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诵读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文档属性

名称 古诗诵读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5.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鄂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0-02-22 17:52: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2、理解《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的诗意。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的诗意。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唐代诗人王维写的一首古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生齐读课题两遍。师范读。(老师读得时候请同学们思考这首诗说了些什么?)
    生齐读全诗。
    小组讨论这首古诗说了些什么?并把不懂的问题提出来。
  二、解题。
    解题:下面我们就来学习这首古诗,首先请同学们想一想“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诗课题的意思?(放幻灯片1、2)(学生思考讨论)
   1. 九月九日:指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
     师:重阳节又是什么节?(生:老人节)
   2. 忆:想念,思念。
   3. 山东是指的什么地方?(古时候指华山以东的地区,并非专指今天的山东省。在这里专指华山以东,作者家乡蒲州。)
     下面我们来介绍一下诗人王维:(幻灯片3)
     王维(701—761),唐代著名诗人,画家,这首诗是王维十七岁时因重阳节思念家乡的亲人而作。王维家居蒲州(今天的山西省永济县),在华山之东。所以题称“忆山东兄弟”。写这首诗时他正在长安谋取功名。他多才多艺,擅长绘画、书法,精通音乐,被誉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他与另一位唐代诗人孟浩然并称“王孟”。
  三、初读课文,了解诗的大意。(自由读)
  四、读懂全诗。(下面我们来学习这首古诗)
   1、独在异乡为客
    独:孤身一人;独自一人。
    异乡:他乡、外乡。就是家乡以外的地方。
    为异客:作他乡的客人。
    诗意:我独自一人在外地,人地生疏,举目无亲,做外乡的客人。
   2、每逢佳节倍思亲
    每:每当。
    逢:遇到。倍:格外;加倍、更加。
    "佳节"指的是什么节日?(每年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这天)为什么这一天王维"倍思亲"?(因为他独自一个人在外地,人地生疏,举目无亲,感到寂寞。)
    诗意:每当遇到节日就加倍地思念家中的亲人。
   3、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遥知:在遥远的地方猜想。
    为什么要登高?(古时候有这样一种习俗,就是每年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这天,人们都要登高避灾。)
    茱萸(zhū yú):一种有浓烈香气的植物(一种香草)古时候每年的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这天,人们都喜欢插戴茱萸,据说这样可以避邪、消灾。
    诗意:我在遥远的地方,想到今年重阳节兄弟们一定都登上了高处。他们都插戴着茱萸,站在那高高的地方,遗憾的是单单缺少我一个人。
   4、齐读《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加深理解全诗的意思。理解诗句的意思。
    师:请同学们想一想《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诗可分为几层?每层写了什么?
    第一层(前两句):写身处他乡异地的诗人,每逢佳节就更加思念亲人。
    第二层(后两句):写作者想象兄弟们重阳节登高的情景。
  五、朗读、背诵《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齐读、个人背、男女生背、师生背、全班背。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思考:1、谁能来说说诗的哪两句最能表达出诗人的思念之情?
        (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2、"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意思。为什么他每逢佳节倍思亲?
        (生:1、每当遇到节日就加倍地思念家中的亲人。2、因为他独自一个人在外地,人地生疏,举目无亲,感到寂寞、孤单。)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以叙述的口气,把这首诗编成故事,讲给同学听。
  (诗人王维因为要在长安谋取功名,不得不与自己的故土和亲人告别,作客他乡。远在外地的他,时常想起家乡的朋友和亲人。一年一度的重阳节又到了,王维想:家乡的亲人、兄弟们一定在插满茱萸的高山上祝愿我在外乡一帆风顺吧!遗憾的是,我无法与亲人、兄弟们一起度过这美好的时光。)
  师:这首古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这首诗表达了身居外地的诗人,适逢重阳佳节,更加思念家乡、怀念亲人的思想感情)
  师:在我们学过的古诗中,你们还学过哪些思念家乡、怀念亲人的古诗?请你来背一背(生:李白的“静夜思”)
  课后题解:P118
   注意带点的词,说说诗句的意思。(互相说说诗句的意思)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独:孤身一人;独自一人。
   倍:格外;加倍、更加。
   (我单独一个人在外地,人地生疏,举目无亲,感到寂寞。每当遇到节日就加倍地思念家中的亲人。)
  练习:
   1.你如果有亲人在外地打工,你能用一段话说说你对他的思念吗?
