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 古代印度 课件(共4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3课 古代印度 课件(共46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08-14 19:05:0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6张PPT)
名言欣赏:
灭人之国,必先去其史;灭人之枋
,败人之纲纪,必先去其史;绝人之材,湮塞人之教,必先去其史;夷人之祖宗,必先去其史。
——龚自珍
据史书记载,公元64年,东汉明帝夜梦金人飞入殿中,大臣解释说是西天的佛。明帝于是派人西行求佛。使者遇到两位印度僧人,求得佛经、佛像,一同回到洛阳。明帝下令修建寺庙,让僧人译经。因当时用白马驮载经书和佛像,故该寺名为白马寺。这是中国最早的佛教寺院。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产生于公元前6世纪的古印度。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古代印度文明。
新课导入
第一单元
古代亚非文明
第3课
古代印度
学习目标
了解古代印度早期文明的发展历程。
知道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佛教的产生及其传播路线。(重点)
明白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是奴隶主剥削、压迫人民的历史见证。(重难点)
总结学习人类早期文明产生的自然地理环境特点。(难点)
发源
印度河
印度河流域
目标导学一: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
主要遗址
哈拉帕、
摩亨佐·达罗
哈拉帕
摩亨佐·达罗
PPT模板:www.1ppt.com/moban/
PPT素材:www.1ppt.com/sucai/
PPT背景:www.1ppt.com/beijing/
PPT图表:www.1ppt.com/tubiao/
PPT下载:www.1ppt.com/xiazai/
PPT教程:
www.1ppt.com/powerpoint/
资料下载:www.1ppt.com/ziliao/
范文下载:www.1ppt.com/fanwen/
试卷下载:www.1ppt.com/shiti/
教案下载:www.1ppt.com/jiaoan/
PPT论坛:www.1ppt.cn
PPT课件:www.1ppt.com/kejian/
语文课件:www.1ppt.com/kejian/yuwen/
数学课件:www.1ppt.com/kejian/shuxue/
英语课件:www.1ppt.com/kejian/yingyu/
美术课件:www.1ppt.com/kejian/meishu/
科学课件:www.1ppt.com/kejian/kexue/
物理课件:www.1ppt.com/kejian/wuli/
化学课件:www.1ppt.com/kejian/huaxue/
生物课件:www.1ppt.com/kejian/shengwu/
地理课件:www.1ppt.com/kejian/dili/
历史课件:www.1ppt.com/kejian/lishi/
摩亨佐·达罗遗址
哈拉帕遗址
对比观察两幅地图,找出印度河流域、哈拉巴、摩亨佐·达罗等早期文明遗址?
古代印度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它在亚洲次大陆。包括现在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等地,它北面是雄伟的喜马拉雅山。这里有两条河流,西部的是印度河,东面的是恒河。印度的名字起源于印度河,中国古代称他为天竺。?
印度河
印度河流域的国家

间:公元前1500年左右;

族:雅利安人;
孔雀王朝:古代印度文明的鼎盛时期。
雅利安人入侵
古代印度文明的鼎盛时期:
孔雀王朝统治时期是古代印度文明的鼎盛时期。除半岛最南端外,印度基本上实现了统一。农业和工商业都比较繁荣,出现了许多工商业中心城市,首都华氏城是当时世界上最繁华、人口最多的大城市之一。
孔雀王朝
古代印度河上游两岸土地肥沃,请问:造成这里土地肥沃的原因和我们前面讲过的哪个国家相似??


