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美版一年级上册 美术 教案 第14课 有趣的拓印

文档属性

名称 冀美版一年级上册 美术 教案 第14课 有趣的拓印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0.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冀美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20-08-16 08:25:5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有趣的拓印》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有趣的拓印》属于“造型·表现”的学习领域。1、本课为“有趣的拓印”,结合对教材的研读,我认为首先要了解拓印的方法,在学习这种方法和技能的同时,要养成握笔和绘画的基本学习习惯。2、教材给出的是有趣的拓印,那么提示我们教学的形式、活动、内容都要适合一年级学生的特点并体现趣味性。3、根据教材中提供的这些物体和样图告诉我们,拓印的作业需要学生细致、用心,包括对物体的辩析。
学情分析:
一年级的学生好动、坐不住,但是他们的手指肌肉控制能力和课堂学习习惯的形成都还有待加强,对于树叶这种生活中常见的物体,学生虽然熟悉但却并不知道可以用拓印的方法进行美术表现。低段的学生对新生事物充满好奇,他们非常乐于去尝试、探索、表现自己。而《有趣的拓印》这节课就是让他们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体验拓印活动带来的乐趣,无拘无束地表现自己的想法,符合学生发展的特点。
课题切入点:
美术教学中信息技术使用方式的有效性研究。
信息技术切入点:
本课在导入环节利用实物投影仪激发学生兴趣,并使学生清晰直观了解“魔术”的原理,即拓印。利用希沃手机同屏,展示学生练习作业,更加直观反映学生学习情况,学生时空转换以视频来带动,有效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
教学目标:
1、能在自然界及生活中寻找、认识和发现各种美丽的纹理。
2、能运用正确的方法拓印各种纹理,体验拓印的乐趣和拓印作品的美感。
3、能养成认真、细心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认识和发现各种美丽的纹理。
教学难点:
能运用正确的方法拓印各种纹理。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上周社会实践的时候,毕老师给大家布置了一个任务(收集表面不光滑的东西),大家都完成的怎么样呢?
2、小组长给我们分享一下吧!(小组相互交流,看一看。实物展示)
3、那大家收集的这些东西有什么作用呢?毕老师来给大家变个魔术!
教师在实物投影仪上表演魔术(教师课前在一张较薄的白纸下垫一片有凹凸不平纹理的树叶,用小块透明胶将叶柄与白纸之间固定,以防在表演时树叶移动。)
4、教师揭秘,解释拓印,学生跟读。引出课题——《有趣的拓印》
【设计意图】:首先通过社会实践背景引出本节课所需的素材,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然后通过“变魔术”把学生最初的“感兴趣”提升为“探索秘密的兴趣”,为后面学生自主探索学习打下基础。
二、学习探究
1、教师让学生尝试在一张小纸片上拓印一片树叶。师生共同探究拓印的方法。
(让学生小组展示,讨论你最喜欢谁的?为什么不喜欢他的呢?谁来帮帮他?)
2、教师小结,老师发现大家主要有以下几个问题。
(例举三种不同的问题)
3、教师进行正确示范,边示范边念口诀,注意握笔方法,强调拓印技巧
4、现场检测学生掌握情况,让学生进行第二次练习拓印,掌握拓印方法
(2分钟看谁拓印的又好又多,教师利用利用希沃同屏展示2张。一张多最美的同学,最美的画面)
5、尝试拓印其他素材,学生进行第三次拓印。交换素材,改变纸张颜色区分小组
教师小结 对比三次作业,觉得自己的作业一次比一次好的请举手!
对自己的作业很满意的请将你的作业举起来。短短的时间内,你们的进步真大,老师为你们喝彩,所有同学给自己鼓掌!
(教师利用希沃同屏展示2名学生三次的作业)
【设计意图】:在学生三次自主尝试中,体验拓印带来的乐趣,寻找发现问题,通过交流、体验,找到正确的拓印方法,体会到成功拓印的喜悦。
6、提问:同学们,通过刚才几次的练习,大家发现没有,我们要想拓印的效果很好,你是愿意选择光滑的一面,还是不光滑的一面呢?
小结:那么这种不光滑的我们可以把它称为是粗糙,其实越是粗糙的东西,它越能形成最后的纹理效果,其实,我们生活中还有许多表面粗糙的东西,那大家看一看,我们教室里有吗?
学生寻找、触摸、回答
【设计意图】:通过寻找、触摸让学生感受身边有纹理的物体。
看来大家都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可是除了教室里,我们的校园里还有那些可以用来拓印的呢?你们想不想去找一找、印一印?
学生带上纸张和工具走出教室,在校园内寻找可以拓印的物体并尝试将它们拓印出来。
播放学生刚才在校园里拓印的视频,展示拓印过程。
【设计意图】:让学生走出教室,是为了引导学生去寻找、发现更多纹理清晰的实物,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
三、展示评价
1、学生作品展示。
2、师生评价:说说你喜欢的作品,猜猜它是用什么物体来拓印的。
【设计意图】:采用互评、师评等多种评价方式,展示自己的成果,感受与同学分享交流的乐趣。
四、拓展延伸
1、出示蔬果、手掌等拓印画,学生欣赏
2、课堂小结:鼓励学生多观察、多发现、用多种方法表现生活中的美。
【设计意图】:通过这个环节鼓励学生多观察、多发现,用多种方法表现生活中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