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4张PPT)
名言欣赏:
灭人之国,必先去其史;灭人之枋
,败人之纲纪,必先去其史;绝人之材,湮塞人之教,必先去其史;夷人之祖宗,必先去其史。
——龚自珍
中古西欧城市……街道大部分是弯弯曲曲的,又很狭窄。路一般是石子路或干脆是烂泥路。街道的两边都是木头房屋,住房有的是三层,有的是四层,也有的是五层楼。房子一般很暗,夜间点蜡烛。房子既是商店,又是住房,工匠、店主和他们的家族,都住在这些房子里。
新课导入
如果只从同时期的城市规模、人口数量比较的话,显然两宋时期城市的发展水平远远超过西欧城市,但从后来的历史发展情况看,问题就不是那么简单。此后一直到清朝,中国社会沿着既定轨道没有发生质的变化,但西欧城市的发展却孕育出了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的因素,这究竟是为了什么?
第三单元
封建时代的欧洲
第9课
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
目标导航
知道从10世纪后,西欧城市再度兴起;意大利、法兰西、英格兰、德意志等中世纪城市兴起最早;城市争取自治斗争的常用方式是金钱赎买和武装斗争。
理解西欧中世纪城市复兴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理解西欧中世纪大学兴起的背景和对欧洲科学发展的影响。
西欧的恢复:
从10世纪起,西欧开始恢复起来,农业技术提高,农业剩余产品增加,商业贸易发展,人口增长,那些以手工业和商业为中心的城市发展更快。意大利、法兰西、英格兰、德意志等,都出现了许多著名的城市。
目标导学一:自由和自治的城市
西欧城市复兴的原因
11世纪开始,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和商品经济的发展,城市再度兴起。其中兴起最早、发展最快的地区有意大利北部、法兰西南部和北海南部地区等。
作为手工业和商业中心的城市如同“中世纪的花朵”到处开放。
西欧中世纪城市,指11—15世纪西欧诸国新兴的城市。西罗马帝国灭亡后,法兰克王国仍保存了罗马时代的一些城市,只是经济活动有不同程度的衰落,查理帝国分裂后,西欧各国处于封建割据状态。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在10世纪后期,特别是11世纪,西欧各国开始出现旧城复苏和新城产生的历史过程,统称之为城市的兴起。
西欧中世纪城市,有因手工业发达应运而生,有因国内外贸易而兴盛,有因政治、军事、宗教地位重要而形成。
背景资料
欧洲封建社会的城市与同时期中国封建社会的城市有什么不同?
英国伦敦:4万
中国开封:100万
法国巴黎:6万
14世纪中西城市人口对比
巴黎
佛罗伦萨
这些新兴城市的特点
主要集中在交通便利、相对安全、能够吸引人们聚集的地区。城市规模很小,人口较少。
你如何区别自由城市和自治城市呢?
自由城市
自治城市
到13世纪,许多城市成为自由城市。市民是自由人,享有财产权,领主不得非法剥夺市民的财产,不得向市民任意征税。
部分城市还有权选举市长、市政官员、设立城市法庭,成为自治城市。
局限性:取得自治的城市并不能完全摆”贵族一般也都是国王的支持者。
自治城市的自由和权利大于自由城市
城市居民为了争取城市自由和自治,常用手段是什么?
金钱赎买
武力斗争
取得成果
“特许状”
争取自由和自治
许多城市取得某种程度自由与特权;
部分城市成为自治城市
国王给在封建主领地上的城市颁发特许状,既消弱了割据势力,又获得了城市的拥护。
想一想:在自由城市里,市民和领主之间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市民是自由人,享有财产权,领主不得非法剥夺市民财产,不得向市民任意征税。
目标导学二:城市居民的身份
交通便利
人口集中
一技之长的人
小商小贩
手工业者
商人
手工业生产
商业活动
促进经济发展,城市兴起。
逃亡农奴到来的作用和影响
城市居民的身份
基本居民
手工业者
商人
分化出
富裕的大手工业作坊主、商人、银行家。即早期的资产阶级
面包师
酿酒
裁缝
铁匠
行会:什么是行会?为什么成立?
为了避免同行之间的恶性竞争,维护行业的共同利益,同时防止封建领主的侵犯,城市中都有行业组织,如商人行会和手工业行会。
相关史事
问题探究:
城市对西欧历史发展的影响有哪些?
