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九年级物理全册第十三章内能与热机13.2科学探究:物质的比热容13.2.1比热容同步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全册第十三章内能与热机13.2科学探究:物质的比热容13.2.1比热容同步练习(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81.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0-08-15 12:46:4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十三章
内能与热机
13.2.1
比热容
1.甲、乙两种物质质量相同而比热容不同,当它们升高相同温度时,则(
)
A.比热容小的吸收热量多
B.比热容大的吸收热量多
C.初温低的吸收热量多
D.甲、乙吸收的热量一样多
2.用两个相同的“热得快”,分别给质量、初温都相同的甲、乙两种液体同时加热,两液体的温度随时间变化关系的图像如图。根据图像可知,甲液体的比热容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乙液体的比热容。如果乙液体是水,那么质量为500g,初温为20℃的乙液体吸收1.89×105J的热量,乙液体的温度升高了____℃(气压为1标准大气压)。
3.一个质量为2g的烧红的铁钉,温度为600℃,若它的温度降低到100℃,释放的热量为____J;若这些热量全部用于加热100g常温的水,则水温将升高____℃。[已知铁的比热容为0.46×103J/(kg·℃),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
4.在“比较不同物质吸热升温情况”的实验中:
(1)小丽和小明用同一套器材做加热水和煤油的实验,如图甲所示。在组装器材时应先调节____(选填“A”或“B”)的高度,调节它的高度是为了__
__。
(2)组装好器材,他们先后在同一个烧杯中称出质量相等的水和煤油,分别加热相同的时间,比较水和煤油____,得出结论。要完成该实验,除图甲所示器材外,还需要的一个测量工具是____。
(3)在对实验进行反思时,他们认为原方案有需要两次加热耗时长等缺点,因此改进方案并设计了图乙所示的装置。与原方案相比,该方案除克服了上述缺点外还具有的优点是____。(答出一个即可)
5.小夏在探究“物质的放热能力与哪些因素有关”时,分别用质量相等的水和另一种液体进行了实验,并用图像对实验数据进行了处理,如图所示。实验中,水和另种液体在相同时间内放出的热量相等。分析图像可以得出:物质____为水,另一种液体的比热容为____J/(kg·℃)。
6.为了比较甲、乙两种液体的吸热能力,某同学设计了以下实验:
A.在两个同样的烧杯中,分别装入等体积的甲、乙两种液体
B.用温度计分别测出甲、乙两种液体的初温
C.在两个烧杯中分别装入功率相同的电热器,且加热时间相同
D.用温度计分别测出甲乙两种液体的末温
请解答下列问题:
(1)在上述A、B、C、D四个实验步骤中,存在错误的是步骤____(填写步骤前的字母),该步骤中错误的内容应改为__
__;
(2)步骤C中“加热时间相同”是为了使甲、乙两种液体____;
(3)如图是甲、乙两种液体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像。若将液体甲和液体乙加热相同的时间,则液体____温度升高得快,甲、乙两种液体的比热容的大小关系是c甲____(选填“>”“<”或“=”)c乙。
参考答案
【分层作业】
1.B【解析】甲、乙两种物质质量相同,升高的温度相同,根据Q=cmΔT知,比热容大的物质吸热多。
2.小于
90
【解析】由图像可知,在相等时间内,甲液体温度变化大,甲液体温度升高较快,两个加热器相同、加热时间相等,两种液体吸收的热量相等,由公式Q吸=cmΔT可知,在质量相等、初温相同、吸热相同的情况下,温度升高快的液体比热容小,所以甲的比热容小,乙的比热容大;乙液体温度升高的度数为ΔT===90℃。
3.4601.1
【解析】铁钉释放的热量为Q放=c铁m(T1-T2)=0.46×103J/(kg·℃)×0.002kg×(600℃-100℃)=460J;水升高的温度为ΔT==≈1.1℃。
4.(1)A确保使用外焰加热
(2)升高的温度天平
(3)用同一热源加热确保在相等时间内吸收的热量相等
【解析】(1)组装实验仪器时,应根据酒精灯及其火焰的高度先固定图中的A部分,使酒精灯的外焰正好能给烧杯加热,然后再固定图中的B部分,这样可以避免重复调整。(2)在同一个烧杯中称出质量相等的水和煤油,分别加热相同的时间,比较水和煤油升高的温度,得出结论。实验要控制水与煤油的质量相等,需要用天平测水与煤油的质量。(3)由图乙所示实验可知,实验在同一烧杯中用“水浴法”对水与煤油同时加热,该方案避免两次加热,用同一热源加热确保在相等时间内吸收的热量相等。
5.甲2.1×103
【解析】由图像可知,质量相等的甲、乙液体,15min内放出相同热量时,甲液体温度降低20℃,乙液体温度降低40℃,由Q=cmΔT的变形公式知,甲的比热容比乙大,所以甲物质为水。由Q甲放=Q乙放可得c甲mΔT甲=c乙mΔT乙,c甲ΔT甲=2c乙ΔT甲,所以c乙=c甲=2.1×103J/(kg·℃)。
6.(1)A在两个同样的烧杯中,分别装入等质量的甲、乙两种液体
(2)吸收热量相同
(3)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