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认识0 北京版 (3份)

文档属性

名称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认识0 北京版 (3份)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京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0-08-14 21:05:53

文档简介

教学基本信息
课题
寓教于乐、身临其境
-----在游戏中、在情境中学习认识“0”
学科
数学
学段:第一学段
年级
一年级
相关领域
数与代数
教材
书名:北京市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一年级第一册
是否已实施

教学背景分析
教材情况分析:om
“认识
0

是在学习了“1~5的认识”
之后安排的内容,属于数的认识。数学课程标准第一学段内容中提到要在现实情景中理解数的意义,能认、读、写。会用数表示物体的个数、事物的顺序和位置。在认识了1~5后再学习“认识0”
,则意味着要让在学生在头脑中形成自然数的意义和初步的数字顺序。为以后认识更多的数建立基础。“认识0”在本单元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学生情况分析:
我们的教学设计要立足于学生知识的生长点,于是我对学生进行了如下分析:在学习本课前学生已经认识了1~5各数,都是用数的方法来认识的,并且课前对74名同学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绝大部分同学知道“没有”可以用0表示,但对于0还可以表示“起点”的感知很少,并且抽象,
因此在教学中我结合学生已有的认知经验,尽力创设浓厚、鲜明的问题情境,让学生感到0在生活中的作用和意义,给予他们充分的足够的感受、体验的时间和机会。
教学方式:
综合运用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来促进学生对新知的内化和建构,在学法上注重学生的兴趣,通过游戏、情境故事等使学生不仅学会而且会学,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手段:多媒体演示、动手尝试书写
技术准备:PPT课件及游戏材料
教学目标、重难点及核心问题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结合情境体会从有到无的变化过程,理解0的意义:
表示没有和起点
拓展:分界点。规范“0”的写法
使学生能较整洁地书写“0”。
能力目标:使学生掌握“0”的含义,并能够在
生活中运用。
情感目标:通过紧密联系生活的活动,激发兴
趣,感悟0是来源于生活并应用于生活,感受数学
与生活息息相关,对数学产生亲近感。
重点:
初步理解0的含义,会读、会写数0。
难点:
“0”的书写及理解生活中“0”的不同意义。
基于以上分析,确定了本节课的核心问题及问题链
核心问题:
当一个都没有时,我们可以用数几表示?0除了表示一个都没有还表示什么呢?
问题链:
1.当一个也没有时我们用几来表示呢?
2.生活中你在哪见过0呢?
3.观察0在尺子上的位置,那尺子上的0表示什么呢?
教学流程图
本节课我是由下面几个环节完成的:
教学过程
游戏导入,揭示课题
猜硬币游戏,生动引出“认识0”
亲爱的同学们,今天的数学课从一个猜硬币的游戏开始,请你注意它的表情,我要说要求了,认真听。游戏开始时,老师会轻轻摇动手里的盒子,请你猜一猜,这个盒子里装了几枚硬币?
用哪个数表示呢?注意听――
(教师轻轻摇动装有硬币的盒子,发出声响。学生猜)
  预设1:2枚。
  预设2:1枚。
  师:盒子里到底有几枚硬币,用几来表示呢?我们打开看一看。
  (教师倒出盒中的硬币,放在手心。)
  预设1:1枚!!!
  预设2:用1表示。
师:现在呢?再猜猜看。
(教师使劲摇动盒子,听不到任何声音。学生私下猜测――)
  预设1:0。
  预设2:盒子一个硬币也没有。
  预设3:我认为用0来表示。
  
