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教学设计
涛城中心小学
王金凯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引导学生观察商场实物的摆放情况,初步感知分类的意义;通过操作学会分类的方法,能按指定的一个标准进行分类。经历完整的分类统计的过程,会用简单的图或统计表的方式呈现分类的结果,并能根据数据回答简单的问题。能力目标:通过分一分、看一看,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判断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情感目标: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充分感受分类整理在生活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学会根据实际需要选择标准自主分类。
教学难点:学会用简单的统计图表呈现计数的结果。
教学准备:PPT课件
、磁贴片、活动卡纸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感受分类的作用
师:同学们喜欢看动画片吗?
师:今天,在我们的课堂上来了两位神秘的嘉宾,看,它们是谁?(出示喜羊羊和懒羊羊的图片)
生:(齐答)喜羊羊、懒羊羊。
师:快和她打个招呼吧!看,你们真懂礼貌!喜羊羊和懒羊羊想邀请同学们去它们家做客(出示喜羊羊和懒羊羊的卧室图片),如果你想去,你要去谁家做客?
(预设)生1:我想去喜羊羊家做客。
师:为什么呢?说说你的理由。
生1:因为喜羊羊家摆得很整齐,而懒羊羊的摆得很乱。
师:同意吗?(同意)唉,那谁来说说喜羊羊是怎么摆得这么整齐啊?
生2:她把相同的东西摆在了一起。
师:你的观察真仔细,喜羊羊啊把同类的物品都摆在了一起,那像这样把同一类的东西摆在一起就叫做分类。(出示分类的含义)那这样摆有什么好处?
生3:这样摆的话,更方便我们拿东西。
提示课题: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分类与整理》。
(教师板书课题:分类与整理)
(设计意图:创设贴近学生日常生活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感受分类在生活中的作用。)
二、动手操作,研究分类计数的方法
出示例1情景图:
师:在游乐园,来了一群小朋友,瞧,他们手里都拿着什么?
生:气球。(生齐答)
师:对,这么多漂亮的气球,老师要想知道每种气球都有多少个,我该怎么办呢?
生:要先分类,才能一个一个数出来。
师:是这样吗?
生:是。
师:那我怎么分类啊?帮我出个主意?
活动一:分类计数,认识象形统计图
学生6人为一小组,每组提供一份与例题数量相同的气球磁贴卡片
出示问题:你能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把分类和计数的结果清楚地表示
出来吗?(提示:可以摆一摆、数一数、画一画、写一写。)
分组操作,师巡视指导。
展示结果:
师:老师看到你们整理得特别好,我呢,拿了一组同学的作品,咱们先请他们给大家介绍一下他整理的结果。
生:我把圆形的气球放一堆,有5个,星形的气球放一堆有4个,糖葫芦形的放一堆有3个。(展示作品1)
师:同意吗?(同意)唉,你们发现没有,他在整理的时候是把圆形的给它放一堆,其他的呢,一起说。(星形的放一堆,糖葫芦形的放一堆)这样整理行吗?(行),你要觉得挺好,就给他鼓鼓掌,谢谢大家!
师:唉,我发现还有些同学整理的和他有些不一样,给你们看一看。(出示作品2)
这是哪一组的作品?我特别想采访你一下,你过来一下,上
黑板来说一说。
师:刚才的同学是把这些气球分成一堆一堆的,你为什么要把它们分成一排一排的呀?
生:因为一堆一堆的好像不容易去数,所以我摆成一排一排的,就方便看到它到底有多少个了。
师:好不好?(好),唉,他说特别方便看,我有问题了,你们能一眼看出来谁最多谁最少吗?
生:圆形的最多,糖葫芦形的最少。
师:你怎么看出来的?我还没来得及数呢,你就看出来啦。
生:因为星形的比糖葫芦形的多一个,圆形的比星形的多一个,所以圆形的最多。
师:唉,那不用数是吗?为什么不用数啊?你们怎么就一眼看出来的?那你来说。
继续展示作品3。
师:好了,为了让图更加清晰好比较,我来帮同学们调整一下,还要给它补上一些内容,我要在我的图上画上一条线,告诉大家我是从这开始数的,然后呢,在底下做下标记,我这第一列都是圆形的,第二列都是糖葫芦形的,第三列都是星形的,好了,这下看我图的人是不是一眼就看出来我画的是什么意思啊。(师边说边贴上气球磁贴片)
师:除了按形状分类,还有不同意见的吗?
