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物体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使学生通过实际的观察和比较,初步体会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一样的,能辨认从某个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或能根据看到的形状正确判断观察者的位置。
2.能力:通过学生的小组实践活动,使学生在观察物体的过程中丰富对现实空间及图形的认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维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过程和方法:通过观察、比较、辨认、想象等活动,使学生能够运用“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的观察方法”辨认物体,体验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获得不同观察结果的过程,发展直观思想和初步的空间观念。
4.感和态度: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感受局部与整体的关系,渗透全面观察事物的辩证思想,从而激起学生观察物体的兴趣和热情,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
[教学重点]初步体会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看到的物体形状可能是不同的,初步体会局部与整体的关系。
[教学难点]
辨认从不同侧面观察到的物体形状,及会根据看到的形状正确判断观察者的位置。
一、激趣导入
1、老师知道大家喜欢动物,我和你们一样,也很喜欢动物,今天呢,老师还带来了几只小动物,不过呢,我想考考大家的眼力,只给你们看这个动物的一部分,看谁能先认出是什么动物?想不想猜猜看?
2、出示幻灯片
刚才大家看得认真,观察很仔细,老师出的问题很容易就解决了,看来今天这节课大家会学的很轻松。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主题就是《观察物体》,大家有信心能学好吗?(板书课题),观察什么意思?
二、探究新知
1、老师今天还带来了一个故事叫盲人摸象
2、从刚才的动画中,你得到怎样的启发呢?要想真正的全面了解一件物品,应该怎样去观察呢?(从不同的位置去观察)
3、小结:同一个物体,从不同的方向去观察,看到的样子可能是不一样的,如果我们只看物体的一个方面,就去断定一个物品的样子,能保证结果一定正确吗?这样就会和盲人摸象一样了。
4、辫一辩。(教室)
5、看照片活动选位置,老师课间对一只小猴拍了照片,现在老师还请出这只猴子,我从不同的角度拍了照片,看照片来选位置。并说说你看到了小猴的什么?不同的方向看到的样子一样吗?
6、出示数学书例题,尝试做一做。
7、按小组,来观察一下我们的礼品,每个小组拿出一个小羊进行观察。眼睛平平的看,小组里互相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A:观察好了吗?坐好,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是书包的哪一面?
B:请看到小羊前面的同学站起来?
请看到小羊后面的同学站起来?
剩下的同学看到的是小羊的哪一面呢?
★思考:刚刚大家好像只是看到了小羊的一个面,有的前面,有的背面,有的侧面,对小羊观察的不够全面,考虑一下,如何才能全面了解小羊的样子呢?小组里研究一下,想想办法。并实际操作一下,说并演示(转动小羊或围着小羊转)哪种方法简单呢?如果观察教学楼,你还可以把教学楼转动吗?根据实际选择适合的方法。
7、考眼力
三、巩固练习
看来大家学的不错啊,下面我们再来做几道练习
巩固练习
做“想想做做“第2题”
熟能生巧,同学们已经很熟练的辨别了,瞧!校园里停了一辆车,,三个小朋友在不同的位置观察了这辆汽车,想一想每个小朋友看到的是哪一面。
做“想想做做”第3题
小结:通过刚才的观察、判断、你觉得自己有什么小窍门可以和大家分享一下?
巩固延伸
延伸拓展1
从每个角度看到的图形应该是哪一个?
延伸拓展2
小明准备过马路时,一辆小汽车从他面前驶过。你能按时间顺序给下面的3幅图编号吗?
五、全课总结
从想要真正了解一件物品,应该学会从不同的方向去观察,这样才能全面的了解它,发现它的美妙,在生活中,我们要处处留心观察,做一个会观察、爱观察、勤思考的好孩子。观
察
物
体
教学内容:
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90、91页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实际观察和比较,初步体会从不同位置观察同一物体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
2、能正确辨认从前面、左面、右面、后面观察到的简单的物体的形状。
3、通过观察等活动,经历探究知识的形成过程。
4、丰富学生对现实空间的认识,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
体验到在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看到的物体形状是不同的。
教学难点:
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
学具准备:
课件,毛绒玩具小猴。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小游戏:考考大家,比比谁的反应快。我说动作你来做。
①伸左手,伸右手,左手拉右耳,右手拉右耳
②老师想和大家一起做。我该怎么站?
