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教育网
–全国领先的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浙教版初中科学2020年中考真题分类汇编:生物的新陈代谢
一、选择题
1.(2020
金华
丽水)2019年5月,浙江省疾控中心对中小学生午餐供应现状进行调查,通过对样本学校调查数据的统计分析,得出结论:油盐肉过多,奶类和新鲜水果太少。其中奶类提供的主要营养素是
(??
)
A.维生素?????B.膳食纤维?????C.蛋白质??????D.脂肪
【答案】
C
【考点】食物与营养
【解析】由分析可知,奶类提供的主要营养是蛋白质,C选项正确;A、B、D错误。
2.(2020
衢州)用显微镜观察洋葱根尖纵切片,视野如图所示。视野中的区域位于根尖结构的
(??
)
A.根冠????????B.分生区???????C.伸长区??????D.根毛区
【答案】
B
【考点】植物的根系及其结构与功能
【解析】由图示中细胞核内出现了染色体可知,此处细胞在进行分裂,据此可知此处是根尖的分生区,B选项正确。
第2题图
第3题图
3.(2020
衢州)如图是人体的消化系统漫画概念图。下列对图中描述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
A.“蛋食主义者”意为胃能消化蛋白质
B.“我什么都能吃”意为食物中的大部分营养成分都能在小肠被消化和吸收
C.“口腔和我合作无间”意为唾液腺分泌的唾液能在口腔中配合脂肪的消化
D.“肝胆相照好兄弟”体现了肝脏和胆囊之间相互配合的关系
【答案】
C
【考点】消化系统的组成,酶及其催化作用,食物的消化与吸收
【解析】A、“蛋食主义者”意为胃能消化蛋白质
,符合胃中含有胃蛋白酶能消化蛋白质,理解正确,A错误;
B、“我什么都能吃”意为食物中的大部分营养成分都能在小肠被消化和吸收
,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理解正确,B错误;
C、“口腔和我合作无间”意为唾液腺分泌的唾液能在口腔中配合脂肪的消化,理解不正确,唾液腺分泌唾液淀粉酶,只能对淀粉有消化分解作用,C正确;
D、“肝胆相照好兄弟”体现了肝脏和胆囊之间相互配合的关系
,肝脏分泌的胆汁暂时储存在胆囊中,理解正确,D错误。
4.(2020
湖州)下列是人体内某些器官的自述,符合事实的是
(??
)
A.B.?C.D.?
【答案】
C
【考点】消化系统的组成,心脏和血管,泌尿系统,神经系统的组成及其功能
【解析】A、图示心脏中的瓣膜主要作用是防止血液倒流作用,A错误;
B、肾小球有滤过作用,经滤过作用后形成原尿而不是尿液,B错误;
C、胃腺能分泌盐酸,盐酸能杀灭细菌,是人体的第一道防线,属于非特异性免疫,C正确;
D、控制人体反射活动的神经中枢有脑和脊髓,D错误。
5.(2020
湖州)叶绿素是一类含镁的有机物,是叶绿体中的重要色素,与光合作用密切相关。叶绿素
(??
)
A.主要吸收白光中的绿光????
B.存在于植物体的每个细胞中
C.能溶解在酒精中????????
D.含有的镁用于调节植物的生命活动
【答案】
C
【考点】光合作用的原料、条件和产物
【解析】A、叶绿素呈绿色,是因为反射了绿光而显示出的颜色,A错误;
B、植物体中的很多细胞其实也是没有叶绿素的,B错误;
C、叶绿素能溶解在酒精中说法正确,C正确;
D、镁是合成叶绿素的重要金属元素,主要不是来调节植物的生命活动的,D错误。
6.(2020
金华
丽水)为探究植物种子呼吸作用的产物,用如图装置进行对照实验:先在A、B试管中加入等量的澄清石灰水,再往A试管中加入适量的已浸水及消毒的蚕豆种子,则试管B中应加入等量的
(??
)
A.已浸水及消毒的绿豆种子???????????
B.已煮熟及消毒的蚕豆种子
C.已浸水及未消毒的蚕豆种子??????????
D.已煮熟及未消毒的蚕豆种子
【答案】
B
【考点】植物的呼吸作用
【解析】由题中信息“
为探究植物种子呼吸作用的产物
”可知,实验需要研究种子的呼吸作用的产物,需要控制一组有种子进行呼吸作用另一组种子不进行呼吸作用,并使其他条件都相同。由A试管中加入适量的
已浸水及消毒的蚕豆种子
可知,B试管中应加入等量的
已煮熟及消毒的蚕豆种子,煮熟的种子不能进行呼吸作用,其他条件与A相同。A、B形成对照,B选项正确,A、C、D错误。
7.(2020
温州)植物光合作用在叶中合成有机物时,下列示意图能正确表示物质进出叶片的是
(??