(打开盒子,向外倒。)
  小结:真的一个也没有,是0个。
   同学们猜的真好,知道用“0”来表示“没有”,今天的让我们就让我们一起来认识“0”这个新朋友,学习有关“0”的一些知识。
【设计意图:依托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帮助学生建立0表示没有的含义,将已有的生活经验转化为今天学习的知识储备,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创设情境,探究新知
教学第一种含义“0”表示“没有”
创设情境——“小猴吃桃”
你们的好朋友,爱学习的小猴子和你们一样棒,在游戏中也猜对了,猴子妈妈奖励它吃桃子,请同学们一起看看小猴子吃桃子又有怎样的数学知识呢?
提问:你看到了什么?,用数字几来表示?
提问:
那接下来,小猴子吃了几个桃子?盘子里还剩几个桃子?我们用数字几来表示?
提问:谁可以说说1和2的大小关系
提问:继续观察,盘子里还有桃子吗?你能用哪个数字来表示?
预设:盘子里没有桃子了,可以用“0”来表示
小结:当一个物体也没有时,就用0来表示。0也是一个数。
提问:谁可以说说0和1的大小关系
提问:0就只小于1吗?
总结:0小于1、2、3
……
【设计意图:联系学生的心理特点,通过学生喜欢的讲故事的形式,创设“小猴吃桃”的有趣情境,从孩子已认识的数量2、1不断减少到没有时,突出“没有”如何表示这个实际问题,抓住知识的生长点,使学生直观形象地看到“从有到无”的变化过程。让学生在动态中感知“没有”的情况。】
发散思维——拍手游戏。
同学们通过你们的观察
思考
知道了0可以表示没有,现在我们休息一下,做个小游戏,认真看老师出示的数,出示的数是几,就拍几下手,当出示0时,
教师提问:你们为什么都不拍了?(因为0表示一个也没有了)
【设计意图:通过拍手游戏,使学生进一步理解“0表示没有的含义”】
过渡提问:在生活中你们还在哪见过0?
老师也搜集了一些0在生活中应用的例子,请大家一起看看(课件出示)
引出直尺,揭示第二种含义——起点
数序:
刚才有的同学说在尺子上也有0,那你看到了吗,请你和我一起读读尺子上的这些数,那谁可以说说在尺子上0表示什么意思呢,请你想想?同桌之间说说。
预设1:表示开始
预设2:0厘米,没有的意思
预设3
:表示起点
师:0在尺子上表示起点,你知道起点的意思吗?你听说过起点吗?
你能按顺序再读一读尺子上的数吗?
再次渗透“0”表示“起点”——小袋鼠跳格子
接下来请同学们认真看看小袋鼠在尺子上跳格子的动画,你们看小袋鼠站到了哪里呢?
预设1:小袋鼠站到了0的位置。
教师:那说明要从0开始跳,接着看
小袋鼠从0开始跳,跳到4的位置,所以0在这里的表示是起点、开始。饿
找学生试着说说完整的话。
小结:同学们,现在我们已经知道了0表示没有,起点
开始,老师这里呀,还知道一些关于0的小知识,你们想听吗?
拓展0的其他含义
介绍“0”作为“分界点”的含义:
师:同学们,其实在我们经常用到的温度计上啊也有0,温度计上的0表示的分界点,
0是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的分界点,当气温达到0度时,水就结冰了。
小结:今天我们认识的0除了表示没有、起点、还表示温度计上的分界点,
0可真了不起。
【设计意图:本环节的教学过程中培养孩子用观察的眼光去发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通过生活中的例子感受体会0的第二种含义,产生与数学的亲近感,0在尺子上的位置着重让学生体会数序】
示范书空,尝试书写
过渡:刚才我们一起认识了0,那你们会写0吗?怎样才可以把0写得又规范又漂亮呢?
观察正确的0及书写笔顺(出示课件及笔顺动画)
教师示范,说话指导
模仿,书空感知
学生尝试书写,教师巡视评价
展示学生的书写情况,树立榜样的作用
【设计意图:通过写0,加深学生对0的意义的认识,同时也落实了0的写法的掌握情况。指导正确的写法,重视学生书写习惯的培养,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写好这个数。学生之间的评价也很重要,让学生可以看到其他同学的优点,树立榜样的作用,并在评议中更好地学习正确有效的方法。】
总结,布置作业
谈谈你这节课的收获。
布置作业:
找一找生活中还在什么时候用到0,收集起来,明天给小朋友分享分享。
【设计意图:根据一年级孩子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尊重孩子的个性和差异性,以作业超市的形式布置作业,充分调动孩子的主观能动性,给孩子展示才华的天地。这样学生学的知识才是活的,有生命力的。】
学习效果及评价
课堂评价:
在课堂上,教师关注学生的参与度,活跃程度,是否积极参与到交流讨论中来,对其他同学的发言是否认真倾听,是否认真书写等。
课后评价:
借助课后小结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情感投入等,教师给予客观、公正的点评。
通过练习考察学生知识的掌握情况。0的认识教学设计
校区
裕龙小学
姓名
张春光
学科
数学
年级
一年级
教材版本
北京版
课题
0的认识
教材分析
一、设计理念
数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有效的教学活动是学生学与教师教的统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因此,本课教学设计注重充分引导学生思考和观察探究,获得知识.由于低段的学生注意持续性差,以形象思维为主,所以我创设各种与生活相关联的情境,为学生搭建从具体到抽象的桥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生的认知特点是由具体形象感知逐步上升到抽象认识的,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动手实践,让学生在一系列的活动,运用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把学生推到主体的位置,解决了数学知识的抽象性与小学生思维形象性之间的矛盾,促进学生思维的不断突破和发展。m