伸出左手,伸出右手,左手拉左耳,右手拉右耳,大声说:“啊!”,扭过来给听课的老师做个小鬼脸儿!
好了,咱们来看一看,猜
一猜!
课件展示前六张图片,猜一猜这是什么?
教师小结:我们在观察物体的时候,一定要看全面,看完整,再得出结论。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观察物体。(板书:观察物体)
二、组织活动,引导观察
1、先观察教室,再观察图片
现在请同学们认真观察图片。这是哪里呢?这又是哪里呢?同一个教室,样子一样不一样?
(板书:相同的物体
不同的样子)
这是为什么呢?你是怎么知道的?
这两张照片哪张是在教室前面拍的,另一张是哪拍的?
2、练习提高
(课件显示校园内外图片)。这两张照片哪一张照片是在学校外面拍的?哪一张是学校里面的拍的?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小结:通过刚才的学习,同学们已经学会了从前、后两个相对的角度观察同一个物体。
三、观察物体,探究新知,亲身体验
1、小朋友们真聪明,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小礼物,瞧一瞧,是什么?
看谁听课最认真!!!挑4个同学上来说一说——
我站在毛绒小猴儿的(
)面,看到毛绒小猴儿的(
)面。
2、学生按不同位置练习观察,并说话。
如果同学们换一下位置呢?你看到的物体的形状一样不一样了?学生抢答。
刚才我们在不同的位置对小猴儿进行了观察,同学们站的位置不同,看到小猴儿的样子也是不同的。
3、感知不同的观察方法
如果你想看到小猴儿的前后左右,你有什么好方法?
学生思考后指名答。
好,咱们再来看给小猴拍照。下面这些照片分别是谁拍的?先说一说并连一连。
看来,我们观察物体的方法还是很多的。
四、拓展练习
1、练习1、2
指名讲解。
五、全课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懂得了什么?
六、歌曲欣赏
,轻松一刻
七、板书:
观察物体
相同的物体
不同的样子
位置不同观察物体
【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90页~91页。
【教材分析】教材从情境入手,让所有学生都参与数学活动,让学生在观察、拼摆和探索中,根据自己的体验,感悟出站在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把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物体形状进行辨认,从而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学情简介】本节课,可以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让学生观察日常生活中所熟悉的物体,通过学生的观察活动,使学生经历由“观察实物——初步感知——形成表象”的过程。让学生体会在不同的位置观察同一物体时,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教学目标】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初步体会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一样的,要全面了解物体的特征,就需多方面、多角度观察,并学会根据看到的形状正确地判断观察者的位置。使学生在观察物体的过程中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感受局部与整体的关系,渗透全面观察事物的辩证思想。培养学生初步的倾听习惯、合作意识和评价意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体验到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看到的物体形状是不同的。
难点:辨认从不同侧面观察到的物体形状。?
【教学方法】小组合作,自主探究?
【教学准备】课件、多个小猴玩具、小猴图片4张等。学生以8人为一组分组坐。?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设计:
谈话导入
一、创设情境?激趣感知?
师:小朋友你们喜欢听故事吗?请欣赏故事。
看完后问:这四个人摸到的大象的样子为什么会不一样呢?
(学生交流:1.因为盲人摸大象的位置不一样,所以摸到的大象样子不一样;2.因为大象很大,盲人又看不见。)
?师:小朋友们观察的真仔细,今天我们就来做一名小小观察家。请小朋友伸出小手和老师一起写课题。(师随机板书:观察物体)
二、师生互动,探究新知?