生:还可以按照气球的颜色来分。
师:行吗?(行)好,我们说还可以按照颜色来分类。(板书:颜色)
展示分类结果:
(设计意图:为学生创设自主探究的空间,让学生用自己的方式完成分类计数,经历简单统计表的生成过程,体验分类统计的过程,初步感受单一标准下,表示形式不同,分类结果相同,渗透一一对应的思想。)
活动二:比一比、算一算(课件出示):
3
+
4
+5=12(个)
3
+
3
+6=12(个)
结论:分类有标准,标准不同,分类的结果也不同,但总数不变。
三、游戏闯关
第一关(课件出示):
学生拿出相应的卡片纸,按要求涂色。
分男、女生比赛,看哪组先完成。
点评(预设):男同学们真棒!女同学要不要加油?(要)
第二关(课件出示):圈出每行中不同类的物品
(1)
(2)
(3)
第三关:
师:春天,是出游的季节。看,好多同学和家长们也准备去公园玩,咱们一起去看一看。(出示主题图)
到了公园,我就发现来了好多人呀,你能给这些人分分类吗?
标准
人数
生:可以按照男女来分类。
生:可以按照大人和小孩来分类。
生:还可以按照左和右来分类。
……
师:我看出来了,你们有好多好多的分类方法,那就拿出第2张卡片纸,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分一分、数一数吧。
展示分类结果,张贴在黑板上。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选标准分类计数,再次体验不同标准下分类结果的多样性,初步体验在生活中如何根据具体的需要选择合适的标准进行分类。)
四、课外拓展:找一找、说一说
生活中,你还在哪儿看到过“分类”的情景?
生1:我见过文具店里的笔放一起、本子放在一起。
生2:我去过超市,饮料放在一起,蔬菜放在一起。
……
课件展示生活中的分类场景图片:超市、水果店、文具店、服装店、花卉店、垃圾桶。
师:同学们,我们从小也要养成垃圾分类的好习惯,保护环境,让校园变得更加整洁漂亮。
五、课后活动
用今天所学到的方法,回家整理自己的书桌和书包。
板书设计:
分类与整理
5《分类与整理》
【教学内容】
《北京课标版·数学》一年级下册。
【教学目标】
1.能够根据自己选择的标准进行分类,体验分类结果在单一标准下的一致性和不同标准下的多样性,初步感知分类的意义。
2.经历简单的数据整理过程,能对分类的结果进行整理,能够用自己的方式(文字、画图、表格等)呈现分类的结果。
3.通过“分类与整理”的灵活应用感受数学的魅力,感受生活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点】
学会按不同标准进行不同的分类,并用简单的统计图、表格表示分类的结果。
【教学难点】
体会分类标准不同,结果也不同,但是总数是不变的。
【教具、学具准备】
气球卡片、学习单。
【教学设计】
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
1.课件播放:动物王国新开了两家文具店,是小熊文具店和小鹿文具店。你们觉得小动物们会去哪家文具店买文具,为什么?
2.帮助小熊整理文具店。
3.小结,揭示课题:像这样把同类的东西放在一起摆整齐,就叫做分类与整理。(板书课题:分类与整理),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分类与整理。
二、操作交流,探索新知。
(一)动手操作,尝试分类
1.出示主题图:这里都有些什么样的气球,可以怎样分类?
师:有的人按照形状分,有的人按照颜色分,都有自己的好办法。桌面上的信封里装着气球模型,请小朋友们按自己喜欢的方法把气球在桌面上分一分。
(请快速完成的同学上黑板,用白板进行分类)
(1)明确分类标准:形状、颜色。
(2)操作实践,进行分类。
2.按照形状分类。
师:你们师怎样进行分类的?
生:把气球分成了三类,有葫芦形、心形、圆形。
师:和他们一样的小朋友请举手。真棒!
师:我们一起来说一说,一类是……
师:分好了,你们再想想,怎样整理,可以让大家一眼看出哪种最多?哪种最少?下面的小朋友也可以动手将自己的作品再整理整理。
生:排成一列一列的。
师:整理完后,你们能不能很快看出哪种最多,哪种最少的?(适时追问为什么)(一端对齐,另一端谁最长就最多,谁最短就最少)
小结:我们在分类后,还要像这样进行整理,把其中的一端对齐,然后看看谁最高,谁最矮,就知道谁最多,谁最少。为了让它们对得整齐些,老师给他们画一条起跑线。每种图形都从起跑线开始一个对着一个往上排。
师:第一条跑道是葫芦形的气球,我们就在下面画个葫芦;第二条跑道是心形的气球,我们就在下面画个心形;第三条跑道是圆形的气球,我们就在下面画个圆形。
师:你们可不可以用你们喜欢的方法,在练习本上记录每种气球有几个?