二、教材分析
数字0的含义比较宽,在生活中应用广泛,不同的应用就体现出0的不同含义,所以教材采取了认数、写数相结合的编排方式把数0的教学单独安排成这一段。并注重通过多种素材,创设为学生所熟悉、感兴趣的数学题材,经历从具体——抽象——具体的认数过程。
学情分析
“0”的认识是比较抽象的。因为它表示一个也没有,所以不能提供直观、具体的数量与之建立联系,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特别是“0”不仅表示一个数,还可以表示起点和分界线,受学生的认知、理解能力的影响,接受起来会有小小的障碍。为此,要遵循学生的认知特点,在教学时从生活实际出发,尽量创设他们感兴趣的问题情境、生活情境,激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数学知识,为顺利教学创设良好氛围。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和实践活动,使学生知道“0”表示的几种意义,学会正确地读、写“0”。
2、通过观察、思考、讨论、探索等学习活动,提高自主学习的意识和发现简单规律的能力。
3、在老师的鼓励和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事物产生好奇和兴趣。在探索研究活动中体会学习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难点
了解0的含义
教学手段
多媒体课件、学具、直尺
教学过程(写清设计意图)
一、导入
看图说故事。课件演示。
要求用上我们学过的数字,边说边摆。把话说完整。
(设计意图:让学生复习以前学过的数字,并从故事中引出0,学生理解0也是一个数,和其他的数字一样,也自然的理解了0的第一个含义,表示没有。同时培养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
二、认识0
活动一
1、师小结:
0和1、2一样,也是一个数。像这样一个也没有时,就可以用零来表示。
利用数字卡片给数字排队,想一想0应该排在哪?
师:我们学习了数字1至5,现在0也加入到这个大家庭了,可是你知道0应在排在哪个位置吗?
学生用数字卡片动手排队。(从大到小,从小到大)师追问:你能说一说你为什么要这样排吗?
(设计意图:在给数字排队的过程中,学生再一次理解0表示没有,动手操作也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你能说说生活中你还在哪见到过0吗?
(设计意图:发散学生的思维,让学生感受数学就在生活中。为下面一个活动做铺垫。)
活动二
1、认识直尺上的“0”。
老师这有一把尺子,上边有些数字很淘气,跑掉了,你能把他们重新放回到尺子上吗?
(1)让学生先在直尺上找到0,用左手的食指指着,再找到1,用右手的食指指着它,0到1是一段,用1表示;接着找2,说明0到2是两段,用2表示。
师:我们在用直尺量长度时候都是从几开始的?这里的“0”可以表示什么意思?(说明0是起点。)
2、出示课件,让学生找一找哪条线可以用0来表示,为什么?
(设计意图:从一个点用0来表示,到一条线也可以用0来表示,让学生清楚的认识到,0表示起点。)
3、想一想,1,4这两个数字填在哪儿更合适。
(设计意图:让学生初步的感受到区间的意义,1距离0近,所以要把1放在挨着0的方框里。4距离5近,就要把4放在挨着5的方框里。)
活动三
出示温度计,说一说温度计上的0表示什么?
(设计意图:学生简单了解温度计上的0表示分界线的意义。)
如果疼痛可以用数字来表示,请您来说一说的预防针时的感觉对你来说可以用那个数字来形容?
(设计意图:感受数字在不同的领域的运用。)
3、学习写0
师:我们把1、2、3、4、5已经写的很漂亮了,0也想让大家把它写得好看一些,请您仔细观察0应该怎么写?
书写是从右上角起笔,先向左,再向下,最后收笔和起笔相连。同学们拿起手来一起写一写。(师生一起书空)
师提示:写0的时候要注意,起笔和收笔一定要相连,不能分开,而且不能有角。
三、总结
今天我们又认识了一个好朋友“0”说一说你都学到了什么?
(设计意图:学生自我梳理和总结,有助于知识进一步内化,培养孩子语言表达能力。)
当一个也没有的时候,可以用0表示,可以表示起点,还可以表示分界线
四、作业继续寻找生活的0
教学反思:
上完了《
0
的认识》,感慨颇多。课后,我及时进行了反思。
在本节课中,我通过创设生活情景、游戏情景,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数学学习不再是单调的数字,而在游戏和生活中,也可学到许多数学知识。
设计《
0
的认识》一课中,考虑到学生对
0
的认识并不是一无所知,部分学生知道
0
表示没有的意思,因此设计该课教法时能从学生的实践出发。“注意选择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材料和活动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愉快的数学学习体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0
原本只是一个抽象的数,但是学生自己讲数学故事,自然的引出了
0