   2.如果你没有亲人在外工作,就把自己当作王维的弟弟妹妹,想想你重阳登高了,会对身处外地的王维哥哥说些什么话,来表达对他的思念之情呢?
  六、总结。
一、教学目标
   1 查找有关资料,了解作者生平及创作背景。
   2 展开丰富想象,用自己语言说说诗句意思。
   3 品重点字词,美读诗句,体会作者流露的感情。
   4 培养学生阅读古诗的兴趣和能力。
  二、教学重点
    想象诗中描写的情景,体会作者表达的感情。
  三、教学准备:小黑板录音机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学法,导入新课。
    1 小黑板出示:了解诗人解诗题目明白诗意体悟诗情吟诵诗文
    2 用自己话说说每一步具体做法及要求。
    3 今天,我们就按同样的方法学习《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4 板:古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二)了解诗人,解诗题目。
   1 这首诗是谁在什么情况下写的?你了解他吗?
    (学生读课外搜集资料中的有关内容)
   2 题目中的"忆"是什么意思?"山东"指山东省吗?
    能连起来说说题目的意思吗?(在重阳节这天,王维思念家乡的兄弟。)   
  (三)理解字词,明白诗意。
   1 学生自由读,指名读,直到正确流利。
    ("为"这里应读"wéi")
   2 再读,你有哪些地方读不懂?并在书上作记号。
   3 小黑板出示学生不理解的字词:
    异客  逢  倍  遍   
   4 动动脑子,你如何理解这些字词?
   5 你能从字面上说说诗句意思吗?
   6 学生展开想象,用自己语言说说诗意。
  (四)体悟诗情,吟诵诗文。
   1 这首诗中你认为哪些字用得好?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2 学生小小组讨论。
   3 交流。
    我认为"(  )"字用得好,从中我体会到了(          )4你能把体会到的感情读出来吗?有没有同学比他读得更好?(注意节奏与感情) .
   4 配乐吟诵。
  (五)课外延伸。
   1 这首诗中你最喜欢哪一句诗?能谈谈看法吗?能有感情地吟出这句诗吗?
   2 "每逢佳节倍思亲"这句诗你在哪儿看到过或听到过?你知道它这时的具体含义吗?
   3 播放歌曲《七子之歌》
  (六)作业:
   1 搜集"思念"主题的诗,歌曲等。
   2 小练笔:改写〈〈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板书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代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学习能理解古诗内容,会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诗句所描述的情境,感受诗人的孤独、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2、学会本诗中的生字。
   3、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诗句。
   4、能学懂一组思念亲友类古诗,提高阅读、理解古诗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在理解诗句意思的基础上感受诗句中所表达的诗人的思想感情。
  教前准备:
   1、学生预习并了解相关知识,收集相关资料。
   2、教师准备好课件。
  教学过程:
  一、揭题、解题。
   1、同学们,今天我们将学习一组诗,首先学习《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课件出示古诗及背景)
   2、九月九日是什么日子?你知道这天有什么习俗?“忆”是什么意思?教师简述“山东”的意思。谁能用自己的语言说说题目的意思?从题目中你知道了什么?还想知道什么?
