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影教学

文档属性

名称 背影教学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22.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1-07-26 17:04:2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6张PPT)
(第一课时)
中坪中学:姚明刚
2011年7月17日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
1、学习本文抓住人物形象在特定环境下进行细致描写的特点;
2、通过关键语句表达特殊的感情;
3、明确文章的线索,体会父子情深,品味朴实、饱含深情的语言,从而提高学生品味语言的能力和从写作中精选材料、谋篇布局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这是一篇叙事纪实散文。学习本文,阅读方法上以朗读训练为重点;内容探究上,以学生自学为主,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引导学生用“整体感知、重点研读、合作探究、自主学习”的模式来掌握内容,领悟内涵。
情感态度与价值
1、领会本文表现的父子间的感情,继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2、感受父子间的亲情,联系自身,净化灵魂。
3、体味文中血浓于水的浓浓亲情,从感情的聚焦点——背影中发掘深深的父爱,陶冶学生爱我亲人、爱我生活的高尚情感。
教学重点
1、重点文段的阅读,学习文中的细致描写,体会其中深沉的父子情。
2、理解其中关键句的含义,体会朴实语言中的深情。
教学难点
1、体会中心与段落层的关系;
2、课文2、3段对表达中心的作用;
课时安排
第一课时:听读、朗读训练、语汇积累、整体阅读、文章大致内容的理解、把握;
第二课时:重点文段的阅读、关键语句的品味、中心与段落的关系;
说学法
1、引导学生注意紧绕设计的问题,扣住文中关键性语句,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联系自身的生活,来体会文中的父子情;
2、指导学生注意体会文中语言特点,使用圈点批注的方法,加以积累、运用,加强语文基础。
3、指导学生注意抓住人物特征的描写方法,把这种写法运用到具体写作中去,提高语文水平。
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激发情感,创设氛围
1、在你的生活中谁最令你感动,最令你感动的是什么事?
2、而在我们今天所学的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朱自清的《背影》中谁是令他最感动的人呢?而最令他感动的又是什么事呢?
第一问的设计体现语文与学生生活的联系,让学生由生活中的具体形象出发;第二问旨在激起学生的阅读需要,同时,也体现了对预习的要求
朗读训练
1、听录音朗读(选一段节奏舒缓基调感伤的音乐)
xiè
sāng
chóuchú

pánshān
tuí
xiè
yíng
交 卸
奔 丧
踌 躇
迂 腐
蹒 跚
晶 莹
颓 唐
琐 屑
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
1.因为腿脚不灵活,走路缓慢摇摆的样子.(   )
2.看到家庭败落的情况心里感到悲伤.  (   )
3.衰颓败落.             (   )
4.乱七八糟的样子.          (   )
5.(把财产、衣物)典当、抵押出去.  (   )
蹒 跚
狼 藉
颓 唐
典 当
触目伤怀
整体感知:
   读课文,留意一下你对这篇文章的整体印象,看一看课文中哪些地方写得好,哪些地方让你感动?一边读一边做标记.
文章几次提到父亲的背影 分别出现在哪些段落?
















思念父亲
望父买橘
父子分别
别后怀念
哪一个背影是作者详细刻画的 请在文中找出具体描述的句子来。想一想作者从哪些方面描写“背影”的?哪些词语最具表现力?
朗读训练
2、正音练习教师对这些词进行领读
交卸( ) 奔丧( ) 橘子( )
晶莹( ) 迂腐( ) 琐屑( )
栅栏( ) 差使( ) 照看行李( )
交卸(xiè ) 奔丧(sāng) 橘子( jú )
晶莹(yīng) 迂腐(yú ) 琐屑(suǒxiè)
栅栏(zhà ) 差使(chāi) 照看行李(kān)
3、朗读
朗读训练
1、2段一组同学读
3段二组同学读
4段三组同学读
5段全班同学读
6段四组同学读
  朗读是语文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而现在的学生最薄弱的一点就是不愿动口读,是顺其自然,还是切实去改变,我选择后者。如果教师发现学生出现这种苗头,不及时加以改正,以后想要扭转都很难有成效。心理学认为人发展某种能力具有关键期,朗读能力发展的关键期就在小学和初中阶段。对于“读”的教学,教师还是有必要亲自示范,对一些学生读不准的词语,教师还是应采取用英语学习中学习单词的方法进行领读。
整体阅读训练和学法指导
1、批注要点:阅读全文,用规定符号进行圈点批注:
划分文章部分、层次分别用双竖线、单竖线。
不能理解的词语用横线,认为用得好的用方框。
关键语句(或写得好的语句)用波浪线。
有疑问的地方,用括号和问号。
整体阅读训练和学法指导
这一环节主要用于读书方法,形成不动笔不读书的习惯,既是对课文内容的进一步熟悉,又是一种发现式的学习过程,当然对学生不能做太高的要求,能够有所批注,不论对错都是可贵,毕竟这是学法指导,目的是要养成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整体阅读训练和学法指导
2、简要说说批注的地方和理由
  找基础好的同学,旨在给其他做示范,教师可在学生阅读时巡视,找那些批得较好的同学发言。教师可根据此收集反馈信息。
3、词汇积累——课堂练习二
整体阅读训练和学法指导
听写完对照课本,找出错的字并改正
  词汇是语言的材料,切实落实会有很大好处。这些练习一方面设计听的能力,一方面练习词的意义,一方面练习正确书写,一石三鸟
二年前的冬天,徐州
a:祖母死了
b:父亲的差使也交卸了
(祸不单行,家境惨淡)
1、我与父亲最后一次相见是在什么时候、什么地点?(理解记叙要素)
2、我与父亲是在一种怎样的背景下见面的?从文中找出见面的句子。写出了一个怎样的背景?
开篇设疑 惦记背影(思念父亲)1
     悲凉气氛(别时家境)2-3
铺垫背影(细心关照)4-5
     刻画背影(望父买橘)
     惜别背影(父子分手)
别后思念 再现背影(别后怀念)7
3、文中一共写了几次背影?
a:悲哀之泪:见父亲,睹家境,想祖母
b:感动之泪:望亲买橘,父子离别
c:伤心之泪:再现背影,泪光莹莹
4、文中一共写了作者几次流泪,找出这些词句?
小结
本文以背影为线索,着重描写父亲过铁道爬月台买橘子的背影,表现父亲怜爱儿子,儿子体谅父亲,父子之间的浓浓亲情。
作业布置
1、完成课后练习四(不借助其他资料,做错没关系,做在书本上)
2、熟读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