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必修一第三单元测试题

文档属性

名称 新人教版必修一第三单元测试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1.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1-07-26 16:53:37

文档简介

(共31张PPT)
人教版历史必修一
第三单元测试题
1、英国《权利法案》的历史作用主要表现在( )
A保障了资产阶级独掌共和国大权 B使议会获得了自由选举国王的权力
C废除了英国的君主制度 D为限制王权提供了法律保障
2、西方学者评价1832年英国议会制度改革是具有革命意义的变革,这是因为( )
A无产阶级赢得了被选举权 B推翻了斯图亚特王朝统治
C工业资本家渐入政权中心 D垄断资本控制了国家政权
3、下列关于英国责任内阁制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内阁全体成员对政府事务负责 B责任内阁制诞生在“光荣革命”前
C内阁全体成员与首相在政治上共进退 D首相和内阁必须从多数党中产生
4、在英国,“拥有下院多数事事可行,没有下院多数一事无成”。这反映了( )
A内阁对议会负责 B选举权扩大 C两党制的完善 D国王权力增强
5、下列有关美国1787年宪法的评述,正确的是( )
①体现了孟德斯鸠的分权理论 ②体现了中央集权的原则 ③反映了州权至上的精神 ④体现了民主和分权权衡的原则
A①②③ B①②④ C ①③④ D①②③④
6、法国走向共和政体的艰难历程中,最终确立共和政体是在哪个时期( )
A第一共和国 B第一帝国 C第二共和国 D第三共和国
7、对1875的宪法中法国立法权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立法权归于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的两院制议会 B议会议员由普选产生
C参议院有权否定众议院的决议案 D众议院可以提出并通过法案
8、一位伟人指出:“俾斯麦依照自己的方式,依照容克的方式,完成了历史上的进步事业……”这一事业指的是( )
A阻止奥地利回归 B戳穿俄罗斯的侵略意图
C 抗击法兰西的入侵 D完成德意志的统一
9、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的最大特点是( )
A皇帝是世袭的象征性的礼仪性的 B议会是国家最高立法机关
C皇帝和首相掌握了国家最高权力 D政府对议会负责受议会监督
10、1689年,英国议会颁布的《权利法案》( )
A实际上确立了议会主权 B遭到洛克等思想家的反对
C规定实行三权分立原则 D 标志着资产阶级革命的完成
11、美国制定了1787年宪法的主要目的是( )
A加强中央政治权力 B协调当时各种社会矛盾
C确立三权分立的立法原则 D确保国家摆脱殖民统治
12、下列事件发生后,使得中国在政治文明的演进中明显落后于英国。这个事件应该是( )
A启蒙运动 B新航路的开辟 C工业革命 D《权利法案》的颁布
13、民主化、法律化、制度化等成为被现代社会普遍接受的政治原则,最早起步于( )
A英国 B 法国 C美国 D德国
14、下列关于美国1787年宪法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实行了三权分立的总统制共和制原则 B体现了分权制衡的原则
C使美国中央政府的权力得到了加强 D规定了美国人民的基本权利
15、1792年法国称共和国,1804年法国称帝国,这一变化中,没有改变的是( )
A阶级基础 B国家政体 C内外政策 D与人民的关系
16、有人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实际上是议会的变革,“革命前是国王的议会,革命后是议会的国王”。这表明( )
A革命前后国王的地位没有发生变化,只是议会发生了变化 B革命前后国王与议会不仅互换了位置,而且发生了质变 C革命只改变了统治形式,本质没有改变 D 革命后议会与国王共同掌权,两者地位相等
17、下列关于美国政体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国家元首有实权 ②政府对议会负责 ③总统行使立法权 ④由总统选举结果产生政府
A①②③④ B ①④ C ①② D ②③
18、美国的总统制和英国的君主立宪制相比( )
①行政机关和立法机关的关系不同 ②国家元首的地位不同 ③政体的实质不同 ④均体现了三权分立,权力制衡的原则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 ①③④
19、法国共和制的艰难历程说明了( )
①由封建专制到共和制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②历史总是在曲折中发展 ③当时法国的封建主义还比较强大 ④法国人民反对共和制
A①②③ B ②③④ C①②④ D ①③④
20、从社会转型的角度看,英国《权利法案》的颁布表明C
A.国王已经有名无实,权力被剥夺 B.国王受法律约束,只能依法行事
C.以法律为标志的国家权力取代专制王权 D.资本主义取代封建统治已经成为定势
21、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首相丘吉尔对美国总统罗斯福说:“总统先生,人们关心的是你在何种程度上不经国会批准而采取行动,而你不必为内阁所困扰。而另一方面,我从不为议会所困扰,但我事事都得与我的内阁商量并获得内阁的支持。”这说明英国的责任内阁制
