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物理教案:13.3比热容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教案:13.3比热容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2.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0-08-16 23:36:3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题
3.比热容
执教
教学目标
1.知道什么是物质的比热容,知道比热的单位及其读法。
2.知道比热是物质的特性之一,会查物质的比热表。
3.会根据水的比热较大这一特性来解释一些有关的简单现象。
4.加深比热的概念的理解,学会根据比热容进行热量计算。5.理解热量的计算公式。6.知道各种形式的能是可以相互转化的。7.知道能量在转化和转移过程中,能量的总量保持不变。
重点
理解比热的概念。理解热量的计算公式,掌握能量守恒定律。
难点
根据水的比热较大这一特性来解释有关的简单现象。热量计算公式的应用
教具
演示
烧杯,电加热器,空气温度计,水,煤油等。
学生






学生活动
教学过程设计
(I)一.复习
提问:热传递的实质是什么?什么叫做热量?为什么热量的单位跟功的单位相同?
二.引入新课
大家都有这方面的经验:烧开一壶水比烧开半壶水需要的热量多,把一壶水烧开比烧成温水需要的热量多。可见,水在温度升高时吸收的热量和水的质量有关,和温度升高的度数有并,水的质量越大,温度度升高的度数越多,吸收的热量越多。别的物质也是这样的
。那么,所有的物质,在质量相等、温度升高的度数也相等时,吸收的热量是不是跟水一样多呢?
三.新课教学
1.演示实验:P20图2-14实验
实验结果:煤油温度升得快。这表明质量相等的水和煤油在温度升高的度数相同时,水吸收的热量比煤油多。
2.比热容:换用其他物质,重复上述实验,得到的结果是类似的。就是说,质量相等的不同物质,在温度升高的度数相同时,吸收的热量是不同的。怎样来表示各种物质的这种物质上的不同呢?-----在物理学中就用比热容来表示。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1℃吸收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比热容是物理的一种性质,它只与物质的种类有关,与物质的体积和质量等因素无关。3.比热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比热的单位是焦/(千克·℃),读作焦每千克摄氏度。符号:J/(kg·℃)
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降低1℃放出的热量和它温度升高1℃吸收的热量相等。数值上也等于它的比热容。4.查比热表:(1)水的比热是4.2×103
J/(kg·℃)。它表示1千克的水当温度升高(或降低)1℃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是是4.2×103
焦。(2)查铜、铅、铝等物质的比热,并与水的比热作比较。得出水的比热最大。水比热大的特点,在生产、生活中也经常利用。如汽车发动机、发电机等机器,在工作时要发热,通常要用循环流动的水来冷却。冬季也常用热水取暖。(分析课本图2-15,2-16,说明利用水取暖和冷却的原理)(3)为什么夏季内陆比沿海炎热,冬季内陆比沿海寒冷。
5.小结
通过一些具体问题的讨论,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比热的概念。6.布置作业(II)一.复习
1.什么叫做比热?比热的单位是什么?怎样读?
2.水的比热是多少?它表示什么物理意义?
3.比较下列物质谁的比热大:一滴水和一桶水?一枚铁针和一支铁棒?0℃的水和100℃的水?
回想生活经验观察实验,思考得出结论练习比热单位的写法与读法查表试解释现象
教学过程设计
二.新课引入。以水的比热为例,说明它的物理意义,使1千克的水温度升高1℃,需要吸收4.2×103
焦的热量,完成下列表格质量升高温度吸收热量1kg1℃4.2×103J2kg1℃2kg2℃从填上表格引入热量的计算,并启发学生得出热量计算用比热×质量×升高的温度。三.新课讲授。1
吸热公式及理解。(1)Q吸=cm(t-t0)
用Δt升=(t-t
0)表示升高的温度可写成Q吸=cmΔt升式中的Q吸是吸收的热量,单位是J;c是物质的比热;m是物质的质量,单位是kg;t0初温,t是末温,单位是℃。(2)公式的应用。例:(幻灯显示)。2
放热公式的理解。(1)Q放=cm(t0-t)
用Δt降=(
t0-t)表示降低的温度可写成Q放=cmΔt降(2)公式的应用。例:(幻灯显示)。注:1、学生容易把t0和t混淆,所以要告诉学生记忆的方法:有标脚“0”的就可想到“一切从零开始”就表示开始的温度即初温。没有标脚的就是末温。)
2、区别“升高”、“升高了”、“升高到”和“降低”、“降低了”、“降低到”3 各种能的相互转化:机械能转化成电能,光能转化成化学能转化成电能等。能量守恒定律小结练习、布置作业
完成复习提问完成表格内容得出热量的计算式记忆公式记忆公式注意学法阅读P23-24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