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2. 洪涝与干早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4.22. 洪涝与干早 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52.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粤教粤科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0-08-15 12:35:3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洪涝与干早
【教学目标】
1.通过模拟实验,观察洪涝是怎样形成的,认识洪涝现象。
2.查阅资料,了解洪涝和干旱的危害及预防措施。
3.知道防洪抗旱的重要性,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点】
1.查阅资料,了解洪涝和干旱的危害及预防措施。
2.知道防洪抗旱的重要性,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难点】
通过模拟实验,观察洪涝是怎样形成的,认识洪涝现象。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出示情景图片,淇淇和妍妍一块看电视,当看到洪水冲毁了村庄时,妍妍问:为什么会发生洪涝?这一节我们就来学习有关洪涝与干旱的知识。板书:洪涝与干旱。
二、新知学习
(一)活动1 洪涝是怎样形成的
教师课件展示洪涝现象的图片,然后引导学生认识理解洪涝的成因:下雨时,雨水往往聚集在地势低洼的地方。如果短时间内大量降雨,聚集的水就可能无法及时排走,出现洪涝现象。
活动:利用身边的材料制作河流模型,尝试在“河流”上游快速注入大量的水,观察现象、描述洪涝形成的过程。
实验步骤
我的分析
制作河流模型
在“河流”上游快速倒入大量的水
观察现象
分析现象
学生活动,交流、汇报。
过渡:洪水会引起河流湖泊水量迅速增加。洪水泛滥时,会冲垮房屋,淹没农田,使地势低洼的地区受到威胁,形成洪涝灾害。那么,洪涝灾害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二)活动2 洪涝的危害
雨涝主要危害农作物生长,造成农作物减产或绝收;洪水除危害农作物外,还破坏房屋、建筑、水利工程设施、交通设施、电力设施等,并造成不同程度的人员伤亡。
本世纪以来,世界各国曾先后发生过近40次特大洪涝灾害,每次都导致上万人的死亡和千百万人的流离失所。在近几十年中,洪涝发生频次与灾害损失都在逐年增加。中国自古就是洪涝灾害严重的国家。据不完全统计,在从公元前206年到1949年的2155年间,共发生较大水灾1092次,死亡万人以上水灾每5-6年即出现一次,1951-1990年。我国平均每年发生严重洪涝灾害5.9次,平均受灾面积667万公顷,其中成灾面积470万公顷,死亡三四千人,倒塌房屋200余万间。1991年全国有25个省、市、区发生不同程度的洪涝灾害,农作物受灾面积2400万公顷,死亡5133人,倒塌房屋498万间,直接经济损失达799亿元。
问:那我们能不能预防洪涝,减轻洪涝灾害对人们的影响,如果能,怎样预防呢?
查阅文字、视频等资料,了解预防洪涝灾害的措施。
1.在河流中上游地区恢复植被,起到保持水土,调峰的作用,削减洪峰。
2.在河流中下游疏浚河道,修筑堤坝、水库等水利设施,在城市低洼处完善排涝设施,加强天气的监测,对强降雨天气提前预报,建立预警机制过度:短时间内大量降雨会造成洪涝,而长期无雨或少雨则会造成干旱,干旱同样会危害人类生存和经济发展。
项目
内容
监测
利用气象卫星对暴雨、洪水进行监测
预报
提高暴雨预报的准确率
防洪措施
工程措施
★修筑堤坝、整治河道
★修建水库
★修建分洪区
★开挖入海河道
非工程措施
★提高防灾减灾的意识;
★控制乱砍乱伐,提高森林覆盖率;
★建立统一的减灾、防灾的管理体制;
★建立统一的抗洪抢险指挥管理系统;
★加强水利建设和减灾科研的投入。
过渡:短时间内大量降雨可能会造成洪涝。而长期无雨或少雨则会造成?
(三)活动3 干旱的危害
短时间内大量降雨可能会造成洪涝。而长期无雨或少雨则会造成干旱。
教师引导学生举例说明干旱给人们带来的危害,教师及时点评补充。
小结:干旱的危害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干旱的最直接危害是造成农作物减质、减产,甚至枯死。
(2)在严重干旱时,土地干裂、河水断流,人们饮水发生困难,生命受到威胁。
(3)干旱将造成水利发电量减少,能源紧张,严重影响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
(4)在干旱季节,容易发生火灾,且难以控制和扑灭。大多数火灾,特别是大的森林火灾都发生在干旱季节。
教师引导学生搜集资料,了解人们在生产和生活中有哪些应对干旱的措施。
小结:(1)种植耐旱农作物,发展节水灌溉技术;
(2)大力兴修水利工程,蓄水灌溉;
(3)因地制宜营造植被,改善生态环境;
(4)因地制宜建设跨流域调水工程;
(四)活动4 实践:制订节水方案
任务驱动:旱灾时人们饱受缺水之苦。如果每天每户只有一桶水,应如何合理使用?
教师引导学生尝试制定一份合理用水的方案:一水多用,洗脸水可以洗脚,洗菜水、淘米水可以洗碗筷,洗碗筷水、洗衣水用于冲厕所等。
学生展示自己的节水方案。
教师点评并进行节水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