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7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掌握“慨叹、玄虚、渺茫”等字词的音形义。
2.通读课文,把握文章主要内容。
过程与方法
1.学会区别驳论文中对方错误论点和作者的论点。
2.学习直接批驳和间接批驳相结合的批驳方法。
3.体会本文尖锐犀利,带有嘲讽意味的语言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结合写作背景,理解重要句子的深层含义,增强民族自信心。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结合本文的写作背景,理解重要句子的深层含义。
2.学习直接批驳和间接批驳相结合的批驳方法。
教学难点:结合本文的写作背景,理解重要句子的深层含义。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导入新课
鲁迅,新文学的开拓者、奠基者,他那优美的散文,精湛的小说,尤其是冷峻辛辣的杂文,一直吸引着我们。难怪文学评论家赞誉鲁迅先生的杂文“不仅是中国民族文学的奇葩,而且是世界文学中的奇葩”。作家唐弢在《琐忆》一文的开头就说:“‘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是鲁迅先生作为一个伟大作家的全部人格的体现。”这一伟大的人格精神也充分体现在杂文《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一文中。
二、预习交流
1.作家与作品。
鲁迅是我国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鲁迅是笔名,本名周树人,是浙江绍兴人。发表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1918年到1926年间,陆续创作出版了小说集《呐喊》《彷徨》、论文集《坟》、散文诗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杂文集《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等专集。
2.背景链接。
这篇文章写于1934年9月25日,正是“九一八”事变三周年之后。当时,日本帝国主义的铁骑践踏了东三省之后,又向关内步步紧逼,亡国灭种的威胁迫在眉睫,悲观失望主宰了一部人的头脑。8月27日,《大公报》社评《孔子诞辰纪念》哀叹:“民族的自尊心与自信力,既已荡然无存,不待外侮之来,国家固早已濒于精神幻灭之域。”针对这种论调,鲁迅在他53岁诞辰时,写下了这篇著名的杂文。
3.文体链接。
(1)杂文的性质:从广义上来说,杂文就是以议论为主的说理性散文,它的种类很多,例如随感、杂谈、笔记、小品、游记、演说等等,不一而足。从狭义上来说,是指在“杂文”这个大家庭中那种以“激烈的战斗态度批判社会现实的杂文”。它采取的是幽默、讽刺的手法,主张直接为现实的政治斗争服务,正如鲁迅自己所说,“是感应的神经,攻守的手足”,“是匕首,是投枪,能和读者一同杀出一条生存的血路的东西”,写得“生动、泼辣、有益,而且也能移人情”。
(2)杂文的特点:知识性、文学性、思想性、战斗性。
4.字词积累。
慨叹(kǎi) 省悟(xǐng) 诓骗(kuāng)
抹杀(mǒ)
拐弯抹角(mò)[ZX
玄虚:空而不切实,不可信。
渺茫:因遥远而模糊不清,因没有把握而难以预期。
诓骗:说谎话骗人。
污蔑:捏造事实,毁坏别人名誉。
怀古伤今:怀念古代的社会,哀叹现实的社会,用以表示那种悲观厌世,到退还苦的思想情绪。
为民请命:替老百姓说话。
埋头苦干:专心地下苦功夫做事。
前仆后继:前面的人倒下来,后面的人继续跟上去。形容英勇奋斗,不怕牺牲。
自欺欺人:用自己都难以置信的话或手法来欺骗别人。
舍身求法:原指佛教徒舍弃肉身去追求佛法,后来比喻为追求真理而不惜牺牲个人的生命。
三、听读或朗读课文。
四、整体感知
1.本文批驳了什么论点?作者的论点是什么,在这篇文章中得出了一个怎样的结论?
明确:批驳的论点: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作者的论点: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结论:要论中国人,必须不被搽在表面的自欺欺人的脂粉所诓骗,却看看他的筋骨和脊梁。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为据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
2.这篇文章的论证思路是怎样的?
明确:第一部分(第1、2段):提出对方的论点和论据。
第二部分(第3~8段):反驳对方的论点。
第一层(第3~5段):直接反驳。
第二层(第6~8段):间接反驳。
第三部分(第9段):得出结论:“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不足为据,要看地底下”。
五、课堂小结
从今天学习的这个部分,我们整体感知了课文,明确了作者提出的论点。那么作者是如何具体论证自己的论点的呢?通过下节课的学习,大家会知道答案。
板书设计:
第2课时
一、细读探究
(一)精读第1、2段
1.从公开的文字上看起来。“公开的文字”暗示了什么?
明确:“公开的文字”巧妙地暗示了国民党反动派还有许多不愿也不敢公开的事。
2.文章第1、2段,哪些语句最富于讽刺意味?
最富于讽刺意味的文字是:“改为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了。”
国难当头,国民党官僚和“社会名流”不是号召人民奋起反抗,而是以祈祷“解救国难”为名,多次在一些大城市举办“时轮金刚法会”等。请菩萨来“解救国难”,多么荒诞,多么愚昧啊!
3.揣摩第1段话三个副词“总”、“只”、“一味”能否互换位置?为什么?
明确:不能。“总”让人看到国民党政府夸耀“地大物博”时的洋洋自得,同时“总”又写出夸耀者的底气不足,因为,夸来夸去只能夸这一样,且惟恐别人不知,这也暗接“只求国联”的必然性;
“只”是抓救命稻草时的“执著”,仰人鼻息之状跃然纸上;
“一味”则是深陷而不能自拔,沉迷于其中的滋味因而也不愿自拔。
这三个副词准确地写出了国民党政府在自欺的道路上越走越远的“事实”,极富讽刺意味。
4.文中反复承认“是事实”“也是事实”“却也是事实”,与后文的批判有什么关系?
明确:先确认敌论据的真实性,但这真实的论据不能证明其论点(即论据与论点之间没有内在的逻辑关系),为后文的驳论证奠定基础。
(二)精读第3--5段
1.“如果单据这一点现象而论,自信其实是早就失掉了的。”如果删去前半句行不行?为什么?
明确:不行。因为作者批判敌论证是就敌论据不能证明敌论点而言,如果删去就会变得以偏概全。
2.作者指出“求神拜佛”的危害性是什么?
明确:第四段的加点字
3.文中有加黑点的两段文字,这是作品发表时被国民党检查官删掉的。想想为什么被删去?
明确:这两段文字讽刺了当时一些国民党官僚和“社会名流”,以祈祷“解救国难”为名,多次在一些大城市举办“时轮金刚法会”等行径,指出求神拜佛的危害性。揭示了他们掩盖自己悲观失望、丧失信心的心态。
4.文中“他信力”“自欺力”加引号起什么作用?“他信力”
“自欺力”是指什么?
明确:起讽刺否定的作用;信“地”,信“物”,信“国联”;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
5.“失掉了他信力,就会疑,一个转身,也许能够只相信了自己,倒是一条新生路。”这里的“新生路”指什么?
明确:“新生路”指相信自己的力量,号召全国民众团结起来抗日救亡。
(三)精读第6-8段
1.第6段作者提出“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这对批驳敌论点起什么作用?
明确:作者从正面树立自己的论点是为间接反驳敌论点。
2.赏析下面的句子。
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明确:用比喻、排比的修辞方法,热情讴歌“中国的脊梁”,鼓舞了中国人的斗志,增强了语言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3.“埋头苦干的人”“拼命硬干的人”“为民请命的人”“舍身求法的人”各指什么样的人?你能举出几例吗?
明确:(1)“埋头苦干的人”指广大劳动人民,包括为人类作出贡献的知识分子。如毕昇、李时珍。
(2)“拼命硬干的人”指反对国内剥削阶级和外来侵略者的革命志士、民族英雄。如陈涉、李自成、岳飞、文天祥。
(3)“为民请命的人”指同情人民,为人民鸣不平,伸张正义的人。如杜甫、白居易。
(4)“舍身求法的人”指英勇献身,追求真理的人。如法显、玄奘。
这几种人是对上文“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的具体说明。这对中华民族光辉历史的赞颂,这些具有“自信力”的人是中国的支柱,民族的希望。
4.“中国的脊梁”在当时有什么意义?鲁迅为什么反复强调中国的脊梁?
明确:当时国民党到处散布悲观论调,广大民众也因“中国的脊梁”的总被摧残、被抹杀而看不到光明。鲁迅反复赞扬“中国的脊梁”,可以鼓舞斗志,增强中国人的自信力。
第2问:赞颂那些有自信力的中国人。
强调有自信力的中国人对民族生存和发展的巨大作用。
说明只有他们才是我们民族的中坚,才能代表我们的民族。
5.“这一类的人们,就是现在也何尝少呢?”你能举出当时一些具体事例来证明作者的观点吗?
明确:(1)“九、一八”事变后,中共于9月20日和22日连续发表宣言,提出“组织群众的反帝运动,发动群众斗争,反抗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的战斗口号。
(2)在党的号召和领导下,全国掀起声势浩大的抗日运动,坚决反对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
(3)1931年9月至12月,曾发生三次规模很大的学生请愿运动。
6.揣摩下列加横线字词的表达效果。
……不过一面总在被摧残,被抹杀,……那简直就是诬蔑。
明确:“总”:写出当时社会的黑暗程度,并间接讴歌“中国的脊梁”屡挫屡战的精神。“简直”:表达了作者的激愤之情。
(四)精读第9段
1.本文的结论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明确:照应题目,作出回答。
2.理解下面句中加线词语的深刻含义。
要论中国人,必须不被搽在表面的自欺欺人的脂粉所诓骗,却看看他的筋骨和脊梁。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为据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
明确:脂粉:美化、伪装(欺骗手段)
筋骨和脊梁:品质、意志、精神等
状元宰相:国民党反动派文人(达官贵人)
地底下:人民群众的生活和斗争
二、深入探究
1.你认为鲁迅先生为什么要批驳“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这个论点?
明确:在国家困难当头的情况下,强调民族自信力,唤起民族自豪感,是当时思想战线上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鲁迅先生心怀民族、国家,所以要批驳错误的观点,鼓舞民族自尊心。
2.辨析文中“中国人”的含义。
(1)要论中国人,必须不被搽在表面的自欺欺人的脂粉所诓骗,却看看他的筋骨和脊梁。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为据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
(2)然而,在这笼罩之下,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3)中国人现在是在发展着“自欺力”。
(4)于是有人慨叹曰: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5)假使这也算一种“信”,那也只能说中国人曾经有过“他信力”,自从对国联失望之后,便把这他信力都失掉了。
明确:(1)“中国人”的含义是指极少数顽固分子以外的中国人民。(2)“中国人”的含义是指广大人民。(3)“中国人”的含义是指国民党反动统治者及其御用文人。(4)“中国人”的含义是指所有的中国人。(5)“中国人”的含义是指国民党反动统治者及其御用文人。
3.分析论证的逻辑力量。
讨论:作者既然认为对方的观点是错误的,为什么还要一再承认对方说的都是“事实”?