)
A.
B.
C.
D.
【答案】
B
【考点】光合作用的原料、条件和产物
【解析】A、图中叶片吸收氧气放出二氧化碳,这应该是植物的呼吸作用,A错误;
B、二氧化碳和水进入叶片,氧气离开叶片,符合光合作用过程,B正确;
C、光合作用时氧气应该是离开叶片,水应该进入叶片,C错误
D、氧气和二氧化碳符合光合作用,但水应该是进入叶片的,图中是离开了,D错误。
8.(2020
绍兴)在低倍显微镜下“观察小鱼尾鳍内的血液流动”的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图甲中只能通过a调节亮度?????B.图乙中的②是在使用低倍镜观察
C.图丙中的b为毛细血管???????D.图丙中为使b移到视野中央,载玻片需向下移
【答案】
C
【考点】显微镜的使用,心脏和血管
【解析】A、调节显微镜视野的亮度,可以调节光圈大小和反光镜的类型两种方式;故A错误;
B、由图乙可知,
②是在使用高倍镜观察;故B错误;
C
、由丙图可知,红细胞单行排列通过,所以b是毛细血管;故C正确;
D、b中血管在上方,所以载玻片向上移即可;故D错误.
9.(2020
杭州)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现象是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的。下列有关人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关节头和关节窝表面覆盖着一层关节软骨,有利于关节的灵活运动
B.小肠绒毛内分布着丰富的毛细血管,有利于肠道内营养物质的消化
C.肺泡外有丰富的弹性纤维,有利于呼吸时肺泡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D.肾小管外有毛细血管网,有利于将原尿中的有用物质重吸收回血液
【答案】
B
【考点】人体呼吸系统的结构和气体交换,食物的消化与吸收,泌尿系统
【解析】A、关节头和关节窝表面覆盖着一层关节软骨,有利于关节的灵活运动
,说法正确,A错误;
B、小肠绒毛内分布着丰富的毛细血管主要有利于营养物质的吸收,不是有利于物质的消化,说法错误,B正确;
C、肺泡外有丰富的弹性纤维,有利于呼吸时肺泡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使肺泡有弹性有利于换气,说法正确,C错误;
D、肾小管外有毛细血管网,有利于将原尿中的有用物质重吸收回血液
,说法正确,D错误。
10.(2020
宁波)下列有关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由图1可知,当光照强度为b时植物光合作用强度小于呼吸作用强度
B.由图2可知,具有抗药性害虫所占的百分比b点比a点大
C.由图3可知,该酶在a点所对应的pH时活性最强
D.由图4可知,果蔬储藏室内的O2浓度调整到c点时的效果比b点好
【答案】
D
【考点】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相互关系
【解析】A、由图可知,当光照强度为b时,植物吸收二氧化碳的量是负值,表明植物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的量,不如呼吸作用释放的二氧化碳的量多,因此植物光合作用强度小于呼吸作用强度,
A正确,不符合题意;
B、由图2可知,随着施用同-农药的次数增加,把没有抗药性的害虫杀死,有抗药性的害虫活下来,因此有抗药性的害虫比例会增加,所以b点具有抗药性害虫的所占百分比比a点大.
B正确,不符合题意;
C、由图3可知,该酶在a点所对应的pH时活性最强,催化能力最强,
C正确,不符合题意;
D、由图4可知,二氧化碳的释放量b点时最低,表明b点时果蔬的呼吸作用最弱。因此果蔬储藏室内的氧气调整到b点时的效果比C点好,而不是调整到c点时的效果比b点好,
D错误,符合题意。
二、填空题
11.雷竹笋是一种常见的食材,肉质细嫩,营养丰富,却不宜多食。
(1)雷竹笋常带有苦味是因为含有氰苷。氰苷在酶的催化下会产生有毒的氢氰酸(HCN),HCN沸点为26℃。为避免食用雷竹笋时因HCN引起中毒,烹饪时应________。
(2)当雷竹笋从地下钻出土壤,笋尖被阳光照射后会转为绿色,俗称“出青”。出青后的笋含有更多的氰苷。为避免雷竹笋在出土后继续生长的过程中出青,农民可采取的合理措施是________
(3)如图为竹子与竹笋的生长示意图,箭头表示糖类的运输方向。下列关于糖类的来源及其运输结构叙述正确的是????。
A.蒸腾作用??
导管
B.光合作用??
导管
C.呼吸作用??
