么古埃及人和苏美尔人的书写材料不同?
就地取材。
发明者:
楔形文字
苏美尔人
意义:楔形文字有力推动了西亚文化的发展
楔形文字,因其书写笔画的形状很像木楔或者钉子而得名。楔形文字是苏美尔人的一大发明。最迟从大约公元前3100年前起,苏美尔人就开始使用这种文字。由于两河流域不出产造纸原料,所以苏美尔人最初都把文字刻在石头上。后来才逐渐转化为以削尖的芦杆、木棒或骨棒作书写工具,以半湿的粘土泥版为书写材料,把字刻压在泥版上之后,再经过太阳光照射或以火烘干,以便于保存和移动。在漫长的历史变迁过程中,楔形文字在不同民族中得以传承和发展,一度成为西亚地区通行的一种文字。
相传,新巴比伦王国国王尼布甲尼撒二世娶波斯国公主赛米拉米斯为妃。公主日夜思念花木繁茂的故土,郁郁寡欢。国王为取悦爱妃,即下令在都城巴比伦兴建了高达25米的花园。此园采用立体叠园手法,在高高的平台上,分层重叠,层层遍植奇花异草,并埋设了灌溉用的水源和水管,花园由镶嵌着许多彩色狮子的高墙环绕。王妃见后大悦。因从远处望去,此园如悬空中,故又称“空中花园”。
巴比伦空中花园
巴比伦空中花园
巴比伦空中花园最令人称奇的地方是那个供水系统,因为巴比伦雨水不多,而空中花园的遗址相信亦远离幼发拉底河,所以研究人員认为空中花园应有不少的输水设备,奴隶不停地推动连接着齿轮的把手,把地下水运到最高一层的储水池,再经人工河流返回地面。
  在古代的美索不达米亚时代,数字以楔形文字表达,分“个位”和“十位”。60进位制至今仍在不少领域内应用,如1小时等於60分;1分等於60秒;角度制等。
60进位制
两河流域的人们,通过观察月亮圆缺变化的规律,编制了太阴历。他们规定七天为一星期,每天各有一位星神“值勤”,从星期天到星期六分别是太阳神、月神、火星神、水星神、木星神、金星神、土星神。在计时方法上,他们把一天分为12小时,每小时分为60分,每分钟分为60秒。我们现在使用的七天一星期的制度和计时法就是由此演变而来的。
自然
环境
位置
气候
河流
新月沃地
文明历程
政治:古巴比伦王国
《汉谟拉比法典》
文字:楔形文字
字母文字
建筑:空中花园
历法:太阴历
其他:……
文明成就
1、公元前18世纪某国王就宣布“从今往后,任何一个受害者都可以走到我所立的这座‘公正之主’石碑前,亲自读碑上内容,或者听别人念其中的条款,让我的石碑使他看清他所面临的纠纷。认清他所当得到的权利,从而获得安慰。”此国王是(

胡夫
B.
伯里克利
C.
汉谟拉比
D.
穆罕默德
练测促学
C
2.
2001年,伊拉克举行了“文字发明5000年”的纪念活动,为祖先发明人类历史上最早的文字之一而深感自豪。其祖先发明的文字是(

A.
象形文字
B.
印章文字
C.
甲骨文
D.
楔形文字
练测促学
D
3.
生活在两河流域的古巴比伦人,创造出许多优秀的文明成果。下列关于古巴比伦文明成果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
《汉谟拉比法典》是迄今为止发现最早的、保存最完备的成文法典
B.
他们发明的文字被称为“楔形文字”
C.
他们建造的“空中花园”被称为古代世界七大奇迹之一
D.
摩享佐?达罗遗址反映了两河流域早期的文明成就
练测促学
D
拓展延伸
①《汉谟拉比法典》严格保护奴隶主的利益;

《汉谟拉比法典》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③《汉谟拉比法典》是古巴比伦王国留给人类的宝贵文化遗产,表明人类社会的法制传统源远流长。
(1)这部法典是由谁制定的?该
法典颁布的目的是什么?
汉谟拉比;为了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统治)
(2)结合所学历史知识,谈
谈你对《汉谟拉比法典》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