(画图、写字、统计表,希沃助手展示学生作品)
3.按照颜色分类
师:刚刚这一组小朋友是按照什么分类?
生:形状。com
师:还有不同的方法吗?能不能也像刚才学习的那样在白纸上先画一条起跑线,再一个对着一个摆得整整齐齐的,并记录下每种颜色的气球有几个。
用希沃助手展示学生的作品。
(二)对比研究
师:我们分的都是这些气球,为什么分类的结果不一样呢?
师:那什么是没变的呢?
小结:我们刚刚按照了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一种是(生答:形状),一种是(生答:颜色),得到了不同的结果,但是总数是不变的。
三、运用新知,分层训练。
1.给动物分类(运用智慧课堂抢答功能)
2.课件出示:(1)没有对齐的统计图;(2)对齐,但是图形有大有小的统计图。
(运用智慧课堂选择功能进行答题)
巧分水果卡片。(拿出学习单进行答题)
生活中的分类与整理。
小结:分类与整理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要用到,它可以使我们的生活变得更整洁、方便,有时还会让我们的环境变得美观、漂亮。
四、全课小结,总结提升。
你有什么收获?分
类
一、教材分析
《分类》是小学数学北京2011课标版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分类、比较的第一课,是分类的开始,也是以后学习“在同一标准下的一致性分类”和“不同标准下的多样性分类”的基础。
二、学情分析
本课教学的对象是小学一年级的儿童,他们的认知与思维方式仍处于直观形象的阶段,因此,在教学中要注重联系学生的实际,重视直观实物操作与言语解说引导相结合的方式,利用情境创设,在使数学知识更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同时,也将学习过程变得更有意义,学生置身于教学情境中轻松愉悦的经历分类的过程,学会简单分类的方法,同时培养学生有条理思考的习惯,在实践中体会分类的方法及作用。
三、教学目标:
1.经历分类的过程,初步体会分类的含义和方法,感受分类在生活中的作用,能对物体进行整理分类。
2.通过教学活动,培养活宝的观察能力、判断能力、合作交流能力。
3.结合生活情境,让学生体验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会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培养有条理地思考问题与良好的生活习惯。
四、重点难点
重点:经历分类的过程,掌握分类的方法,学会按一定的标准
或自定标准进行分类。
难点:设定不同的标准来分类
五、教学准备
硬件需求:seewo5软件应用系统,
seewo授课宝
教师准备:seewo5课件、分类练习卡(任务卡、通关卡)
学生准备:水彩笔、铅笔
六、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课件出示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境,初识分类
1.师:今天,我们的好朋友笑笑和淘气想去智慧岛去玩,可是他们的妈妈要求他们先完成两个小任务,然后才能去玩。
任务一:清点每种小动物的只数,并给小动物喂食
1.师设疑:怎么清点每种小动物的只数?
2.引导学生说出清点小动物的方法:分开——按类别分开——按类别排整齐
3.利用班级优化大师随机抽选多名学生板前合作操作分类排放小动物
4.教师以情境内容结合明确定义,并利用板擦擦蒙层呈现:分类、分类标准
5.契合给小动物喂食这一任务情境,引导学生明确分类标准的设定依据,并要按照分类标准进行分类。
(一)开篇课件
1.教学流程图
2.想去智慧岛
3.课件出示妈妈提出的两项任务
(二)出示任务一情境图:
1.学生板前拖移操作分类排放小动物2.橡皮擦示分类、分类标准
3.学生板前操作给小动物喂食
1.学生说出清点小动物的方法:分开——按类别
分开——按类别排整齐
2.生板前操作分类排放小动物
3.板前操作喂食小动物
引导学生初识分类,直观感知分类的好处,并了解分类要按一定标准进行。
[二]
结合生活,感知分类
任务二:整理房间
1.对比笑笑与淘气房间
2.观察笑笑房间物品摆放情况
3.按照房间内物品从大到小的顺序进行观察
(1)床,床上被子铺得很平整,枕头摆放整齐
(2)桌子和椅子配套家具放在一起,摆放整齐
(3)小物品,分类摆放:皮球、小熊等玩具类物品放在第一格;书本等学习用品放在第二格;衣服、裤子等生活用品放在第三格。
4.帮淘气分类整理房间里的物品
5.教师明示完成任务攻略及相关要求
6.学生小组内完成分类圈画,教师桌间巡视
7.指生汇报分类情况(分了几类,哪几类)
8.指生板前按类别分别实际整理
9.教师设疑:刚才我们在整理学习用品类及玩具类物品时,我们是将它们摆放在同一个位置了吗?
