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夜上受降城闻笛》课件:26张PPT+教学设计+素材

文档属性

名称 3.4《夜上受降城闻笛》课件:26张PPT+教学设计+素材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1.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8-16 07:48:47

文档简介

3.4《夜上受降城闻笛》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朗读,理解诗意及诗歌的意境,并背诵课文
2、学习诗歌所用的表达技巧
3、体会戍边战士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 
【教学重点】体会诗歌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感。
【教学难点】掌握诗歌所用的表达技巧。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咱们中国人向来崇尚中庸之道,月未圆,花开半,总是令人着迷,几千年的熏陶造就了中国人对含蓄美的追求。在生活中如此,在古诗中更是如此,美就美在若隐若现,欲语还休之间。这是美的'至境,那么今天我们就随着李益,再回大唐,去回味一首因蕴藉含蓄而流传千古的七绝。
二、文学常识
1、作者简介
李益(约750—约830),
唐代诗人,字君虞,河西姑臧(今甘肃武威市)人,后迁河南洛阳。大历四年(769)进士,初任郑县尉,久不得升迁,建中四年(783)登书判拔萃科。因仕途失意,后弃官在燕赵一带漫游。以边塞诗作名世,擅长绝句,尤其工于七绝。
2、背景介绍
唐初名将张仁愿?为了防御突厥,在黄河以北筑受降城,分东、中、西三城,都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境内。另有一种说法是:公元646年(贞观二十年),唐太宗亲临灵州接受突厥一部的投降。
这首诗就是由此而来。
3、边塞诗
以边塞军旅生活为主要内容,或描写奇异的塞外风光,或反映戍边的艰辛以及表达戍边将士的思乡之情的诗作称之为边塞诗。边塞诗一般出自于出征的将领或随军文官之手。通过对古战场的艰辛生活和自然风光的描写表达思乡之情以及保家卫国的高尚情操。代表人物有高适、岑参、李益、李白等。
三、吟读,感知音韵美
1、读准字音
夜上受降(xiáng)城闻笛
李益
回乐烽(fēng)前沙似雪,
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lú)管,
一夜征人尽望乡。
2、视频朗读
3、读准节奏
夜上受降城闻笛
李益
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4、读出感情
5、抽生朗读
6、全班齐读
四、译读,感知意境美
1、结合课文注释,解释词语
(1)受降城:唐初名将张仁愿为了防御突厥,在黄河以北筑受降城,分东、中、西三城,都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境内。
(2)回乐峰:唐代有回乐县,灵州治所,在今宁夏回族自治区灵武县西南。回乐峰即当地山峰。一作"回乐烽":指回乐县附近的烽火台。
(3)芦管:笛子。一作"芦笛"。
(4)征人:戍边的将士。
(5)尽:全。
2、用自己的话描述这首诗的意境
回乐烽前的沙地洁白似雪,受降城外的月色有如深秋白霜。
不知何处吹起凄凉的芦管,惹得出征的将士一夜都在思念家乡。
五、悟读,感知情感美
这首诗为什么被天下传唱,究竟好在哪里?营造了怎样的意境呢?
请以“我觉得
写的好,通过
描写/角度(或运用
手法,营造了/写出了/表达了
”的句式说话。
例:我觉得“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写的好,通过
环境
描写,描绘了一幅边塞月夜的独特景色。
1、我觉得“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写的好,诗中“沙似雪”、“月如霜”两个生动的比喻,形象地描绘出一种寒冷、凄凉的环境特点。
