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节 乘除法的关系 
【教学目标】 
知识和技能 
能根据具体情境和问题,写出乘法算式和除法算式。 
过程和方法 
让学生结合具体情境和问题,进一步理解乘法和除法的意义。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选择合适的条件提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行简单的数学思考。锻炼小组合作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进一步理解乘法和除法的意义,能根据具体情境和问题,写出乘法算式或除法算式。 
难点:在具体情境中,经历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看图列出除法算式 
2.想口诀,写得数。 
3×4=  5×6=  6×4=  3×3= 
2×2=  4×5=  3×2=  1×6= 
3.师:我们已经学习了2~6的乘法口诀,理解了乘法的意义,又认识了除法,你想过乘法和除法有什么关系吗?我们今天就来探讨乘法和除法的关系。 
板书:乘法和除法的关系 
二、新知探究 
1.引导学生提乘法问题并列乘法算式。 
师:从图中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 
生:有4个桃子、4个西瓜、4个苹果,共有12个水果。 
师:那你能提出有关乘法算式的问题吗? 
生:三种水果一共有多少个?…… 
师:同学们提的问题非常好。那我们一起来解决这些问题吧。 
教师板书学生提的问题。 
问题:一共有多少个水果? 
师:谁能来列一下算式? 
学生讨论、思考、回答。 
生:3×4=12(个)。 
师:式子中3、4、12分别表示什么? 
生1:3指有3种水果。 
生2:4指每种水果有4个。 
生3:12指一共有12个水果。 
师:谁能说一说你的算法? 
生:我用口诀“三四十二”。 
2.引导学生提出除法问题并列除法算式。 
师:如果我把这些水果平均放在三个篮子里该怎样放呢? 
学生小组内讨论交流做法和想法后,小组展示。 
师:你还能根据图意提出哪些用除法计算的问题吗? 
①学生进行小组内讨论,交流自己的想法。 
②各小组选代表汇报本小组提出的问题。 
③教师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板书在黑板上。 
问题:把这些水果放在篮子里,如果每个篮子里平均放3个,那么需要几个篮子呢? 
师:怎样列式呢? 
生:12÷3=4(个)。 
师:能说一说你是怎样算的吗?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探讨计算方法。 
引导:同学们一般得出几个3是12。 
请学生上台摆一摆,教师给予适时的帮助和讲解。 
师:除了这种方法,你还有什么更简便的方法吗? 
生:我用口诀“三四十二”。 
师板书式子和口诀。 
3.比较上面的乘法和除法问题,你发现了什么?(提示:乘法和除法问题是相关联的)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交流等思维活动,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将知识转化为能力。 
三、巩固练习 
出示小黑板:看图写出两个乘法算式和两个除法算式。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加强了学生对乘法和除法意义的理解。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把以前学过的两种计算方法又综合起来学习了一下,乘法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而除法是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在具体的环境和问题中,我们应该不同对待。 
五、课后作业 
回家后和爸爸妈妈一起找一找身边的乘法和除法问题,然后写在小本子上。来校后,同学交流自己的发现。 
【板书设计】 
乘除法的关系 
1.一共有多少个水果? 
3×4=12(个) 
口诀:三四十二 
2.12个水果,3个放一盘,需要多少个盘子? 
12÷3=4(个) 
口诀:三四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