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课 君主立宪制的英国课件(共2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7课 君主立宪制的英国课件(共21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08-15 20:28: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1张PPT)
文艺复兴
开辟新航路
为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
奠定思想和经济基础
反封建
反宗教神学
开辟市场
积累资本
(人被发现)
(世界被发现)
温故知新
伊莉莎白女王
特蕾莎·梅首相
谁是英国真正的统治者?
第17课
君主立宪制的英国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君主立宪制
也称“有限君主制”,它是资本主义社会的一种政权组织形式,是指资本主义国家的君主权利受到宪法制约和限制的君主制。在这种政体下,君主是名义上的世袭国家元首,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国家权力中心在议会。
一、议会与王权的矛盾(起因)
1.议会制度:1215年,英格兰颁布《大宪章》,确立了“王权有限”和“王在法下”的基本原则,基本形成议会制度。
议会至上,限制王权
贵族
国王
议会《大宪章》
王权有限,王在法下
思考:从这幅漫画里你能得出什么信息?
上议院
议会的上院
14世纪上半叶,议会形成上下两院。上院主要由贵族和高级教士组成,又称贵族院。
下议院
议会的下院
下议院主要由地方各县及各市镇的骑士、市民和资产阶级化的贵族组成,又称平民院
领导阶级:
资产阶级和新贵族
2、国王专权(斯图亚特王朝)





推崇“君权神授”理论,渴望王权专断。
“国王创造法律,国王应居于法律和议会之上。”
国王的权力至高无上。除了上帝,我不对任何人负责
查理一世
矛盾焦点:王权至上还是议会至上,王在法下还是王在法上
根本原因:斯图亚特王朝的封建专制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权利请愿书》:要求国王不经议会同意不得征税;不经法院判决不得随意逮捕人;和平时期不得随意在居民家中驻军。
查理一世
解散国会,矛盾激化
斗争实质:封建君主专制与资本主义制度之间的斗争
二、概况:
1、开始:
国王
解决经费问题
议会
限制王权问题
2、高潮:
1649年,查理一世被处死,议会废除君主制,宣布英国为共和国
1640年,议会重开
处死查理一世
处死查理一世,不仅仅是查理一世生命的结束,其意义在于否定了君权神授,它标志着近千年英国封建制度的终结。
3、曲折与反复:
共和国时期克伦威尔被议会尊为“护国主”,独揽大权,实行个人专权的统治。
克伦威尔
(1)克伦威尔独裁
一个没有国王头衔的国王!
(2)斯图亚特王朝复辟
1660年,查理二世做了英国国王,英国恢复了君主制。但国王权力受到限制。
查理二世
詹姆士二世恢复天主教和专制制度,进行反攻倒算。
4、结束:
“女婿登基,丈人逃亡”
1688年英国发生政变,废黜詹姆士二世,迎请他的女儿玛丽和女婿威廉入主英国,这次政变史称“光荣革命”
材料:光荣革命是英国历史的转折点,从表面上看似乎一切都没有变化,只是换了国王,但实质上新国王是议会创造出来的,没有议会就没有国王的王位,……既然创造了国王,主权当然在议会了。
—钱乘旦、许洁明《英国通史》
思考:“光荣革命”中“光荣”二字的含义?
①形式:没有流血;
②结果:资产阶级掌握政权。
光荣革命:一小步妥协,一大步进步
三、结果:
▲重申英国人“自古就有的权利”,如议会定期召开、议员享有讨论国事和言论自由的权利、征税权属于议会、国民可以自由请愿等;
▲国王不经议会许可,不能随意废除法律,也不能停止法律的执行;
▲未经议会许可,国王不得征收捐税;
▲任何天主教徒都不能担任英国国王,英国国王也不能与天主教徒结婚;
《权利法案》的内容:
《权利法案》的作用:
英国确立了议会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最高地位,逐渐形成了君主立宪制。
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了《权利法案》,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统治开始确立起来。
漫画:君主立宪制
(2)对世界:推动了世界历史的进程,揭开了欧美资产阶级革命的序幕,标志着世界近代史的开端。
四、意义:
(1)对英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确立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为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了障碍,为英国的工业革命奠定了基础。
“风能进,雨能进,国王不能进。”
清朝皇帝康熙曾经说过:“今天下大小事务,皆朕一人亲理,无可旁贷。若将要务分任他人,则断不可行。所以无论巨细,朕必躬自断之。”
君主专制
君主立宪制
比一比
合作探究
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有什么特点?
2.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过程说明了什么?
具有长期性、反复性、曲折性和不彻底性。
一种新的社会制度代替另一种旧的社会制度并不是一帆风顺的,需要长期反复的斗争。
“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