在学习新知时,设计动手给数字排排队,跑道上的0,“谈谈生活中还有什么事例可以用
0
来表示?”,等活动,让他们兴趣盎然。并创设了一个观察、思考、讨论、交流的活动环境,使学生在一个生动活泼、主动的学习过程中体验,理解和掌握知识。学生身临现实情景,用数学的眼光看生活,就会感到数学就在身边。
我在教学时始终以各种生活化,动态化的情景来展开学习活动。如“在故事中体验
0
”、“在直尺上找
0

,让孩子们感觉
0
是那么的亲切、熟悉,与自己的生活息息相关。
0
原本只是一个简单的数字,可在这节课的学习中,学生找到了生活中的
0
,知道了它既可以表示没有,也可以表示起点,它的意义变得那么丰富。
让我觉得遗憾的就是,对于
0
的第二层含义:“
0
表示起点”突破得不是很好,仅仅是通过短短的几分钟的观察,学生不是特别理解。应该让孩子再说一说生活中哪些时候
0
可以表示起点,让学生加深印象。
在谈谈生活中还有什么事例可以用
0
来表示?这一环节中留给孩子的时间比较少,课后我又对这一环节进行了补充,孩子们说的津津有味,头头是道,尤其是在课堂上说高速公路上的测试车距的指示牌中有0就是起点的意思。因为课堂时间少没有及时的回应孩子,也在课后进行了回应及表扬,以后尽量留给孩子们更多的时间让他们畅所欲言。0



