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步入化学殿堂第一节 化学真奇妙(3课时课件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鲁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步入化学殿堂第一节 化学真奇妙(3课时课件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0-08-15 17:17:10

文档简介

(共17张PPT)
化学真奇妙
第1课时
第一单元
步入化学殿堂
一、导入新课
五彩缤纷的焰火是多么美丽,它们将节日的夜空装扮得更加堆擦。大家有没有想过,焰火为什么能飞上天空?又是用什么制作出来的呢?
一、导入新课
让我们一起走进这奥妙无穷、精彩纷呈的化学世界吧!
如同美丽的焰火,化学科学也是绚丽多彩的。
二、讲授新课
1.化学是一门什么样的学科?
2.它与数学、物理、生物学有什么不同?
3.化学与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
4.怎样才能学好化学?
化学改变了世界
天然材料:例如木材、棉花
、石料等。
人工制造材料:例如塑料、玻璃、不锈钢等。
(人造材料就是通过化学变化制得的化学合成材料。)
二、讲授新课
说说哪些是天然材料制成的?
哪些是人造材料制成的?
用人造材料制成的物品占多大比例?
观察、交流、讨论,发表自己的见解,并作记录统计
请仔细观察教室里的物品
(包括学习用品和衣着穿戴)
二、讲授新课
生活中使用的各种物品,绝大多数是由人造材料制成的,即都属于化学制品,从而我们体会到化学的重要性。
“飞火流星”足球是一个全部由化学合成材料制成的化学制品。
蹴鞠——动物皮革制作
二、讲授新课
“飞火流星”足球足球表面仅有3毫米的合成革,就包括了高固化聚氨酯,透明聚氨酯涂层等十层的材料有机结合而成,这种材料由许多直径0.1毫米的微型气囊组成,可保证足球任何部位反弹相同,球速更快,运动方向不改变。
2002年日韩世界杯
二、讲授新课
本届世界杯用球是由著名体育公司阿迪达斯研发设计的,号称“团队之星”。球体内还被植入一种电脑芯片。当球越过球门线或者出了边线底线,主裁判佩戴的耳机内会自动收到回应信号。此一问世,“团队之星”立即引起赞誉声一片,被称为“历史上最完美的足球”。
2006年德国世界杯
二、讲授新课
你还能说出生活中哪些物品是化学制品吗?
人类离不开化学,社会离不开化学
如果没有化学产品,你的生活会是什么样?
二、讲授新课
二、讲授新课
此图片是视频缩略图,如需使用此资源,请插入视频“假如没有化学”。
介绍建筑材料的变化过程
土坯、茅草
砖瓦、玻璃
钢筋混凝土
二、讲授新课
二、讲授新课
以沙子为原料生产出芯片和光导纤维,使人类社会进入了高速发展的信息时代,人们虽远隔天涯却犹如近在咫尺。
二、讲授新课
以石油、煤炭为原料生产出的化学合成物质,丰富了人们的生活,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二、讲授新课
海水淡化设备
贮氢装置
电致发光材料
化学已日益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特别是与人类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重大问题,如环境保护、能源开发利用、功能材料研制、生命过程探索等,都与化学密切相关。
三、课堂小结
以上提到改变整个世界面貌的以及遍布每个角落、让世界旧貌变新颜的化工产品都是化学的功劳。
化学在促进社会发展和提高人类生活质量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我们应树立为民族振兴、为社会进步学习的志向。
化学科学的发展
促进了人类社会文明的进步,
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共17张PPT)
化学真奇妙
第2课时
第一单元
步入化学殿堂
一、导入新课
木碳燃烧
葡萄酿成葡萄酒
铁生锈
这些变化中有哪些相同点?
二、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
【实验1-1】把盛有少量水的试管斜夹在铁架台上。在试管底部小心加热到水沸腾。把一块洁净的玻璃片移近试管口,观察并记录发生的现象。
变化前的物质
变化时发生的现象
变化后的物质
结论
液态水
试管口有水雾产生,玻璃片上冷凝成水珠
液态水
变化后无新物质生成
此图片是视频缩略图,如需使用此资源,请插入视频“水的沸腾”。
二、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
【实验1-2】取少量硫酸铜晶体(俗称胆矾或蓝矾)放在研钵内,用研杵把胆矾研碎。观察并记录胆矾发生的变化。
蓝色块状的胆矾
胆矾由块状变为粉末状
蓝色粉末状的胆矾
变化后无新物质生成