课件呈现学习用品类及玩具类物品整理摆放界面。
引领学生感知,物体分类的标准可以依据其不同的特点及自身需要等因素,进行多次的设定。
课件出示:
笑笑淘气房间对比图
笑笑房间物品摆放放大图
整理淘气房间任务图
学生板前实际整理
课件呈现出最终整理成果
课件呈现学习用品类及玩具类物品整理摆放界面。
1.对比观察笑笑与淘气的房间,按一定顺序观察,发表自己见解。
2.小组内讨论协作完成淘气房间内物品分类,并思考摆放方案,(纸本圈画、统计)
3.学生汇报分类情况及摆放设想
4.学生代表板前操作演示整理房间全过程
对比观察笑笑与淘气的房间,并实际帮泡气分类整理房间,结合生活实际,进一步感知分类的意义,并挖掘分类的方法,同时了解分类标准的多样性,为下一步学习不同标准多样分类做好铺垫。
[三]
游戏闯关,体验分类
(一)课件出示智慧岛,并明确岛规
(二)游戏闯关
1.第一关:水果与蔬菜
(1)师讲背景故事
(2)明示闯关任务及完成形式
(3)明确关卡完成攻略:在水果下面画“√”,蔬菜下面画“○”
(4)桌间巡视指导学生完成第一关任务通关卡
(5)组织学生板前闯关验证
2.第二关:带你学飞行
(1)师讲背景故事
(2)明示闯关任务:羽翼教母:找出不会飞的小动物让我带走,即闯关成功!
(3)讲解闯关攻略:以小组为单位,把会飞的小动物圈出来。
(4)桌间巡视指导学生完成纸本任务
(5)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板前闯关验证
(6)以小天使提出合理化建议这一情境,引领学生感知:同一些物体,分类标准不同,分类结果也会不同
1)出示依据羽翼教母所设定的标准,进行分类的结果
2)出示依据小天使所设定的分类标准,呈现出的结果
3)出示羽翼教母与小天使分别设定不同标准的分类情况对比图
(7)擦拭呈现:分类标准不一样,分类的结果也会不同。
3.第三关:卡片分分分
(1)课件出示闯关任务:想出不同的分类标准,为卡片分类
(2)老师提示闯关攻略:想一想,可以按照这些卡片的哪些共同特征去分类呢?按卡片的形状,按卡片的颜色,或者是按卡片上的水果类型……
(3)以小组为单位,商讨出小组内以什么标准进行分类,选派汇报员讲解分类思路、过程及结果。(同时,利用授课宝板示分类过程)
(4)课件出示,不同分类标准下的不同分类结果
(一)
(1)出示:智慧岛
(2)出示:第一关,水果与蔬菜第一页
(3)出示第一关第2页,进行闯关验证
(4)出示第一关第3页,引导学生进一步感知分类
(二)
(1)出示第二关,明确任务
(2)第二关2页,引导学生板前验证
(3)分别出示不同标准的分类结果及对比图
出示第三关:卡片分分分
授课宝直播学生分类过程
(1)小组内完成纸本甄选水果、蔬菜任务
(2)以小组为单位板前验证闯关
(1)小组内完成纸本圈画会飞动物任务
(2)以小组为单位板前验证闯关
(1)以小组为单位,小组成员商讨确定分类标准
(2)小组协作完成卡片分类任务
(3)选派汇报员,汇报本组分类标准、分类过程及结果。
以通关卡这一介质,将文本学习与实践操作融合衔接。进而引领学生多感观体验分类。
[四]
回顾总结、拓展延伸
1.回顾总结
2.实践作业
(1)下课之后,把你书桌堂里、书包里的物品分类整理,摆放整齐
(2)回家之后帮爸爸妈妈分类整理一下衣柜,整理之后,把你的劳动成果录成小微视频上传到班级微信群里。(注意:在录制劳动成果的时候,要说明你是按照什么标准来给衣柜里的衣物分类的,你为什么这么分类。)
回顾疏理且学以致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