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别致的小花瓶》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课属于“设计·应用”学习领域。花瓶的形态各异,装点着居室,美化着人们的生活,反映着主人的生活品味和审美情趣。以小花瓶为创作内容,贴近儿童生活,能够激发学生的设计欲望,使学生体会到设计活动的乐趣,能为学生提供较大的创造空间,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设计能力。
学生情况分析
这节课要面对的是二年级的学生,他们已经掌握了彩泥的揉、捏、搓、压等基本技能,为本课的学习起到了铺垫作用。但是学生刚接触镶嵌方法,所以需要教师通过教学提高学生的设计能力。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镶嵌艺术,体会其美感。
过程与方法目标:能够用镶嵌的方法,设计装饰一只小花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在创作实践中,逐步形成设计意识。
重点与难点
重点:了解镶嵌艺术,能够用镶嵌的方法设计制作小花瓶。
难点:根据镶嵌物的形状和色彩,尝试不同的组合方式,设计好看的装饰。
教学策略
教法:1、情境教学法;2、直观演示法;3、随堂欣赏法。
学法:1、发现学习法;2、讨论法;
用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彩泥、饮料瓶、双面胶、各种小珠子、各种豆子、火柴、制作好的小花瓶?
教学过程:
视频导入,激发兴趣
师:老师给大家带来一段同学们手工的小视频,看看视频中的小朋友在制作什么?
教师播放完视频,提问,学生一起回答:他们在做小花瓶!
师:你们想不想做小花瓶?
生:想!
师:我们今天就来学习如何制作小花瓶!
教师出示课题《别致的小花瓶》——导入新课
欣赏花瓶,探索新知
什么是别致啊?就是既好看又有特点。要想制作别致的小花瓶,我们先要好好了解一下花瓶。
1)PPT了解花瓶结构
2)PPT欣赏各种材质的花瓶:陶瓷花瓶、木质花瓶、玻璃花瓶、金属花瓶、竹艺花瓶。
我们书上还有一个更别致的花瓶,我们打开课本看P30,掐丝珐琅玉壶春瓶(制造年代为明代,距今600多年),掐丝珐琅花瓶就是我们常说的景泰蓝花瓶,做工精美独特,举世闻名。这是用瓷铜结合的独特工艺。想不想知道瓷和铜是怎样实现结合的呢?我们来看PPT“掐丝珐琅花瓶的制作工艺”——引出知识点“镶嵌”。
出示范作,探究方法
老师受到景泰蓝花瓶的启发,做了一个小花瓶,大家看看我是用什么材料做的?又用到了什么方法?学生得出所用到的材料:塑料瓶子、彩泥、小豆子、小珠子等。用到了刚刚学的“镶嵌”法。教师肯定学生的判断。出示事先准备的各种材料(大小不同的瓶子、贝壳、彩色小石子各类镶嵌物),加PPT图片辅助。
2、镶嵌物的组合方式
1)老师选择这些色彩鲜艳的彩泥裹在瓶子上,这个倒是不难,但是用这些镶嵌物拼出好看的花纹,还真是用了很大的心思呢!比如说瓶颈上面的花纹的规律,找同学说出拼摆规律。
2)PPT“请你说一说它们的组合方式”。教师配合教具拼摆出不同的花形花纹、直线花纹和折线花纹(指出颜色、大小、方向不同花纹也会不同)
3、教师示范
下面老师就来示范彩泥镶嵌花瓶的制作方法。播放微课《彩泥镶嵌小花瓶》
师生共同探究出彩泥镶嵌小花瓶的制作过程:设计、粘裹、镶嵌,并贴出板书。
四、设计制作(花瓶设计大赛)
用准备好的塑料瓶子、彩泥和各种小装饰物等制作别致的小花瓶
制作要求:①灵活运用镶嵌的方法设计制作别致的小花瓶;
②可以小组合作、在规定时间内完成。
(学生制作,教师指导,音乐伴奏)
五、展示点评
“镶嵌花瓶艺术展”,将小花瓶展示到“展示架”上。
小组派出代表介绍作品,学生选出最喜欢的作品
2、老师点评,鼓励性评语为主,称赞他们都是“小小镶嵌家”。
六、课后拓展
PPT镶嵌工艺还在哪里美化着我们的生活?欣赏宝石镶嵌、石子路镶嵌、玻璃镶嵌壁画。
七、总结
同学们,美化生活的方法还有很多,我们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要细心观察,大胆想象,勤于动手,就能创造出许许多多的美!
课后反思
我用一个小视频导入了本课,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以花瓶的材质分类欣赏各式花瓶,很自然的过渡到课本上的瓷铜结合的“镶嵌”工艺花瓶,教师出示彩泥镶嵌小花瓶,师生共同分析出所需材料、花纹组合方法和制作花瓶的步骤。在这个环节我加入了微课,更便于学生观察。接着欣赏其它彩泥镶嵌花瓶,拓展学生思路。学生制作大赛展示到展示架上,组织学生参观、讨论、评价。最后倡导学生勤于观察和动手,创造更多的美。所有的环节具有连贯性和趣味性,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下学到了新知识。
在本节课中还有值得反思提高的地方,在学生制作这一环节,小组合作的分工不够明确,今后要在这方面多提高学生们的合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