变化前的物质
变化时发生的现象
变化后的物质
结论
此图片是视频缩略图,如需使用此资源,请插入视频“胆矾的研碎”。
二、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
【思考】
两个实验中物质变化有什么共同特征?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都没有新物质的生成,只有状态或形状的变化
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
生活中的物理变化:
灯泡发光
水结冰
插入视频“火柴梗被折断”,“火柴梗的燃烧”,“玻璃破碎”,“石蜡熔化成液态蜡油”,“食盐和食盐水互变”等。
二、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
【实验2-1】在2支试管中分别放入少量研碎前、后的胆矾,并加入少量水,振荡得到澄清的硫酸铜溶液。再向2支试管中分别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观察并记录试管中发生的现象。
变化前的物质
变化时发生的现象
变化后的物质
结论
蓝色的胆矾溶液
产生蓝色沉淀
蓝色的氢氧化铜沉淀
变化后有新物质生成
此图片是视频缩略图,如需使用此资源,请插入视频“硫酸铜与氢氧化钠的反应”。
二、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
【实验2-2】在盛有少量石灰石(或大理石)的试管里加入适量稀盐酸。注意观察并记录试管和烧杯中发生的变化。
变化前的物质
变化时发生的现象
变化后的物质
结论
石灰石等
石灰石表面有气泡产生,石灰石逐渐变小;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二氧化碳等
变化后有新物质生成
此图片是视频缩略图,如需使用此资源,请插入视频“大理石与盐酸的反应”。
二、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
【思考】
两个实验中物质变化有什么共同特征?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变化都有新的物质生成
化学变化: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
那么怎么样才知道物质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呢?我们怎么看见新的物质的生成?
二、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
【活动天地1-2】观察化学变化的现象
【实验1】点燃镁条
实验现象
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大量的热,有白色固体生成。
【实验2】向氨水中滴加酚酞试液
实验现象
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
二、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
【活动天地1-2】观察化学变化的现象
【实验3】将几颗铝粒放入试管中,再加入3~4mL稀硫酸。
实验现象
铝粒周围有气泡产生。
【实验4】取3~4mL氢氧化钠溶液于试管内,再用滴管滴加4~5滴氢氧化钠溶液。
实验现象
有蓝色沉淀生成.
二、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
发光、放热
产生气体
产生沉淀
此类现象可以帮助我们判断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但不是充分条件(充分条件:是否有其他物质生成)。
二、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
【思考】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看到蜡烛燃烧,思考:蜡烛燃烧是什么变化?蜡烛燃烧过程中伴随有蜡烛熔化,那么蜡烛燃烧是什么变化呢?
蜡烛熔化
蜡烛燃烧
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
同时发生
【总结】在化学变化中,生成新物质的同时,物质的
状态、形状、大小也改变,所以化学变化中一定同时
发生物理变化。但在物理变化中,不一定发生化学变化!
二、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
【归纳】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比较
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


