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关系(二)--欧姆定律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关系(二)--欧姆定律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2.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华东师大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1-07-27 10:28:0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3.5.2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关系
――――《欧姆定律》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的
1.理解欧姆定律的内容及其表达式的物理意义,了解定律中各量的单位;
2.能较熟练地运用欧姆定律分析解决有关的简单问题
3.知道什么叫伏安法
4.掌握并会运用控制变量法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欧姆定律理解及利用欧姆定律对电路问题进行计算。
(三)教学过程
复习引入
物理量 电流强度 电压 电阻
符号 I U R
定义 单位时间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量 导体产生电流的原因 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
单位 安培 伏特 欧姆
单位符号 A V Ω
思考:
将一节1.5V 的干电池或电池组接入相同电路中,小灯泡亮度有什么不同?说明什么问题?
教师提问:
导体中的电流跟它两端的电压有什么关系,导体中的电流和它的电阻有什么关系,
(请同学不看书回答)
学生回答:……
教师:
同一段导体中的电流跟两端的电压和它的电阻三者之间的关系如何,我们这节课要来学习他们的关系,并通过实验得出一个定律,即欧姆定律。
2.新课教学
教师:
研究导体中的电流跟两端的电压和它的电阻三者之间的关系如何,我们先来介绍一种研究的方法——控制变量法
[板书]控制变量法——当某个因素和多个因素有关的时候,要研究这个因素和多个因素的关系时,要先控制其余几个因素不变,研究这个因素和一个因素的关系。
学生设计实验方案
学生回答:
1、保持导体电阻不变, 改变两端电压,研究导体中电流和两端电压关系
2、保持两端电压不变, 改变导体电阻 ,研究导体中电流和导体电阻关系。
教师:想一想怎么设计电路图?
(教师可以让学生设计电路图和表格,或者分组设计,两组设计一个,另两组设计另一个,教师可以从旁指导)
教师将正确的电路图投影到黑板上
学生根据电路图连接实物,并分组进行实验,教师从旁进行指导指出连接实物时候的注意点。
学生根据实验结果自己得出结论:
1、导体电阻不变,导体中电流和两端电压成正比。
2、两端电压不变,导体中电流和导体电阻成反比。
教师讲解:
欧姆定律更全面地反映导体中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关系.现在大家用了几十分钟就学习到的这个电学的基本规律,是德国物理学家花了10年的时间,自己制造了测电流的仪器和寻找到电压稳定的电源,经过长期细致研究才得到的.后人为了纪念他的贡献,把电阻的单位和上述电流定律都用他的名字命名——欧姆定律
[板书] 欧姆定律——导体中的电流,跟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这段导体的电阻成反比。(学生在书本上把概念划出来)
电压
表达式:电流 = ———— 公式: I = U/ R
电阻
变形公式:U = IR R=U/I
单位: I— 安培 (A)
U—伏特 (V)
R—欧姆 (Ω)
[板书]
关于欧姆定律的几个注意点:
1、欧姆定律所描述的电流、电压、电阻三者的关系都是对于同一段导体而言,U、R、I三个量中,知道两个可求其余一个
2、在计算公式中 电流 电阻 电压的单位关系为
1安 = 1伏 / 1欧
(若已知量的单位不是伏、安、欧,要先化为伏、安、欧再代入式子计算)
3、对于变形公式R=U/I 电阻大小只和电阻的横截面、接入电路的长度、材料有关,与两端的电压、电流无关。
课堂练习:
练习1、一个电灯泡工作时的灯丝电阻是807Ω,如果电灯两端的电压是220V,求灯丝中通过的电流大小。
解:(根据题意作电路图)
答:灯丝中通过的电流为0.27安。
(通过练习1 教师讲解时要求学生注意解题的格式,解题要规范)
练习2、如图已知:电源电压为 10V,闭合开关电流表所示读数为 0.5A,电压表读数为 3V,求 电阻R1 、R2 的阻值各为多少?
3、小结
学生自己归纳今天你学到了什么?
教师:
这节课我们在实验得出的规律的基础上概括总结出了欧姆定律.今后学习中我们将会接触到这一电学基本规律的广泛应用.今天复习的任务首先是把定律的物理意义真正理解清楚.在作业中一定要注意解答的书写格式,养成简明、正确表达的好习惯.
4、布置作业
A
V
15
10
5
电阻R(欧)
电流I (安)
电压 U=2 伏
2
1.5
1
电压U(伏)
电流I (安)
电阻 R=5 欧
A
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