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8张PPT)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绿色植物是如何长大的呢?
光合作用
竹子
2000多年前亚里士多德提出,植物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全部来自于土壤。这一观点统治了西方近2000年。
雨水
5年后
柳苗重
2.5kg
土壤干重
90kg
76.8kg
89.943kg
74.3kg
0.057kg
>
十七世纪上半叶比利时科学家赫尔蒙特进行了柳苗实验。
雨水
赫尔蒙特由此得出结论:植物体是从水中取得生长所需的物质,即水是合成柳树体内有机物的原料。
?
1771年普利斯特里实验
蜡烛燃烧实验
小白鼠实验
实验现象
1.蜡烛实验
现象
有绿植的
玻璃钟罩内
无绿植的
玻璃钟罩内
一段时间后
未熄灭
熄灭
2.小白鼠实验
现象
有绿植的
玻璃钟罩内
无绿植的
玻璃钟罩内
实验开始时
活跃
活跃
2小时后
活跃
不太活跃
4小时候
活跃
更加不活跃
6小时候
依然活跃
死亡
结论:
绿色植物能够更新由于蜡烛燃烧或动物呼吸而变得污浊了的空气。
后来很多科学家想重复普利斯特里的实验,结果发现有时成功有时失败;甚至有的人得到完全相反的结论,认为植物跟动物一样能使空气变污浊。
你认为出现不同实验结果的原因是什么?
1779年,荷兰科学家英格豪斯做了500多次植物更新空气的实验。
结果发现:
普利斯特里的实验只有在阳光照射下才能成功。
阅读材料
材料一:
1743年,拉瓦锡出生在一个律师之家。他酷爱化学,二十五岁时成为法国科学院院士。就在他成为院士的时候,他读到的一篇论文,说金刚石在空气中加热,会燃烧起来,变成一股气体,消踪匿迹。这篇论文使拉瓦锡深感兴趣。于是拉瓦锡开始通过燃烧实验探究空气中的主要成分。
1774年10月,普利斯特里拜访了拉瓦锡,并把自己关于玻璃钟罩和小白鼠实验中的重要发现告诉了拉瓦锡。拉瓦锡受到了启发,做了精细的实验,终于揭开了空气的真面目──原来,空气是由氧气、氮气、二氧化碳等气体混合组成的。同时也证明了燃烧是需要消耗氧气的。
材料二:
一个人几天甚至十几天不吃食物,或几个小时甚至几十小时不饮水,都有可能勉强维持生命,但是几分钟不呼吸就会因窒息而死亡。其实不仅是人,其他动物和植物也都需要不断地与外界环境进行气体交换——获得氧气和排出二氧化碳,这是维持生命活动必不可少的条件。
光合作用真的会产生氧气吗?
金鱼藻
金鱼藻
水
起始液面高度
金鱼藻实验
五小时后的液面高度
金鱼藻实验
结论:
光合作用能够产生氧气。
1845年,德国科学家梅耶(R
.Mayer)指出: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把光能转换成化学能储存起来。
理论
1864年,萨克斯通过实验对此进行了验证。
萨克斯实验
遮光暗处理(48h)
萨克斯实验
选叶遮光
萨克斯实验
移至光下
萨克斯实验
淀粉
结论:
光合作用产生淀粉。
萨克斯实验
萨克斯实验
银边天竺葵
萨克斯实验
遮光暗处理(48h)
萨克斯实验
实验过程
光照4h
叶片银边部分未产生淀粉
叶片绿色部分产生了淀粉
结论:
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
遮光暗处理(48h)
清水
25%氢氧化钠溶液
能够吸收二氧化碳
光照4h
实验过程
清水
25%氢氧化钠
结论:
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
通过以上光合作用探究历程,我们已经完成了光合作用反应式,
那么你能根据反应式,总结光合作用概念吗?
光合作用概念:
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阳光提供的能量,将二氧化碳和水合成为淀粉等有机物,同时把光能转变为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称为光合作用。
通过今天对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学习,你认为它们在生态系统中有什么作用?
我们应该如何对待它们?
年代
科学家
结论
17世纪中叶
赫尔蒙特
原料:水
1771年
普利斯特里
原料和产物:更新空气
1779
英格豪斯
条件:光照
1785年
绿叶在光下放出的是氧气,吸收的是二氧化碳
1845年
梅耶
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起来
1864年
萨克斯
产物:淀粉
光合作用发现历程总结:
小组实验:验证氧气的产生以及验证需要二氧化碳;
萨克斯(银边天竺葵):场所叶绿体。
谢谢大家!
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