   3、是谁在思念?你对王维有什么了解?师补充简介诗人。
  过渡:王维为什么要思念家乡亲人?他是怎样表达自己的思念之情的呢?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古诗。
  (从题目入手,让学生的课外知识与所学内容有机结合,激发了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使学生对全诗有个整体感知,以问题过渡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学习诗句。
   1、范读,齐读古诗。
   2、学生自学,理解诗意:先自由读理解诗句并划出不理解的词句,再小组交流讨论。
   3、检查自学情况:首先指名说说已懂得的诗句意思,并提出不理解的地方;师生共同解决疑难;再指名说;最后齐读古诗。
   4、师述:读诗不是弄懂诗的意思就行了,还要弄懂、体会出诗中的情感。通过刚才的学习,你从这首诗中感受到了什么?主要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追问)诗人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情感?又是怎样表达出自己的情感的呢?
   5、学生分组自由讨论。
   6、交流发言。(重点抓住“独、异、倍、遍、少一人”等词语进行体会,相机让学生想象诗中所描绘的情景并感情朗读)
   7、感情朗读。
    (课堂教学中要真正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就要给学生自由学习的空间,信任学生,学生是可以读懂诗句意思的。这部分的教学要让学生知道读诗不仅是懂得意思,还要读出蕴含在诗中的情感、意境,并教给学生从诗句中去体会感悟。)
  三、复习《宿建德江》。
   1、(出示诗句)这首诗我们已经学过了,谁来读一读?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从那些地方可以看出?
   3、诗中写了诗人所见景物对表达自己的感情有什么作用?
   4、感情朗读。
    (复习这首诗可以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到应怎样去理解体会诗中所蕴含的人物情感,只有抓住了诗中的词句,去想象,去体会,才能真正的读懂古诗。)
  四、学习《泊船瓜洲》。
   1、(出示诗句)说说题目的意思,对王安石的了解,简介写作背景。
   2、学生自学,小组讨论,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中所蕴含的情感。
   3、班级交流:以小组为单位汇报自学所得。
    (这一步骤是让学生试着用所学到的方法去学习,以实现迁移、运用,使知识和方法逐渐内化为一种能力,提高了学生的自学能力,为学生的终生学习打下基础。小组学习讨论,让学生在互相讨论交流中增强合作的意识,实现学生能力的互补。)
  五、总结。
   1、今天,我们学习了两首诗,复习了一首诗,这三首诗有什么共同之处?诗人在表达自己的情感时有什么不同?
   2、这三首诗中,哪些句子给你的印象最深?你能说一段话用上这句诗吗?
   3、感情朗读三首诗。
    (我们今天学习古人的诗句,不仅是让学生欣赏汉语文的艺术美、语言美,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积累优美的词句,在适当时还应鼓励学生去应用。这样,才能真正起到阅读古诗的作用。)
  六、作业。
   1、同学们,你们现在离开了自己的父母亲人,来到我们实验学校,肯定也会想家,想表达自己的思念之情吗?试一试,写一两句诗来抒发一下自己的情感。
   2、背诵三首诗。
一、教学目标
   1 查找有关资料,了解作者生平及创作背景。
   2 展开丰富想象,用自己语言说说诗句意思。
   3 品重点字词,美读诗句,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4 培养学生阅读古诗的兴趣和能力。
  二、教学重点
    想象诗中描写的情景,体会作者表达的感情。
  三、教学准备:小黑板录音机
  (一)、交流课前查找资料、板题解题
   1、学生交流。(学生有的介绍上网查找的资料;有的介绍从课外书知道的内容。)
   2、谁会背王维的诗。
     师:同学们懂得真多,今天我们再王维的一首诗。板题: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解题:从诗歌的题目中你了解到什么?(“九月九日”是农历重阳节,古人在这一天有登高的风俗习惯。“山东”指华山以东作者的家乡蒲州。题目的意思是,在重阳佳节里怀念家乡的兄弟。)
     师小结:王维少年时期就很有文才,有多方面的艺术才能。他善于描写自然景色。有人称他“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二)、初读全诗整体感知
   1.放录音配乐朗读。
   2.学生自读。
     通过查字典读准字音。看看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3.指读全诗。思考。诗中写了什么时间,在什么地方,什么人的什么事?谁能用一句完整的话说出来。
    (诗中写在九月九日重阳节。诗人独自在异地他乡思念家乡兄弟的事。)
  (三)、品读诗句、了解诗意
   1 这首诗中你认为哪些字用得好?哪些句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生1:我认为“独”字用得好,“独”字表现诗人一个人离开家乡、亲人的孤独心情。
    生2:我认为“异”字用得好,说出诗人在外地想念家乡、亲人的感情。
    ……
   2、你认为这首诗写得最好是哪一句?你体会到什么?
