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3张PPT)
分组整理数据(1)
一般选用人体的高度(身高)、围度(胸围或腰围)再加体型类别来表示服装规格。
如:150/76A
你衣服的型号是多少?
返回
下表是淘气所在班学生身高情况。(单位:cm)
整理上表中的数据,并与同伴交流。
返回
把这些数据排序,可以得到最高和最低的身高。
我将身高分段整理。怎样分段呢?
返回
身高段/cm
140以下
140~144
145~149
150~154
155~159
160~164
165~169
169以上
人数
2
3
8
4
7
4
5
3
某服装厂按身高每5cm一段来确定服装的型号,完成下表。
淘气所在班学生身高分段情况统计表
返回
身高段/cm
140以下
140~144
145~149
150~154
155~159
160~164
165~169
169以上
人数
2
3
8
4
7
4
5
3
淘气所在班学生身高分段情况统计表
淘气所在班学生身高分段情况统计图
根据淘气所在班学生身高统计表完成下面的统计图。
0
2
4
6
8
10
12
2
3
8
4
7
4
5
3
返回
结合上面的统计图,回答下面问题。
(1)哪个身高段的人数最多?哪个身高段的人数最少?
(2)淘气的身高154厘米,说一说在班中所处的位置。
(3)你可以对淘气所在班订运动服提一些建议吗?
淘气所在班学生身高分段情况统计图
0
2
4
6
8
10
12
2
3
8
4
7
4
5
3
返回
返回
李老师教两个班的数学课,下面是他记录的某次测试两个班数学成绩情况。(单位:分)
⑴李老师所教两个班中哪个班的数学成绩好一些?你是如何比较的?
⑵按分数段整理数据,并制成条形统计图。
分数
60以下
60~69
70~79
80~89
90~100
六(1)班/人
六(2)班/人
2
2
28
2
2
6
26
6
4
2
六(1)
六(2)
0
5
10
15
20
25
30
2
2
2
4
2
2
6
6
28
26
返回
分数
60以下
60~69
70~79
80~89
90~100
六(1)班/人
六(2)班/人
2
2
28
2
2
6
26
6
4
2
(3)如果90分以上(含90分)算优秀,那么两个班的优秀率分别是多少?
28÷40×100%
=70
%
六(1):
26÷40×100%=65%
六(2):
返回
⑷估计两个班的平均分哪个班会高一些?说一说你的依据是什么?
六(1)
六(2)
0
5
10
15
20
25
30
2
2
2
4
2
2
6
6
28
26
返回
1.对数据进行分段统计时,可以采用画“正”字的方法,并填写分段情况统计表。
2.统计数据的过程有:收集数据、分段整理数据、填写统计表、绘制成统计图、分析数据。
返回
1.从教材课后习题中选取;
2.从课时练中选取。
课后作业
返回(共17张PPT)
北师大版
数学
六年级
上册
练习四
复习旧知
课堂小结
课后作业
数据处理
巩固练习
5
复习旧知
意义
优点
用整个圆表示总数,用圆内大小不同的扇形表示各部分所占总数的百分比。
可以清楚地表示出各部分数量同总数量之间的关系。
扇形统计图
特点
条形
描述数据的多少
折线
反映事物的增减变化情况
扇形
各部分在总体中所占的百分比
统计图的选择
对数据进行分段统计时,可以采用画“正”字的方法,并填写分段情况统计表。
统计数据的过程有:收集数据、分段整理数据、填写统计表、绘制成统计图、分析数据。
在对两组数据进行比较时,我们可以把两组数据进行分段整理,然后绘制出折线统计图,这样能清楚地看出数据分布状况及集中趋势。
画复式折线统计图时,要先分别描点、标数,然后用两条不同的线表示两种不同事物的发展变化趋势。
巩固练习
1.笑笑的爸爸开了一家鞋店,笑笑把过去一年售出的凉鞋数量做了一个统计,结果如下。
去年凉鞋销售量统计表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数量/双
30
20
60
70
140
230
350
320
180
80
30
10
你能帮笑笑完成下面的统计图,表示出去年凉鞋销售量的变化情况吗?
