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八章18.2《电功率》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八章18.2《电功率》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1.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0-08-17 07:55:1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8.2《电功率》
一、学情分析:
学生刚刚学习过《电功》的知识,已经能从能量转化的角度理解电流做功的实质,已经熟练掌握了控制变量的实验探究方法,但引入电流做功快慢的概念仍应注意方法得当,加之教材安排从能量转化的角度推导电功的计算公式会使探究实验的氛围一下子转化到理论的推演中,学生是否能接受这个过程安排时也要进行一定的考虑。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节能灯已经走进千家万户,学生在平时购买和使用白炽灯的机会已经很少了,根据这一情况,演示实验之前也要找到一个好的切入点帮助学生迅速进入教学情境中。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⑴知道电功率的物理意义、定义、单位
⑵理解电功率的公式,P=UI,进行简单的计算,能简单设计出测电功率的方法
⑶理解和区分用电器的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
2.过程与方法
⑴通过体验电能表表盘转动快慢跟用电器电功率的关系,提高观察能力和分析、概括能力
⑵通过实验观察、实验数据和实例的分析、与同学辨析的过程,进一步掌握物理研究问题的方法,不仅做到“学会”更做到“会学”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感受物理就在我们生活中
有节约用电的意识和习惯
4.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重点:电功率的建立,认识额定电压和额定功率
难点:额定电压和额定功率的理解
三、教学过程
【导
入】
1.用课件展示电器铭牌上的参数,看上面有哪些数据?你能从中发现什么?(长虹电视:200w,空调机:1000w,各是什么意思?)
由学生讨论交流:200度(度:生活中常用的说法)和1000度是代表了什么?
先让学生猜想:如果把电视机和空调机分别接入电路将会怎样?
(此时应引导学生的思路:为什么1000w的空调机接入电路后,铝盘转得快?做功的快慢即消耗电能的快慢)
2.课件动画演示:分别将电视机和空调机接入电路后,铝盘转动的情况。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自信心,更要观察电能表铝盘转动的快慢。)
谈话与引导:电能表铝盘转动的快慢跟什么有关系?(说明了什么?)
(引导得出:电能表铝盘走的快慢不同,表示用电器消耗的电能的快慢不一样)
3.谈话导入课题:可见只有做功的多少还不行,还有做功的快慢。那么我们应如何表示不同用电器的做功快慢呢?
【学习新知】
一、电功率
1.通过讨论和让学生对比第一册学过的机械功率的知识,引导学生得出电功率的知识.
投影:电功率是表示电流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启发:如果来比较不同用电器做功的快慢呢?
(设计意图:可以让时间相等,看做功多少;或者让其做功相等,看消耗时间的多少;只要说出大体意思即可,关键是让学生真正理解.)
得出:电功率是电流在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或所消耗的电能)
(特别要让学生理解:什么是单位时间?在课堂中应启发学生自己说出来)
2.投影:电功率的定义公式:P=W/t
注意:要让学生深刻理解此公式的意义。
谈话:我们上一节学习的电功的计算公式是什么?引导学生推导电功率的另一个公式:P=UI。
3.投影展示:电功率的单位:瓦(W)
千瓦(kW)
要求:应明确他们之间的进率
4.练习:(1)为了纪念在物理学中作出杰出贡献的科学家,有时会用他们的名字作为物理量的单位,其名字被用作“电功率”单位的是(

A.焦耳
B.欧姆
C.安培
D.瓦特
(2)电功率是表示
的物理量,它等于

之比。甲电动机在5s内做功15000J,乙电动机在1s内做功800J,则
_____
电动机做功较快。
(3)一只电热水壶的铭牌上标着“220V
1100W”的字样,它正常工作时,电流是多少?
5.解决导入本课时的问题:
告诉学生:在其他条件相同时,消耗的电能多,转化为内能(光能)的能量也就多,这就是为什么接入空调机铝盘会转得快的原因。(解决学生生活中的问题,实质:能量的转化)
6.讨论:P=W/t和P=UI这两个公式各有什么用途呢?
如学生不能回答应让学生进行讨论交流。
引导学生得出:P=W/t和P=UI各有其用途,当知道P、W、t中任意两个时,可以求出另一个(此时应指出:这样我们可以求出电功率,只要知道W和t即可,而W是可以用电能表来测量的,t可以用秒表来测量,让学生知道在生活中就可以测量,也为下一环节进行电能的节约的讨论做好准备);对于P=UI也是这样,此时应让学生掌握:这又是一种测量电功率的方法,为最后一个环节:实验探究(电灯功率与电压的关系)做好准备。
7.投影:
例题1(做一做):某电视机的电功率是
150
W,每天使用
3
h,一个月用电多少千瓦时?
(按
30
天计算)
8.练习:(1)
1
度电可以供
40
W
的灯泡工作多长时间?
(2)一台电视机
5
h
耗电
1
度,这台电视机的功率是多少?
(此练习用意在于为下一部分进行节约电能的讨论做好准备,而关于电功率的计算将有专门的计算。)
学生板演,教师巡回指导。
引导学生:这个结果3.6×106J正好是1kW·h电能,告诉学生知道:除了用标准的国际单位以外,还可以直接用kW、h和kW·h来直接运算,这样在数值比较大时更方便。
9.结合现实生活让学生口算一些生活中电能计算的题目,提高学生兴趣,为转入下一部分做铺垫。
二、“千瓦时”的来历
1.讨论(交流与合作):如何来节约电能?
投影展示:根据W=Pt这个计算公式,请同学们交流一下:
如何才能节约电能(减小电功W的值)?
2.布置课外的调查报告:投影展示
(设计意图: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
要求同学们观察(或调查)在学校发现过哪些浪费电能的现象,你(或你班)在学习与生活中是如何节约电能的?你对我校(或我班)如何进一步节约电能有何意见或建议,请课下继续交流讨论,写出调查报告或意见建议书(汇总后将择优提交学校有关部门)。
【课堂小结】
1.完成下表。
 
物理量
定义
单位
公式


功(W)
 
 
 
功率(P)
 
 
 


电功(W)
 
 
 
电功率(P)
 
 
 
2.有关电功率计算的推导公式:
P
=
UI
P
=
UI
I
=
U
/R
U
=
I
R
【课后作业与思考】
1.书面作业:课后练习题。
2.课后讨论:刚才我说用电高峰时,电压较低,为什么会这样呢?请同学们交流讨论一下。
四、课后反思
本堂课在教法上,采取以学生为主体,以问题为中心,以教师为引导,以小组合作为主要方式,让学生进行简单的实验设计,亲身体验探究过程,真正做到让学生“活”和“动”起来,同时在教学中结合了多媒体课件,对学生科学探究过程进行引导,以降低探究难度。
?本节课主要特点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电功率的概念是本节内容重点和难点之一,要巧妙地利用前面所学“速度”和“功率”的概念进行类比,使概念的得出水到渠成。探究电功率跟电压和电流关系的实验,是一个完整的探究活动,要让学生在前面实验探究基础上进一步体会探究的各个环节,让学生在科学探究的过程中体会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