2、我觉得“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写的好,诗人通过写如雪的大漠和如霜的月色,交代了环境的凄清与寒苦,为写戍边将士的思乡奠定了情感基调;
3、我觉得“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写的好,诗人从视觉感官,营造了一种优美的意境:举目远眺,蜿蜒数十里的丘陵上耸立着座座高大的烽火台,烽火台下是一片无垠的沙漠,在月光的映照下,沙子象积雪一样洁白而带有寒意。近看,但见高城之外,天上地下满是皎洁、凄冷的月色,有如秋霜那样令人望而生寒。
4、我觉得“不知何处吹芦管”
写的好,诗人巧运回旋跌宕之笔,“吹芦管”却“不知何处”响起。在这个寂静的夜里,不知什么地方传来一阵悠远的笛声,回响着家乡的调子。征人闻此,更动乡愁。
5、我觉得“一夜征人尽望乡”
写的好,“尽”字笼括所有征人,一个“望”字,真可谓用到极致了。
“望”字照应“不知何处”。征人原已思乡,今闻悠扬哀怨的笛声从家乡那边飘来,便无不回头“望乡”。虽然什么也看不到,但心中有了着落、有了依靠。“一夜”和“尽望”又道出征人望乡之情的深重和急切。
6、我觉得这首诗在艺术上也十分成功,诗人把诗中的景色、声音、感情三者融合为一体,将诗情、画意与音乐美熔于一炉,组成了一个完整的艺术整体,意境浑成,简洁空灵,而又具有含蕴不尽的特点。
用自己的语言概括诗歌主旨:
这是一首抒写戍边将士乡情的诗作,诗歌通过边塞月夜的独特景色,从多角度表现了戍边将士(包括吹笛人)浓烈的乡思和满心的哀愁之情。
小结:这是一首抒写戍边将士思乡愁情的名作。全诗将诗情、画意和音乐美熔于一炉,构成了幽邃的艺术境界。诗歌最后摄制征人望乡的特写镜头,非常醒目地点明主旨,令人玩味不已。
六、背读,再享意境美
背诵并默写这首诗。
七、中考链接
(1)前两句用“沙似雪”、“月如霜”营造了怎样的环境气氛?
答:营造了边塞的荒凉、凄冷的氛围。
(2)请简要分析本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答:“芦管”发出幽怨的笛声,触动征人“尽望乡”。抒发诗人浓烈的思乡之情。
(3)诗歌的前两句描绘了什么样的画面?运用了怎样的艺术技巧?
答:举目远眺,蜿蜒数十里的丘陵上耸立着座座高大的烽火台,回乐峰前的沙漠如同白雪飞舞,烽火台上月光皎洁,如同深秋的寒霜。
①运用对偶、比喻描绘出“沙似雪”“月如霜”的大漠月夜图。
②上句仰观,下句俯视,俯仰之间,上下交映,突出了大漠和月色的白光一片,寒气侵人,描绘了边地的寥廓和苦寒;
③诗歌前两句通过写如雪的大漠和如霜的月色,交代了环境的凄清与寒苦,为下两句写戍边将士思乡奠定情感基调。(共26张PPT)
语文部编版七年级上
夜上受降城闻笛
课外古诗词诵读
咱们中国人向来崇尚中庸之道,月未圆,花开半,总是令人着迷,几千年的熏陶造就了中国人对含蓄美的追求。在生活中如此,在古诗中更是如此,美就美在若隐若现,欲语还休之间。这是美的至境,那么今天我们就随着李益,再回大唐,去回味一首因蕴藉含蓄而流传千古的七绝。
李益(约750—约830),
唐代诗人,字君虞,河西姑臧(今甘肃武威市)人,后迁河南洛阳。大历四年(769)进士,初任郑县尉,久不得升迁,建中四年(783)登书判拔萃科。因仕途失意,后弃官在燕赵一带漫游。以边塞诗作名世,擅长绝句,尤其工于七绝。
1、作者简介
唐初名将张仁愿为了防御突厥,在黄河以北筑受降城,分东、中、西三城,都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境内。另有一种说法是:公元646年(贞观二十年),唐太宗亲临灵州接受突厥一部的投降。
这首诗就是由此而来。
2、背景介绍
以边塞军旅生活为主要内容,或描写奇异的塞外风光,或反映戍边的艰辛以及表达戍边将士的思乡之情的诗作称之为边塞诗。边塞诗一般出自于出征的将领或随军文官之手。通过对古战场的艰辛生活和自然风光的描写表达思乡之情以及保家卫国的高尚情操。代表人物有高适、岑参、李益、李白等。
3、边塞诗
夜上受降城闻笛
李益
回乐烽前沙似雪,
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
一夜征人尽望乡。
1、读准字音
(xiáng)
(fēng)
(lú)
2、视频朗读