1、瞧,老师带来了两张在同一个教室拍的照片,你们能发现什么吗?(例一)(师:真厉害,是啊,一张是在教室前面拍的,另外一张是在教室后面拍的。)
(1)想想,哪一张照片是在教室前面拍的?哪一张是在教室后面拍的?
(2)把你的想法和身边的小伙伴说说?如果小伙伴也觉得你判断的方法好,等会就请你来说给大家听听。
重点引导学生说出判断的特征:可以看到什么?不可以看到什么?
2.观察?学校照片
师:小朋友们真会观察,根据不同的照片一下子就知道了照片是从哪个角度拍的。
师:活动开展,问题引领
1、你们喜欢拍照吗?
课前老师给每个小组准备了一个可爱的毛绒玩具小猴,我们今天就让它作为模特吧。下面有请小猴闪亮登场。现在请将小猴像这样放好(出示例二中的小猴的图片)记住我们的模特小猴坐下以后可就不能再动了呀!
师:请坐在小猴前面的小朋友和老师挥挥手;
请坐在小猴后面的小朋友起立;
请坐在小猴左面的小朋友朝老师拍拍手;
请坐在小猴右面的小朋友对老师点点头。
2.好了,咱们也来给小猴拍拍照!准备,拍!请小朋友们正对着小猴拍。
3、问题引领、深刻不同位置看到的物体的形状
(1)师:猜猜大家拍的照片一样吗?
会有几种照片呢?(出示四张照片)
(2)前面拍到的照片:谁拍了这张照片?追问:为什么说这是你拍的?师:是呀,因为你在小猴的前面拍的,那这张照片又是谁拍的呢?(出示背面照片)
师:你真聪明,因为我们坐在小猴的后面,所以,只能看到他的背影。
(3)师:这张照片(出示从物体左面拍到的)是谁拍到的?请起立!
说说这张照片是你拍到的理由?
可重点引导学生根据小猴身体的某一处的特征来概括,如:我看到小猴的尾巴在右边。小猴的脸朝左边,就是在左边拍的。根据学生的回答,老师可以组织:你的发现真棒,快轻轻地邀请你们组的小朋友去看看,坐在你那是不是可以看到小猴的尾巴在右边。
(4)猜猜,和这位小朋友坐对面的小朋友他拍到的小猴是哪一张呢?(请不是在那个位置上的小朋友猜,再奖励他也坐过去看一看)
2.换位观察?
师:你们可真是会学习的好孩子!你们想不想观察一下物体的前后左右四个面呢?下面王老师请小朋友们换位置来拍照。要求:听老师口令,全体起立。请每组同学按照顺时针的方向(教师做手势表示)走到本组的下一张位子上去。你们现在看到的形状和刚才一样吗?那你现在看到了小猴的那一面?
生1:我看到了侧面,刚才看到了前面。生2:我看到了背面,刚才看到了侧面。生2:我们绕了一圈,我们一大组的同学位置都改变了。
师小结:对!原来我们换了位子,位置发生了变化,观察的角度也不同了,所以看到小猴的形状也不一样了。
师:即使是同一个物体,在不同的位置观察到的就不一样,有时候换个位置看一看,就会发现更多不同的现象。
4、小结:孩子们,咱们从不同的位置拍到的小猴原来是(生:不一样的),看来小朋友们都有一双善于观察和发现的眼睛。
5、和小朋友们一样,这一组小伙伴也给小猴拍照了,你知道哪张照片是谁拍的吗?请你哪出你的好朋友铅笔和直尺用线连一连!
师:让老师也来观察一下,谁是二六班最认真观察
的孩子。
等会儿,老师请这位小朋友来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师:我也想采访你一下,你是怎么连线的?小朋友们真聪明,一下子就能看出不同位置拍出的不同照片。
三、及时练习、拓展新知
师:瞧,老师还带来了我们一年级小朋友的照片,想来考考你们,敢接受挑战吗?
1、出示“想想做做”第1题
师:根据什么判断的?