明确:作者承认所摆出的论据是事实,是“真”的,但推不出“中国人失掉自信力”的结论。只能得出:信“地”、信“物”、信“国联”,这分明是“他信力”,而不是“自信力”。用论敌的论据为论据来反驳论敌的论点的方法,使文章有一种无可辩驳的力量。
作者接着论述“玄虚之至”的求神拜佛,只能说明“中国人现在是发展着‘自欺力’”。层层递进,推理严密,证明论敌的论证不合逻辑。这样通过驳论证直接驳斥了对方的论点。
接着,作者在驳倒了论敌的论点后,指出“自欺”并非现在的新东西,于今更加浓烈明显,然而“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正面提出自己的观点,然后回顾历史,关注现实,对这一观点进行了有力的论证。
这个论点与对方论点是针锋相对的。证明了这个论点的正确性,等于宣告对方论点不能成立。这是间接驳斥了对方的论点。
直接批驳和间接批驳相结合,批驳就全面深刻,巧妙有力了。
4.品味犀利、讽刺、战斗性的语言。
试找一找充满讽刺性战斗性的语言。
明确:“从公开的文字上看起来:两年以前,我们总自夸着“地大物博”,是事实;不久就不再自夸了,只希望着国联,也是事实;现在是既不夸自己,也不信国联,改为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了——却也是事实。”
仿照“自信力”造出“自欺力”:“中国人现在是发展着‘自欺力’。”揭露本质,可谓入木三分。
仿拟。仿照“自信力”,造出“他信力”“自欺力”,显示了高超的语言艺术。仅仅改动一个字,就将反动当局仰人鼻息、自欺欺人的形象刻画得入木三分,令人难忘。
●鲁迅杂文的特点:泼辣、犀利、有力,讽刺意味强,感彩浓。
三、写作特点
1.直接批驳与间接批驳相结合,又破又立。
对方的论据也是事实,错误在于这些事实论据只是一部分事实,
不是全部事实的总和,不能一概而论,加于全体,悲观论者从部分事实中概括出一个普遍性的结论,犯了“以偏概全”的错误。鲁迅从驳斥对方论证入手,又“驳”又立,二者紧密结合,直接批驳部分。就对方的事实论据加以剖析,从而揭露悲观论者早就失掉了自信力,是由“他信”走向“自欺”。正面立论也是间接批驳,摆出从古以来和现在的事实,证明“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批驳了对方的谬论,鼓舞了中华民族的自信心。
2.尖锐泼辣,富有战斗性,带有嘲讽意味的语言风格。(见语言分析)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80多年前,我们被外国列强欺侮的时候,鲁迅先生有自信,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人民力量有自信,中华民族有自信,所以,我们能在民族危亡的时刻,战胜敌人,赢得了胜利。现在,中华民族到了复兴的伟大时刻,我们有没有自信,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让我们刻苦学习,掌握更多的科学文化知识,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吧!
五、课后作业
1.写句子
有人说:我们班是个落后的班集体。你同意这个观点吗?仿用下面这段话的结构和句式写一段议论性的话,表明你的看法。
我们初三(6)班从七年级以来,就有……的人,有……的人,有……的人,有……的人,虽然……,也往往……,他们就是咱班的脊梁。
由此可见,六班的的确确是个……的班集体,说六班“是个落后的班集体”,那简直是……
2.你能不能利用今天所学知识来反驳?
表弟是一位装修工,平均每月可以拿到3500元左右。表哥大学毕业快一年了,还没有找到工作。农民工表弟因而深有感触地说:“我真谢谢我自己,没有考上大学。”表哥长叹一声说:
“读书真没用。”
板书设计: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7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同步检测
(满分:70分
时间:40分钟)
积累与运用(33分)
1.填空。(3分)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一文选自《且介亭杂文》,本文采用驳论的论证方式,以批驳_敌论证_为突破口,采取_直接反驳_和间接反驳相结合的批驳方法驳倒对方的论点。
我们在初中阶段学过鲁迅的作品有散文《___________》,小说《
_______________》分别出自《朝花夕拾》和《呐喊》。
散文:《藤野先生》《阿长与<山海经>》《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小说:《社戏》《故乡》《孔乙己》(任选一)
2.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
)(2分)
A.莫泊桑是十九世纪法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他与俄国的契诃夫、英国的雨果并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
B.小说是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体裁。人物、情节、环境是小说的三要素。
C.驳论文一般是先指出对方错误的实质,或直接批驳(驳论点),或间接批驳(驳论据、驳论证),然后针锋相对地提出自己的观点并加以论证。
D.清高宗(乾隆)诏定从《史记》到《明史》共二十四部纪传体史书为“正史”,即“二十四史”。
解析:“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是十九世纪法国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家莫泊桑,十九世纪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戏剧家和短篇小说艺术大师契诃夫和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美国现实主义著名作家欧·亨利。
3.给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4分)
(1)面对xuán(玄)虚的网络游戏,如果我们沉迷其中,身心会受到cuī(摧)残,到最后只能kǎi(慨)叹岁月蹉跎。
(2)这位记者拐弯抹(mò)角,来到了山脚下的一个幼儿园。他看见小朋友正在搽(chá)脂抹(mǒ)粉,准备“六一”节的演出。[来源:Com]
(3)倘(tǎnɡ)若随便去污(蔑)miè一个好人,这样的人实际上就失去了做人的底线。
4.下列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D)(2分)
A.按照上级布署,他们认真组织了一系列观摩课,师生们反应强烈。
B.对敌无情讽刺鞭笞、对人民赞颂呕歌、爱憎分明,正是杂文应该遵循的原则。
C.我们都迫不急待地想知道,究竟是谁赢得最后的胜利。
D.原来这帮慨叹“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的人是在混淆“中国人”的概念。
?解析:布署—部署
呕—讴?
急待——及待
5.指出下列各句中引号的作用。(4分)
(1)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表否定)
(2)两年以前,我们总自夸着“地大物博”。(表引用)
(3)先前信“地”,信“物”,后来信“国联”,都没有相信过“自己”。(表强调)
(4)那也只能说中国人曾经有过“他信力”。(表特殊含义)
6.下列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2分)
A.三年时光匆匆过去,在毕业晚会上,同学们回首往事,怀古伤今,不禁潸然泪下。
B.无数革命先烈前仆后继,奋斗牺牲,他们的革命精神万古长青。
C.中国地大物博,孕育了深刻而悠久的文明。
D.包装再精美,质量不过关,也不过是自欺欺人而已。
解析:A.“怀古伤今”指追念古代的事情,感伤现在的事情。用在“回首往事”的情景中不恰当。
7.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B)(2分)
A.童年时代小伙伴们快乐的歌声、活泼的身影,至今还时时浮现在我的眼前。
B.遭受挫折的人得到鼓励,他眼里的天空会蔚蓝起来,他干涸的心田会润泽起来。
C.通过参加沈从文作品研读会,使我对富含浓郁地方气息的文学作品兴趣更大了。
D.每天傍晚时分,身体瘦弱的张教授的父亲,总喜欢在这条幽静的小道上散步。
解析:A.搭配不当,可删去“的歌声”;C.缺主语,删去“通过”或“使”;D.表意不明,可改为“张教授身体瘦弱的父亲”。
8.对下列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C
)(2分)
A.假使这也算一种“信”,那也只能说中国人曾经有过“他信力”,自从对国联失望之后,便把这他信力都失掉了。(仿词)
B.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排比、比喻)
C.要论中国人,必须不被搽在表面的自欺欺人的脂粉所诓骗。(借代)
D.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为据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借代)
解析:C句使用的修辞手法是借喻。
9.把下面的句子组成一段语意连贯的话,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B )(2分)
①我就是这样过上了自己想要的生活 ②当然,人们需要在规则中学习一些基本的生活方式或者基本的生命准则 ③一个人能做出一万种姿势,每个人的人生都有无限种可能,姿势的改变就是潜能最大限度的开发 ④最重要的是我们还必须知道自己是谁,自己有多大的能量,自己有什么样的需要 ⑤然后才能创造出更加美好的生活 ⑥也能在生命的规则中找到一些让自己过得更好的方法
A.②①③⑤⑥④
B.③①②⑥④⑤
C.②⑥④③⑤①
D.①③②④⑥⑤
10.下列句子语言表达得体的一项是(D)(2分)
A.你和我小学毕业时的合影我一直当作珍贵的“文物”惠存着。
B.可能是一时疏忽,你的稿子有几个不大通畅的语句,我斗胆作了斧正。
C.你寄来的使用说明书,我有几个地方不大明白,特去信垂询。
D.我的一首小诗在《星星》上发表了,现抄寄给你,请雅正。
解析:A.“惠存”是敬辞,意思是请保存(多用于送人相片、书籍等纪念品时所题的上款);B.“斧正”是敬辞,用于请人改自己的文章;C.“垂询”是敬辞,多指别人问自己。
解析:C项省略号表示列举的省略。
11.某校九(3)班开展以“中国自信”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活动中有一些问题,请你参与解决。(8分)
(1)阅读下面的材料,拟写一则新闻标题。(2分)
材料 参考消息网3月7日报道 连日来,境外媒体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开幕会上所做的《政府工作报告》进行了高度关注和深度解读。境外媒体称,报告除宣布进行改革外,还向世界其他地区发出信息。报告的结尾部分表明了中国政府正以何种自信登上国际舞台。
“从量到质”谋发展
据日本《每日新闻》3月6日报道,去年10月举行的中共十九大上,习近平主席强调中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创新跑出“加速度”
据香港《南华早报》3月5日报道,中国承诺吸引海外人才和风险投资,希望加速推动人工智能、机器人技术等先进科技赶超美国的进程。
构建秩序展担当
据瑞士《新苏黎世报》3月5日报道,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除宣布进行改革外,还向世界其他地区发出信息。报道称,报告的结尾部分表明了中国政府正以何种自信登上国际舞台。李克强强调和平发展,但也明确指出中国将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积极参与改革,完善全球治理。
示例:境外媒体争相报道中国自信走上世界舞台
(2)为了营造活动氛围,班委会准备在主席台两边张贴一副对联。上联已拟好,请你拟出下联。(2分)
上联:龙腾虎跃朝朝自信宏图就
示例:下联:鸡去犬来岁岁不忘践初衷
(3)活动中,李亮同学为班级黑板报写了一段文字,请你按要求帮他修改。(4分)
习近平主席在中共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用了3万多字篇幅的报告,展现了中国执政党对中国道路的空前信心,[A]宣告了一个新时代的到来,并为这个新时代描写蓝图,制定方略,做出战略安排。是啊,[B]从人均国民收入仅27美元到经济总量超过10万亿以上美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从一穷二白到世界第一大贸易国,成为全球最大外汇储备国;从铁钉、火柴都造不出来到“两弹一星”横空出世,“嫦娥”奔月,“蛟龙”入海……中国人选择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制度,并一路走得风生水起!
①[A]处画线句中有搭配不当的语病,应将“ 描写 ”一词改为“ 描绘 ”。?
②[B]处画线句中有语意重复的问题,应删去“ 超过 ”或“ 以上 ”。?