    生:每逢佳节倍思亲。
    师:为什么每遇到节日就加倍地思念亲?(自己孤身在外,每逢过节时,看到别人全家欢聚一堂皇,就感到孤单寂寞,因此,比平时更加思念亲人。)
   3、展开想象,用自己语言说说诗意。(独自一人身在他乡,成为他乡之客。每遇到美好的节日,我就加倍地思念故乡的亲人。在遥远的地方,想到兄弟们都登上高处,一个个都插上茱萸,单单缺少我一个人。)
  (四)、再读悟情
   1.有感情地朗读全诗。说一说,诗中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诗中表达了作者身居外地,逢重阳节,思念亲人的思想感情。读时速度稍慢,声音稍低缓。)
   2、配乐朗读。
  (五)、想象训练口语
   1、这是一首思乡的诗,假如你是诗人你会怎样说?用什么方法向亲人述说思乡的感情?(学生说了很多方法。)
   2、既然同学们想到用电话,就请你们当诗人,老师当诗人的亲人,述说思念之情。(口语训练,产生情感共鸣)
  附:板书设计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倍思亲
                   独      兄弟
                      少一人
一、教学目标:
1. 查找有关资料,了解作者生平及创作背景。
2.展开丰富想象,用自己语言说说诗句意思。
3.品重点字词,美读诗句,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4.培养学生阅读古诗的兴趣和能力。
二、教学重点
想象诗中描写的情景,体会作者表达的感情。
三、教学过程
(一) 揭题
1.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唐代诗人王维的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知道王维吗?简介王维。
2.说说题目的意思,诗人为什么要思念家乡的亲人?他是如何表达自己的思念之情的?我们一起来看看这首诗。
(二)初读
1.学生自由读,把诗读准读顺。
2.指名读。正音,“茱萸”。指导书写:“异”和“插”。异的上面部分是巳,插字的笔顺指导。
(三)解诗
1.下面请同学们再次读读这首诗,一边读,一边想想诗的意思。不懂的地方可以查字典,或者用铅笔打上问号。
2.说说你学懂了什么?还有哪些不懂的地方?
3. 你能想到诗人当时在写这首诗的时候内心是什么感受 哪两句诗最能体现诗人的孤独?
(四)品诗
1.“异乡异客”
背景介绍:作者王维十五岁便离开了自己的故乡永济,远赴长安参加科举考试。这首诗相传是少年离家后第二年所做,当时的“异乡”指的是(国都长安)那时的长安是繁盛的。
2.“独”
  在这么好的城市,诗人又怎么会感到孤单呢 从哪个词能看出来 (想象)假如你就是少年王维,当身边的人亲人团聚时,你这个异乡异客只能干什么 当别人三五好友,呼朋引伴时,你这个异乡异客只能干什么
 3.“倍”
转眼离家已两年有余,彻骨的孤独让思念越发深刻,也让诗人写下了这样一个千古名句——“每逢佳节倍思亲”。那个字最能打动你 从“倍”字你能读懂什么 “每逢佳节”单指重阳节吗
  好一句“每逢佳节倍思亲”!一千多年来道出了多少天涯游子对家乡,对祖国的思念:
  A.每当国庆佳节,还在他乡的莘莘学子,会用诗句对家人说:——
  B.中秋来临,异地求职谋生的人们,会对着明月诉说:——
  C.除夕之夜,家家户户欢聚一堂,异国的海外游子,会面向祖国的方向,深情地说:——
  D.让我们一起再来读读这两句诗。
   是呀!离开家乡已经两年多了,此前每年的重阳节王维都是和自己的家人一起度过的,那又是一幅怎样其乐融融的情景呢 同学们,愿意和王维一起回忆一下那久违的画面吗 让我们闭上眼静静地想一想。
  4.而如今,这一切都只能出现在回忆之中,团聚是别人的,快乐是别人的,而自己只是一个异乡的客人而已。让我们读读后面两句诗。
  五、读诗
  1.教师范读、教师渲染
  2.教师引读:又一个离家的重阳节,我独自站在异乡的窗前,面向家的方向,深情地吟诵着——(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又一个离家的重阳节,我独自登上异乡的高山,回想遍插茱萸的团圆场面,大声地吟诵着——(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3.全班一起读
