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9张PPT)
复习:
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
1.暗处理∶将叶片中的淀粉运走耗尽
2.选叶遮光∶设置对照实验,见光部分为实验组,遮光部分为对照组.
3.酒精脱色
4.碘液染色∶淀粉遇碘变蓝色,见光部分变蓝色,遮光部分不变色〈黄白色〉
光合作用:场所--叶绿体,条件--光,产物--淀粉。
有机物的作用
2.养育了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通过食物链、食物网)
1.构建植物体
第五章
第一节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
人们对光合作用的研究开始于17世纪。此后的几百年间,人们一直坚持不懈地进行研究。到19世纪80年代,美国科学家因其在研究光合作用方面的突出贡献,获得了诺贝尔奖。光合作用被称为地球上最重要的光化学反应。
小资料
课外探究
两个多世纪以来,人们对光合作用的认识,是通过不断探索、实验研究而逐步深化的;同时每一个新的发现都是在继承和发展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获得的。
你知道在此过程中,还有那些科学家作出过重要贡献,其通过什么实验,获得那些科研成果?
17世纪,范·海尔蒙特的实验
2.5kg
100kg
82.5kg
99.9kg
种植
五年后
称重
海尔蒙特实验
海尔蒙特是如何解释柳树增重的呢?
柳树增重可能的原因是什么?
五年后
柳树增重80多千克
土壤仅仅减少100克
海尔蒙特的解释:
1、柳树吸收了土壤中的少量无机盐
2、柳树还吸收了大量的水
海尔蒙特的结论:水是合成柳树体内有机物的原料
他忽略了什么的作用?
1、把点燃的蜡烛、活着的小白鼠和活着的植物分别放进密闭的容器,蜡烛为什么会熄灭?小白鼠、植物为什么死掉?
普利斯特利的实验
蜡烛燃烧或动物呼吸都会消耗氧气,释放出二氧化碳
普里斯特利实验结论:植物能够更新由于蜡烛燃烧和小鼠呼吸而变浑浊的空气
一、光合作用利用二氧化碳作为原料
一、光合作用利用二氧化碳作为原料
普利斯特利得出的结论:植物能够更新由于蜡烛或动物呼吸而变得污浊的空气
科学实验证明:二氧化碳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
普利斯特利的实验
为什么放入植物后,蜡烛可以继续燃烧,小鼠可以继续存活?
植物光合作用能释放氧气,吸收二氧化碳
探究: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必需的原料吗?
清水
氢氧化钠溶液
一
二
吸收二氧化碳
小组讨论:
1、应选择什么作为该实验的变量?
2、除这个变量外,其他条件应怎样?
3、如何设计对照组?提示:氢氧化钠溶液有吸收空气中二氧化碳的作用。(可使用少许25%氢氧化钠溶液,使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被吸收)
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二、光合作用还能产生氧气
演示实验
实验结论:光合作用还产生氧气
阅读课本P123演示实验
注意,氧气助燃!
讨论交流
1.请描述浸入水中的黑藻在光照条件下产生气体的状况。
2.将带火星的卫生香伸入试管后发生哪种实验现象?
???
3.分析该实验结果,获得的实验结论是什么?