师:真厉害,这张照片是从上面拍的。小朋友们,小云他们太喜欢拍照了,他们想去公园里玩,你们想去吗?看车来了。到公园了,你能说说右边的图分别是谁看到的吗?
2、出示“想想做做”第2题
(1)自己试一试
(2)小组内说说判断的方法,(3)汇报、交流
3、出示“想想做做”第3题
师:小朋友们的眼睛亮,一下子就说出他们看到的不同图片。小云他们在公园里渴了,看他们来到了茶馆。
师:把你的想法说给身边的小伙伴听听,请他判断一下,你找的图对不对?
(3)汇报交流,重点可组织学生从前后、左右对比着说说,从而深刻观察和判断的方法。
(4)师:看来小朋友们已经学会了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物体,下面我们来做个游戏,比比谁的眼睛亮。
四、全课总结
1、这节课你过得开心吗?你有什么收获?(知道了在不同的位置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是不同的。)?
2、教师总结:是的,即使是同一个物体,在不同的位置观察到的也会不一样,有时候换个位置看一看,就会发现更多不同的现象,有小朋友去过庐山吗?老师这里拍了庐山的一些照片,请欣赏。古代大诗人苏轼写过一首关于庐山的诗《题西林壁》。古代的人很聪明,现代的科学家们更了不起,知道十二月2号是个什么日子吗?是的,这是我们中国人自豪的日子。这里是从不同角度拍摄的嫦娥3号,遥望嫦娥,让我们共同期待,期待中国航天事业更辉煌。
师:小朋友们,大自然中许多的物体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就会发现不同的美。希望大家课后能够处处留心观察,做一个勤于思考的好孩子!?
【板书设计】?
?????????????????????????????观察物体?
?????????????观察物体
学习目标:
1、我能体会到: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一样的。
2、我能识别:从某个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教学重点:体会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不同形状。
教学难点:
根据看到的形状正确判断观察者的位置。
学习过程:
1.
出示图片,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1.
出示学习目标。
三.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1.观察教室图片。
(1)出示图片(一)。
师提问:①.这是什么地方?
②.你看到了什么?
③.这是从教室的哪面看到的?
生回答。
(2)出示图片(二),
师提问:①这是什么地方?
②你看到了什么?
③.这是从教室的哪面看到的?
生回答。
(3)出示图片(一)、(二)
学生思考:都是二四班,两张照片为什么不一样?
出示学习要求:
①、将你的想法说
给你的同桌听,并认真倾听同桌的想法,
记在心里,准备展示。
②、说完后坐端正。
生展示。
结论:观察同一物体,从前面,后面看到的结果不一样。
2..观察实物。
(1)示范引导。
拿出玩偶,老师引导,观察这个玩偶,可以从前面、后面、左面、右面看,找四名同学分别从前面、后面、左面、右面观察,分别叙述自己看到了什么?并分别给玩偶拍照。师逐一展示,提问:四位学生观察到的一样吗?
结论:观察同一物体,从前面、后面、左面、后面观察到的结果不一样。
(2)、自主探究。
各小组拿出自己的玩偶,
①、各位小组长负责拿玩
具,每人都要说你看到了什么,并认真听你对面的学生和你看到的一样吗?
②、先观察前面、后面,再观察左面、右面。
③、重点在观察左面、右面时你看到的与对面的学生看到的有什么区别?
生观察,分别叙述。
四、勤学多练,巩固新知。
1.用观察到的经验,完成课本90页习题。
师出示习题,生展示。
2.拿出玩偶,进行拍照比赛。
师洗出照片,生针对图片找出拍照者,并说出理由。
3.出示图片,下面的图形分别是谁看到的?
生展示。
4.出示图片,小华站在桥上,看见一只小船从远处划来。按时间
顺序给下面的3幅图编号。
生标号,并说出理由。
5.出示图片,请你把观察到的图形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生逐一展示。
五.全课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从前面、后面、左面、右面看同一个物体,结果不一样。
板书设计:
观察物体
前面
后面
观察
从
不一样
左面
右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