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1 构成物质的微粒(II)——原子和离子(共19张PPT+3份视频素材)

文档属性

名称 2.3.1 构成物质的微粒(II)——原子和离子(共19张PPT+3份视频素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粤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0-08-15 18:03:11

文档简介

(共19张PPT)
构成物质的微粒
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离子等微粒构成的
分子的基本内容
分子的特性
回顾旧知识
原子、离子
物质大多是由不同的分子组成的,
分子还可以分成更小的微粒。
更小的微粒

原子
氧化汞的分解实验:
化学变化
氧化汞
汞+氧气
加热
思考:
反应物----氧化汞是由什么微粒构成?反应生成的物质即生成物----氧气和汞分别是由什么微粒构成的?

加热
氧化汞(HgO)
汞(Hg)
氧气(O2)
在化学变化中,反应物氧化汞的分子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构成氧化汞的汞原子和氧原子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模拟
结论:
1、原子是构成物质的另一种微粒。原子构成分子,
原子也可直接构成物质。如金属汞、稀有气体。
2、在化学变化中,分子本身发生变化,而原子本身
没有变化,只是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构成新的物质。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分子
原子
基本性质
体积小、质量小、不停地运动、微粒之间有间隔
定义
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
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本质区别
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不能再分
联系
分子可以分裂为原子,原子可以相互结合形成分子
分子与原子的区别和联系
空气中的物质
构成该物质的分子
构成该分子的原子
氮气(N2)
氧气(O2)
二氧化碳(CO2)
水蒸气(H2O)
稀有气体(He、Ne、Ar等)
完成P47检查站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那它是不是构成物质的最小微粒呢?
人们为了揭示原子结构的奥秘,经历了漫长的探究过程。其中英国科学家汤姆生和卢瑟福为人们认识原子结构作出巨大贡献。
1897年,英国科学家汤姆逊给高真空的放电管两端电极通电,阴极放出一种射线,这种阴极射线在外加静电场中发生偏转,证实了阴极射线是带负电的粒子流。经测定,每个粒子带有1个单位的负电荷,每个粒子要比原子的质量小1800多倍。
1904年汤姆逊公布了关于原子结构的观点:
原子是由带正电荷的物质构成的一个球状物体,
由正电荷约束在球状体内部
带负电荷的电子。
即原子是由带正电的微粒
和带负电的电子构成
1911年,卢瑟福用一束带正电的、质量比电子大得多的高速运动的α粒子轰击金箔,
他发现:
①大多数α粒子能穿透金箔而不改变原来的运动方向;
②一小部分α粒子改变了原来的运动方向;
③有极少数α粒子被弹了回来。
如何解释?
请同学们猜想原子具有怎样的结构?
卢瑟福认识到,汤姆逊的原子模型是
错误的。实际上,原子的大部分都是真空的
这就意味着,大部分的α粒子是直接穿过
原子的。原子的质量几乎全部集中在位于
原子中心的核上。当阿尔法粒子碰撞到
这个核时,就会被弹回来。
卢瑟福把原子比作一个微型的太阳系,原子核就是太阳,而电子就是沿轨道环绕原子核运行的行星。
1913年丹麦原子物理学家玻尔在卢瑟福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电子云模型,又称玻尔原子模型,玻尔获得了192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1920年,卢瑟福又提出了中子假说

后来他的学生查德威克通过实验证明了中子的存在,也因此获得了1935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原子核(带正电)
核外电子(带负电)
质子
中子(不带电)
一个质子带一个单位正电荷
电中性
一个电子带一个单位负电荷
原子内部的奥秘
=
P49,讨论与交流,比较各原子的质子数与中子数之间的关系,以及质子数与核外电子数之间的关系,有那些规律?
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与中子数是无关的
某原子的核外有11个电子,则它的原子核里有几个质子?核电荷数是多少?
11
11
你能找出那些规律?
P50原子结构示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