A.首相对内阁负责而不必对国会负责
B.内阁成员对政府事务集体负责,并与首相在政治上共进退
C.内阁拥有行政与立法大权,对首相进行限制与制约
D.首相和 内阁成员中的多数可能来自不同的政党,因而相互牵制
22、英国,如果议会通过了对政府的不信任案,则不会出现的情况是
A内阁就要下台 B宣布解散议会 c内阁成员集体辞职 D改选国王
23、下列关于联邦政府三权分力的叙述,正确的是
A.国会拥有立法权和解释一切法律及条约的权利 B.参议院和众议院的议员在白宫办公
C.联邦法院的大法官由总统任命,但需经参议院同意 D.总统及其内阁向国会负责
24、下列关于美国总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总统既是国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脑,但不是军队总司令
B.总统可对国会通过的法律实行否决权
C.总统经参议院同意有权任命联邦法院大法官 D.总统由选民间接选出,任期四年
25、美国两党制中的两党是指
A.共和党和保守党 B.民主党和保守党 C.自由党和保守党 D.民主党和共和党
26、在民主政治建设过程中,经历了资产阶级与封建复辟势力、共和派与保皇派的多次斗争的国家是
A. 英国 B. 法国 C. 美国 D. 德国
27、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政体与英国的君主立宪制政体相比,其特点是
①专制主义色彩浓厚 ②君主掌握国家的最高权力
③国王统而不治 ④宰相对君主负责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28、下列对德意志帝国宪法的评价,正确的一项是
A.是一部充分体现资产阶级自由民主意志的资产阶级宪法
B.是一部带有浓厚封建专制色彩的封建性质的法律
C.是一部将德意志军队普鲁士化的军事立法
D.是一部带有浓厚专制主义色彩的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
29、俾斯麦因为与德皇意见不和被罢免,德皇的做法 ( )
A.合法 B.不合法 C.说不清 D.屠戮功臣
30、下列有关法国总统与美国总统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法国总统比美国总统任期长 B.法国总统可连选连任,美国总统不可
C.两国总统都是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 D.两国总统的权力都很大
31、2006年3月20日是伊拉克战争爆发三周年纪念日。在伊拉克战争前后,布莱尔的思路很明白,在“日不落”帝国已成历史之后,跟胜者走是英国唯一的选择。2003年春天,虽然与法、德为代表的欧洲大陆反战派只隔着一条窄窄的海峡,但他毅然站在了大西洋的另外一边。英国首相布莱尔追随美国出兵伊拉克。你认为:
(1)内阁成员大体上是赞成还是反对?为什么?
(2)女王伊丽莎白如果反对,布莱尔会不会因此撤兵?为什么?
(3)议会中大多数极力反对,结果又会如何?
1—5 BCBAB 6—10 DDDCA 11—15 ADADA 16—20 BBBAC 21—25 BDDAD 26—30 BDDAC
31、(1)赞成。内阁成员与首相对国家事务集体负责,共同进退。
(2)不会。首相掌握行政大权,不对国王负责。
(3)议会可以通过不信任案,要求内阁下台,或者宣布解散议会,重新选举。必修一第三单元随堂小测
1、英国《权利法案》的历史作用主要表现在
A保障了资产阶级独掌共和国大权
B使议会获得了自由选举国王的权力
C废除了英国的君主制度
D为限制王权提供了法律保障
2、西方学者评价1832年英国议会制度改革是具有革命意义的变革,这是因为
A无产阶级赢得了被选举权
B推翻了斯图亚特王朝统治
C工业资本家渐入政权中心
D垄断资本控制了国家政权
3、下列关于英国责任内阁制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内阁全体成员对政府事务负责
B责任内阁制诞生在“光荣革命”前
C内阁全体成员与首相在政治上共进退
D首相和内阁必须从多数党中产生
4、在英国,“拥有下院多数事事可行,没有下院多数一事无成”。这反映了
A内阁对议会负责 B选举权扩大
C两党制的完善 D国王权力增强
5、下列有关美国1787年宪法的评述,正确的是
①体现了孟德斯鸠的分权理论 ②体现了中央集权的原则③反映了州权至上的精神 ④体现了民主和分权权衡的原则
A①②③ B①②④ C ①③④ D①②③④
6、法国走向共和政体的艰难历程中,最终确立共和政体是在哪个时期
A第一共和国 B第一帝国
C第二共和国 D第三共和国
7、对1875的宪法中法国立法权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立法权归于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的两院制议会 B议会议员由普选产生
C参议院有权否定众议院的决议案
D众议院可以提出并通过法案
8、一位伟人指出:“俾斯麦依照自己的方式,依照容克的方式,完成了历史上的进步事业……”这一事业是指
A阻止奥地利回归 B戳穿俄罗斯的侵略意图
C 抗击法兰西的入侵 D完成德意志的统一
9、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的最大特点是
A皇帝是世袭的象征性的礼仪性的
B议会是国家最高立法机关
C皇帝和首相掌握了国家最高权力
D政府对议会负责受议会监督
10、1689年,英国议会颁布的《权利法案》
A实际上确立了议会主权
