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美版五年级上册 美术 教案 第7课 面塑

文档属性

名称 桂美版五年级上册 美术 教案 第7课 面塑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74.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桂美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20-08-15 18:31:2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教学设计个人信息
姓名 单位 联系方式
设计者
房山区窦店中心校
指导教师
房山区教师进修学校
指导教师
房山区窦店中心校
教学基本信息
课题 有趣的面塑
学科 小学美术 学段: 高年级 年级 五年级
相关 领域 现代信息技术 劳动技术
1.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1.本课在设计上依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学习意义的获得,是每个学习者以自己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对新信息重新认识和编码,建构自己的理解。在这一过程中,学习者原有的知识经验因为新知识经验的进入而发生调整和改变。学习不是简单的信息积累,更重要的事包含新旧知识经验的冲突,以及因此而引发的认知结构的重组。学习不是简单的信息输入、存储和提取,是新旧知识之间双向的互相作用过程,也就是学习者与学习环境之间互动的过程。 2.注重在课堂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组织学生围绕问题展开讨论和学习探究,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使学生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通过尝试两种新的技法,提升学生动手操作的实践能力、提高对生活物品的审美评价能力,激发美化生活的愿望。
2.教学背景分析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有趣的面塑》是窦店中心校校本课程,依托三年级《面塑》这节课进行拓展。学生在三、四年级已经掌握了揉、搓、拧、压、按等基本技法。本课旨在基本技法之上学习两个新技法拨花和链珠,通过与基本技法的结合创造更加新颖的作品。使学生了解我国历史悠久、丰富多彩的面塑文化同时,还能培养学生大胆的创新能力和表现能力,激发学生热爱民间艺术的情感。
(二)学情分析
这个班我已经带三年多了,学生思维活跃学习兴趣浓厚。他们善于观察学习,动手欲较强,初步具有一定美术欣赏评价的能力。由于每个人的美术素养不同,所以设计教学中要更加关注那些美术素养较差的学生,整个创作过程采用探究、尝试、小组合作的方式,锻炼学生交流和合作能力。
(三)教学设计思路
依据本理论,在设计教学过程中,更多的是让学生欣赏不同的作品,从欣赏中学会制作方法,教师通过演示两种新技法,让学生学会如何对新技法进行巧用,进而克服本课重难点。本课采用学生实物作品进行导入,学生通过观察、思考、探究,回忆之前所学过的技法,采用拨花和链珠两种新技法制作出具有美感的作品。学生在欣赏作品的同时,能够简单了解新技法,学会方法后,小组讨论、探究并创作作品。作品完成后评价采用自评、互评、师总评的方式,根据学生对新技法的运用情况进行评价,这样既锻炼学生的交流和表达能力,还提升了学生的审美能力。
(四)教学准备:
1.教师:学生作品、教学课件(演示文稿)。
2.学生:面塑、塑刀、牙签、梳子等。
3.教学目标分析
知识与技能:初步了解“面人汤”第三代传人汤夙国及其作品特点。尝试、体验并学会运用拨、链珠面塑技法制作自己喜欢的面塑形象。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面塑艺术的学习交流,发展学生对面塑艺术的感知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及造型表现能力,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在作业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了解我国历史悠久、丰富多彩的面塑文化,培养学生大胆的创新能力和表现能力,激发学生热爱民间艺术的情感。
教学重点:学会并运用拨花和链珠这两种技法。
教学难点:能够灵活运用面塑技法,大胆的创新和表现作品。
4.教学过程(表格描述)
教学阶段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
意图 技术应用 时间
实物导入 揭示课题 1.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件面塑作品,你们看一看人物的头发是如何制作出来的?
学生猜想并回答。
2.那就按照你们的想法去尝试吧。
学生尝试技法琏珠。
揭示课题:面塑
学生观看作品思考。