  六、结语
  同学们,诗人用了短短的28个字,将自己思念家乡,思念亲人情感曲折有致的展在我们的面前,虽然间隔了1200多年,当我们今天再次读起它的时候,依然是那么感动,这就是经典,这就是经典的魅力。
教材分析: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是作者因重阳节思念家乡亲人而作。游子在外,举目无亲,正逢
佳节,百感交集。全诗写得非常朴素,感情十分自然。“独在异乡为异客”,一个“独”字,
两个“异”字,就把那种独自在外、人地两疏的情形表达出来,同时传给人们一种寂寞的心
情,很自然地为下面思念的内容奠定了基础。“每逢佳节倍思亲”,一个“倍”字,真切地
表达了诗人在重阳节极度思念家乡亲人的感情。此句已成千古传诵的佳句,表达了亿万炎黄
子孙共同的生活感受。
教学理念:
1、新课程标准强调语文 ( http: / / www.zengmin.net / " \t "_blank )学习 ( http: / / www.zengmin.net / " \t "_blank )应该“以人为本”,尊重学生独特的情感体验。“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古诗诵读课更应该以读为本,读中感悟,尊重学生的主体感受和情感体验。
2、古诗是我们祖先遗留下来的优秀的民族文化传统。我们的教学目的主要是让学生了解古代诗歌,增加传统文化的积累;启发学生喜欢古诗,并且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陶冶爱美的情趣。但是由于古诗创作的年代离学生比校久远,所以学生在理解意思,体会意境方面就比较困难。因此在教学设计中,我主要是想通过调动学生学习 ( http: / / www.zengmin.net / " \t "_blank )的积极主动性,创设情境,结合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来突破教学的重难点。总之在整个的教学设计过程中,我始终有一条清晰的脉络,那就是从整体上把握古诗,通过层层诵读的方法去指导学生体会它独特的意韵美及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一、教学目标
  1、 查找有关资料,了解作者生平及创作背景。
  2、 展开丰富想象,用自己语言说说诗句意思。
  3、 品重点字词,美读诗句,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4、 培养学生阅读古诗的兴趣和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理解诗意,想象意境,体会作者的感情。
2、难点:想象意境,体会作者的感情。 
三、教学准备:多媒体。
四、教学过程:
(一)、回顾古诗、板题解题
  1、师生合作读古诗。
  2、谁会背王维的诗,引出课题。
  3、解题:从诗歌的题目中你了解到什么?(“九月九日”是农历重阳节,古人在这一天有登高的风俗习惯。“山东”指华山以东作者的家乡蒲州。题目的意思是,在重阳佳节里怀念家乡的兄弟。)
(二)、初读全诗整体感知
  1.听听王维的心声。(放录音配乐朗读)
  2.读通诗句是学好古诗的第一步。(学生自读)
   要求:通过查字典读准字音。看看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3.指名读、比赛读全诗。
思考:诗中写了什么时间,在什么地方,什么人的什么事?谁能用一句完整的话说出来。
  4、 师生交流。
5、 总结读好古诗的方法。
(三)、品读诗句、了解诗意
  1、 这首诗中你认为哪些字用得好?哪些句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体会“独”“异”)
  2、你认为这首诗写得最好是哪一句?你体会到什么?(每逢佳节倍思亲)
  3、王维仅仅是在佳节时才思念亲人的吗?(引导理解“倍思亲”)
4、王维的家乡是怎样过重阳节的?(引导理解后一句)
5、联系实际说一说:你是怎样过这个节的?(生生交流---师生交流)
6.王维为什么不回家过节呢?诗里哪个词语告诉了你?(遥远)