二、阅读理解(32分)
(一)课内阅读(18分)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鲁迅
①从公开的文字上看起来:两年以前,我们总自夸着“地大物博”,是事实;不久就不再自夸了,只希望着国联,也是事实;现在是既不夸自己,也不信国联,改为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了﹣﹣却也是事实。
②于是有人慨叹曰: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③如果单据这一点现象而论,自信其实是早就失掉了的。先前信“地”,信“物”,后来信“国联”,都没有相信过“自己”。假使这也算一种“信”,那也只能说中国人曾经有过“他信力”,自从对国联失望之后,便把这他信力都失掉了。
④失掉了他信力,就会疑,一个转身,也许能够只相信了自己,倒是一条新生路,但不幸的是逐渐玄虚起来了。信“地”和“物”,还是切实的东西,国联就渺茫,不过这还可以令人不久就省悟到依赖它的不可靠。一到求神拜佛,可就玄虚之至了,有益或是有害,一时就找不出分明的结果来,它可以令人更长久的麻醉着自己。
⑤中国人现在是在发展着“自欺力”。
⑥“自欺”也并非现在的新东西,现在只不过日见其明显,笼罩了一切罢了。然而,在这笼罩之下,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⑦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 )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 )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⑧这一类的人们,就是现在也何尝少呢?他们有确信,不自欺;他们在前仆后继的战斗,不过一面总在被摧残,被抹杀,消灭于黑暗中,不能为大家所知道罢了。说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用以指一部分人则可,倘若加于全体,那简直是诬蔑。
⑨要论中国人,必须不被搽在表面的自欺欺人的脂粉所诓骗,却看看他的筋骨和脊梁。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为据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
1.下列加点字词的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D )(2分)
A.“从公开的文字上看起来”:“公开”一词暗示国民党反动派还有许多不愿也不敢公开的见不得人的事。
B.“我们总自夸着‘地大物博’”:“总”字表示自夸、夜郎自大是由来已久的。
C.“改为一味求神拜佛”:“一味”表示愚昧成习,顽固不化。
D.“只希望着国联”:“只”表明了国民党政府对国联的充分信任。
解析:“只”表明国民党政府唯洋是崇,不相信自己。
2.文章第一段三次说是“事实”,用意何在?用文中的短语概括这一段论证的内容。(3分)
强调对方的论据是事实,但是这三个事实论据无法证明中国人失掉自信力的观点??自欺力
3.本文在论证中心论点之外,还明示了民族自信力在当时的作用,请你在文中找到并摘抄下来。(2分)
也许能够只相信了自己,倒是一条新生路。
4.依照文中画线句子的逻辑关系,选择恰当的关联词。(D)(2分)
A.只要……就??????
B.只有……才
C.即使……也??????
D.虽然……也
5.下列句子中“中国人”的含义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B )(2分)
A.中国人早就失掉自信力了。
B.中国人现在是在发展着“自欺力”。
C.假使这也算一种“信”,那也只能说中国人曾经有过“他信力”。
D.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解析:B项“中国人”指的是国民党反动统治者及其文人,A、C、D三项的“中国人”指的是所有的中国人。
6.发散题。(7分)
(1)综合选文及下面的链接材料,你认为“中国的脊梁”有怎样的特点?(4分)
【链接材料】2019年5月初,美国发表声明:停止向华为公司出售包括芯片在内的一切零部件。华为下属集团海思科技总裁致信每一位员工:“这个至暗的日子,是每一位海思儿女成为时代英雄的日子,十年‘备胎’,一朝转正……我们知道前路至为艰辛,更需要巨大的勇气,决心和毅力……”面对美国霸凌行为,华为人依靠科技优势,战略“备胎”,风雨无阻,稳健前行。
我认为“中国的脊梁”的特点有:埋头苦干,拼命硬干、有巨大的勇气,决心和毅力,有确信,不自欺。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学生要尽量利用文本中的信息,要结合文章中心及上下文来理解分析。选文中“中国的脊梁”具有“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他们有确信,不自欺;他们在前仆后继的战斗,不过一面总在被摧残,被抹杀,消灭于黑暗中,不能为大家所知道罢了。”材料中“十年‘备胎’,一朝转正……我们知道前路至为艰辛,更需要巨大的勇气,决心和毅力……”面对美国霸凌行为,华为人依靠科技优势,战略“备胎”,风雨无阻,稳健前行。”
(2)请你选取一个体现当代中国富有自信力的例子并加以概述。(3分)
示例:国产飞机C919成功研发,C919是中国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大型客机,一举打破了国外公司对大飞机行业的垄断,展示和提升了我们民族在推动创新发展方面的自信力。
(二)拓展阅读(14分)
领悟昨天
奋斗今天
拥抱明天
①一位友人致贺新春时说,追梦中的出彩人生,需善待“三天”:昨天、今天、明天。昨天成功与否,可为镜鉴;今天机不可失,须倍加珍惜;明天咬定目标,必达“诗与远方”。
②抚今追昔,最佳际遇就在当下。抓住机遇,尤应领悟昨天、奋斗今天、拥抱明天。
③领悟昨天,贵在总结谋新。人生是不可彩排的单程路,过去的每一天、每一次经历,或是顺风顺水的坦途,或有鲜花与掌声的光彩,甚或冷雨与失意的打击,标注着成功的经验、失败的教训,但都在今天成为历史。我们既不能在昔日的辉煌中沉醉,也不能在过去的失败中消沉。一年之计在于春,在“春耕”前,回望奋斗的初心与历程,于成败中体悟,在思考中升华,有助于谋划春华的愿景、坚定秋实的信念。实践表明,智者皆善于鉴往知来。感悟昔日,是为了更好地走向来日。
④奋斗今天,矢志超越革新。哲人有言:“记住吧,只有一个时间是最重要的,那就是现在!它所以重要,就是因为它是我们有所作为的时间。”作别新春的团圆时光,从时不我待的“现在”再出发,悠不得、松不得、慢不得。奔跑在岁月不居、时节如流的追梦路上,惟其只争朝夕,以“又日新”的时间更新,方可御风奋进;行进在不进则退、非进不可的征程上,惟其敢为人先,以“又日新”的作为创新,才能书写新篇;置身于百舸争流的竞争中,惟其奋楫争先,以“又日新”的自我革新,方能化茧成蝶。改革开放以来,一批优秀企业从名不见经传到跻身“世界500强”,就在于日拱一卒、革故鼎新。从某种意义上说,每一次自我突破,就完成了一次不简单的超越。
⑤拥抱明天,勤于赋能迎新。有未来学家预言,当第四次工业革命拉开序幕时,一个人若无新观念、新知识、新能力的内存,“一不留神就会成为时代的落伍者”。学习是跟上时代、为己赋能的强大引擎。我们依靠学习走到今天,也必然要依靠学习走向未来。奋进新时代,无论团队还是个人,都需要在学习赋能中更新自我、重塑自我、完善自我,以新知识新动能为羽翼,抵达“昨夜江边春水生,艨艟巨舰一毛轻”的佳境。红学家冯其庸不甘落后,于古稀之年学习电脑知识,借助信息技能理清了海量研究资料。有位著名企业家本是网络“门外汉”,潜心追寻“互联网+”的打开方式,终成当代电商的巨擘。将学习融入逐梦的年轮,在奋斗中学习、于学习中赋能,带着眼光、思维、知识、本领奔跑,才能拥抱明天的梦想。
⑥“我们的党、我们的国家、我们的人民在奋斗中收获了更多自信和勇气。”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春节团拜会上的讲话言犹在耳,激励着奔跑在追梦路上的亿万人民。不忘昨天的初心、奋进今天的征程、奔向明天的憧憬,把团圆亲情化为奋斗激情,新的辉煌正等待着我们去创造。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1.请结合全文,概括作者的主要观点。(2分)
我们应领悟昨天、奋斗今天、拥抱明天,创造新的辉煌。
2.
请简要分析全文的论证思路。(4分)
首先,用友人的新春贺词,提出论点“抓住机遇,尤应领悟昨天、奋斗今天、拥抱明天”。然后具体从三个方面阐述“领悟昨天,贵在总结谋新”“奋斗今天,矢志超越革新”“拥抱明天,勤于赋能迎新”。最后,用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春节团拜会上的讲话总结号召,并两次点明观点“不忘昨天的初心、奋进今天的征程、奔向明天的憧憬,把团圆亲情化为奋斗激情,新的辉煌正在等待着我们去创造。”
3.
第⑤段在论证方法的使用上有什么特点?请结合具体内容分析。(4分)
①举例论证、道理论证相结合。举出红学家冯其庸和著名企业家的例子,并引用未来学家的预言,具体有力地论证了“拥抱明天,勤于赋能迎新”的观点。
②正面和反面论证相结合。举冯其庸和著名企业家的例子从正面论证,引用未来学家的预言从反面论证,二者构成鲜明对比,突出强调了“拥抱明天,勤于赋能迎新”的观点。
4.以下材料分别适合放在文章中的哪一段?请说明理由。(4分)
材料一:诺贝尔奖得主屠呦呦,“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火炸药王”王泽山……他们皆有耀眼的成就,亦有难言的挫折,但当其走进新的一天时,都能及时总结得失,在省思中继续前行。
材料二:小灵通火热时,其他公司抓住机会大赚一笔,任正非却把资源投入到当时看不到前途的4G技术上。在中国4G遭遇瓶颈时,任正非却已经打下了4G的江山,但他并不止步于此,使得华为成为第一个研发出5G技术的公司。他运用新观念引领行动,用学习为自我赋能,高瞻远瞩让他始终是时代的领跑者。
材料一适合放在第③段。材料一论证了屠呦呦、袁隆平、王泽山及时总结得失,在省思中继续前行。第③段论证的观点是“领悟昨天,贵在总结谋新”。两者相吻合。
材料二适合放在第⑤段。材料二举出了任正非运用新观念引领行动,用学习为自我赋能,成为时代的领跑者的例子,第⑤段论点是“拥抱明天,勤于赋能迎新”。两者相吻合。
小练笔(5分)
对“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这句名言你有何想法?或阐述你的见解,或驳斥其错误。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39张PPT)
70多年前,
中国是怎样的面貌?
中国人又是怎样的精神状态?
