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美版一年级下册 美术 教案 第17课 下雨了

文档属性

名称 冀美版一年级下册 美术 教案 第17课 下雨了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5.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冀美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20-08-16 14:14: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下雨了》
教学内容与目标
了解雨中人物的特点,运用绘画语言,以“下雨了”为主题,创作一幅有层次,有动态的绘画作品。
(一)显性内容与目标
培养学生热爱自然、顺应自然、享受自然的思想。
隐形内容与目标
引导学生在小组学习探究中,相互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意识。
通过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热爱自然、勇于探究科学奥秘的精神,以及对美术学习活动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通过对培养学生热爱自然,学习大胆、自由地表现自己在雨中的所见所闻。
难点:。创作一幅画面有大小、前后、遮挡关系的作品。
三、学习材料
教学课件、视频、跟雨的相关资料及雨具、彩色纸、水彩彩笔、剪刀等。
四、教学过程
教学程序
教师活动
教学意图
一、导入
(一)听声音,猜猜看。
(二)出课题——下雨了。
设置悬念引起学习兴趣。
明确课题。
二、讲授新课
(一)感受雨,伴乐欣赏
1.雨天街道上的情景。
2.雨天植物的风姿。
3.雨天小朋友和雨做游戏。
启发学生感受雨天之美,唤起学生心中对美的追求。
(二)认识雨
1.欣赏手工制作“大雨哥哥”“小雨妹妹”。
2.观察大雨,小雨的不同。
3.了解风中雨的倾斜。
(三)了解雨
1.雨天的服装。
2.雨天的表情。
3.雨天的动作。
(四)学画雨
1.构图饱满
2.横构图,竖构图的选择。
3.老师展示自己的范画表现出穿雨衣,打雨伞的人物动态,边示范边提问;
老师示范用短线、小水滴的表现,大雨用长线,大水滴表现,风雨用斜线、弧线等表现。
老师运用了大小、前后、遮挡关系绘画。
(五)了解小动物在雨天里的情景。
(六)欣赏学生作品。
现在我们来欣赏一下小朋友的绘画作品,看看他们是怎么画雨中的景象的?使用了怎样的绘画手法?(课件)
直观的认识,观察雨。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
创造出雨中的情景,让学生们观察雨中人们的动态,拓展思路,为后面的创作提供素材。
分析学习画雨构图。
探究小雨、大雨、风雨的表现方法。
分析雨中人们的肢体动态。
因为人物雨衣、雨伞挡住了。
学生欣赏,拓宽绘画视野。
三、安排作业
作业小提示:
根据同学们平时的观察雨中大雨和小雨的区别。
大雨时什么线条组成的,小雨是怎么组成的。
根据自己对雨景的观察画一幅有关雨景的画。
注意雨中远近的遮挡关系。
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大胆展现自己对雨天的理解。
四、小结展平
1.组织学生相互点评。
2.教师讲评小结
学生展示、介绍自己的绘画作品。
五、拓展
1.雨中的温馨。
2.雨中的温暖。
3.雨中的快乐。
升华情感,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