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关三叠 
【教学内容】 
人民教育出版社八年级下册《阳关三叠》 
【教学模式】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课型】 
综合课 
【教学目标】 
吟唱感受《阳关三叠》,让学生了解、体验中国古代音乐中的离别之情,感受友情的珍贵,增强对我国古代音乐的热爱。 
通过欣赏古琴曲《阳关三叠》和演唱琴歌《阳关三叠》,让学生感受、体验古曲的韵律。? 
3.能够感知古代“琴歌”的古诗古韵、用正确的情感演唱《阳关三叠》,体验表现《阳关三叠》的风格、并从中获得相互合作、参与音乐、表现音乐的乐趣。 
【教学重点】 
熟唱《阳关三叠》的主题旋律,感受古人的诗词与古琴的韵味。 
【教学难点】 
唱准“遄行,遄行”八度大跳音,体验难分难舍的情感。从相关音乐要素中体会歌曲忧伤、惜别和期待的情感。 
【教学准备】 
一、录制教学视频: 
1.《阳关三叠》学节奏和唱谱视频。 
2.《阳关三叠》学唱歌视频。 
二、布置教学任务: 
1.根据教学视频,学习歌曲《阳关三叠》的节奏和乐谱、学唱歌曲《阳关三叠》。 
2.分组寻找中国诗词和音乐结合的歌曲,并在课堂上演唱。(分为男生组和女生组两大组,分别寻找一首与中国古诗词相关的歌曲,并把歌曲带到课堂上进行演唱,演唱形式自行决定,有需要老师指导和帮助也可提前联系老师。) 
3.布置两位会弹古筝的同学练习《阳关三叠》的伴奏。 
三、教具准备: 
古琴、古筝、键盘、鼓。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根据课前教学任务,分组上台演唱与诗词有关的歌曲。 
二、新课 
(一)认识古琴 
1.认识古琴结构和背景。 
教师把古琴带到课堂上,实物介绍乐器古琴。 
认识古琴三种基本音色。 
 散音、按音、泛音。 
教师弹奏古琴曲《阳关三叠》。 
教师弹奏古琴曲《阳关三叠》后,学生回答有哪种基 
本音色? 
唱歌《阳关三叠》 
1.朗诵歌词 
 ①全班朗诵歌词前四句,也就是古诗《送元二使安西》。 
②加重音几号,再次朗诵,感受韵律。 
③请一位同学上台朗诵,教师用古琴伴奏,感受古人琴诗 
共鸣的古韵。 
2.根据教学视频,检查学生唱谱情况。 
 ①练声。 
 ②唱谱。 
3.根据教学视频,检查学生唱歌曲情况。 
 ①请会弹古筝的同学用古筝伴奏,全班唱歌曲。 
 ②学生提出课前学唱歌曲难点,师生共同解决。 
4.分析歌曲,深入理解歌曲,用正确情绪再次演唱歌曲。 
①三叠的意思? 
②分析歌曲曲式。 
③探讨歌词离别之情,升入理解歌曲意义。 
5.加入鼓点为歌曲伴奏。 
6.时空对话王维,完整演绎歌曲离别情景。 
三、拓展 
 观看古诗新唱视频《山居秋暝》。 
【课后反思】 
 反思:学生们在认识古琴这个环节,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一是有实物在,二是喜欢听跟古琴相关的传说。很快辨别出古琴的几种音色。学生课前的学习情况也很不错,但是在问询难点时,学生主动提出的概率不高,以后要着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时及时记下难点疑点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