7、此时,他的心情怎样?(学生体会) 
  8、展开想象,用自己语言说说诗意。(独自一人身在他乡,成为他乡之客。每遇到美好的节日,我就加倍地思念故乡的亲人。在遥远的地方,想到兄弟们都登上高处,一个个都插上茱萸,单单缺少我一个人。)
(四)、再读悟情
  1、有感情地朗读全诗。说一说,诗中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诗中表达了作者身居外地,逢重阳节,思念亲人的思想感情。读时速度稍慢,声音稍低缓。)
  2、配乐创设情境朗读。
3、背诵古诗。
4、总结学习古诗的方法。
(五)、拓展延伸
1、出示《京师得家书》
(1)、同桌互读、齐读。
(2)你读懂了什么?(师生交流)
(3)练习背诵。
2、以阎维文的歌曲《想家的时候》结束这节课。
(六)、作业
1、搜集“思念家乡”主题的古诗。
2、小练笔:改写《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附:板书设计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异乡) 兄弟(家乡)
思念家乡
倍思亲     少一人
一、意境渲染,课前铺垫
    
    同学们,从古至今,多少文人墨客曾留下许多思乡思亲的千古绝唱。看不够的家乡景,念不完的家乡人,写不完的还是家乡情啊!你脑中有哪些思乡思亲的诗句呢 老师这里也有几首送给大家(播放古诗意境动画):
    1.王维《杂诗》。
    2.张九龄《望月怀远》。
    3.杜甫《月夜忆舍弟》。
    4.王安石《泊船瓜洲》。
    [设计意图:本环节通过欣赏一系列的优美图片以及思乡名诗,引导学生走进美妙的古诗世界,奠定思乡这一情感基础。]
    
    二、揭示课题。初读古诗
    1.在遥远的古时候,当深深的思念、浓浓的乡愁涌上心头,许多诗人就用手中的笔来表达心中的无尽思念。今天让我们细细地来品味一首王维的思亲佳作——《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板书齐读课题。
    2.自由通读一遍,把诗读正确。
    3.抽读,读出古诗的节奏、韵味。
    4.了解重阳节的风俗习惯,区别课题中的“山东”和现在的“山东省”。
    5.再读古诗:诗人当时写这首诗时内心是什么感受 从哪里看出来,
    [设计意图:熟读古诗,体现读的层次性;在整体把握后经历一次潜心会文的过程,为后面的品味感悟奠定基础。]
    
    三、抓诗眼感悟诗意。体会意境
    (一)感悟:独在异乡为异客。
    1.从哪里看出诗人的孤独 出示第一句诗:独在异乡为异客。
    2.抽读。
    3.重点体会:异乡异客。
    ①同学们,你能从这两个“异”读懂些什么,体会到一些什么 (诗人所处的环境是陌生的,看到所有的面孔也是陌生的,远离家乡、无依无靠、举目无亲)
    ②是啊,异乡异地,会是多么的不适应、不习惯啊!把这份感受带到这诗句中。
    ③出示背景材料: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的作者是王维,诗人十几岁就离开了故乡到长安去参加科举考试,到二十岁考中进士。在这段时间内,他一直漂泊在外,孤零零地在异地生活,自然会产生思乡念亲之情。尤其是佳节到来之际,这种情感更加强烈。这首诗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创作的。
    ④当时的长安是热闹的、繁华的,可为什么在这样繁华热闹的地方,诗人却感到孤独寂寞呢 又从哪个字看出来
    4.重点体会“独”。
    ①你对这个“独”有什么体会
    ②口头填空:读到这个“独”字,我就想到:
    当诗人身边的人成群结队出去看热闹的时候,而他却____;
    当诗人看到有人约了亲朋好友聚在一起的时候,而他却____。
    ③指导朗读。
    [设计意图:引领学生感受诗人异乡做客的生疏不适的孤独感,深刻体会“独”字写出了那种独自在外、人地生疏的情形,表达了寂寞的心情。]
    (二)感悟:每逢佳节倍思亲。
    过渡语:诗人是如此的孤独无助,怎能不叫他——(思念),这种思念是那么的——(深刻),以致他写出了这样的一句千古名句——(每逢佳节倍思亲)!