当时,
有一位思想的巨人、顽强的战士
以犀利的目光洞悉着这一切
一次次振臂呐喊、一次次冲锋陷阵
他就是鲁迅
17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鲁迅
《且介亭杂文》
学会区别驳论文中对方错误论点和作者的论点。
学习直接批驳和间接批驳相结合的批驳方法。
体会本文尖锐犀利,带有嘲讽意味的语言特点。
结合写作背景,理解重要句子的深层含义,增强民族自信心。
1
2
3
4
学习目标
第一课时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文学体裁:
文章体裁:
三要素:
诗歌、散文、小说、戏剧
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
论点、论据、论证
论据:
事实论据、道理论据
论证方法:
举例论证、道理论证、
对比论证、比喻论证
议
论
文
论证方式:
立论、驳论
【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著名文学家、思想家,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
【代表作】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热风》《坟》等。
走近作者
本文写于1934年9月25日,时值“九一八”事变和“七七”事变之间。当时,日本帝国主义的铁蹄在践踏了东北三省之后,又向关内步步进逼,亡国灭种的威胁迫在眉睫。帝国主义的奴役与中国古老的封建传统相结合,中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与自信力受到了极大的摧残,悲观失望的情绪主宰了一部分人的头脑。1934年8月27日《大公报》社评《孔子诞辰纪念》哀叹:
“民族的自尊心与自信力,既已荡焉无存,不待外侮之来,国家固早已濒于精神幻灭之域。”
针对这种论调,鲁迅写下了这篇著名的杂文。主要是为了反驳当时有些人散布对抗日前途的悲观论调,错误论调,鼓舞当时的民族自信心。
背景简介
杂文:一种散文体裁,不拘泥于一种形式,偏重议论,也可以叙事。
多为针对现实社会的各种问题而作,一般短小精悍、形式多样、反应
迅速、褒贬色彩鲜明并
具有强烈的战斗性和文
学性。
文体知识
(1)要论中国人,必须不被chá(
)在表面的zì
qī
qī
rén
(
)的脂粉所kuāng
piàn(
),却看看他的筋骨和脊梁。
(2)失掉了他信力,就会疑,一个转身,也许能够只相信了自己,倒是一条新生路,但不幸的是逐渐xuán
xū(
)起来了。
(3)信“地”和“物”,还是切实的东西,国联miǎo
máng(
),不过这还可以令人不久就省悟到依赖它的不可靠。
(4)一到求神拜佛,可就玄虚之至了,有益或是有害,一时就找不出分明的结果来,它可以令人更长久的má
zuì(
)着自己。
搽
自欺欺人
诓骗
渺茫
玄虚
麻醉
字词积累
(5)他们有确信,不自欺;他们qián
pū
hòu
jì(
)的战斗,不过一面总在被cuī
cán(
),被抹杀,消灭于黑暗中,不能为大家所知道罢了。
(6)现在是既不夸自己,也不信国联,改为一味求神拜佛,huái
gǔ
shāng
jīn
(
)了——却也是事实。
(7)我们从古以来,就有mái
tóu
kǔ
gàn(
)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shě
shēn
qiú
fǎ(
)的人。
(8)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是bù
zú
wéi
jù(
)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
前仆后继
摧残
舍身求法
埋头苦干
怀古伤今
不足为据
对“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这一问题,文中有哪几种观点?
观点1: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观点2: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解标题,明观点
哪个是作者的观点?
整体感知
1.本文批驳了什么论点?作者的论点是什么,在这篇文章中得出了一个怎样的结论?
批驳的论点: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作者的论点: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结论:要论中国人,必须不被搽在表面的自欺欺人的脂粉所诓骗,却看看他的筋骨和脊梁。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为据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
第一部分(第1、2段):提出对方的论据和论点。
(1)对方论据:
①
②
③
(2)对方论点:
两年前:自夸“地大物博”
不久:只希望“国联”
现在:
一味求神拜佛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这篇文章的论证思路是怎样的?
第二部分(第3~8段):反驳对方的论点。
第一层(第3~5段):直接反驳。
第二层(第6~8段):间接反驳。
第三部分(第9段):得出结论:“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不足为据,要看地底下”。
驳论文的一般结构形式是:
一、摆出错误论点、论据或论证(树靶子)
二、批驳错误论点、论据或论证(射靶子)
三、指明错误的实质或危害
(打倒靶子)
直接反驳
从正面提出自己的正确论点
用正面论据证明自己的论点
间接反驳
第二课时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细读探究
2.文章第1、2段,哪些语句最富于讽刺意味?
最富于讽刺意味的文字是:“改为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了。”
国难当头,国民党官僚和“社会名流”不是号召人民奋起反抗,而是以祈祷“解救国难”为名,多次在一些大城市举办“时轮金刚法会”等。请菩萨来“解救国难”,多么荒诞,多么愚昧啊!
精读第1、2段
1.“从公开的文字上看起来。”“公开的文字”暗示了什么?
“公开的文字”巧妙地暗示了国民党反动派还有许多不愿也不敢公开的事。
3.揣摩第1段话三个副词“总”、“只”、“一味”能否互换位置?为什么?
不能。“总”让人看到国民党政府夸耀“地大物博”时的洋洋自得,同时“总”又写出夸耀者的底气不足,因为,夸来夸去只能夸这一样,且惟恐别人不知,这也暗接“只求国联”的必然性;
“只”是抓救命稻草时的“执著”,仰人鼻息之状跃然纸上;
“一味”则是深陷而不能自拔,沉迷于其中的滋味因而也不愿自拔。
这三个副词准确地写出了国民党政府在自欺的道路上越走越远的“事实”,极富讽刺意味。
1.“如果单据这一点现象而论,自信其实是早就失掉了的。”如果删去前半句行不行?为什么?
不行。因为作者批判敌论证是就敌论据不能证明敌论点而言,如果删去就会变得以偏概全。
精读揣摩
精读第3-5段
4.文中反复承认“是事实”“也是事实”“却也是事
实”,与后文的批判有什么关系?
先确认敌论据的真实性,但这真实的论据不能证明其论点(即论据与论点之间没有内在的逻辑关系),为后文的驳论证奠定基础。
2.作者指出“求神拜佛”的危害性是什么?
第四段的加点字
3.文中有加黑点的两段文字,这是作品发表时被国民党检查
官删掉的。想想为什么被删去?
这两段文字讽刺了当时一些国民党官僚和“社会名流”,以祈祷“解救国难”为名,多次在一些大城市举办“时轮金刚法会”等行径,指出求神拜佛的危害性。揭示了他们掩盖自己悲观失望、丧失信心的心态。
4.文中“他信力”“自欺力”加引号起什么作用?“他信力”
“自欺力”是指什么?
5.“失掉了他信力,就会疑,一个转身,也许能够只相信了自己,倒是一条新生路。”这里的“新生路”指什么?
“新生路”指相信自己的力量,号召全国民众团结起来抗日救亡。
起讽刺否定的作用。
“他信力”:信“地”信“物”信“国联”
“自欺力”:一味求神拜怫,怀古伤今
1.第6段作者提出“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这对批驳敌论点起什么作用?
作者从正面树立自己的论点是为间接反驳敌论点。
精读揣摩
精读第6-8段
2.赏析下面的句子。
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用比喻、排比的修辞方法,热情讴歌“中国的脊梁”,鼓舞了中国人的斗志,增强了语言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3.文中“中国的脊梁”指什么人?
你是如何理解的?能不能举例说明?
⑴“埋头苦干的人”
⑵“拼命硬干的人”
指默默无闻、努力工作的广大劳动人民。如毕昇、祖冲之、李时珍、詹天佑等人。
指那些不怕牺牲、不计得失、忠于祖国的人。如岳飞、文天祥、戚继光、林则徐等人。
⑶“为民请命的人”
⑷“舍身求法的人”
指同情人民,为人民鸣不平、伸张正义的人。如屈原、关汉卿、海瑞、包公等人。
指历尽艰辛、英勇献身、追求真理的人。
如商鞅、谭嗣同、玄奘等人。
4.“中国的脊梁”在当时有什么意义?鲁迅为什么反复强调中国的脊梁?
当时国民党到处散布悲观论调,广大民众也因“中国的脊梁”的总被摧残、被抹杀而看不到光明。鲁迅反复赞扬“中国的脊梁”,可以鼓舞斗志,增强中国人的自信力。
赞颂那些有自信力的中国人。
强调有自信力的中国人对民族生存和发展的巨大作用。
说明只有他们才是我们民族的中坚,才能代表我们的民族。
5.“这一类的人们,就是现在也何尝少呢?”你能举出当时一些具体事例来证明作者的观点吗?
①“九、一八”事变后,中共于9月20日和22日连续发表宣言,提出“组织群众的反帝运动,发动群众斗争,反抗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的战斗口号。
②在党的号召和领导下,全国掀起声势浩大的抗日运动,坚决反对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
③1931年9月至12月,曾发生三次规模很大的学生请愿运动。
6.揣摩下列加横线字词的表达效果。
……不过一面总在被摧残,被抹杀,……那简直就是诬蔑。
“
总
”:写出当时社会的黑暗程度,并间接讴歌“中国的脊梁”屡挫屡战的精神。“简直”:表达了作者的激愤之情。
2.理解下面句中加色词语的深刻含义。
要论中国人,必须不被搽在表面的自欺欺人的脂粉所诓骗,却看看他的筋骨和脊梁。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为据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
脂粉:美化、伪装(欺骗手段)
筋骨、脊梁:品质、意志、精神等
状元宰相:国民党反动派文人(达官贵人)
地底下:人民群众的生活和斗争
精读第9段
1.本文的结论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作用:照应题目,作出回答。
精读揣摩
3.分析论证的逻辑力量
4.品味犀利、讽刺、战斗性的语言
深入探究
2.辨析文中“中国人”的含义
1.鲁迅先生为什么要批驳“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这个论点?
1.你认为鲁迅先生为什么要批驳“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这个论点?
在国家困难当头的情况下,强调民族自信力,唤起民族自豪感,是当时思想战线上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鲁迅先生心怀民族、国家,所以要批驳错误的观点,鼓舞民族自尊心。
“民族魂”——鲁迅
鲁迅”笔名的由来
(1)于是有人慨叹曰: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指所有的中国人。
(2)假使这也算一种“信”,那也只能说中国人曾经有过“他信力”,自从对国联失望之后,便把这他信力都失掉了。
指国民党反动统治者及其御用文人。
2.辨析文中“中国人”的含义
(3)中国人现在是在发展着“自欺力”。
(4)然而,在这笼罩之下,我们
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指广大人民。
指国民党反动统治者及其御用文人。
(5)要论中国人,必须不被搽在表面的自欺欺人的脂粉所诓骗,却看看他的筋骨和脊梁。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为据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
中国人:
指极少数顽固分子以外的中国人民。
作者承认所摆出的论据是事实,是“真”的,但推不出“中国人失掉自信力”的结论。只能得出:信“地”、信“物”、信“国联”,这分明是“他信力”,而不是“自信力”。用论敌的论据为论据来反驳论敌的论点的方法,使文章有一种无可辩驳的力量。
3.分析论证逻辑的力量:
作者既然认为对方的观点是错误的,为什么还要一再承认对方说的都是“事实”?