夜上受降城闻笛
李益
回乐烽前/沙似雪,
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
一夜/征人/尽望乡。
3、读准节奏
4、读出感情
5、抽生朗读
6、全班齐读
1、结合课文注释,解释词语
(1)受降城:
(2)回乐峰:
(3)芦管:
(4)征人:
(5)尽:
唐初名将张仁愿为了防御突厥,在黄河以北筑受降城,分东、中、西三城,都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境内。
在今宁夏回族自治区灵武县西南。回乐峰即当地山峰。一作"回乐烽":指回乐县附近的烽火台。
笛子。一作"芦笛"。
戍边的将士。
全。
2、用自己的话描述这首诗的意境
回乐烽前的沙地洁白似雪,受降城外的月色有如深秋白霜。
不知何处吹起凄凉的芦管,惹得出征的将士一夜都在思念家乡。
这首诗为什么被天下传唱,究竟好在哪里?营造了怎样的意境呢?
请以“我觉得
写的好,通过
描写/角度(或运用
手法,营造了/写出了/表达了
”的句式说话。
例:我觉得“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写的好,通过
环境
描写,描绘了一幅边塞月夜的独特景色。
1、我觉得“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写的好,诗中“沙似雪”、“月如霜”两个生动的比喻,形象地描绘出一种寒冷、凄凉的环境特点。
2、我觉得“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写的好,诗人通过写如雪的大漠和如霜的月色,交代了环境的凄清与寒苦,为写戍边将士的思乡奠定了情感基调;
3、我觉得“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写的好,诗人从视觉感官,营造了一种优美的意境:举目远眺,蜿蜒数十里的丘陵上耸立着座座高大的烽火台,烽火台下是一片无垠的沙漠,在月光的映照下,沙子象积雪一样洁白而带有寒意。近看,但见高城之外,天上地下满是皎洁、凄冷的月色,有如秋霜那样令人望而生寒。
4、我觉得“不知何处吹芦管”
写的好,诗人巧运回旋跌宕之笔,“吹芦管”却“不知何处”响起。在这个寂静的夜里,不知什么地方传来一阵悠远的笛声,回响着家乡的调子。征人闻此,更动乡愁。
5、我觉得“一夜征人尽望乡”
写的好,“尽”字笼括所有征人,一个“望”字,真可谓用到极致了。
“望”字照应“不知何处”。征人原已思乡,今闻悠扬哀怨的笛声从家乡那边飘来,便无不回头“望乡”。虽然什么也看不到,但心中有了着落、有了依靠。“一夜”和“尽望”又道出征人望乡之情的深重和急切。
6、我觉得这首诗在艺术上也十分成功,诗人把诗中的景色、声音、感情三者融合为一体,将诗情、画意与音乐美熔于一炉,组成了一个完整的艺术整体,意境浑成,简洁空灵,而又具有含蕴不尽的特点。
用自己的语言概括诗歌主旨:
这是一首抒写戍边将士乡情的诗作,诗歌通过边塞月夜的独特景色,从多角度表现了戍边将士(包括吹笛人)浓烈的乡思和满心的哀愁之情。
小结:这是一首抒写戍边将士思乡愁情的名作。全诗将诗情、画意和音乐美熔于一炉,构成了幽邃的艺术境界。诗歌最后摄制征人望乡的特写镜头,非常醒目地点明主旨,令人玩味不已。
背诵并默写这首诗。




(1)前两句用“沙似雪”、“月如霜”营造了怎样的环境气氛?
答:营造了边塞的荒凉、凄冷的氛围。
(2)请简要分析本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答:“芦管”发出幽怨的笛声,触动征人“尽望乡”。抒发诗人浓烈的思乡之情。
(3)诗歌的前两句描绘了什么样的画面?运用了怎样的艺术技巧?
答:举目远眺,蜿蜒数十里的丘陵上耸立着座座高大的烽火台,回乐峰前的沙漠如同白雪飞舞,烽火台上月光皎洁,如同深秋的寒霜。
①运用对偶、比喻描绘出“沙似雪”“月如霜”的大漠月夜图。
②上句仰观,下句俯视,俯仰之间,上下交映,突出了大漠和月色的白光一片,寒气侵人,描绘了边地的寥廓和苦寒;
③诗歌前两句通过写如雪的大漠和如霜的月色,交代了环境的凄清与寒苦,为下两句写戍边将士思乡奠定情感基调。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