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修四2.3.1化学平衡状态(课件28页)

文档属性

名称 选修四2.3.1化学平衡状态(课件28页)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0-08-17 09:22:1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8张PPT)
第二章
化学反应速率与能量和化学平衡
第二节
化学平衡
第1课时
化学平衡状态
学习目标
宏观辨识:
了解化学反应的可逆性,了解可逆反应的概念、特点;
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
了解化学平衡的建立和特征。
1
2
新知导入
内容回顾:
为什么可以用饱和食盐水出去Cl2中的HCl?
Cl2+H2O?HCl+HClO
平衡
新知讲解
1.可逆反应
在相同条件下,既能向正反应方向进行又能向逆反应方向进行的化学反应
约定采用“?”表示,把从左向右的反应称作正反应,从右向左的反应称作逆反应
例如:SO2与H2O反应可表示为SO2+H2O?H2SO3
概念
表示
方法
特征
双向性
双同性
共存性
分为方向相反的两个反应:正反应和逆反应
指正逆反应是在相同条件下,同时进行
指反应物的转化率小于100%,反应物与生成物共存
化学平衡状态的建立:
新知讲解
2.化学平衡状态
在一定条件下,把某一可逆反应的反应物加入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反应过程如下:
反应开始时
反应进行时
达到平衡时
反应物浓度逐渐减小→v正逐渐减小;
生成物浓度由零逐渐增大→v逆从0开,始逐渐增大
v正最大,v逆为0
v正==
v逆,反应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浓度保持不变
化学平衡状态的建立:
新知讲解
2.化学平衡状态
化学平衡状态的建立过程
化学平衡状态:在一定条件下的可逆反应里,当正、逆两个方向的反应速率相等时,反应体系中所有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或浓度保持恒定的状态。
化学平衡状态的特征:
新知讲解
2.化学平衡状态
课堂练习
×
×
×
×
课堂练习
2.在某一容积为5
L的密闭容器内,加入0.2
mol的CO和0.2
mol的H2O,在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加热至高温,发生如下反应:CO(g)+H2O(g)
?CO2(g)+H2(g) ΔH>0。反应中CO2的浓度随时间变化情况如图:
(1)根据图中数据,反应开始至达到平衡时,CO的化学反应速率为________;反应达到平衡时,c(H2)=________。
(2)判断该反应达到平衡的依据是________。
①CO减少的化学反应速率和CO2减少的化学反应速率相等
②CO、H2O、CO2、H2的浓度都相等
③CO、H2O、CO2、H2的浓度都不再发生变化
④正、逆反应速率都为零
0.003
mol·L-1·min-1 
0.03
mol·L-1 
①③
课堂练习
3.一定条件下,对于可逆反应X(g)+3Y(g)?2Z(g),若X、Y、Z的起始浓度分别为c1、c2、c3(均不为零),达到平衡时,X、Y、Z的浓度分别为0.1
mol·L-1、0.3
mol·L-1、0.08
mol·L-1,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c1∶c2=3∶1
B.平衡时,Y和Z的生成速率之比为2∶3
C.X、Y的转化率不相等
D.c1的取值范围为0mol·L-1
D 
课堂练习
解析:平衡浓度之比为1∶3,转化浓度亦为1∶3,故c1∶c2=1∶3,A、C不正确;平衡时Y的生成表示的是逆反应速率,Z生成表示的是正反应速率,且vY(生成)∶vZ(生成)=3∶2,B不正确;由可逆反应的特点可知0mol·L-1,D正确。答案:D
课堂练习
4.在一定条件下,某密闭容器中发生可逆反应2X(g)+2Y(g)?3Z(g)+2W(g),X、Y的初始浓度分别为2.5
mol·L-1和2.0
mol·L-1,达平衡后,下列各生成物的浓度数据中肯定错误的是(  )
A.c(Z)=1.5
mol·L-1   
B.c(Z)=2.4
mol·L-1
C.c(W)=1.6
mol·L-1
D.c(W)=2.0
mol·L-1
D 
课堂练习
解析:可逆反应中,反应物不可能完全转化。由于反应中X、Y按物质的量之比1∶1反应,所以X过量,若Y完全反应,则c(Z)=3.0
mol·L-1,c(W)=2.0
mol·L-1。但Y不可能完全反应,所以0<c(Z)<3.0
mol·L-1,0<c(W)<2.0
mol·L-1。故D项错误。答案:D
课堂练习
5.将一定量纯净的氨基甲酸铵置于密闭真空容器中(假设容器体积不变,固体试样体积忽略不计),在恒定温度下使其达到分解平衡H2NCOONH4(s)?2NH3(g)+CO2(g)。
①2v(NH3)=v(CO2) ②密闭容器中总压强不变 ③密闭容器中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 ④密闭容器中氨气的体积分数不变 ⑤密闭容器中c(NH3)不变
能判断该反应已经达到化学平衡的是(  )
A.②③⑤
B.②③④
C.①④⑤
D.全部
A 
课堂练习
解析:①没说明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故不能作为依据;②密闭容器中总压强与气体物质的量成正比,只有平衡时n(气)不变,故压强可以作为依据;③ρ=m(气)/V,m(气)可变,故可以作为依据;④n(NH3)∶n(CO2)=2∶1,故氨气的体积分数为恒值,不能作为依据;⑤根据定义,可以作为依据。答案:A
核心突破
极值法确定反应各物质的浓度范围:
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X2(g)+Y2(g)?2Z(g),已知X2、Y2、Z的起始浓度分别为0.1
mol·L-1、0.3
mol·L-1、0.2
mol·L-1,在一定条件下,反应达到平衡。可根据极端假设法判断,假设反应正向或逆向进行到底,求出各物质浓度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从而确定它们的浓度范围。
假设反应正向进行到底:X2(g)