作者接着论述“玄虚之至”的求神拜佛,只能说明“中国人现在是发展着‘自欺力’”。层层递进,推理严密,证明论敌的论证不合逻辑。这样通过驳论证直接驳斥了对方的论点。
接着,作者在驳倒了论敌的论点后,指出“自欺”并非现在的新东西,于今更加浓烈明显,然而“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正面提出自己的观点,然后回顾历史,关注现实,对这一观点进行了有力的论证。
这个论点与对方论点是针锋相对的。证明了这个论点的正确性,等于宣告对方论点不能成立。
这是间接驳斥了对方的论点。
直接批驳和间接批驳相结合,批驳就全面深刻,巧妙有力了。
4.品味犀利、讽刺、战斗性的语言
试找一找充满讽刺性战斗性的语言。
“从公开的文字上看起来:两年以前,我们总自夸着“地大物博”,是事实;不久就不再自夸了,只希望着国联,也是事实;现在是既不夸自己,也不信国联,改为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了——却也是事实。”
仿照“自信力”造出“自欺力”:“中国人现在是发展着‘自欺力’。”揭露本质,可谓入木三分。
仿拟。仿照“自信力”,造出“他信力”“自欺力”,显示了高超的语言艺术。仅仅改动一个字,就将反动当局仰人鼻息、自欺欺人的形象刻画得入木三分,令人难忘。
鲁迅杂文的特点:
泼辣、犀利、有力,
讽刺意味强,感彩浓。
论据
论点:
两年前:
不久:
现在:
自夸“地大物博”
希望国联
求神拜佛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直接反驳
失掉的是“他信力”
发展着“自欺力”
(1—2)
(3—5)
敌论据论点
偷换概念
本课小结
间接反驳
己论点
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己论据
古
今
结论:
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不足为据,看地底下
脊
梁
(6—8)
(9)
以偏概全
埋头苦干的人
拼命硬干的人
为民请命的人
舍身求法的人
有确信,
不自欺
前仆后继的战斗
我们初三(6)班从七年级以来,就有……的人,有……的人,有……的人,有……的人,虽然……,也往往……,他们就是班的脊梁。
由此可见,六班的的确确是个……的班集体,说六或七班“是个落后的班集体”,那简直是……
课后作业:1.写句子
有人说:我们班是个落后的班集体。
你同意这个观点吗?仿用下面这段话的结构和句式写一段议论性的话,表明你的看法。
表弟是一位装修工,平均每月可以拿到3500元左右。表哥大学毕业快一年了,还没有找到工作。农民工表弟因而深有感触地说:“我真谢谢我自己,没有考上大学。”表哥长叹一声说:
“读书真没用。”
2.你能不能利用今天所学知识来反驳?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7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同步检测
(满分:70分
时间:40分钟)
积累与运用(33分)
1.填空。(3分)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一文选自《_____________》,本文采用驳论的论证方式,以批驳_______为突破口,采取__________和__________相结合的批驳方法驳倒对方的论点。
我们在初中阶段学过鲁迅的作品有散文《________________》,小说《________________》分别出自《朝花夕拾》和《呐喊》。
2.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莫泊桑是十九世纪法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他与俄国的契诃夫、英国的雨果并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
B.小说是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体裁。人物、情节、环境是小说的三要素。
C.驳论文一般是先指出对方错误的实质,或直接批驳(驳论点),或间接批驳(驳论据、驳论证),然后针锋相对地提出自己的观点并加以论证。
D.清高宗(乾隆)诏定从《史记》到《明史》共二十四部纪传体史书为“正史”,即“二十四史”。
3.给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4分)
(1)面对xuán(___)虚的网络游戏,如果我们沉迷其中,身心会受到cuī(____)残,到最后只能kǎi(____)叹岁月蹉跎。
(2)这位记者拐弯抹(____)角,来到了山脚下的一个幼儿园。他看见小朋友正在搽(____)脂抹(____)粉,准备“六一”节的演出。[来源:Com]
(3)倘(______)若随便去污(____)miè一个好人,这样的人实际上就失去了做人的底线。
4.下列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2分)
A.按照上级布署,他们认真组织了一系列观摩课,师生们反应强烈。
B.对敌无情讽刺鞭笞、对人民赞颂呕歌、爱憎分明,正是杂文应该遵循的原则。
C.我们都迫不急待地想知道,究竟是谁赢得最后的胜利。
D.原来这帮慨叹“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的人是在混淆“中国人”的概念。
5.指出下列各句中引号的作用。(4分)
(1)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
)
(2)两年以前,我们总自夸着“地大物博”。(
)
(3)先前信“地”,信“物”,后来信“国联”,都没有相信过“自己”。(
)
(4)那也只能说中国人曾经有过“他信力”。(
)
6.下列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三年时光匆匆过去,在毕业晚会上,同学们回首往事,怀古伤今,不禁潸然泪下。
B.无数革命先烈前仆后继,奋斗牺牲,他们的革命精神万古长青。
C.中国地大物博,孕育了深刻而悠久的文明。
D.包装再精美,质量不过关,也不过是自欺欺人而已。
7.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童年时代小伙伴们快乐的歌声、活泼的身影,至今还时时浮现在我的眼前。
B.遭受挫折的人得到鼓励,他眼里的天空会蔚蓝起来,他干涸的心田会润泽起来。
C.通过参加沈从文作品研读会,使我对富含浓郁地方气息的文学作品兴趣更大了。
D.每天傍晚时分,身体瘦弱的张教授的父亲,总喜欢在这条幽静的小道上散步。
8.对下列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假使这也算一种“信”,那也只能说中国人曾经有过“他信力”,自从对国联失望之后,便把这他信力都失掉了。(仿词)
B.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排比、比喻)
C.要论中国人,必须不被搽在表面的自欺欺人的脂粉所诓骗。(借代)
D.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为据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借代)
9.把下面的句子组成一段语意连贯的话,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①我就是这样过上了自己想要的生活 ②当然,人们需要在规则中学习一些基本的生活方式或者基本的生命准则 ③一个人能做出一万种姿势,每个人的人生都有无限种可能,姿势的改变就是潜能最大限度的开发 ④最重要的是我们还必须知道自己是谁,自己有多大的能量,自己有什么样的需要 ⑤然后才能创造出更加美好的生活 ⑥也能在生命的规则中找到一些让自己过得更好的方法
A.②①③⑤⑥④
B.③①②⑥④⑤
C.②⑥④③⑤①
D.①③②④⑥⑤
10.下列句子语言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2分)
A.你和我小学毕业时的合影我一直当作珍贵的“文物”惠存着。
B.可能是一时疏忽,你的稿子有几个不大通畅的语句,我斗胆作了斧正。
C.你寄来的使用说明书,我有几个地方不大明白,特去信垂询。
D.我的一首小诗在《星星》上发表了,现抄寄给你,请雅正。
11.某校九(3)班开展以“中国自信”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活动中有一些问题,请你参与解决。(8分)
(1)阅读下面的材料,拟写一则新闻标题。(2分)
材料 参考消息网3月7日报道 连日来,境外媒体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开幕会上所做的《政府工作报告》进行了高度关注和深度解读。境外媒体称,报告除宣布进行改革外,还向世界其他地区发出信息。报告的结尾部分表明了中国政府正以何种自信登上国际舞台。
“从量到质”谋发展
据日本《每日新闻》3月6日报道,去年10月举行的中共十九大上,习近平主席强调中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创新跑出“加速度”
据香港《南华早报》3月5日报道,中国承诺吸引海外人才和风险投资,希望加速推动人工智能、机器人技术等先进科技赶超美国的进程。
构建秩序展担当
据瑞士《新苏黎世报》3月5日报道,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除宣布进行改革外,还向世界其他地区发出信息。报道称,报告的结尾部分表明了中国政府正以何种自信登上国际舞台。李克强强调和平发展,但也明确指出中国将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积极参与改革,完善全球治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了营造活动氛围,班委会准备在主席台两边张贴一副对联。上联已拟好,请你拟出下联。(2分)
上联:龙腾虎跃朝朝自信宏图就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活动中,李亮同学为班级黑板报写了一段文字,请你按要求帮他修改。(4分)
习近平主席在中共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用了3万多字篇幅的报告,展现了中国执政党对中国道路的空前信心,[A]宣告了一个新时代的到来,并为这个新时代描写蓝图,制定方略,做出战略安排。是啊,[B]从人均国民收入仅27美元到经济总量超过10万亿以上美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从一穷二白到世界第一大贸易国,成为全球最大外汇储备国;从铁钉、火柴都造不出来到“两弹一星”横空出世,“嫦娥”奔月,“蛟龙”入海……中国人选择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制度,并一路走得风生水起!
①[A]处画线句中有搭配不当的语病,应将“
”一词改为“
”。?
②[B]处画线句中有语意重复的问题,应删去“
”或“
”。?
二、阅读理解(32分)
(一)课内阅读(18分)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鲁迅
①从公开的文字上看起来:两年以前,我们总自夸着“地大物博”,是事实;不久就不再自夸了,只希望着国联,也是事实;现在是既不夸自己,也不信国联,改为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了﹣﹣却也是事实。
②于是有人慨叹曰: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③如果单据这一点现象而论,自信其实是早就失掉了的。先前信“地”,信“物”,后来信“国联”,都没有相信过“自己”。假使这也算一种“信”,那也只能说中国人曾经有过“他信力”,自从对国联失望之后,便把这他信力都失掉了。
④失掉了他信力,就会疑,一个转身,也许能够只相信了自己,倒是一条新生路,但不幸的是逐渐玄虚起来了。信“地”和“物”,还是切实的东西,国联就渺茫,不过这还可以令人不久就省悟到依赖它的不可靠。一到求神拜佛,可就玄虚之至了,有益或是有害,一时就找不出分明的结果来,它可以令人更长久的麻醉着自己。
⑤中国人现在是在发展着“自欺力”。
⑥“自欺”也并非现在的新东西,现在只不过日见其明显,笼罩了一切罢了。然而,在这笼罩之下,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⑦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 )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 )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⑧这一类的人们,就是现在也何尝少呢?他们有确信,不自欺;他们在前仆后继的战斗,不过一面总在被摧残,被抹杀,消灭于黑暗中,不能为大家所知道罢了。说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用以指一部分人则可,倘若加于全体,那简直是诬蔑。
⑨要论中国人,必须不被搽在表面的自欺欺人的脂粉所诓骗,却看看他的筋骨和脊梁。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为据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
1.下列加点字词的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2分)
A.“从公开的文字上看起来”:“公开”一词暗示国民党反动派还有许多不愿也不敢公开的见不得人的事。
B.“我们总自夸着‘地大物博’”:“总”字表示自夸、夜郎自大是由来已久的。
C.“改为一味求神拜佛”:“一味”表示愚昧成习,顽固不化。
D.“只希望着国联”:“只”表明了国民党政府对国联的充分信任。
2.文章第一段三次说是“事实”,用意何在?用文中的短语概括这一段论证的内容。(3分)
3.本文在论证中心论点之外,还明示了民族自信力在当时的作用,请你在文中找到并摘抄下来。(2分)
4.依照文中画线句子的逻辑关系,选择恰当的关联词。(
)(2分)
A.只要……就??????
B.只有……才
C.即使……也??????