教材内容:北京课标版数学一年级上册《0的认识》
教材分析:北京课标版数学一年级上册《0的认识》.教材先通过三幅画展示一只可爱的小猴逐次把2只桃吃光的过程来说明0可以表示没有的含义;再利用直尺图说明0的另一个含义──起点;然后教学0的写法。本节课是在学生认识了1—5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而学生对“0”已有初步的感知。刚入学不久的一年级新生,已有一定的生活经验,但这些没有提炼为数学知识,特别是对“0”表示起点的含义,知之甚少,所以这是一个难点。一年级学生以无意识注意为主,对生活中有趣的事物特别感兴趣。所以我力求从生活实例引入,通过让学生找生活中的“0”,从而知道“0”不仅表示“什么也没有”并且还有“起点”的含义。初步学会计算有关于0的加减法。
学情分析:学生在生活中已经接触过0,并且学生已经学过数数,对于0表示没有的意义,多数学生也不陌生,这些都为本节课的学习起到了一个正迁移的作用。
因此学生要通过很多形象的事物才能理解0的意义。一年级的学生由于生活经验,知道0怎么读写,但是要让他们把
0
写的漂亮还是比较难的,因此学生要通过不断的提醒,不断的加强,才能进步。
教学目标:
1.学生知道“0”的两种含义:没有的含义和起点的含义;体会0的有关加减法,并会计算有关0的加减法。?
2.规范“0”的写法,使学生能较整洁地书写“0”。
3、感受主动参与、合作交流的乐趣,感悟0是来源于生活并应用于生活,使学生对身边及数学有关的事物产生兴趣。
教学重点:理解0表示的含义。
教学难点:理解“0”的两个含义与“0”的书写方法。
教学准备:0的认识课件、直尺。
教学方法:创设情境,在活动中自主学习。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新课(引出0)
1、?老师竖起1根手指,问:用几表示?竖起2根手指,问:用几表示?手握成拳头,问:用几表示??
2、我一根手指也没有竖起来,这时我指头的个数可以用0表示?
(学生答:用0表示)
3.
小结:当一根手指也没有,就用“0”来表示,“0”跟数字1、2、3……一样也是一个数,在这里表示一个手指也没有。?
4.
揭示课题: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0”这个新朋友,学习有关“0”的一些知识。(板书:0的认识)
二、合作交流,解读探究。?
1、揭示第一种含义——什么也没有。
?(1)创设情境,理解含义。?
①小朋友们,李老师还请来了一位小客人,它是谁呢??(出示小猴子)
②当小猴遇上2个桃,猜猜会发生什么事呢?
③吃掉一个还剩几个?用数字几表示?
④小猴把2个桃都吃了后,盘子里还有几个桃?用几表示??(学生:盘子里一个也没有用0来表示。)?
⑤学生小结:什么也没有用“0”表示。师板书:什么也没有。?
⑥你能不能用你身边的事物或学具来摆一摆、说一说呢?你还在什么地方看见过数字“0”呢?(同桌之间互相说说)
2、揭示第二种含义——0还可以表示起点。?
(1)教师:我们已经认识了什么也没有就用数字
0
表示,直尺上也有“0”。请大家观察一下自己的直尺。跟你的同桌说说你有什么发现?
(出示
直尺图)
师:直尺上的0在哪里?0还可以表示什么呢?
是呀,0
在尺子的最前面,表示起点。
小结:
0不但能表示没有,还能表示起点。(板书)
让学生举一些0表示起点的例子。
师:你见过还有什么表示起点的吗?的确,生活中用0表示起点的例子很多,老师这里也准备了几张生活中用0表示起点的图片,一起来欣赏一下。出示跑步的图。
运动员跑步的起点就相当于“0”起点。
“0”也可以表示跳远的起点。
师总结:同学们,现在我们已经知道0表示什么也没有,还可以表示起点。
(3)?游戏环节:小朋友们下面让我们一起来做一个游戏,好不好?小朋友们:我们来做一个拍手的游戏:老师说数字,老师说几你就拍几下,看哪个小朋友反应最快而且拍的最准确?(说0,0表示没有,学生就不拍手)
(三)“0”的写法
教师:小朋友们,我们已经认识了“0”,那你们想不想学着写一写“0”呀?
1.
请你说说0像什么?(鸡蛋)它有什么特点???
2.?那么怎样写好0呢?(学生说需要注意的地方)
3.课件演示写法。师生共同学习。老师在黑板上演示写法。学生再跟着教师边念儿歌边书空。(应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一笔写成。注意0要封住口,要写得长而圆,要圆滑,没有棱角)
4.
评价,写0时要注意什么。
5.描一描,写一写。(伸出小手和老师一起描一下,在本上田字格里写一写)
四、应用迁移。
说一说我们在生活中哪里见过0。课件出示生活中的0?
五、“0”的加减法
1.
你看到了什么?看图说一说、
2.
鸟窝里还有几只小鸟?你能用一道算式来表示吗?
(生列算式:3-3=0并说过程)
3.
你还能说出这样的算式吗?(学生举例)
4.
你看到了什么?(出示荷叶上小青蛙的图片)
5.
两片一共有几只小青蛙?你能用一道算式来表示吗?
(生列算式:4+0=4并说过程)
6.
你还能说出这样的算式吗?
7.
5-0=
你是怎么想的?
六、巩固练习,拓展提高。
1、看谁算得都对。
2、说一说:看图说一说并填空。????
3、
解决问题根据图意并列算式。
五、总结反思,拓展升华。?
1、小结:今天我们又认识了一个好朋友“0”:“0”表示什么也没有,“0”还可以表示起点。并学会写0和关于0的加减法。
2、拓展延伸:我国的0
空位
0
板书设计
0的认识
什么也没有
起点
3-3=0
4+0=4
作业设计:正确书写“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