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探究光合作用的条件、产物及场所 课件(1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二节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探究光合作用的条件、产物及场所 课件(15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京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0-08-15 07:04: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5张PPT)
碘液

小麦种子中含有淀粉
植物中的淀粉是哪里来的?
探究光合作用的条件、产物及场所
生物北京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七年级上册
实验1
探究光合作用的条件及产物
1、在进行日光照射之前为什么要对叶片进行部分遮光处理?
2、“检测”这一步的目的是什么?
3、为什么要在检测前除去叶绿素?
阅读实验步骤并思考
实验过程
暗处理
选叶遮光
光线照射
分析实验原理——对照因素
有光
无光
分析实验原理——操作目的
操作步骤
1)选叶遮光
2)光线照射
3)除去叶绿素
4)漂洗
5)检测
操作目的
a)除去多余酒精
b)设置对照
c)叶片进行光合作用
d)避免叶绿素颜色对实验造成干扰
e)验证光合作用产物
实验现象及结论
实验现象:
碘液染色后,遮光部分变为黄白色(碘液颜色),未遮光部分变为蓝色。
实验结论:
1、光合作用产物为淀粉。
2、光合作用需要光。
分析实验原理——暗处理的目的是什么?
消耗叶片中原有淀粉
实验2
探究光合作用的场所
观看视频,思考问题
1、本实验的对照因素是什么?
2、描述实验现象。
3、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分析实验原理——分析对照
叶绿体多
无叶绿体
叶绿体少
实验现象及结论
实验现象:
碘液染色后,叶绿体多的部分变为深蓝紫色,叶绿体少的部分变为稍浅的蓝色,无叶绿体部分变为黄白色(碘液颜色)。
实验结论:
光合作用的场所为叶绿体。
反馈练习
1、“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实验步骤的正确顺序是(

①用酒精去掉叶绿素②把天竺葵放在光下照射③把天竺葵叶片用黑纸遮盖一部分④把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⑤把部分遮光的叶片摘下,去掉黑纸⑥用清水漂洗叶片后滴加碘酒
A.②④③⑤⑥①
B.④②③①⑤⑥
C.②③④⑤①⑥
D.④③②⑤①⑥
D
反馈练习
2、如果使用银边天竺葵作为实验材料,进行实验一的操作,那么本实验一共有几组对照?对照因素是什么?分别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①银色,未遮光
②绿色,未遮光
③绿色,遮光
④银色,遮光
(1)①②,对照因素是叶绿体→光合作用需要光,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
(2)②③,对照因素是光→光合作用需要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