筛管
D.光合作用??
筛管
【答案】(1)煮熟煮透(或开盖煮、焯水浸泡等,其他有加热、高温处理方法的合理答案也给分)
(2)覆盖干草、黑色塑料布等不透光的物体
(3)D
【考点】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相互关系
【解析】(1)由题意可知,温度只要达到或超过
26℃
时,HCN就会沸腾跑出,所以
为避免食用雷竹笋时因HCN引起中毒,烹饪时应
煮熟煮透(或开盖煮、焯水浸泡等);
(2)”出青“是因为受光照引起的,所以可通过避免使长高的雷竹笋受到光照,所以
为避免雷竹笋在出土后继续生长的过程中出青,农民可采取的合理措施是
覆盖干草、黑色塑料布等不透光的物体
;
(3)糖类是有机物,是光合作用制造的,其运输的结构是筛管,D选项正确。
第11题图
第12题图
12.某地区发现一种未知植物的化石,科学家通过技术手段确定该植物叶片在生命活动中总是处于卷曲状态,右图为其显微结构示意图。
(1)该叶片中的叶绿体主要分布在________(选填“上”或“下”)表皮附近,这样更有利于进行光合作用。
(2)科学家猜测该植物具有很强的保水能力,以下支持这一猜测的有?
????。
A.气孔着生部位向内凹陷
B.叶片卷起,水蒸气可以积聚在卷起的叶片内
C.叶片下表皮的表面分布有大量绒毛,能降低叶下表皮附近的空气流动速度
【答案】(1)上
(2)A,B,C
【考点】叶的形态结构,蒸腾作用,光合作用的原理
【解析】(1)由该植物的叶片的结构可知,其上表皮能够接受光照,而其他地方难以接受光照,所以其叶绿体主要分布在上表皮附近;
(2)A、气孔向内凹陷,植物的蒸腾作用相对会弱许多,可以较好的保水;故A正确;
B、叶片卷起,这样水蒸气拒绝在叶片内,可以减少水分的散失;故B正确;
C、叶片下表皮的表面分布有大量绒毛,能降低叶下表皮附近的空气流动速度,可以减少叶片下表面水的蒸发,从而减少水分散失;故C正确.
13.人体血液日夜奔流在血管中,把各器官、系统联系在一起。如图为心脏及相连血管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图中③表示的结构名称是________;
(2)在正常、完整的循环过程中,图中①②③④结构中血液含氧量最低的是________?(填序号)。
【答案】(1)左心室
(2)④
【考点】心脏和血管,血液循环
【解析】(1)图中
③
心脏处的肌肉厚挤压有力,是左心室;
(2)血液循环中的肺循环使血液与肺进行气体交换,使血液中的含氧量升高,由体循环回来的血液含氧量较低,在图中
①②③④结构中,④右心室是肺循环的起点是含氧量最低的,所以填④。
14.小明查找了某天晚餐部分食物中蛋白质、脂肪、糖类和水等四种营养素的含量,记录如下:
营养素/含量/食物
A(%)
B(%)
C(%)
D(%)
马铃薯
75.9
20.1
1.7
0.1
牛肉
68.9
0
20.1
10.2
鲤鱼
76.5
0.5
17.6
4.1
(1)马铃薯含有较多的淀粉。淀粉需经过消化系统分解成________才能被吸收到血液。
(2)分析表格数据,其中C表示上述四种营养素中的________。
【答案】
(1)葡萄糖
(2)蛋白质
【考点】食物与营养,食物的消化与吸收
【解析】(1)
马铃薯含有较多的淀粉。淀粉需经过消化系统分解成
葡萄糖才能被吸收到血液;
(2)三种食物中均是含水分最多,所以A表示水分。其次马铃薯主要含淀粉较多,所以B是淀粉,牛肉与鲤鱼主要含蛋白质较多,所以C是蛋白质,D是脂肪,所以填蛋白质。
15.疫情期间宅出“面点热”,烤蛋糕、做面包花样百出,制作蛋糕、面包所用面粉的主要区别是蛋白质含量不同。如图为蛋白质进入人体后的部分示意图,蛋白质最终被消化的场所在________(选填“a”、“b”或”c”)处;消化为氨基酸的量将________(选填“升高”、“下降”或“不变”)。
【答案】
c;下降
【考点】食物的消化与吸收,泌尿系统
【解析】蛋白质初步消化的器官是胃,最终消化蛋白质的器官是小肠,即c;
肾脏主要的功能是排泄人体多余水和无机盐及含氮废物,所以消化的氨基酸经过肾脏后会明显降低。
16.如图,菟丝子是一种特殊的植物,其茎黄色、叶退化,遇到适宜的植物就缠绕在上面,形成吸根并插入植物体内吸取有机养料。
(1)茎黄色、叶退化,说明菟丝子的细胞中缺少________,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
(2)菟丝子要获得有机物,其吸根必须插入植物
A
茎的________。菟丝子与植物
A
之间属于寄生关系,
这在高等植物中极为罕见。
【答案】(1)叶绿体
(2)筛管
【考点】细胞的结构,茎的运输作用
【解析】(1)根据题中信息“
菟丝子是一种特殊的植物,其茎黄色、叶退化
”可知,
菟丝子这种植物是不含叶绿体结构的,所以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
(2)植物运输有机物的结构在韧皮部的筛管,所以菟丝子要获得有机物,其吸根必须插入植物
A
茎的筛管。
17.历史上蘑菇等真菌曾被归于植物界,后来由于其在营养方式和细胞结构等方面的独特性,被单独归为真菌界。最近,科学家发现真菌的遗传物质与动物遗传物质的相似性超过了植物。
(1)如图所示酵母菌的生殖方式为________;从同化作用的角度看,酵母菌的营养方式是________.