D.虽然……也
5.下列句子中“中国人”的含义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2分)
A.中国人早就失掉自信力了。
B.中国人现在是在发展着“自欺力”。
C.假使这也算一种“信”,那也只能说中国人曾经有过“他信力”。
D.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6.发散题。(7分)
(1)综合选文及下面的链接材料,你认为“中国的脊梁”有怎样的特点?(4分)
【链接材料】2019年5月初,美国发表声明:停止向华为公司出售包括芯片在内的一切零部件。华为下属集团海思科技总裁致信每一位员工:“这个至暗的日子,是每一位海思儿女成为时代英雄的日子,十年‘备胎’,一朝转正……我们知道前路至为艰辛,更需要巨大的勇气,决心和毅力……”面对美国霸凌行为,华为人依靠科技优势,战略“备胎”,风雨无阻,稳健前行。
(2)请你选取一个体现当代中国富有自信力的例子并加以概述。(3分)
(二)拓展阅读(14分)
领悟昨天
奋斗今天
拥抱明天
①一位友人致贺新春时说,追梦中的出彩人生,需善待“三天”:昨天、今天、明天。昨天成功与否,可为镜鉴;今天机不可失,须倍加珍惜;明天咬定目标,必达“诗与远方”。
②抚今追昔,最佳际遇就在当下。抓住机遇,尤应领悟昨天、奋斗今天、拥抱明天。
③领悟昨天,贵在总结谋新。人生是不可彩排的单程路,过去的每一天、每一次经历,或是顺风顺水的坦途,或有鲜花与掌声的光彩,甚或冷雨与失意的打击,标注着成功的经验、失败的教训,但都在今天成为历史。我们既不能在昔日的辉煌中沉醉,也不能在过去的失败中消沉。一年之计在于春,在“春耕”前,回望奋斗的初心与历程,于成败中体悟,在思考中升华,有助于谋划春华的愿景、坚定秋实的信念。实践表明,智者皆善于鉴往知来。感悟昔日,是为了更好地走向来日。
④奋斗今天,矢志超越革新。哲人有言:“记住吧,只有一个时间是最重要的,那就是现在!它所以重要,就是因为它是我们有所作为的时间。”作别新春的团圆时光,从时不我待的“现在”再出发,悠不得、松不得、慢不得。奔跑在岁月不居、时节如流的追梦路上,惟其只争朝夕,以“又日新”的时间更新,方可御风奋进;行进在不进则退、非进不可的征程上,惟其敢为人先,以“又日新”的作为创新,才能书写新篇;置身于百舸争流的竞争中,惟其奋楫争先,以“又日新”的自我革新,方能化茧成蝶。改革开放以来,一批优秀企业从名不见经传到跻身“世界500强”,就在于日拱一卒、革故鼎新。从某种意义上说,每一次自我突破,就完成了一次不简单的超越。
⑤拥抱明天,勤于赋能迎新。有未来学家预言,当第四次工业革命拉开序幕时,一个人若无新观念、新知识、新能力的内存,“一不留神就会成为时代的落伍者”。学习是跟上时代、为己赋能的强大引擎。我们依靠学习走到今天,也必然要依靠学习走向未来。奋进新时代,无论团队还是个人,都需要在学习赋能中更新自我、重塑自我、完善自我,以新知识新动能为羽翼,抵达“昨夜江边春水生,艨艟巨舰一毛轻”的佳境。红学家冯其庸不甘落后,于古稀之年学习电脑知识,借助信息技能理清了海量研究资料。有位著名企业家本是网络“门外汉”,潜心追寻“互联网+”的打开方式,终成当代电商的巨擘。将学习融入逐梦的年轮,在奋斗中学习、于学习中赋能,带着眼光、思维、知识、本领奔跑,才能拥抱明天的梦想。
⑥“我们的党、我们的国家、我们的人民在奋斗中收获了更多自信和勇气。”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春节团拜会上的讲话言犹在耳,激励着奔跑在追梦路上的亿万人民。不忘昨天的初心、奋进今天的征程、奔向明天的憧憬,把团圆亲情化为奋斗激情,新的辉煌正等待着我们去创造。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1.请结合全文,概括作者的主要观点。(2分)
2.
请简要分析全文的论证思路。(4分)
3.
第⑤段在论证方法的使用上有什么特点?请结合具体内容分析。(4分)
4.以下材料分别适合放在文章中的哪一段?请说明理由。(4分)
材料一:诺贝尔奖得主屠呦呦,“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火炸药王”王泽山……他们皆有耀眼的成就,亦有难言的挫折,但当其走进新的一天时,都能及时总结得失,在省思中继续前行。
材料二:小灵通火热时,其他公司抓住机会大赚一笔,任正非却把资源投入到当时看不到前途的4G技术上。在中国4G遭遇瓶颈时,任正非却已经打下了4G的江山,但他并不止步于此,使得华为成为第一个研发出5G技术的公司。他运用新观念引领行动,用学习为自我赋能,高瞻远瞩让他始终是时代的领跑者。
小练笔(5分)
对“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这句名言你有何想法?或阐述你的见解,或驳斥其错误。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7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导学案
【学习目标】
1.了解驳论文的特点,学习驳论文的写法。
2.理解重要语句的深层含义。
3.体会鲁迅先生的忧患意识和爱国精神,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增强民族民主意识,增强民族自信心,自豪感。
【学习重点】反驳论证的方法(间接反驳)
【学习难点】文章所表现的鲁迅爱憎分明的思想感情的领会。
【学法指导】
1.学习本文,要结合时代背景理解课文内容,着重学习作者分析问题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由于本文是一篇采用驳论的论证方式的议论文,因而要结合学习驳论文的有关知识来阅读、理解本文在写法上的特点。对本文语言的讽刺特色也应注意分析、体会。
2.写驳论,要善于寻找批驳的“突破口”,所谓“突破口”,就是对方谬误的薄弱环节,抓住了它,就能击中要害。阅读文章3—5段,联系全文,想一想,为什么本文以反驳对方的论证,即指出其论据不能证明论点为“突破口”?
【课前导学】
一、新知认知
1.驳论文简介。
议论文从论证方式看,一般可分为立论和驳论两种。立论,是就一定的事件或问题,提出并阐明自己的见解或主张。驳论,是就一定的事件或问题发表议论,批驳片面的,错误的,甚至反动的见解或主张。
一般说来,批驳对方的论点主要有三种方式。一是直接批驳对方的论点。二是驳论据。三是驳论证。
2.简介“九·一八”事变与本文的写作背景。
1931年9月18日,日本帝国主义突然向沈阳进攻,蒋介石下令不许抵抗,国民党军队不战而逃,不到半年,日本帝国主义就占领了我东北三省。而国民党政府腐败无能,采取不抵抗政策,“南京政府束手无策”“单会去哀求国联”,“国联”即“国际联盟”的简称,是英法等帝国主义国家瓜分世界和调节相互矛盾,于1920年成立的国际组织。鲁迅指出“国联却正和日本是一伙”。“九·一八”事变后,国民党政府多次向国联申诉,要求制止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但国联采取了袒护日本的立场,它派出的调查团到我国东北调查后,在发表的《国联调查团报告》中,指出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并非“合法之自卫手段”,但居然承认日本在中国东北的特殊利益,国联对日本的侵略不采取任何制裁的措施。蒋介石向国联哀求,实际上就是向日本帝国主义哀求,充分地揭露了蒋介石屈膝投降的奴才相。哀求国联无效后,一些国民党官僚和“社会名流”,以祈祷“解救国难”为名,多次在一些大城市举办“时轮金刚法会”等,“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因此,在当时有些人便散布对抗日前途的悲观论调,指责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
针对上述情况鲁迅于1934年9月25日,正是“九·一八”事变三周年之后,为批驳这种错误论调,鼓舞民族的自信心写了这篇文章。
预习任务
1.弄清背景知识和相关的驳论文文体知识,特别是直接反驳和间接反驳。
2.通读课文,扫除字词句障碍,圈点勾画或记下你的疑难问题。
3.细读课文,理清思路。
⑴作者要批驳的对方的错误观点是什么?对方的论据是什么?
⑵作者为什么认为它是错误的?
⑶作者正面提出的观点是什么?
作者提出观点的依据是什么?
⑷作者最后得出结论,作者提出判断自信力有无的标准是什么?
⑸作者用什么方法反驳对方的错误论调?
答案:
(1)“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两年前,自夸地大物博
不久只寄希望于国联
现在一味求神拜佛
(2)因为信“地”信“物”信“国联”,从来就没有相信过自己;而现在的求神拜佛,则是在自欺了。所以失掉的是“他信力”,发展着“自欺力”。
(3)作者正面提出的观点是“中国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因为有过去和现在的事实为证。从古至今满怀自信的“中国脊梁”
(4)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为据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
(5)直接反驳:信地信物信国联――没有“他信力”求神拜佛―――――发展着“自欺力”;间接反驳:论点: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论据:从古至今中国的脊梁。
三、预习检测
1.常识检测。
议论文从论证的方式上看,可分为______和_____两种,《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属于_____文。批驳对方论点的方法一般包括______、______和______三种,本文以批驳________为突破口,采取________和________相结合的批驳方法驳倒对方的论点。.
立论、驳论?
驳论
驳论点、驳论据、驳论证
敌论证?
直接反驳?
间接反驳
2.给下列词中加粗的字注音,根据注音写汉字。
慨叹(????)?
省悟(????)
家谱(??)?
搽脂抹粉(??)(??)
miǎo茫(??
)?jī梁(????)?
kuāng骗(??)
wū蔑(????)
kǎi
xǐng
pǔ
chá
mǒ
渺
脊
诓
诬?
3.解释下列句中加粗的词语。
(1)一到求神拜佛,可就玄虚之至了。
玄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他们在前仆后继地战斗,不过一面总在被摧残被抹杀。
前仆后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状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为据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
不足为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用使人迷惑的形式来掩盖真相的欺骗手段。(2)前面的人倒下,后面的人继续跟上去,形容英勇奋斗,不怕牺牲。(3)不值得当作凭据。
4.结合课文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作者既然认为对方的观点是错误的,为什么还要一再承认对方说的都是“事实”?
首先承认对方说的是事实,但通过分析事实后,发现对方要说的其实不是自信力的问题,这样,对方的观点就不存在了。
(2)“中国的脊梁”指什么人?为什么他们的牺牲不能为“大家”所知道?
“中国的脊梁”是指脚踏实地地为民族的进步而奋斗的人们,他们是使中国挺立起来的“脊梁”,他们往往来自下层或代表着广大民众的利益。但由于中国长期的专制奴役统治,“中国人向来就没有争到过‘人’的价值,至多不过是奴隶”(《灯下漫笔》),许多事情自然无权知道真相。另外,近代以来的许多社会变革多缺乏对广大民众的宣传发动,这样一来,对于为他们的自由尊严而牺牲的先驱者,他们多半表现出“看客”的心态,不能知道在某种程度上演化成不愿知道了。对于这一点,文中虽然没有提到,但结合当时的社会现状,不能说没有这个因素。
(3)“中国人现在是在发展着”自欺力”和”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这两句中的”中国人”所包括的范围是否相同?为什么?
不相同。前一个“中国人”指国民党反动派,后一个“中国人”指广大劳动人民。
【课中导读】
一、整体感知
1.本文批驳了什么论点?作者的论点是什么,在这篇文章中得出了一个怎样的结论?
明确:批驳的论点: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作者的论点: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结论:要论中国人,必须不被搽在表面的自欺欺人的脂粉所诓骗,却看看他的筋骨和脊梁。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为据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
2.这篇文章的论证思路是怎样的?
明确:第一部分(第1、2段):提出对方的论点和论据。
第二部分(第3~8段):反驳对方的论点。
第一层(第3~5段):直接反驳。
第二层(第6~8段):间接反驳。
第三部分(第9段):得出结论:“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不足为据,要看地底下”。
二、细读探究
(一)精读第1、2段
1.从公开的文字上看起来。“公开的文字”暗示了什么?
明确:“公开的文字”巧妙地暗示了国民党反动派还有许多不愿也不敢公开的事。
2.文章第1、2段,哪些语句最富于讽刺意味?