销售量/双
去年凉鞋销售量统计图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月份
90
180
270
360
30
●
20
●
60
●
70
●
140
●
230
●
0
350
320
180
80
30
10
●
●
●
●
●
●
(1)说一说销售量的变化情况,想一想变化的原因。
2至7月销售量逐月上升,7月至12月销售量呈下降趋势。
(2)如果每月卖出60双凉鞋便能收回成本,那么有哪几个月盈利?哪几个月亏本?哪几个月不亏不盈。
4—10月盈利;1、2、11、12这四个月亏本;3月不亏不盈。
(3)你认为去年的统计对以后的进货数量有什么帮助?
6、7、8这三个月要大量进货,
1、2、11、12这些月份要少进货。
2.下图是奇思家12月份生活支出情况统计图。
(1)从这个扇形统计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各项支出分别占总支出的百分比。
(2)如果奇思家这个月的支出是1600元,分别计算各项支出的钱数。
文化:1600×20%=320(元)
水电气:1600×10%=160(元)
赡养老人:1600×16%=256(元)
食品:1600×36%=576(元)
服装:1600×10%=160(元)
其他:1600×8%=128(元)
3.下面数据分别用哪种统计图表示比较合适。
(1)某小学六年级学生中,喜欢乒乓球的有32%,喜欢排球的有18%,喜欢足球的有25%,喜欢篮球的有19%,喜欢其他的有6%,要表示喜欢各种球类的百分比情况。
扇形统计图
扇形统计图能清楚地表示出各部分在总体中所占的百分比。
3.下面数据分别用哪种统计图表示比较合适。
(2)下面是某地区2011年月平均气温情况统计表。要表示出气温的变化情况。
折线统计图
折线统计图能清楚地反映事物的变化情况。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平均气温/℃
2
5
9
15
20
26
33
35
24
18
10
6
3.下面数据分别用哪种统计图表示比较合适。
(3)下面是某年我校部分城市年平均日照数统计表。要表示出这些城市年平均日照数的情况。
条形统计图
城市
北京
呼和浩特
上海
福州
广州
南宁
重庆
成都
乌鲁木齐
日招数/时
2
5
9
15
20
26
33
35
24
条形统计图能清楚地表示出每个项目的具体数目。
这节课你们都学会了哪些知识?
课堂小结
1
扇形
统计图
2
统计图的选择
3
复式折线统计图
课后作业
1.从教材课后习题中选取;
2.从课时练中选取。(共14张PPT)
扇形统计图
我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图
谷类食物
蔬菜和水果
鱼、禽、肉、蛋
奶类和豆类
油脂类
营养要合理。
返回
下表是笑笑家一天各类食物的摄入量。
种类
摄入量/克
约占总摄入量的百分比
油脂类
50
1.3%
奶类和豆类
450
11.8%
鱼、禽、肉、蛋类
600
15.8%
蔬菜和水果类
900
23.7%
谷类
1800
47.4%
总摄入量
3800
100%
读一读统计表,说一说表中百分数的意思。
返回
种类
摄入量/克
约占总摄入量的百分比
油脂类
50
1.3%
奶类和豆类
450
11.8%
鱼、禽、肉、蛋类
600
15.8%
蔬菜和水果类
900
23.7%
谷类
1800
47.4%
总摄入量
3800
100%
各类食物
摄入量占
总摄入量
百分之几。
返回
下图是根据上表的数据绘制的统计图,你能看懂吗?
笑笑家一天各类食物的摄入量统计图
这是扇形统计图,用整个圆表示笑笑家一天各类食物的总摄入量。
返回
下图是根据上表的数据绘制的统计图,你能看懂吗?
笑笑家一天各类食物的摄入量统计图
用圆内大小不同的扇形表示各部分所占总数的百分比。
返回
和同伴说一说,从这幅统计图中你能获得哪些信息?
从图中可以清楚地
看出各类食物的摄入量与总摄入量之间的关系。
摄入量最多
摄入量最少
返回
观察下面统计图,说说你获得了哪些信息?
妙想家饮食水电支出最多,占总支出的45%,其他支出最少,占总支出的12%。
返回
地球陆地面积分布统计图
亚洲29.4%
大洋洲6%
欧洲6.8%
南极洲9.4%
南美洲12%
北美洲16.2%
非洲20.2%
亚洲陆地面积最大,大洋洲陆地面积最小。
返回
中国用世界耕地的7%养活了世界人口的19%。
中国人口占世界人口的19%
中国耕地占世界耕地的7%
返回
我国四大海域的总面积大约有473万平方千米。根据图中数据,用计算器算出我国各海域的面积大约是多少万平方千米。
74.1%
1.6%
16.3%
8.0%
四大海域的总面积×每种海域所占百分比=该海域的面积
返回
海域名称
渤海
黄海
东海
南海
面积/万平方千米
7.568
37.84
77.099
350.493
74.1%
1.6%
16.3%
8.0%
返回
意义:用整个圆表示总数,用圆内大小不同的扇形表示各部分所占总数的百分比。
优点:可以清楚地表示出各部分数量同总数量之间的关系。
扇形统计图
返回
1.从教材课后习题中选取;
2.从课时练中选取。
课后作业
返回(共16张PPT)
统计图的选择
从几个不同的统计图中可以得到哪些信息?