??
(2)真菌与绿色植物在营养方式上的差异,主要原因是真菌细胞缺乏________(填写细胞结构)。
(3)根据上述材料可初步推测,真菌与________(选填“植物”或“动物”)的亲缘关系更近。
【答案】
(1)出芽繁殖;异养
(2)叶绿体
(3)动物
【考点】代谢的多样性,真菌
【解析】(1)图中的酵母菌从母体中长出一个芽体,成熟后脱落形成新个体这种生殖方式为出芽生殖;从同化作用的角度看,酵母菌主要依靠现成有机物生活所以是异养。
(2)真菌细胞中没有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绿色植物的细胞中含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所以可填叶绿体。
(3)由题中信息“最近,科学家发现真菌的遗传物质与动物遗传物质的相似性超过了植物”可知,基因相似度大的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近,所以真菌与动物的亲缘关系更近。
18.小金为研究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做了如下实验:
(1)该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
(2)将锥形瓶中的水煮沸并立即加塞,其目的是________
(3)①②试管中的金鱼藻在加入前要经过24小时暗处理,若暗处理后立即脱色并滴加碘液能否观察到金鱼藻叶片变蓝色?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
(4)②试管中金鱼藻在光照过程中产生大量的气泡,这些气泡中的气体主要是________
【答案】(1)研究金鱼藻的光合作用是否需要二氧化碳
(2)去除水中原有的二氧化碳并防止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溶于水
(3)不能
(4)氧气(或O2)
【考点】光合作用的原料、条件和产物
【解析】(1)在图片中一组实验不通入二氧化碳,一组通入二氧化碳由此可知,实验是在研究二氧化碳对光合用的影响,所以该实验的目的是:研究金鱼藻的光合作用是否需要二氧化碳;
(2)这个实验的因素是有无二氧化碳,首先要除去水中溶解的二氧化碳。所以煮沸水的目的是除去水中溶解的气体,立即加塞目的是防止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溶于水中。所以可填:去除水中原有的二氧化碳并防止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溶于水;
(3)暗处理后的叶片中是不含有机物的,所以滴入碘液后不能变蓝色;
(4)②试管中金鱼藻在光照过程中产生大量的气泡,这些气泡应该是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
三、实验探究题
19.人体唾液中含有唾液淀粉酶,能将淀粉分解成麦芽糖。
(1)唾液淀粉酶能分解淀粉,不能分解蛋白质和脂防。这体现酶具有________性。
(2)人体的胃液呈酸性,而唾液的pH约为7。某同学对唾液进人胃后,睡液淀粉酶还能否继续分解淀粉产生疑间,于是对液淀酶的活性是否会受酸性环境的影响进行研究。
【仪器和试剂】可调温的水浴锅、试管若干支,量筒、滴管、已稀释的人体新鲜睡液、稀盐酸、蒸馏水、1%淀粉溶液、0.4%的碘酒溶液。
【实验步骤】①在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已稀释的人体新鲜唾液1毫升。
请补充实验步骤①之后的其他步骤(可配图说明).