激发学习兴趣。

作品照片
2分

探究学习
体验技法
1.谁来展示一下你的制作成果,并说一说制作方法?
学生展示并讲解
师小结:这种用梳子来制作的技法叫做琏珠,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新技法之一,同学们基本可以使用梳子去尝试这种新技法,但是在操作过程中,由于用力不均匀导致纹路不清晰,下面老师给大家演示。
2.琏珠这个技法在作品中是如何运用的呢?请同学们看大屏幕,哪里运用到了琏珠这个技法?
学生观看并回答。
师小结:人物的头发运用链珠,头发起到的作用是装饰,毛毛虫的身体是用链珠技法制作的,属于主体。链珠这个技法既可以用来装饰也可以制作主体。
3. 除了链珠这个新技法,我们还要学习另外一个新技法拨花,请同学们看大屏幕,小组讨论一下,这个作品中的花是如何制作出来的?
学生讨论。
师:哪个组来说一说你们的讨论结果?
学生回答。
师:那就按照你们的想法去尝试吧。
学生尝试技法拨花。
师:哪个组尝试成功了?谁来说一说你在制作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
学生回答
小结并演示技法拨花。
4.拨花在作品中起到什么作用呢?
学生回答
师小结:主要起装饰的作用,运用拨花和链珠这两种新技法,可以创作很多漂亮的作品,下面我们一起欣赏一些利用这两种新技法创作的面塑作品。
5.作品欣赏
6.小组讨论你想利用新技法制作什么样的面塑作品。
学生讨论并汇报

尝试体验新技法
拓宽思路,了解技法在作品中的运用。
学生讨论交流。
汇报成果
观看技法拨花的制作过程。
感受面塑的魅力。

解决重点。
解决重点。
拓宽思路,解决难点。
演示
16分

艺术创作
1.出示作业要求。
(1).制作一件面塑作品,在制作过程中要运用到拨花和链珠这两种新技法。
(2). 作品可单独完成也可以小组合作完成。

学生大胆时间,互相交流、学习,运用不同的技法创作出自己喜欢的作品。 启发学生的思维。鼓励学生大胆实践,创作出自己喜欢的作品。

35分

展示评价
1.组织学生将作品放到展示架上进行展示。
2.评价要点:
(1)谁的作品形象生动、漂亮、新颖。
(2)作品中运用到了拨花和链珠这两种技法。 学生把作品放到展示架上。
欣赏同学的面塑作品,根据评价要点进行评价。


38分
课后拓展
面塑作品的拓展 学生欣赏、学习,拓宽思路,感知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开拓学生的视野,拓宽思路。

40分
5.学习效果评价设计
评价方式:自我评价、同伴评价和教师总评。
评价量规 评价内容
评价标准
评价等级
优秀
良好
一般
学习态度
精神饱满,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乐于与他人交流。
学习习惯
学习过程中能够积极思考,独立划批,并敢于发表个人见解。
学习方法
能够展开想象,领悟新技法。
学习能力
初步了解“面人汤”第三代传人汤夙国及其作品特点。尝试、体验并学会运用拨、链珠面塑技法制作自己喜欢的面塑形象。
通过对面塑艺术的学习交流,发展学生对面塑艺术的感知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及造型表现能力,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在作业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
使学生了解我国历史悠久、丰富多彩的面塑文化,培养学生大胆的创新能力和表现能力,激发学生热爱民间艺术的情感。
6.本教学设计与以往或其他教学设计相比的特点(300-500字数)
本课教学设计,教学目标合理,突出了美术课的发现美、感悟美、创造美的特点。本课采用学生作品做导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进入学习状态,突出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充分体现学生的主题意识,强调学生的实践中掌握方法没、学会学习,通过老师提出的问题,学生亲身动手做实践,领悟新技法,进而实现教学目标的要求。 在学法上以学与练紧密结合为主,学生对新技法的掌握有一定的难度,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实验探究的方式主动去理解知识、掌握新技法,在动手的过程中,使眼、手、脑三者协调一致,增强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了学生大胆细致、勇于挑战的精神。在此基础上,通过对艺术作品的直观欣赏以及对作品表现形式方面的思考,使学生体会到面塑作品独有的美感,并创造性地表现这种独特的美,表达自己心中的所感所想。在表现过程中,积极思考,大胆创造,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
教师在课堂上积极真诚地充当鼓励者、引导者,在与学生平等对话、交流、协作中创造一个宽松、自由的课堂环境,师生共同欣赏、理解、合作,共同从生活中发现美、感受美、表现美,开阔艺术视野,提高审美素养,成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辅导者、课堂教学环境的设计者、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