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河州2020年中小学教学质量监测
高语文试题卷
注意辜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学校、班级、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选择题答案使用2B铅笔填涂,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的标
号:非选择题答案使用05毫米的黑色碳素笔书写
3.考生必须按照题号在答题卡各题号相对应的答题区域内作答,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人工智能机器人写的诗、画的画、作的曲并不能被称作艺术品。因为艺术是创作者对客
观世界的认识,是其主观情感的呈现;而艺术活动更多是一种创造的过程,它充满感性色彩,
人类芑术创造最大的特征就是情感化.而人工智能是理性的,它整套艺术生产逻辑基于数据,
即便人工智能的文芑创作开始加入情感激发和随机化模块,但创作的内容仍然是从大量作品
中提取、分解、组合而成,这种重组方式不能称为情感化的艺术创作
人工智能目前没有可能创造与人类智力相当或者超过人类智力的作品,因为极具个人色
彩的创造性活动是无法复制的。人类对人工智能文艺创作能力的抗拒和排斥,一方面基于主
观情感上的“一时难以接受”,因为在人工智能时代,文学艺术可能会是人工智能机器人留
给人类的最后一片施展才华的乐园;另一方面,人工智能在文艺方面的“造诣”,尚处在“低
幼”阶段,离人类的文艺创作水平还差很远,并且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仍然难以跟人类匹
敌。以微软机器人“小冰”的绘画作品为例,乍一看,颇具“艺术色彩”,但仔细观察会发
现,那些作品仍然难以摆脱元素堆砌的痕迹。就像“中国的城市化进程”这个主题,小冰所
画的内容基本上都在“建筑”“人”“家具”这几个模棱两可的元素上来回重复。而即便是输
入“城市”这个关键词,小冰依旧会把城市跟椅子、时钟这类元素联系到一起,画作也不算
完整,甚至过于抽象。
人工智能对于人类生存现实基础的改变,迫使人们不得不重新思考艺术与现实的关系、
作家和艺术家在艺术活动中的地位、艺术存在的意义及其终极走向等一系列问题。正如艺术
批评家李心沫所言,在人类的绘画作品和运用人工智能程序绘制的作品已经很难被人进行区
分的今天,我们已经无法对人工智能视而不见,一味地唯我独尊或排斥是没有意义的。在人
工智能与经济社会同频共振的趋势下,艺术世界将会发生巨大改变,并重塑艺术的边界,其
未来是否会影响到艺术家的主体性身份?原本只有人类可以胜任的艺术工作,是否将被人工
智能取
些问题,只有交给时间来回答
从积极的角度看,人工智能的迅速发展,虽然给文学艺术的发展带来了空前的挑战,但
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人类从现在开始就可以很好地利用人工智能,来丰富自己的文艺
创作。人工智能科学家李开复在《人工智能》一书中就指出,人工智能时代,程式化的、重
复性的、仅依靠记忆与练习就可以掌握的技能将是最没有价值的,几乎可以由机器完成,最
体现人的综合素质的技能,比如人对于复杂系统的综合分析、决策能力,对于艺术和文化的
审美和创造性思维,基于爱、恨等情感与他人互动的能力,则在人工智能时代最有价值,也
高二语文试题卷·第1页(共8页)红河州2020年中小学教学质量监测
高二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1.B【解析】A“是相同的”表述绝对。C原文是“目前没有可能”。D原文说的“画作也
不算完整,甚至过于抽象”,只是针对“小冰”的创作,并非全部人工智能作品都如此
2.D【解析】艺术批评家和人工智能研究者双方并不是对立的
3.C【解析】“将由今天的被动输出,实现未来的主动表达”太绝对,于文无据,原文“人
工智能为人类的文艺创作都提供了多种可能性”,表明只是一种可能。
4.A【解析】说法绝对。
5.C【解析】因果不当。原文为“在践行社会正义时,公共健康不能要求公民无条件地随
意牺牲个人权利。”
6.①在疫情严峻之时,公共健康优先于个人权利;
②体现社会正义原则,限制但不能无条件地随意牺牲某些个人权利,对为公共健康牺牲
权利的个体给予补偿
③在法律层面解决保护个人隐私权的问题。(每点2分,答出三点即可给满分:若有其
他答案,言之成理,酌情给分)
7.C【解析】“胆小怕事”错
8.①挺身而出的担当精神。疫情防控一开始,他就主动请战。
②无私奉献的优秀品质。自己个人为严守关卡准备了充足物资
③坚持原则的军人作风。无论对想出村、进村的人,还是风雪夜“行贿”的人,他都铁
面无私。
④刚柔并济的工作方法。既和颜悦色宣传政策、规定,又以军人气势震慑欲违规者
⑤庄严威武的军礼正气。他和战友凛然不可侵犯,震惊了百姓,圆满完成了任务。(每
点2分,任答3点即可;若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酌情给分)
9.①“军礼”是贯穿全文的线索,将老兵“三叔”请求任务、严守关卡的各个情节紧密联
系起来
②敬“军礼”这个细节多次出现,生动刻画了“三叔”等老兵“退役不褪色”的人物
形象
③“军礼”具有象征意义,深化了文章主题。(每点2分;若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
酌情给分)
高二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第1页(共4页)
10.B【解析】原文是:邈孤宦易危,而无敢排强族,乃为自安之计。会帝颇疏会稽王道
子,邈欲和协之,因从容言于帝,帝纳焉
11.D【解析】古代的皇帝一般都有多个年号,只是明清皇帝大多一人一年号
12.C【解析】原文中,“将进显位,未及行而帝暴崩”,还未来得及实行,皇帝就突然去
世了
13.(1)范宁向来很有才能而且用心正直,便被王国宝说了坏话,出京在边远的郡任郡守。
(“素”向来,“措心”用心,“为…所”表被动,各1分;句意2分)
2)徐邈原先就生了病,因为悲伤而病情加重,不到一年就去世了。(“先”原先,“增
笃”加重,“逾”超过,各1分;句意2分)
14.D【解析】“朱户欹斜见画楼”这句通过朱户、画楼的兴废迭代,暗示世间人事的不
断变化和富贵荣利的不足慕。
15.①新法被废的痛苦与惋惜。首句“百年春梦去悠悠”比喻自己致力一生的变法惨遭废除
如梦消散,内心无比痛苦、惋惜
②新事物必将代替旧事物的晢理感悟。颔联和颈联描绘了野草有荣有枯,朱门坍塌、画
楼崛起,自然界有新陈代谢,人事有兴废更迭,这是万事万物必须要遵循的规律。
③知音难觅的孤寂与苫闷。尾联“欲把一杯无伴侣”,写诗人想偕侣畅饮共叙,却无人
陪伴的孤寂之情
(每点2分,三点6分;若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酌情给分)
16.(1)其翼若垂天之云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2)乘彼境垣泣涕涟涟
3)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高二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第2页(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