    1.出示诗句自由朗读:每逢佳节倍思亲。思考:从“倍”字你能读懂些什么
    2.口头填空:
    诗人居无定所,漂泊他乡,平日里常常____,如今面对良辰佳节,____
    诗人举目无亲,无依无靠,平日里常常____,面对今天的良辰佳节,____
    3.引诵:的确,这诗句道出了多少漂泊诗人对家乡亲人的深深思念,勾起了多少天涯游子对家乡往事的点点回忆!同学们,“每逢佳节倍思亲”流传至今仅仅是指重阳节思念亲人吗
    当国庆佳节,普天同庆时,远在他乡的莘莘学子,用诗句对家里的亲人说:“____”
    当中秋来临,远在外地求职谋生的人们,对着空中高挂的明月,只能用这样的诗句遥寄对家乡亲人的思念:“____”
    当除夕之夜,家家户户欢聚一堂,远在异国的海外游子,抱着对家人的无尽思念,用诗句来道出他心底的肺腑之言:“____”
    小结语:千百年来,这诗句成为游子思念的名言,打动多少游子离人之心!
    4.想象画面:请同学们轻轻地读这两句诗,边读边想象,你的眼前将浮现出一幅怎样的画面。
    5.指导诵读。
    [设计意图:领悟“倍”字真切地表达了诗人在重阳佳节极度思念家乡亲人的感情。]
    (三)感受兄弟情深。
    1.诗人王维在重阳佳节深深思念着家人,那家里的亲人是否也在思念着他呢 从哪里看出来
    2.朗读: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3.想象画面:读读这两句诗,你的脑中出现了什么画面。
    4.角色体验:
    ①如果你就是王维日思夜想的兄弟,你在登高时会怎样思念自己的兄弟,在心里会对兄弟说些什么
    ②哪一位愿做诗人王维,你想对你思念的、同时也在思念你的兄弟说些什么呢
    5.角色吟诵:千言万语道不尽双方心中深深地思念,还是让我们用诗句来表达吧!(王维一组读一二三句,兄弟一组读第四句)
    [设计意图:通过情境的创设,教师生动语言的描述,拓展想象空间;角色体验,感情诵读,带领学生努力进入诗人的情感世界。]
    
    四、感情诵读。积累背诵
    1.配乐读:就让我们都来做一回王维。再次深深地想念山东的兄弟吧!
    2.背诵:让我们把这份思念之情长留心中,跟着悠扬的古筝琴声一起来背一背。
    
    五、古今结合,拓展延伸
    过渡语:的确,思乡是古老中国文学一个永恒的主题,缕缕情思是对家乡、对亲人割不断的片片真情啊!让我们穿越时光的隧道,走出王维时代,来到现代,来到一位台湾现代诗人身边,他的名字叫余光中,欣赏一下他为我们带来的一首脍炙人口的思乡名诗《乡愁》。
    1.听课件录音(或出示)。
    2.我们也来读一读吧,想一想诗人不同时期为谁而愁。
    3.谁能在读了诗以后谈谈其中的一点
    4.指导感情朗读。
    结束语:不知不觉间把我也带进了这浓浓的乡愁中,今后无论走到哪里,同学们都不要忘记亲人,不要忘记故乡。月是故乡明,回家的感觉真好!
    [设计意图:从古至今,思乡成了亘古不变的主题。这里体现了同一主题的古诗和现代诗的有机结合,拓展了学生的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