城市重新兴起是中世纪西欧社会发展的重要标志,对欧洲文明有重大影响。城市的兴起使欧洲出现了新的阶层——市民阶层,这些市民的经济力量、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还在稳步提高,这就意味着国家日后要更加重视和支持这些人的利益。城市与王权结盟,促使王权加强,市民阶层参与政治,也促进了议会制度的出现。城市推动了商品经济的发展,促使旧制度逐渐瓦解。
领主的庄园与市民的城市对比:
项目
庄园(封闭)
城市(自由)
构成(主体人员)
封建主和农奴
封建领主
自由民(市民)
社会关系
封建主提供土地、奴役剥削;农奴缴纳地租、服劳役
摆脱封建领主的控制,拥有人身自由
经济特点
一切产品用于自身消费(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产品用于交换、出卖(商品经济)
行会势力较大
动脑筋:
他们谁说得更有道理?
我国宋代的城市比西欧同时期的城市规模大得多,热闹得多,市民阶层也庞大得多,所以更为先进。
你看到的只是表面现象。实际上西欧市民阶级力量强大得多,而且从中产生了后来的资产阶级,孕育了西欧的资本主义萌芽和资产阶级文化。
男生的说法更有道理。虽然宋代的城市比欧洲同时期的城市规模大得多,热闹得多,也有市民阶层。但在西欧城市重新兴起和工商业迅速发展的过程中,不仅形成了市民阶级,而且它还进一步分化出手工业者和商人、银行家等。富裕的商人和银行家发展成早期资产阶级,他们的出现为资本主义的兴起准备了条件。
背景:
11世纪后,随着经济的发展,许多希腊、罗马的古典著作开始在西欧传播,阿拉伯文化也不断传入西欧。
目标导学三:大学的兴起
12世纪:出现教会学校和教师私人兴办的学校;
13世纪:巴黎教师行会得到罗马教皇和国王的支持。
西欧大学兴起与发展
西欧大学兴起与发展原因:
希望大学成为本国的教育和文化中心
大学自治地位:主要体现在免赋税特权、司法特权、教育自主权;
课程设置:文法、修辞、逻辑、算数、几何、天文和音乐等;
课程设置的意义:一方面仍受基督教的影响,另一方面也反映了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
中世纪欧洲的大学分布图
由中世纪大学发展而来的学校
巴黎大学
牛津大学
学习与
探究
阅读下列文字史料,你能得到哪些历史信息呢?
材料
解读
要是有一个中世纪的学生回到我们中间....很有可能这样想,除了从前使用的拉丁词被法语词所取代,其他一切照旧。..他会就此看到,学术生活已发生了转型,但依然在中世纪为它挖就的沟渠里流动。
——法国社会学家爱弥尔·涂尔干
大学都是根植于社会生活的实际需要,它们由小变大,虽然有其明显的局限性,但是应该肯定,它的出现奠定了现代大学的办学基础,为高等教育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具有非常重要的历史意义。
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
自由和自治的城市
课程设置
代表《荷马史诗》
代表:宙斯像、《掷铁饼者》
获得途径
市民阶层的形成和分化
课堂总结
城市居民的身份
大学的兴起
西欧早期大学的形成和类型
大学的自治地位
通过本课学习,你收获了什么?
课后作业:
1.整理本课知识点
2.完成同步练习题
1.中世纪的西欧,大学初创时一般都拥有教皇和君主颁发的特许状,这说明当时(
)
A.教会和君主不反对大学创立
B.大学教育具有宗教性质
C.大学创立目的是为政治服务
D.大学教师社会地位很高
检测目标
A
2.被认为是欧洲中世纪教育“最美好的花朵”的是(
)
A.基督教的兴起
B.大学的兴起
C.庄园的出现
D.城市的兴起
检测目标
B
3.西欧中世纪大学学生在学完基础性课程之后,进入的专业课程学科包括(
)
A.法学、医学、神学
B.文法、修辞、医学
C.逻辑、算术、几何
D.天文、神学、音乐
检测目标
A
4.在西欧城市重新兴起和工商业迅速发展的过程中,形成(
)
A.资产阶级
B.农民阶级
C.地主阶级
D.市民阶级
检测目标
D
5.“有的则围绕着城堡或其他堡垒发展起来……直到现在……还可以见到‘爱丁堡’‘汉堡’‘匹兹堡’这样的名称。”材料反映了(
)
A.西欧封建等级制度
B.罗马教廷的统治
C.西欧城市的重新兴起
D.巴黎圣母院的修建
检测目标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