明确:最富于讽刺意味的文字是:“改为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了。”
国难当头,国民党官僚和“社会名流”不是号召人民奋起反抗,而是以祈祷“解救国难”为名,多次在一些大城市举办“时轮金刚法会”等。请菩萨来“解救国难”,多么荒诞,多么愚昧啊!
3.揣摩第1段话三个副词“总”、“只”、“一味”能否互换位置?为什么?
明确:不能。“总”让人看到国民党政府夸耀“地大物博”时的洋洋自得,同时“总”又写出夸耀者的底气不足,因为,夸来夸去只能夸这一样,且惟恐别人不知,这也暗接“只求国联”的必然性;
“只”是抓救命稻草时的“执著”,仰人鼻息之状跃然纸上;
“一味”则是深陷而不能自拔,沉迷于其中的滋味因而也不愿自拔。
这三个副词准确地写出了国民党政府在自欺的道路上越走越远的“事实”,极富讽刺意味。
4.文中反复承认“是事实”“也是事实”“却也是事实”,与后文的批判有什么关系?
明确:先确认敌论据的真实性,但这真实的论据不能证明其论点(即论据与论点之间没有内在的逻辑关系),为后文的驳论证奠定基础。
(二)精读第3--5段
1.“如果单据这一点现象而论,自信其实是早就失掉了的。”如果删去前半句行不行?为什么?
明确:不行。因为作者批判敌论证是就敌论据不能证明敌论点而言,如果删去就会变得以偏概全。
2.作者指出“求神拜佛”的危害性是什么?
明确:第四段的加点字。
3.文中有加黑点的两段文字,这是作品发表时被国民党检查官删掉的。想想为什么被删去?
明确:这两段文字讽刺了当时一些国民党官僚和“社会名流”,以祈祷“解救国难”为名,多次在一些大城市举办“时轮金刚法会”等行径,指出求神拜佛的危害性。揭示了他们掩盖自己悲观失望、丧失信心的心态。
4.文中“他信力”“自欺力”加引号起什么作用?“他信力”“自欺力”是指什么?
明确:起讽刺否定的作用;信“地”,信“物”,信“国联”;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
5.“失掉了他信力,就会疑,一个转身,也许能够只相信了自己,倒是一条新生路。”这里的“新生路”指什么?
明确:“新生路”指相信自己的力量,号召全国民众团结起来抗日救亡。
(三)精读第6-8段
1.第6段作者提出“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这对批驳敌论点起什么作用?
明确:作者从正面树立自己的论点是为间接反驳敌论点。
2.赏析下面的句子。
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明确:用比喻、排比的修辞方法,热情讴歌“中国的脊梁”,鼓舞了中国人的斗志,增强了语言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3.“埋头苦干的人”“拼命硬干的人”“为民请命的人”“舍身求法的人”各指什么样的人?你能举出几例吗?
明确:(1)“埋头苦干的人”指广大劳动人民,包括为人类作出贡献的知识分子。如毕昇、李时珍。
(2)“拼命硬干的人”指反对国内剥削阶级和外来侵略者的革命志士、民族英雄。如陈涉、李自成、岳飞、文天祥。
(3)“为民请命的人”指同情人民,为人民鸣不平,伸张正义的人。如杜甫、白居易。
(4)“舍身求法的人”指英勇献身,追求真理的人。如法显、玄奘。
这几种人是对上文“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的具体说明。这对中华民族光辉历史的赞颂,这些具有“自信力”的人是中国的支柱,民族的希望。
4.“中国的脊梁”在当时有什么意义?鲁迅为什么反复强调中国的脊梁?
明确:当时国民党到处散布悲观论调,广大民众也因“中国的脊梁”的总被摧残、被抹杀而看不到光明。鲁迅反复赞扬“中国的脊梁”,可以鼓舞斗志,增强中国人的自信力。
第2问:赞颂那些有自信力的中国人。
强调有自信力的中国人对民族生存和发展的巨大作用。
说明只有他们才是我们民族的中坚,才能代表我们的民族。
5.“这一类的人们,就是现在也何尝少呢?”你能举出当时一些具体事例来证明作者的观点吗?
明确:
(1)“九、一八”事变后,中共于9月20日和22日连续发表宣言,提出“组织群众的反帝运动,发动群众斗争,反抗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的战斗口号。
(2)在党的号召和领导下,全国掀起声势浩大的抗日运动,坚决反对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
(3)1931年9月至12月,曾发生三次规模很大的学生请愿运动。
6.揣摩下列加横线字词的表达效果。
……不过一面总在被摧残,被抹杀,……那简直就是诬蔑。
明确:“总”:写出当时社会的黑暗程度,并间接讴歌“中国的脊梁”屡挫屡战的精神。“简直”:表达了作者的激愤之情。
(四)精读第9段
1.本文的结论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明确:照应题目,作出回答。
2.理解下面句中加线词语的深刻含义。
要论中国人,必须不被搽在表面的自欺欺人的脂粉所诓骗,却看看他的筋骨和脊梁。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为据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
明确:脂粉:美化、伪装(欺骗手段)
筋骨和脊梁:品质、意志、精神等
状元宰相:国民党反动派文人(达官贵人)
地底下:人民群众的生活和斗争
三、深入探究
1.你认为鲁迅先生为什么要批驳“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这个论点?
明确:在国家困难当头的情况下,强调民族自信力,唤起民族自豪感,是当时思想战线上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鲁迅先生心怀民族、国家,所以要批驳错误的观点,鼓舞民族自尊心。
2.辨析文中“中国人”的含义。
(1)要论中国人,必须不被搽在表面的自欺欺人的脂粉所诓骗,却看看他的筋骨和脊梁。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为据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
(2)然而,在这笼罩之下,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3)中国人现在是在发展着“自欺力”。
(4)于是有人慨叹曰: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5)假使这也算一种“信”,那也只能说中国人曾经有过“他信力”,自从对国联失望之后,便把这他信力都失掉了。
明确:
“中国人”的含义是指极少数顽固分子以外的中国人民。
“中国人”的含义是指广大人民。
“中国人”的含义是指国民党反动统治者及其御用文人。
“中国人”的含义是指所有的中国人。
“中国人”的含义是指国民党反动统治者及其御用文人。
3.分析论证的逻辑力量。
讨论:作者既然认为对方的观点是错误的,为什么还要一再承认对方说的都是“事实”?
明确:作者承认所摆出的论据是事实,是“真”的,但推不出“中国人失掉自信力”的结论。只能得出:信“地”、信“物”、信“国联”,这分明是“他信力”,而不是“自信力”。用论敌的论据为论据来反驳论敌的论点的方法,使文章有一种无可辩驳的力量。
作者接着论述“玄虚之至”的求神拜佛,只能说明“中国人现在是发展着‘自欺力’”。层层递进,推理严密,证明论敌的论证不合逻辑。这样通过驳论证直接驳斥了对方的论点。
接着,作者在驳倒了论敌的论点后,指出“自欺”并非现在的新东西,于今更加浓烈明显,然而“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正面提出自己的观点,然后回顾历史,关注现实,对这一观点进行了有力的论证。
这个论点与对方论点是针锋相对的。证明了这个论点的正确性,等于宣告对方论点不能成立。这是间接驳斥了对方的论点。
直接批驳和间接批驳相结合,批驳就全面深刻,巧妙有力了。
4.品味犀利、讽刺、战斗性的语言。
试找一找充满讽刺性战斗性的语言。
明确:“从公开的文字上看起来:两年以前,我们总自夸着“地大物博”,是事实;不久就不再自夸了,只希望着国联,也是事实;现在是既不夸自己,也不信国联,改为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了——却也是事实。”
仿照“自信力”造出“自欺力”:“中国人现在是发展着‘自欺力’。”揭露本质,可谓入木三分。
仿拟。仿照“自信力”,造出“他信力”“自欺力”,显示了高超的语言艺术。仅仅改动一个字,就将反动当局仰人鼻息、自欺欺人的形象刻画得入木三分,令人难忘。
●鲁迅杂文的特点:泼辣、犀利、有力,讽刺意味强,感彩浓。
四、写作特点
1.直接批驳与间接批驳相结合,又破又立。
对方的论据也是事实,错误在于这些事实论据只是一部分事实,
不是全部事实的总和,不能一概而论,加于全体,悲观论者从部分事实中概括出一个普遍性的结论,犯了“以偏概全”的错误。鲁迅从驳斥对方论证入手,又“驳”又立,二者紧密结合,直接批驳部分。就对方的事实论据加以剖析,从而揭露悲观论者早就失掉了自信力,是由“他信”走向“自欺”。正面立论也是间接批驳,摆出从古以来和现在的事实,证明“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批驳了对方的谬论,鼓舞了中华民族的自信心。
2.尖锐泼辣,富有战斗性,带有嘲讽意味的语言风格。(见语言分析)
五、课后作业
1.写句子
有人说:我们班是个落后的班集体。你同意这个观点吗?仿用下面这段话的结构和句式写一段议论性的话,表明你的看法。
我们初三(6)班从七年级以来,就有……的人,有……的人,有……的人,有……的人,虽然……,也往往……,他们就是咱班的脊梁。
由此可见,六班的的确确是个……的班集体,说六班“是个落后的班集体”,那简直是……
2.你能不能利用今天所学知识来反驳?
表弟是一位装修工,平均每月可以拿到3500元左右。表哥大学毕业快一年了,还没有找到工作。农民工表弟因而深有感触地说:“我真谢谢我自己,没有考上大学。”表哥长叹一声说:
“读书真没用。”
【课后导练】
阅读理解下文,回答问题。
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这一类的人们,就是现在也何尝少呢?他们有确信,不自欺;他们有前仆后继的战斗,不过一面总在被摧残,被抹杀,消灭于黑暗中,不能为大家所知道罢了。说中国人(a)失掉了自信力,用以指一部分人.则可,倘若加于全体,那简直是诬蔑。
要论中国人(b),必须不被搽在表面的自欺欺人的脂粉所诓骗,却看看他的筋骨和脊梁。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为据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
1.“正史”是加了引号的,这个引号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一类的人们,就是现在也何尝少呢?