Y2(g)
?
2Z(g)
起始浓度/(mol·L-1) 
0.1  
0.3   0.2
改变浓度/(mol·L-1)
 
0.1  
0.1   0.2
终态浓度/(mol·L-1)
 
0   0.2   0.4
假设反应逆向进行到底:X2(g)

Y2(g)
?
2Z(g)
起始浓度/(mol·L-1) 
0.1  0.3   0.2
改变浓度/(mol·L-1)
 
0.1  0.1   0.2
终态浓度/(mol·L-1)
 
0.2  0.4   
0
平衡体系中各物质的浓度范围为0<c(X2)<0.2
mol·L-1;0.2
mol·L-1<c(Y2)<0.4
mol·L-1;0<c(Z)<0.4
mol·L-1。
核心突破
化学平衡状态的判定标志:
素养养成
平衡思想:理解平衡状态判定标志
(1)全部是气体参加的非等体积反应,体系的压强、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随时间而变化。
(2)对同一物质而言,断裂的化学键的物质的量与形成的化学键的物质的量相等。
(3)对于有色物质参加或生成的可逆反应,体系的颜色不再随时间而变化。
(4)绝热体系的温度不变,说明反应处于平衡状态。
(5)全部是气体的非等体积反应,恒压条件下,密度不再变化;对于有固体参与或生成的气体平衡体系,密度不再变化。
总之,要抓住变化的量不变可作平衡的标志;如果该物理量始终是一个定值,就不能作为判断是否达平衡的标志。
课堂总结
化学平衡状态
作业布置
1.模型法是化学中把微观问题宏观化的最常见方法,对于2HBr(g)?H2(g)+Br2(g)反应,下列四个图中可以表示该反应在一定条件下为可逆反应的是
(  )
A    
B    
C   
D
作业布置
2.在一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N2(g)+3H2(g)?2NH3(g)。已知反应过程中某一时刻N2、H2、NH3的浓度分别为0.1
mol/L、0.3
mol/L、0.2
mol/L。当反应达到平衡时,可能存在的数据是
(  )
A.N2为0.2
mol/L,H2为0.6
mol/L
B.N2为0.15
mol/L
C.N2、H2均为0.18
mol/L
D.NH3为0.4
mol/L
作业布置
3.对于可逆反应M+N?Q达到平衡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M、N、Q三种物质的浓度一定相等
B.M、N全部变成了Q
C.反应混合物各成分的百分比不再变化
D.反应已经停止
作业布置
4.一定温度下某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可逆反应C(s)+H2O(g)?CO(g)+H2(g)可建立平衡状态。下列状态中不能确定该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
A.体系的压强不再发生变化
B.v正(CO)=v逆(H2O)
C.生成n
mol
CO的同时生成n
mol
H2
D.1
mol
H—H键断裂的同时断裂2
mol
H—O键
作业布置
5.在2
L密闭容器内,800
℃时反应2NO(g)+O2(g)?2NO2(g)体系中,n(NO)随时间的变化如下表:
(1)右图表示NO2的浓度变化的曲线是________。
用O2表示从0~2
s内该反应的平均速率v=_______________。
(2)能说明该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填序号)。
a.v(NO2)=2v(O2)
b.容器内压强保持不变
c.v逆(NO)=2v正(O2)
d.容器内密度保持不变
时间(s)
0
1
2
3
4
5
n(NO)(mol)
0.02
0.010
0.008
0.007
0.007
0.007
作业布置
1.可逆反应的特点是反应物、生成物共存。答案:C
2.反应为可逆反应,反应体系中任何一种物质的转化率都小于100%,所以A、D错误;从题给量的关系知无论反应进行到什么程度,c(N2)∶c(H2)=1∶3,因此两者不可能同时均为0.18
mol/L,故C错误。答案:B
3.答案:C
4.生成CO和H2,均为正反应方向,不能确定v正=v逆。答案:C
作业解答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