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8张PPT)
地
形
图
的
判
读
课前小活动:
猜猜看
两个胖子开会。(
)
双喜临门。
(
)
见面不见发。
(
)
夏天盖被子。
(
)
合肥
武汉
包头
重庆
学习目标:
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山顶、山脊、山谷等地形部位。(重难点)
2.学会在活动中欣赏他人,形成与人合作的意识,并逐步养成求真务实、坚持不懈的科学精神。
0
地面上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一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
1.甲地的海拔是多少?
2.乙地的海拔是多少?
3.甲乙两地的相对高度
是多少?
读图回答
1500米
500米
1000米
地面高度的表示方法
海
拔:
相对高度:
温故知新
等高线:地图上海拔高度相同点的连线。
等高距:
指两条相邻等高线之间的高度差
。
温故知新
甲
乙
丙
丁
1500
1400
1450
1350
1300
1200
1250
想要到山顶,选哪条路好呢?
1500
1400
1450
1350
1300
1200
1250
认识不同的山体部位
山脊
山峰
山谷
陡崖
自学课本25页,思考:在等高线地形图上如何判断不同的山体部位?
等高线数值最大,呈闭合状,数值内高外低。
山峰
山岭的顶部,呈线状延伸,等高线弯曲部分向等高线数值小的方向凸出。
山脊
山脊之间低洼的部分,也呈线状延伸,等高线弯曲的部分向等高线数值大的方向凸出。
山谷
两个相邻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分,一组等高线的中间部分。
鞍部
多条等高线相互重叠的地方,加上符号表示。
陡崖(悬崖)
缓坡
陡坡
等高线分布的疏密与坡度陡缓有什么关系?
等高线
;
等高线
。
密集
稀疏
1.
每组拿铁丝做一个山体模型,现已将模型沿等高线切断,请你将每层的外轮廓线按其镶套关系描绘在纸上。
2
.总结所绘等高线地形图的图形特征,并派代表展示成果。
牛刀小试
智慧小锦囊
山峰
山脊
山谷
陡崖
甲
乙
丙
丁
1500
1400
1450
1350
1300
1200
1250
想要到山顶,选哪条路好呢?
实战演练
请各位组长抽取登山路线,通过小组讨论,分析所走路线的特征和会遇到的景观。
甲
乙
丙
丁
1500
1400
1450
1350
1300
1200
1250
勇攀高峰
不畏艰险
攀岩
踏瀑戏水
激情满溢
你来做一做
M路线较容易.
原因是:
M处等高线分布稀疏,
山体坡度缓.
800
400
山顶
山脊
山谷
鞍部
1.
图中A点海拔是_____米,
B点海拔是_____米;它们之间相对高度是_____米.
2.
从地形部位看,
甲是_____;
乙是_____;
丙是_____;丁是_____.
3.
若某游客打算从M、N两条路线登山,
哪条路线更容易?
为什么?
4.
甲、乙、丙、丁四个地方,可能有河流(小溪)经过的是?
为什么?
丙地。
原因是位于山谷,属于集水区域。
1000
800
400
B
A
M
N
甲
乙
丙
丁
读下面等高线地形图,回答问题:
400
N
甲
乙
拓展延伸:
计划修建一条甲村到乙村的公路应选择蓝色方案,还是绿色方案,为什么?
1、减少施工难度;
2、减少修路的工程量;
3、道路平坦,利于车辆行驶;
4、不易造成水土流失;
点拨:公路、铁路线建设一般沿等高线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