B遭到洛克等思想家的反对
C规定实行三权分立原则
D 标志着资产阶级革命的完成
11、美国制定了1787年宪法的主要目的是
A加强中央政治权力 B协调当时各种社会矛盾
C确立三权分立的立法原则 D确保国家摆脱殖民统治
12、下列事件发生后,使得中国在政治文明的演进中明显落后于英国。这个事件应该是
A启蒙运动 B新航路的开辟
C工业革命 D《权利法案》的颁布
13、民主化、法律化、制度化等成为被现代社会普遍接受的政治原则,最早起步于
A英国 B 法国 C美国 D德国
14、下列关于美国1787年宪法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实行了三权分立的总统制共和制原则
B体现了分权制衡的原则
C使美国中央政府的权力得到了加强
D规定了美国人民的基本权利
15、1792年法国称共和国,1804年法国称帝国,这一变化中,没有改变的是
A阶级基础 B国家政体
C内外政策 D与人民的关系
16、有人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实际上是议会的变革,“革命前是国王的议会,革命后是议会的国王”。这表明
A革命前后国王的地位没有发生变化,只是议会发生了变化
B革命前后国王与议会不仅互换了位置,而且发生了质变
C革命只改变了统治形式,本质没有改变
D 革命后议会与国王共同掌权,两者地位相等
17、下列关于美国政体的说法中,正确的是①国家元首有实权 ②政府对议会负责 ③总统行使立法权 ④由总统选举结果产生政府
A①②③④ B ①④ C ①② D ②③
18、美国的总统制和英国的君主立宪制相比
①行政机关和立法机关的关系不同 ②国家元首的地位不同 ③政体的实质不同 ④均体现了三权分立,权力制衡的原则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 ①③④
19、法国共和制的艰难历程说明了
①由封建专制到共和制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②历史总是在曲折中发展 ③当时法国的封建主义还比较强大 ④法国人民反对共和制
A①②③ B ②③④ C①②④ D ①③④
20、从社会转型角度看,英国《权利法案》的颁布表明
A.国王已经有名无实,权力被剥夺
B.国王受法律约束,只能依法行事
C.以法律为标志的国家权力取代专制王权
D.资本主义取代封建统治已经成为定势
21、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首相丘吉尔对美国总统罗斯福说:“总统先生,人们关心的是你在何种程度上不经国会批准而采取行动,而你不必为内阁所困扰。而另一方面,我从不为议会所困扰,但我事事都得与我的内阁商量并获得内阁的支持。”这说明英国的责任内阁制
A.首相对内阁负责而不必对国会负责
B.内阁成员对政府事务集体负责,并与首相在政治上共进退
C.内阁拥有行政与立法大权,对首相进行限制与制约
D.首相和内阁成员中的多数可能来自不同的政党,因而相互牵制
22、英国,如果议会通过了对政府的不信任案,则不会出现的情况是
A.内阁就要下台 B.宣布解散议会
C.内阁成员集体辞职 D.改选国王
23、下列关于联邦政府三权分力的叙述,正确的是
A.国会拥有立法权和解释一切法律及条约的权利
B.参议院和众议院的议员在白宫办公
C.联邦法院的大法官由总统任命,但需经参议院同意 D.总统及其内阁向国会负责 
24、下列关于美国总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总统既是国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脑,但不是军队总司令B.总统可对国会通过的法律实行否决权
C.总统经参议院同意有权任命联邦法院大法官 D.总统由选民间接选出,任期四年
25、美国两党制中的两党是指
A.共和党和保守党 B.民主党和保守党
C.自由党和保守党 D.民主党和共和党
26、在民主政治建设过程中,经历了资产阶级与封建复辟势力、共和派与保皇派的多次斗争的国家是
A. 英国 B. 法国 C. 美国 D. 德国
27、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政体与英国的君主立宪制政体相比,其特点是①专制主义色彩浓厚 ②君主掌握国家的最高权力③国王统而不治 ④宰相对君主负责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28、下列对德意志帝国宪法的评价,正确的一项是
A.是一部充分体现资产阶级自由民主意志的资产阶级宪法
B.是一部带有浓厚封建专制色彩的封建性质的法律
C.是一部将德意志军队普鲁士化的军事立法
D.是一部带有浓厚专制主义色彩的资产阶级性质宪法
29、俾斯麦因为与德皇意见不和被罢免,德皇的做法
A.合法 B.不合法 C.说不清 D.屠戮功臣
30、下列有关法国总统与美国总统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法国总统比美国总统任期长
B.法国总统可连选连任,美国总统不可
C.两国总统都是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
D.两国总统的权力都很大
31、2006年3月20日是伊拉克战争爆发三周年纪念日。在伊拉克战争前后,布莱尔的思路很明白,在“日不落”帝国已成历史之后,跟胜者走是英国唯一的选择。2003年春天,虽然与法、德为代表的欧洲大陆反战派只隔着一条窄窄的海峡,但他毅然站在了大西洋的另外一边。英国首相布莱尔追随美国出兵伊拉克。你认为:
(1)内阁成员大体上是赞成还是反对?为什么?
