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商山早行》教学课件(共2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3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商山早行》教学课件(共27张PPT)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5.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8-16 22:23:5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7张PPT)
商山早行
温庭筠
学习目标
  1.品味意象,领会意境 ,体会情感。
  2.了解羁旅思乡类诗歌的常见意象、表现手法和情感缘由。
一、整体感知,读懂诗意
二、品味意象,领会意境
三、深情诵读,读出感情
四、熟练背诵,提升能力
学习步骤
一、整体感知 读懂诗意
  ①铎
  ②槲
  ③枳
  ④凫
读准下列字音
duó

zhǐ

自由朗读读出感情
  
商山早行
温庭筠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说说你对诗歌的理解(合作讨论)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朗读全诗,思考:
1.题目中的“早行”在诗中是如何体现的?
2.本诗描写的是哪个季节的诗?
二、品味意象,领会意境
品味意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所谓意象,就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
赏析名句:此联选取了哪些意象表现景色的?
明确:这两句诗可分解为六个典型的意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知识链接:若将此联改成“鸡声茅店映残月,人迹板桥落微霜”好不好?为什么?
明确:不好。加上去的成为了闲字,不标明名词间的关系,使意象之间的关联有跳跃性,而原句能调动读者的思考,让读者获得广阔的理解想象空间,组成的画面更丰满,这就是古典诗歌的“意象叠加”法。
 意象叠加法是指把几组意象串联起来,运用联想和想象,组成一幅充满意味的画面,以此表现作者的情感的方法。
温故知新:意象叠加的实例
1.枯藤
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马致远《天净沙 秋思》)
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杜牧《江南春绝句》)
2.千里莺啼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作者在旅途的奔波中突然又想起了什么?请找出相关诗句。这是一幅怎样的画面?这里运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明确:他想起了昨夜在梦中出现的故乡景象 “凫雁满回塘”。美好、温馨、生机勃勃。这里运用了虚实相生的手法,以想象之景传达家乡之美好,传达出思乡之情。
虚实相生指由眼前所见到心中所想,进而把眼前的实象与心中的虚象有机聚合在一起的一种表现手法。虚实相生的表现手法,有时能形成渲染烘托的作用,从而突出诗歌的中心。
这首诗营造了两幅不同的画面,一幅是异乡的画面,一幅是故乡的画面,找出相应的诗句。
明确:
异乡的画面: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故乡的画面:(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概括两幅画面的意境:
异乡的画面:凄清、冷寂
故乡的画面:温馨、美好
领会意境
作者在描绘这两幅画面时手法有何不同?
明确:表现的手法有异:一个以哀景写哀情,一个以乐景反衬哀情,一实一虚,虚实结合,虚实相生。
温故知新:学过的诗文中虚实结合的例子
东临
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曹操《观沧海》)  
僵卧
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三、深情诵读,读出感情
领悟诗歌的思想感情
明确:客行悲故乡——思乡。
提示:抓住诗歌中体现作者情感的诗句或关键字眼。
“悲故乡”在全诗中的作用是什么?
明确:“悲”奠定了全诗的感情基调,“悲”故乡点明了题旨。
家乡如此的美好,异乡如此的艰辛,作者为何不回乡呢?
本名歧,字飞卿,本是太原人。但由于在长安杜陵安了个家,所以在诗歌中常把杜陵说成他的故乡。
庭筠为人放荡不羁,性倨傲,好讥讽权贵,为执政者所恶,当时士大夫亦抵其“有才无行”,由兹屡举进士不第。后考中了,但不得志,屡遭贬谪,在异乡做一些微不足道的小官,最后竟流落而终。 写作本诗时,他离开长安,出外宦游,在商洛一带山区跋涉。            他在词的发展史上占有一定的地位,有突出的贡献,被誉为“花间派”鼻祖。温庭筠词的代表作有《菩萨蛮》等。
认识诗人——温庭筠
四、熟练背诵,提升能力
总结全诗
  本诗写诗人离开长安路经商山时见到的山村早晨景色,选取典型意象,运用意象叠加、虚实相生、情景交融、首尾呼应等手法,表现了作者旅途中的孤独寂寞,对家乡的思念之情以及仕途失意的落寞情怀。
布置作业
  运用意象叠加或虚实相生的方法写一段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