返回
能明显地看出每一届奥运会我国获得的金牌数。
第24~30届奥运会我国获金牌情况
返回
第29届奥运会我国获奖牌的分布情况
能清楚地看出第29届奥运会我国奖牌的分布情况。
返回
第24~30届奥运会我国获金牌的变化情况
能清楚地看出我国在第24~30届获金牌的变化情况。
返回
条形统计图能清楚地表示出每个项目的具体数目。
扇形统计图能清楚地表示出各部分在总体中所占的百分比。
折线统计图能清楚地反映事物的变化情况。
返回
1.你能从下面三幅图中读出哪些信息?
(1)
第24~30届奥运会主会场容纳观众人数情况
能明显地看出每一届奥运会主会场容纳的观众人数。
返回
(2)第30届奥运会金牌分布情况
能清楚地看出第30届奥运会金牌的分布情况。
返回
(3)
第24~30届奥运会参赛人数变化情况
能清楚地看出第24~30届参赛人数的变化情况。
返回
2.下面数据分别用哪种统计图表示比较合适。
人离不开水,成人每天体内47%的水靠喝水获得,39%的水来自食物含的水,14%来自体内氧气
释放出来的水。
扇形统计图
返回
2.下面数据分别用哪种统计图表示比较合适。
喜欢活动
看电视
打球
听音乐
看小说
其他
人数
80
68
74
56
23
某校五年级学生最喜欢的课外活动统计表如下:
年级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身高/cm
125
129
135
140
150
小强从一年级到五年级每年体检的身高记录如下:
条形统计图
折线统计图
返回
3.你能从下面统计图中读出哪些信息?
3
7
8
18
9
六一班每星期课外阅读6-8小时的人数最多。
返回
3.你能从下面统计图中读出哪些信息?
136
121
85
94
72
92
7-9月六一班同学阅读课外书呈下降趋势10月、12月有所回升,但不稳定。
返回
3.你能从下面统计图中读出哪些信息?
27%
19%
20%
24%
10%
六一班同学最喜欢阅读科普类课外书。
返回
特点
条形
描述数据的多少
折线
反映事物的增减变化情况
扇形
各部分在总体中所占的百分比
返回
1.从教材课后习题中选取;
2.从课时练中选取。
课后作业
返回(共15张PPT)
分组整理数据(3)
笑笑想比较甲、乙两班10名同学的身高情况,看看有什么不同。
可以怎样比较呢?
返回
可以比较最高身高。
可以把数据分段看一看。
还是比比平均身高吧。
返回
下面是两个班各10名同学的身高,按照你的方法比一比。(单位:cm)
甲班:132,155,134,147,164,159,143,154,153,155;
乙班:148,152,147,149,148,149,143,153,152,154。
比较最高身高。
甲班同学身高差距大,比较分散;乙班差距
小,相对集中。
返回
下面是两个班各10名同学的身高,按照你的方法比一比。(单位:cm)
甲班:132,155,134,147,164,159,143,154,153,155;
乙班:148,152,147,149,148,149,143,153,152,154。
比较平均数。
甲班:(
132+155+134+147+164+159+143+154+153+155
)÷10
=149.6
乙班:
(
148+152+147+149+148+149+143+153+152+154
)÷10
=149.5
返回
下面是两个班各10名同学的身高,按照你的方法比一比。(单位:cm)
甲班:132,155,134,147,164,159,143,154,153,155;
乙班:148,152,147,149,148,149,143,153,152,154。
分段统计,绘制统计图。
身高段/cm
136以下
136~140
141~145
146~150
151~155
155以上
甲班人数
乙班人数
2
0
1
1
4
2
0
0
1
5
4
0
返回
人数
136以下
136~140
141~145
146~150
151~155
155以上
身高段/cm
甲、乙两班各10名同学身高分段统计图
甲班
乙班
2
0
1
1
4
2
0
0
1
0
4
5
6
5
4
3
2
1
0
返回
小时
小时
下面是甲、乙两车的行程图,仔细阅读后回答下列问题。
(1)甲车的速度是(
)千米/时。
(2)甲、乙两车的速度之差是(
)千米。
30千米
22.5
4.5
路程÷时间=速度
返回
判断:绘制复式折线统计图时,先连线,再描点。(
)
绘制复式折线统计图时,要用不同颜色的线条来区别两种不同的事物,然后描点并写上数据,接着用直尺顺次连接各点。
×
返回
青岛市、昆明市某年各月降水量统计图
看图说一说这两个城市哪个月降水量最接近,哪个月相差最多?
