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认识生物圈 课件(2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三节 认识生物圈 课件(20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京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0-08-14 20:44:0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0张PPT)
我们的身边生物多种多样,环境多种多样,形形色色的生物和人类共同生活中生物圈中,共同拥有一个地球。
第一章认识生命
第三节认识生物圈
假如马儿离开了草原,鱼儿离开了海洋,森林没有了阳光,鸟儿没有了空气,你觉得会发生什么我们的自然界还会有你看到的那么美吗?为什么?
问题:
生物的生存依赖一定的环境。
小组研讨:
(1)生物赖以生存的非生物因素有哪些?
(2)生物赖以生存的生物因素都有什么?结合资料思考。
资料:
黄石国家公园恢复公园内生态系统的让人出乎意料的方法——使用狼。
虽然狼一度遭到灭绝,但是狼对自然环境所产生的影响巨大而深远。
■狼恢复了生态系统
本来黄石公园里生存着狼群。然而,1926年时公园里就没了狼的踪迹。于是,狼的猎物美洲赤鹿数目激增。
激增的鹿群吃光了公园内的草木,破坏了生态平衡。人们为了恢复原貌决定了引进狼。
1995年,公园再次引入狼后,鹿的数量开始趋于平稳。而影响并不局限于动物界。
曾是猎物的鹿群改变了行动模式,于是,自然环境迎来了变化。草木不再被啃食而逐渐郁郁葱葱长成森林。森林里鸟多了,树增了,于是河流里开始出现了海狸的身影。海狸改善了河流,导致水里的鱼和两栖动物等物种多了起来。
草木的增长抑制了水土流失。河流不再曲折,流速也变缓。受此影响,流域形成了大大小小的浅滩,这是野生动物绝佳的栖息环境。
就这么过了20年,黄石国家公园的自然环境和生态多样性得到了恢复。
结论:
生物生存
生物因素:
非生物因素:
生存环境中的其他生物。
阳光,温度,水,空气,等。
北极熊生活在冰天雪地中
箭毒蛙生活在热带雨林
生物普遍适应于它们的生活环境
讨论:只要给予生物水,阳光,水,温度等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生物就能很好的生存吗?
生物只能在一定的环境中生存,把北极熊放在热带雨林中生存使不可能办到的。
结论:生物的生存受环境影响。
针叶林分布在北方地区
竹林分布在南方地区
细菌和蚯蚓可以改良土壤结构
生物的生存也影响着环境
过度放牧导致水土流失
所有的生物都不能孤立,他们之间有着复杂的关系,最直接的就是捕食关系。
小结:
生物与环境互相影响,所有的生物都不能孤立存在,包括人类在内,生物的生存都依赖一定的环境,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和它们生存环境共同构成了生物圈。
生物与环境怎么组成生态系统的?
森林
草原
海洋
湖泊
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共同生存的所有生物和它们所在的环境相互作用组成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大小和范围没有严格的限制,只要一定的空间内有生物和非生物两种成分,这两种成分互相作用并能达到某种稳定性,就可以看作是生态系统。
小结:
最大的生态系统--生物圈:
包括海平面以上约10000米至海平面以下10000米处,包括大气圈下层(可飞翔的鸟类、昆虫、细菌等),岩石圈的上层(是一切生物的“立足点”),土壤圈水圈的全部(距离海平面150米内的水层)

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条件: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但是,大部分生物都集中在地表以上100米到水下100米的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土壤圈等圈层的交界处,这里是生物圈的核心。
生物圈是人类与其他生物的共同家园吗?
1.人类与其他生物有着密切的关系。粮食、蔬菜、水果、棉麻等来自于植物,肉、蛋、奶、丝绸等来自于动物,人们利用的煤、石油等能源物质来自于古代生物。
2.昆虫可以为农作物传播花粉,有些昆虫可以毁坏农作物,植物可以净化空气,防风固沙,调节气候等。
黑龙江扎龙自然保护区为我国建设的第一个水禽自然保护区,素
有“鹤乡”的美称,区内芦苇沼泽广布,环境优美,它属于(

A、海洋生态系统
B、森林生态系统
C、湿地生态系统
D、农田生态系统
C
生物圈包括圈的(
)下层,(
)的大部和(
)的上层。
大气圈
水圈
岩石圈
可以看作是一个生态系统的是(

A.池塘里的鱼
B.池塘里的水
C.池塘里的所有植物
D.一个池塘
D
生物所依赖的环境条件指(

A.阳光,水等非生物环境
B.生物因素
C.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
D.食物
空气

C
人类和其他生物的共同家园是(

生物圈
生物不仅能(
)环境,也能(
)环境。
适应
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