新物质生成的变化
新物质生成的变化


物质_____、______的改变
不但伴随物质形状、状态的改
变,还伴随______、______
等现象
判断依据
______
有新物质生成
相互联系
化学变化的同时一定伴随有物理变化,物理变化中不一定同时伴随化学变化
状态
放热
是否
没有

形状
发光
三、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化学变化的时候不仅仅生成了新的物质,而且还会有能量的变化。
化学反应
储存能量
释放能量
光能
电能
热能
四、课堂练习
【练习】判断下列变化,哪些属于物理变化?哪些属于化学变化?
①玻璃打碎;②木材燃烧;③水结冰;④铜生锈;⑤酒精挥发;⑥铁变成“铁水”;⑦人体的呼吸作用;⑧植物的光合作用;⑨电灯通电发光;⑩食物腐败;?海水晒盐;?蔗糖溶解;?樟脑丸的消失;?水果榨果汁;?牛奶变酸
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
①③⑤⑥⑨????
②④⑦⑧⑩?
四、课堂练习
1.下列变化有一种变化与其它三种变化的类型不同,这种变化是


A.蒸发
B.变形
C.水变成冰
D.物质燃烧
2.判断木炭在空气中燃烧是化学变化的主要依据是(

A.产生红光
B.放出大量的热
C.生成无色气体二氧化碳
D.木炭消失
3.下列
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菜刀生锈
B.牛奶变酸
C.煤气泄漏遇火爆炸
D.蒸汽锅炉爆炸
4.古诗词是古人为我们留下的宝贵财富,下列诗句中只涉及物理变化的是(

A.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B、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C.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D、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D
D
C
C
五、课堂小结
一、物质的变化
(一)物理变化
1.概念: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叫做物理变化。
2.特征:没有其他物质生成,只是形状、状态(气态、液体、固体)的变化。
(二)化学变化
1.概念: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又叫化学反应)
2.特征:①有新物质生成,常表现为颜色改变、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
②常伴随能量变化,常表现为吸热、放热、发光等。(共13张PPT)
化学真奇妙
第3课时
第一单元
步入化学殿堂
一、导入新课
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物质的世界中,世界万物都是由极其微小的粒子(如分子、原子等)构成的。例如水是由大量的水分子聚集而成的。
二、讲授新课
氧原子
O
氢原子
H
H2O
水分子里的氢原子和氧原子是按一定的角度排列的,它们形成一定的空间结构。
每个水分子都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紧密结合在一起构成的。化学符号H2O表示水分子
二、讲授新课
H2O
O2
H2
氢原子和氧原子能相互结合形成水分子
H2O

两个氢原子可以紧密结合形成氢分子
H2

两个氧原子可以紧密结合形成氧分子
O2

二、讲授新课
大量的氢分子
H2
聚集成氢气;大量的氧分子
O2
聚集成氧气。
二、讲授新课
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物质的世界中,宏观物质都是由各种各样的原子按照不同的方式结合而成的。
H2O
O2
H2
宏观物质种类繁多,但构成物质的原子种类不是很多,每一类原子都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基本成分,称为一种“元素”。
二、讲授新课
水是由氢和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氢气是由氢元素组成的,
氧气是由_______元素组成的。
H2O
O2
H2

二、讲授新课
二氧化碳(
CO2
)是由___________元素组成的.
CO2
氧原子
O
碳原子
C
碳和氧
二、讲授新课
化学就是在原子、分子的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应用的一门基础自然科学。
二、讲授新课
通过本节的学习,与以前比较,你是否每看到一种物质就会想到它们都是由原子或分子构成的?
金刚石分子
石墨分子
二、讲授新课
观察下列的分子模型,看看它们各是由哪几种原子构成的?
将这些模型拆开来,把同类的原子分别放在一起,数一数一共有几类?属于几种元素?
H2O
O2
H2
CO2
CO

氢气
二氧化碳
一氧化碳
氧气
二、讲授新课
水分子由氢、氧两种原子构成;
氢分子由氢原子构成;
二氧化碳分子由氧原子、碳原子构成;
一氧化碳分子由氧原子、碳原子构成;
氧分子由氧原子构成。
一共有三种原子(氢、氧、碳原子);
分别属于三种元素(氢元素、氧元素、碳元素)。
三、课堂小结
三、物质构成的奥秘
(1)宏观物质是由微观粒子构成的。
(2)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分子、原子等。
(3)微观模型和符号
水分子:H2O
;氢分子:H2
;氧分子:O2
化学的概念:化学就是在原子、分子的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应用的一门基础自然科学。
O
H
H
H
H
O
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