大约在公元前2500年左右,这里出现了一些奴隶制小国。但后来来自北方的白种人自称雅利安人进入印度河和恒河流域。他们征服了当地居民,建立起一些奴隶制小国,到公元前三世纪,恒河下游的摩揭陀国经济发展较快,力量强大,国王阿育王统一了除南端以外的印度。但是,这种统一是不巩固的。不久,印度又陷入分裂的状态。
相关史事
哈拉帕和摩亨佐·达罗都是城市遗址。从遗址看,这两座城市的建设都经过精心规划。城市分为上城和下城两部分:上城是政治中心,有高大的公共建筑;下城是住宅区和工商业活动区,街道笔直宽阔,垂直交叉,街区整齐划一,有完整的下水道系统。
摩亨佐·达罗遗址
雅利安人进入印度后,逐渐建立了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史称“种姓制度”。
目标导学二:森严的种姓制度
贱民
在这四个等级之外,是最卑贱的“不可接触者”
种姓制度是印度的社会等级制度,以职业世袭、内部通婚为特征。种姓制度在印度社会一直延续下来,渗透到印度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婆罗门
刹帝利
吠舍
首陀罗
第一等级:掌管祭祀
第二等级:掌管军事和行政权力
第三等级:从事农业、畜牧业和商业
第四等级:由被征服居民构成,从事农业、畜牧业、捕鱼业和手工业,要为前三个等级服务
森严的种姓制度
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
婆罗门编造说:从造物神的嘴演化出婆罗门,从手生出刹帝利,从腿生出吠舍,从脚生出首陀罗。
关于种姓制度:
种姓制度下的各等级世代相袭。各等级之间贵贱分明,低等级的人不得从事高等级的职业,不同等级的人不得通婚。
种姓等级金字塔示意图
1.种姓制度的特点:
1)种姓界限森严;
2)等级低的人不得从事高等级的职业;
3)种姓实行内婚。
2.种姓制度的影响:
严重地阻碍古代印度社会的发展
种姓制度激化了社会矛盾,阻碍了印度社会的发展。种姓制度虽已废除,在当今印度社会仍有影响。
种姓制度对印度的影响
目标导学三:释迦牟尼创立佛教
同学们都看过《西游记》齐天大圣孙悟空辅佐他的师父唐僧到西天取经,实际上就是到印度研究佛经。那么,佛教的创始人是谁?想想为什么佛教能广泛传播?

间:公元前6世纪;
创始人:乔达摩·悉达多;
佛教教义:众生平等、忍耐顺从
人物扫描
乔达摩·悉达多是印度北部迦毗罗卫城释迦族的王子。据说,他看到走投无路的乞丐、痛苦不堪的病人、暴露于荒郊的尸体时,心灵受到极大震撼,感到人生皆苦,于是下决心寻求解脱人生苦难的道路。他离家修行,后来创立佛教,被尊为“佛陀”。
教义:
早期佛教反对第一等级婆罗门的特权,提出“众生平等”,不拒绝低种姓的人入教;同时,佛教宣扬“忍耐顺从”,得到国王和一些富人的支持。
两条外传路线
(1)北传:中亚→中国→朝鲜→日本→越南(传至东亚地区)(公元前后,由中亚传入中国)
(2)南传:佛教往南经锡兰,传到东南亚的缅甸、泰国、柬埔寨等国。
佛教的传播
公元前3世纪后,佛教开始向外传播
古印度象兵
读图思考:亚非四大文明古国在自然地理环境方面有什么共同特点?它对古代文明产生有哪些影响?
拓展延伸
亚非四大文明古国都诞生于大河流域的河谷地带。
这里水源充足,气候湿润,土地肥沃便于灌溉,有利农耕,为以农业为基础的古代文明创造了有利的生态环境。河谷地带物产丰富,林果满布,鱼类资源丰富,便于渔猎业的发展。
古代印度
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
森严的种姓制度
释迦摩尼创立佛教
哈拉帕、摩亨·佐达罗
孔雀王朝
四个等级: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
概况:各等级贵贱分明,世代相袭,不能通婚
创立时间:公元前6世纪
创始人:乔达摩·悉达多
课堂总结
外传:北传和南传
通过本课学习,你收获了什么?
课后作业:
1.整理本课知识点
2.完成同步练习题
1.古代印度文明的鼎盛时期出现在(

A.孔雀王朝时期
B.汉谟拉比统治时期
C.胡夫统治时期
D.图特摩斯三世统治时期
检测目标
A
2.印度种姓制度中,掌管军事和行政权力的等级是(
)
A.吠舍
B.刹帝利
C.首陀罗
D.婆罗门
检测目标
B
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的佛教创立于(

A.古埃及
B.古巴比伦
C.古印度
D.古罗马
检测目标
C
4.在一部反映印度古代社会生活的电影中,符合印度种姓制度的史实是(
)
A.刹帝利命令婆罗门率兵出征
B.婆罗门在主持祭祀活动
C.吠舍在法庭上审判犯人
  
D.首陀罗在自家的农田里劳动
检测目标
B
古印度社会有一套严格的等级制度,高高在上的是“婆罗门”和“刹帝利”,而“吠舍”和“首陀罗”社会地位低下,这种制度被称为(

A.世袭制
B.分封制
C.种姓制度
D.中央集权制度
检测目标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