最接近
相差最多
返回
青岛市、昆明市某年各月降水量统计图
从图中你还获得了哪些信息?
昆明市从4到6月降水量不断上升。
返回
甲、乙两市平均气温统计如下表。单位:℃
(1)根据表中数据绘制统计图。
(2)分别写出甲乙两市平均气温变化的规律。
返回
甲、乙两市平均气温统计图
甲市从1月到7月气温呈上升趋势,7月到12月呈下降趋势;
乙市从1月到8月气温呈下降趋势,8月到12月呈上升趋势;
返回
在对两组数据进行比较时,我们可以把两组数据进行分段整理,然后绘制出折线统计图,这样能清楚地看出数据分布状况及集中趋势。
返回
1.从教材课后习题中选取;
2.从课时练中选取。
课后作业
返回(共15张PPT)
分组整理数据(2)
我又长高了。
返回
下表是一至六年级淘气身高与全市男生平均身高的记录表。
根据上面的数据完成下图。
年级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全市男生平均身高/cm
118
124
130
135
143
153
淘气身高/cm
115
122
130
138
145
154
返回
一至六年级淘气身高与全市男生平均身高统计图
(
)
(
)
(
)
(
)
(
)
(
)
(
)
身高/cm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年级
110
120
130
140
150
160
170
全市男生平均身高
淘气身高
●
118
●
124
●
130
●
135
●
143
●
153
●
115
●
122
●
●
130
●
138
●
145
●
154
(
0
)
返回
(1)淘气的身高在_______
年级与全市男生平均身高水平差距最大,在_____年级与全市男生平均身高水平差距最小。
一、四
三
返回
(2)淘气的身高在哪个阶段长得最快?与全市男生的平均身高的增长情况一致吗?
一致
返回
(3)淘气的身高在全市男生中所处的位置有变化吗?
一二年级低于全市水平,从四年级开始高于全市水平。
返回
根据统计,全市初三男生的平均身高是
164
cm,请你估计三年后淘气初三时的身高。
165
cm
返回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出生人口
死亡人口
下表是2001—2010年上海出生人口和死亡人口数记录表。
根据上面的数据完成统计图。
5.76
6.20
5.73
8.09
8.25
8.12
10.08
9.67
9.23
10.02
9.34
9.67
10.07
9.65
10.23
9.80
10.22
10.70
10.67
10.87
返回
时间/年
死亡人口
出生人口
2001—2010年上海出生人口和死亡人口数统计图
人口数/万
9.34
9.67
10.07
9.65
10.23
9.80
10.22
10.07
10.67
10.87
5.76
6.20
5.73
8.09
8.25
8.12
10.08
9.67
9.23
10.02
返回
上海出生人口和死亡人口数变化趋势怎样?
上海出生人口数呈上升趋势,变化幅度较大;
死亡人口数比较平稳,也呈上升趋势,上升幅度较小。
返回
中国
美国
27
28
39
28
32
35
29
51
36
30
38
46
用复式统计表描述中国和美国在第27~30届奥运会获得的金牌情况。
第27~30届奥运会中国和美国代表团获得金牌情况统计表
届次
国家
数量(枚)
返回
第27—30届奥运会中美两国获得金牌情况统计图
数量(枚)
2017年
2月
中国
美国
27
28
29
30
届次
60
50
40
30
20
10
0
39
28
32
35
36
51
38
46
返回
1.用两条或者两条以上的折线表示不同事物发展变化的统计图是复式折线统计图。
2.画复式折线统计图时,要先分别描点、标数,然后用两条不同的线表示两种不同事物的发展变化趋势。
返回
1.从教材课后习题中选取;
2.从课时练中选取。
课后作业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