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4张PPT)
第五单元
走向近代
第14课
文艺复兴运动
学习目标
1
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前夕欧洲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状况,初步认识资本主义萌芽在欧洲产生的背景和过程。
知道13、14世纪欧洲农村社会结构所发生的改变,了解中世纪欧洲社会整体面貌的改变情况。
2
情境引入
意大利佛罗伦萨
波提切利《春》
新课探究
文艺复兴
兴起概况:欧洲文艺复兴运动开始于14世纪中叶的意大利。
历史背景:
①14世纪中叶,意大利的一些城市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②形成中的资产阶级不满罗马教廷对精神世界的控制,对教会宣扬的苦行禁欲、追求死后进人天堂的生活态度渐生异议。
新课探究
核心内容是人文主义,主张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的生活哲学,提倡发扬人的个性,追求享受现世生活。
佛罗伦萨广场雕像
新课探究
材料一:14
世纪时,意大利中、北部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崛起的商人阶级由于拥有财富而创造了为财富服务的新思维,提出了关照人的生命与尊严的价值观。
材料二:古希腊、古罗马文化的传统更多地保留在意大利。……而且意大利各城市同拜占庭、阿拉伯一直有着经济和文化上的联系。因此意大利人更容易接触古希腊手稿和艺术古迹。
新课探究
(1)经济方面:意大利最早出现资本主义萌芽,工商业发达,有雄厚的财力,提供了有利的物质条件。
文艺复兴为什么首先起源于意大利呢?
(3)思想方面:重视人的生命与尊严,发扬人的个性、追求享受现世生活的思潮逐渐流行。
(2)阶级方面:新兴的资产阶级的精神需求。
(4)地理方面:意大利是昔日古罗马遗址,东西方文化交汇地。
新课探究
(2)追求目标:反对中世纪神学的禁欲主义和来世观念,肯定人有追求财富和个人幸福的权利,追求现世的享乐;反对中世纪的宗教束缚和封建等级观念,要求人的个性解放和自由平等。
人文主义的内涵:
(1)人的价值:否定神的权威,肯定人的价值,强调人的可贵,颂扬人的力量。
新课探究
文艺复兴时期有一首诗这样写道:
“青春是多么美丽啊,
却留不住这逝水年华!
得欢乐时且欢乐吧,
谁知明天有没有这闲暇!”
想一想,这首诗反映了怎样的生活态度?
这首诗反映了文艺复兴时期形成中的资产阶级发扬人的个性,追求享受现世生活的生活态度,人文主义的思潮流行的体现。
新课探究
文艺复兴实质上是借助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形式来表述资产阶级自己的思想,实际上是资产阶级反封建的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是资本主义萌芽时代资产阶级反封建的一种形式,不可以简单地认为是古希腊文化的复兴运动。文艺复兴并非是简单的“复兴”,这其中有继承,更有创新,是借复兴古希腊罗马文化之名,而进行反对封建神学、宣传资产阶级思想文化之实。
你如何理解文艺复兴并非简单的“复兴”?
新课探究
但丁
薄伽丘
但丁
彼特拉克
文学三杰
新课探究
对于你在欢乐的人间所掌管的
“神圣的钥匙”的敬畏在阻止着我,
假若不是这样的话,
我还要使用更严厉的言语呢:
因为你的贪婪使世界陷于悲惨,
把好人蹂躏,把恶人提升。
——但丁《神曲》(节选)
新课探究
手持《神曲》的但丁像
但丁:“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
代表作:《神曲》
思想主张:率先对教会的丑恶现象表达了憎恶。
新课探究
薄伽丘
代表作:《十日谈》
思想主张:抨击了封建道德和教会的禁欲思想,宣传人类平等,主张发展人的个性。
彼特拉克:“人文主义之父”
代表作:《歌集》
思想主张:最早提出要以“人的学问”代替“神的学问”。
新课探究
达芬奇
达芬奇
美术三杰
米开朗琪罗
拉斐尔
新课探究
达·芬奇不仅是一位杰出的艺术家,他还是近代自然科学的先驱。他在医学、解剖学、生理学、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天文学、地质学、水利工程学等等领域都是成就卓著,在技术方面也有许多重大的发明和革新。代表作《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
新课探究
《蒙娜丽莎》
新课探究
《最后的晚餐》
新课探究
莎士比亚
莎士比亚
15世纪后期,新航路的开辟刺激了西欧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16世纪以后,文艺复兴运动由意大利扩展到西欧广大地区。文艺复兴渐入高潮。
新课探究
哈姆雷特
其作品反映了时代风貌和社会本质,深刻批判了封建道德伦理观念和社会陋习,充分体现了人文主义者的生活理想。
新课探究
罗密欧与朱丽叶
1.中世纪的欧洲,教会不仅宣扬独身和禁欲主义,还号召人们放弃现实的物质生活享受,放弃一切欲念,接受现实中的痛苦,以求来世的幸福。到了15世纪人们却说:“我自己是凡人,我只要求凡人的幸福。”这些人的观点属于(
)
A.君权神授思想
B.理想主义思想
C.人文主义思想
D.种姓思想
C
随堂练习
2.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正在探讨“文艺复兴”这个名词,最后认定其实质体现在一个“兴”上,你认为这个“兴”的主要含义应该指(
)
A.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的复兴
B.封建文化的兴起
C.资产阶级文化的兴起
D.神学文化的复兴
C
随堂练习
课堂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