水中出现气泡
卫生香复燃
黑藻在光下产生氧气
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产物除了有机物外,还有氧气。
光合作用还需要水
圆圈内的叶片也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圆圈内的叶片就没有水供应了
只有植物的绿色部分进行光合作用
叶绿体可能是光合作用的场所
二氧化碳
+
水
有机物
+
氧气
光合作用的实质
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着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
光能
叶绿体
(储存着能量)
导管
筛管
氧气
光
二氧化碳
水
氧气
有机物
二氧化碳+水
氧气+有机物
CO2
O2
光照
HO2
叶绿体
叶绿体
知识整理
光合作用
原料:
条件:
产物:
二氧化碳、水
光
场所:
叶绿体
有机物(储存能量)、氧气
物质转变:
能量转化:
二氧化碳和水
?有机物
光能
?化学能
比较一下三种种植方法,看看其生长状况有何不同,并分析原因(从利用光合作用角度分析)
三、光合作用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
合理密植:充分利用光照、提高产量
过稀
过密
合理密植
间种
一般把几种作物同时期播种的叫间作
套种
不同时期播种的叫套种
水稻
蚕豆
轮种
光合作用的意义
CO2
O2
试管与灯的距离(厘米)
每分产生的气泡数(个)
10
20
30
40
60
25
10
5
1、植物离光源越近,产生的气泡越多
因为气泡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产生的,气泡越多,说明光合作用越强,因此可以得出结论:光照越强,光合作用越强
2、没有气泡冒出
(125页)
课堂小结
光合作用
原料:
条件:
产物:
二氧化碳、水
光
场所:
叶绿体
有机物(储存能量)、氧气
物质转变:
能量转化:
二氧化碳和水
?有机物
光能
?化学能
反应式:
二氧化碳
+
水
有机物
+
氧气
光能
叶绿体
(储存着能量)
光合作的应用:合理密植
二氧化碳浓度越高,光合作越强;光照强度越大,光合作越强。
1.进行光合作用时,植物不需要的外界条件是(
)
A.二氧化碳
B.水
C.高温
D.光
2.植物光合作用的实质是(
)
A.合成有机物,释放能量
B.合成有机物,贮存能量
C.分解有机物,贮存能量
D.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3.要保证城市居民每天都能得到新鲜氧气,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
A.多盖高楼,居住在高层
B.美化环境
C.扩大居住面积
D.多植草坪多种树
A
D
B
练一练
5、在“检验光合作用释放的气体”的实验中,使带火星的木条猛烈燃烧的是
A、氧气
B、二氧化碳
C、氧气和二氧化碳
D、氮气
4、下列哪一项不是光合作用的意义(
)
A、为动植物和人提供营养和食物来源
B、为动植物和人提供能量来源
C、为动植物和人提供呼吸需要的氧气来源
D、为动植物和人提供呼吸需要的二氧化碳来源
D
A
6.大气中的氧气没有因人和动物的呼吸而减少,是由于〈
〉
A.光合作用的结果
B.呼吸作用的结果
C.大气中氧含量增加的结果
D.氧气大量消耗的结果
7.合理密植有助于提高农作物单位面积的产量,其主要原因是〈
〉
A.充分利用了土壤肥力
B.充分利用了土壤水分
C.充分利用了阳光
D.增加了植株数目
A
C
8、鱼缸中常常放进一些新鲜的水草,作用
主要是(
)
A、营造鱼的生活环境
B、增加鱼缸中的食物
C、增加鱼缸中的氧气
D、增加鱼缸中的二氧化碳
C
9、严重干旱可能造成作物颗粒无收,从光合作用的角度来看,这表明光合作用的必要条(或重要原料)是:(
)
A.光
B.水
C.二氧化碳
D.适宜温度
B
6.仙人掌由于叶变成刺,所以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
7.有机物中储存的能量,归根结底来源于太阳光能(
)
8.绿色植物生物必需的有机物,可以由根从土壤中吸取
(
)
9.植物体的所有活细胞都能进行光合作用(
)
10.新疆吐鲁番盆地,由于昼夜温差较大,白天光合作用
旺盛,晚上呼吸作用微弱,所以种植的瓜果味道特别甜(
)
11.植物在光下不进行呼吸作用,因为呼吸作用放出的二氧化碳被光合作用利用了(
)
√
×
×
×
√
×
填空题
2.有人说清晨锻炼好,亦有人认为傍晚锻炼好,你的观点是:
,
请简述你的理由:
。
晨炼好
答:因为晚上产生的废气、灰尘比白天少,且经过晚上植物的净化作用,清晨时空气中废气、灰尘和细菌的含量最低,空气湿度较大,空气质量较好(或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最高,有利于进行有氧运动),所以晨炼好。
(或傍晚锻炼好)
给大田、温室里的农作物施用二氧化碳,以增加农作物的产量的方法,被称为气肥法,二氧化碳被称为“空中肥料”。
具体操作方法
⑴增施有机肥;
⑵直接喷施贮存在钢瓶中的
二氧化碳;
(3)点蜂窝煤炉。
课外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