(1)这一类指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将“就是现在也何尝少呢?”改为陈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这就是中国的脊梁”一句中,作为比喻,“脊梁”是_______________意思;“状元宰相”是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划线的a、b两个“中国人”指代什么?请分明指出。
a.中国人_____________________
b.中国人___________________
5.在这几段文字里,作者通过列举事实所确立的正面观点是“______”。所批驳的观点是_____。
6.指出敌论错误的根源在于(
)
A.捏造事实
B.以偏概全
C.不明真相
D.以小见大
7.作者所写的,“这一类人们”的总的特点是_________,作者用一个比喻句集中称赞他们的业绩和品格,这个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鲁迅的语言饱蘸感情,请选择恰当的分析项说明下列句子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A.讽刺
B.赞颂
C.自豪
D.愤慨
(1)我们从古以来┅┅(
)
(2)所谓“正史”(
)
(3)他们在前仆后继的战斗(
)
(4)那简直是诬蔑(
)
答案:
1.表示对正史的否定。
2.(1)“这一类”指“埋头苦干的人,拼命硬干的人,为民请命的人,舍身求法的人”等。
(2)就是现在也未尝少。
3.支柱(中坚,栋梁,支撑)
“状无宰相”指喻当时能“公开的”国民党反动政客及其御用文人。
4.a、一小撮中国反动派
b、全体中国人
5.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
6.B
7.有确信
,不自欺
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8.(1)C
(2)A
(3)B
(4)D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7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导学案
【学习目标】
1.了解驳论文的特点,学习驳论文的写法。
2.理解重要语句的深层含义。
3.体会鲁迅先生的忧患意识和爱国精神,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增强民族民主意识,增强民族自信心,自豪感。
【学习重点】反驳论证的方法(间接反驳)
【学习难点】文章所表现的鲁迅爱憎分明的思想感情的领会。
【学法指导】
1.学习本文,要结合时代背景理解课文内容,着重学习作者分析问题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由于本文是一篇采用驳论的论证方式的议论文,因而要结合学习驳论文的有关知识来阅读、理解本文在写法上的特点。对本文语言的讽刺特色也应注意分析、体会。
2.写驳论,要善于寻找批驳的“突破口”,所谓“突破口”,就是对方谬误的薄弱环节,抓住了它,就能击中要害。阅读文章3—5段,联系全文,想一想,为什么本文以反驳对方的论证,即指出其论据不能证明论点为“突破口”?
【课前导学】
一、新知认知
1.驳论文简介。
议论文从论证方式看,一般可分为立论和驳论两种。立论,是就一定的事件或问题,提出并阐明自己的见解或主张。驳论,是就一定的事件或问题发表议论,批驳片面的,错误的,甚至反动的见解或主张。
一般说来,批驳对方的论点主要有三种方式。一是直接批驳对方的论点。二是驳论据。三是驳论证。
2.简介“九·一八”事变与本文的写作背景。
1931年9月18日,日本帝国主义突然向沈阳进攻,蒋介石下令不许抵抗,国民党军队不战而逃,不到半年,日本帝国主义就占领了我东北三省。而国民党政府腐败无能,采取不抵抗政策,“南京政府束手无策”“单会去哀求国联”,“国联”即“国际联盟”的简称,是英法等帝国主义国家瓜分世界和调节相互矛盾,于1920年成立的国际组织。鲁迅指出“国联却正和日本是一伙”。“九·一八”事变后,国民党政府多次向国联申诉,要求制止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但国联采取了袒护日本的立场,它派出的调查团到我国东北调查后,在发表的《国联调查团报告》中,指出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并非“合法之自卫手段”,但居然承认日本在中国东北的特殊利益,国联对日本的侵略不采取任何制裁的措施。蒋介石向国联哀求,实际上就是向日本帝国主义哀求,充分地揭露了蒋介石屈膝投降的奴才相。哀求国联无效后,一些国民党官僚和“社会名流”,以祈祷“解救国难”为名,多次在一些大城市举办“时轮金刚法会”等,“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因此,在当时有些人便散布对抗日前途的悲观论调,指责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
针对上述情况鲁迅于1934年9月25日,正是“九·一八”事变三周年之后,为批驳这种错误论调,鼓舞民族的自信心写了这篇文章。
预习任务
1.弄清背景知识和相关的驳论文文体知识,特别是直接反驳和间接反驳。
2.通读课文,扫除字词句障碍,圈点勾画或记下你的疑难问题。
3.细读课文,理清思路。
⑴作者要批驳的对方的错误观点是什么?对方的论据是什么?
⑵作者为什么认为它是错误的?
⑶作者正面提出的观点是什么?
作者提出观点的依据是什么?
⑷作者最后得出结论,作者提出判断自信力有无的标准是什么?
⑸作者用什么方法反驳对方的错误论调?
三、预习检测
1.常识检测。
议论文从论证的方式上看,可分为______和_____两种,《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属于_____文。批驳对方论点的方法一般包括______、______和______三种,本文以批驳________为突破口,采取________和________相结合的批驳方法驳倒对方的论点。.
2.给下列词中加粗的字注音,根据注音写汉字。
慨叹(????)?
省悟(????)
家谱(??)?
搽脂抹粉(??)(??)
miǎo茫(??
)?jī梁(????)?
kuāng骗(??)
wū蔑(????)
3.解释下列句中加粗的词语。
(1)一到求神拜佛,可就玄虚之至了。
玄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他们在前仆后继地战斗,不过一面总在被摧残被抹杀。
前仆后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状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为据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
不足为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结合课文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作者既然认为对方的观点是错误的,为什么还要一再承认对方说的都是“事实”?
(2)“中国的脊梁”指什么人?为什么他们的牺牲不能为“大家”所知道?
(3)“中国人现在是在发展着”自欺力”和”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这两句中的”中国人”所包括的范围是否相同?为什么?
【课中导读】
一、整体感知
1.本文批驳了什么论点?作者的论点是什么,在这篇文章中得出了一个怎样的结论?
明确:批驳的论点:
作者的论点:
结论:
2.这篇文章的论证思路是怎样的?(文中标记)
二、细读探究
(一)精读第1、2段
1.从公开的文字上看起来。“公开的文字”暗示了什么?
明确:
2.文章第1、2段,哪些语句最富于讽刺意味?(圈画批注)
3.揣摩第1段话三个副词“总”、“只”、“一味”能否互换位置?为什么?
明确:
4.文中反复承认“是事实”“也是事实”“却也是事实”,与后文的批判有什么关系?
明确:
(二)精读第3--5段
1.“如果单据这一点现象而论,自信其实是早就失掉了的。”如果删去前半句行不行?为什么?
明确:
2.作者指出“求神拜佛”的危害性是什么?
明确:
3.文中有加黑点的两段文字,这是作品发表时被国民党检查官删掉的。想想为什么被删去?
明确:
4.文中“他信力”“自欺力”加引号起什么作用?“他信力”“自欺力”是指什么?
明确:
5.“失掉了他信力,就会疑,一个转身,也许能够只相信了自己,倒是一条新生路。”这里的“新生路”指什么?
明确:
(三)精读第6-8段
1.第6段作者提出“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这对批驳敌论点起什么作用?
明确:
2.赏析下面的句子。
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明确:
3.“埋头苦干的人”“拼命硬干的人”“为民请命的人”“舍身求法的人”各指什么样的人?你能举出几例吗?
明确:
4.“中国的脊梁”在当时有什么意义?鲁迅为什么反复强调中国的脊梁?
明确:
5.“这一类的人们,就是现在也何尝少呢?”你能举出当时一些具体事例来证明作者的观点吗?
明确:
6.揣摩下列加横线字词的表达效果。
……不过一面总在被摧残,被抹杀,……那简直就是诬蔑。
明确:
(四)精读第9段
1.本文的结论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明确:
2.理解下面句中加线词语的深刻含义。
要论中国人,必须不被搽在表面的自欺欺人的脂粉所诓骗,却看看他的筋骨和脊梁。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为据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
明确:脂粉:
筋骨和脊梁:
状元宰相:
地底下:
三、深入探究
1.你认为鲁迅先生为什么要批驳“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这个论点?
明确:
2.辨析文中“中国人”的含义。(圈画批注)
(1)要论中国人,必须不被搽在表面的自欺欺人的脂粉所诓骗,却看看他的筋骨和脊梁。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为据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
(2)然而,在这笼罩之下,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3)中国人现在是在发展着“自欺力”。
(4)于是有人慨叹曰: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5)假使这也算一种“信”,那也只能说中国人曾经有过“他信力”,自从对国联失望之后,便把这他信力都失掉了。
3.分析论证的逻辑力量。
讨论:作者既然认为对方的观点是错误的,为什么还要一再承认对方说的都是“事实”?
4.品味犀利、讽刺、战斗性的语言。
试找一找充满讽刺性战斗性的语言。
明确:
仿照“自信力”造出“________”:“中国人现在是发展着‘自欺力’。”揭露本质,可谓入木三分。
仿拟。仿照“自信力”,造出“_______”“_______”,显示了高超的语言艺术。仅仅改动一个字,就将反动当局仰人鼻息、自欺欺人的形象刻画得入木三分,令人难忘。
●鲁迅杂文的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写作特点
1._____批驳与_____批驳相结合,又破又立。
对方的论据也是事实,错误在于这些事实论据只是一部分事实,
不是全部事实的总和,不能一概而论,加于全体,悲观论者从部分事实中概括出一个普遍性的结论,犯了“以偏概全”的错误。鲁迅从驳斥对方论证入手,又“驳”又立,二者紧密结合,直接批驳部分。就对方的事实论据加以剖析,从而揭露悲观论者早就失掉了自信力,是由“他信”走向“自欺”。正面立论也是间接批驳,摆出从古以来和现在的事实,证明“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批驳了对方的谬论,鼓舞了中华民族的自信心。
2.尖锐泼辣,富有_______性,带有______意味的语言风格。(见语言分析)
五、课后作业
1.写句子
有人说:我们班是个落后的班集体。你同意这个观点吗?仿用下面这段话的结构和句式写一段议论性的话,表明你的看法。
我们初三(6)班从七年级以来,就有……的人,有……的人,有……的人,有……的人,虽然……,也往往……,他们就是咱班的脊梁。
由此可见,六班的的确确是个……的班集体,说六班“是个落后的班集体”,那简直是……
2.你能不能利用今天所学知识来反驳?
表弟是一位装修工,平均每月可以拿到3500元左右。表哥大学毕业快一年了,还没有找到工作。农民工表弟因而深有感触地说:“我真谢谢我自己,没有考上大学。”表哥长叹一声说:
“读书真没用。”
【课后导练】
阅读理解下文,回答问题。
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这一类的人们,就是现在也何尝少呢?他们有确信,不自欺;他们有前仆后继的战斗,不过一面总在被摧残,被抹杀,消灭于黑暗中,不能为大家所知道罢了。说中国人(a)失掉了自信力,用以指一部分人.则可,倘若加于全体,那简直是诬蔑。
要论中国人(b),必须不被搽在表面的自欺欺人的脂粉所诓骗,却看看他的筋骨和脊梁。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为据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
1.“正史”是加了引号的,这个引号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一类的人们,就是现在也何尝少呢?
(1)这一类指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将“就是现在也何尝少呢?”改为陈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这就是中国的脊梁”一句中,作为比喻,“脊梁”是_______________意思;“状元宰相”是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划线的a、b两个“中国人”指代什么?请分明指出。
a.中国人_____________________
b.中国人___________________
5.在这几段文字里,作者通过列举事实所确立的正面观点是“______”。所批驳的观点是_____。
6.指出敌论错误的根源在于(
)
A.捏造事实
B.以偏概全
C.不明真相
D.以小见大
7.作者所写的,“这一类人们”的总的特点是_________,作者用一个比喻句集中称赞他们的业绩和品格,这个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鲁迅的语言饱蘸感情,请选择恰当的分析项说明下列句子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A.讽刺
B.赞颂
C.自豪
D.愤慨
(1)我们从古以来┅┅(
)
(2)所谓“正史”(
)
(3)他们在前仆后继的战斗(
)
(4)那简直是诬蔑(
)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