(2)女王伊丽莎白如果反对,布莱尔会不会因此撤兵?为什么?
(3)议会中大多数极力反对,结果又会如何?
32、阅读下列材料:
华盛顿在《告别演说》中,提出“正确估计支配人类心灵的对权力的迷恋及滥用权力的癖好”,提出“行使政治权时,必须把权力分开并分配给各个不同的受托人以便互相制约,并指定受托人为公众福利的保护人以防止他人侵犯。这种相互制约的必要性早已在古代和现代的实验中显示出来”。
请完成:
(1)华盛顿的担忧是什么?这种担忧是否多余?结合你所学的知识举例说明。
(2)为了解决华盛顿所担忧的问题,美国政府是怎么组织的?其遵循的原则是什么?
(3)结合所学知识谈谈美国这种政府组成对美国的积极作用是什么?
33、下列材料分别摘自17世纪末和19世纪后期西欧某两大国的历史文献:
材料一:“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方未经议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过议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议会之选举应是自由的。”
材料二:宪法第15条:“由皇帝任命帝国宰相”;第18条:(皇帝)“有创制法律之权”;第12条:“皇帝有权召集、召开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以及使议会延期或结束。”
请完成:(1)上述两段材料各出自什么政治文献?
(2)两段材料反映的政治体制有何异同?原因是什么? (3)两段材料反映的政治体制的实质是什么?
(4)两种政治体制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4、阅读下列材料:(共12分)
代议制又称议会制,是指由选举产生的代表民意的机关来行使国家主权的制度,这种代表民意的机关就是议会。代议制最早在英国产生,以后就被欧洲和世界上许多国家效法 。 ——《历史必修Ⅰ》
请完成:
(1)资产阶级代议制在英、美、法、德四国确立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上述四国的代议制有哪几种类型? (2)以美国为例说明资产阶级代议制有哪些基本特征?
31、(1)赞成。内阁成员与首相对国家事务集体负责,共同进退。
(2)不会。首相掌握行政大权,不对国王负责。
(3)议会可以通过不信任案,要求内阁下台,或者宣布解散议会,重新选举。
32、(1)担忧:有人迷恋权力和滥用权力而出现专制。不多余。希特勒或墨索里尼。
(2)国会、总统、最高法院。国会掌立法权,总统掌行政权,最高法院掌司法权。“分权制衡”原则。
(3)三权分立原则可以有效防止专制,保障民主制度;强有力的中央政府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统一和稳定,是美国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的重要政治前提;巩固了独立战争的成果并促进了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33、(1)英国1689年《权利法案》,德国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
(2)异:英国王权受到限制,德国皇帝权力至高无上。
同:都实行君主立宪制。
原因: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结束了封建专制统治,德国自上而下的统一保留了封建残余。
(3)资产阶级专政。
(4)英国:议会权力至上,有利于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发展。
德国: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保留下来,阻碍了资产阶级民主改革的彻底完成,为后来法西斯专政局面的出现埋下了祸根。
34、(1)英国:1689年《权利法案》的颁布,美国1787年宪法的制定,法国1875年宪法的制定,德国1871年宪法的颁布。
类型:君主立宪制和民主共和制。
(2)以议会形式代表民意行使国家权力、实行分权制衡原则、实行民主原则、实行资产阶级政党政治。
参考答案
1—5 BCBAB
6—10 DDDCA
11—15 ADADA
16—20 BBBAC
21—25 BDDAD
26—30 BDDA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