【答案】(1)专一
(2)②分别往①中两个试管加人相同体积的稀盐酸和蒸馏水。
③另取两支试管各加人相同体积1%淀粉溶液,与①中的两支试管一同置于37℃水浴锅中水浴加热一段时间。
④将两份淀粉溶液分别与步骤②两支试管中的液体混合,并充分振荡后,置于37℃水浴锅中水浴加热一段时间。
⑤取出水浴锅中的2支试管,分别滴加1~2滴0.4%的碘酒溶液,观察比较溶液颜色变化。
⑥多次重复实验。
【考点】控制变量法,酶及其催化作用
【解析】(1)唾液淀粉酶只能分解淀粉,体现了酶的专一性;
(2)由题干可知,该实验主要是为了验证PH对酶活性的影响,因此该实验的步骤要体现唯一变量原则,同时由于酶具有高效性,所以要先让两支试管体现不同的酸碱性的环境中,然后在37℃的水浴环境中一段时间,最后分别加入碘液进行验证;为了避免实验现象的偶然性,则需要重复多次实验;
20.科学兴趣小组为研究金鱼藻的光合作用,做了如下实验:
步骤1:将溴麝香草酚蓝”和呈弱碱性的NaHCO3溶液配成蓝色液体,
并向试管中通入一定量的CO2
,
使液体呈浅绿色。
步骤2:将等量的浅绿色液体分别加入到4支试管中,2~4号试管中加入金鱼藻、1试管不加金鱼藻。封闭各试管。
步骤3和实验结果:见下表
试管编号
1
2
3
4
距日光灯的距离(厘米)
10
50
30
10
1小时后液体的颜色
?
黄色
浅绿色
蓝色
溴麝香草酚蓝是一种酸碱指示剂,在弱酸性环境中呈黄色,弱碱性环境中呈蓝色,中性环境中呈浅绿色。
CO2的水溶液中含有CO2、H2CO3等微粒,当CO2减少时H2CO3也减少。
(1)该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
(2)2~4号试管中应加入________、生长状况一致的金鱼藻。
(3)若1号试管在1小时后液体的颜色呈现________,则说明2~4号试管的实验结果是可靠的。
(4)请解释4号试管液体呈现蓝色的原因________。
【答案】(1)探究金鱼藻的光合作用强度与光照强度的关系
(2)等量
(3)浅绿色
(4)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呼吸作用强度,溶液中二氧化碳减少,碳酸也减少,pH上升。
【考点】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相互关系
【解析】(1)表格中距日光灯的距离发生变化,实际会使光照强度发生变化,由此可知,该实验的目的是
探究金鱼藻的光合作用强度与光照强度的关系
;
(2)在控制变量法探究实验中只能有一个量发生变化,其他的要保持相同,由(1)可知研究的是与光照强度的关系,所以
2~4号试管中应加入
等量、生长状况一致的金鱼藻;
(3)在1号试管中没有植物金鱼藻,没有植物的光合作用溶液中的二氧化碳不会发生变化,溶液的酸碱性不会变化,所以原来是浅绿色的1小时后仍是浅绿色。
则说明2~4号试管的实验结果是可靠的;
(4)4号试管距离日光灯的距离较近,光照最强,所以
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呼吸作用强度,溶液中二氧化碳减少,碳酸也减少,pH上升。
21.为了探究“影响酶催化作用的因素”,小金同学进行如下实验操作:
操作序号
操作内容
第一组
第二组
第三组
①
分别向1、2、3号试管中加入2mL1%的淀粉溶液;向4、5、6号试管中加入1mL唾液淀粉酶溶液
②
两两混合、充分摇匀
1号和4号
2号和5号
3号和6号
③
加碘液后摇匀
1滴
1滴
1滴
④
水浴保温处理5分钟
0℃
37℃
70℃
⑤
观察并记录现象
请根据表格内容分析回答:
(1)本实验的目的是:探究________对唾液淀粉酶催化作用的影响;
(2)将上述操作序号按正确操作步骤排序:①→
________→⑤(序号可重复);
(3)小金按正确步骤进行操作,最后不会出现蓝色的是第________组。
【答案】(1)温度
(2)④②④③
(3)二
【考点】酶及其催化作用
【解析】(1)本实验中三组实验控制了温度不同其他条件都相同,所以探究的是温度对唾液淀粉酶催化作用的影响;
(2)实验中需要将淀粉溶液的温度和唾液淀粉酶溶液的温度控制到达处理温度再进行混合,所以实验的操作步骤为:
①④②④③⑤;
(3)第一组温度控制
0℃,第二组温度控制
70℃,唾液淀粉酶最适温度应该是37℃。所以第一组、第三组催化效果差淀粉未被完全分解。第二组温度保持在37℃?是酶活性最强所以淀粉被完全分解,滴入碘液后不会出现蓝色。
22.酶是生物体内各种化学反应的催化剂,它的活性会受到多种外界因素的影响。
在探究了温度对酶催化作用的影响实验后,
科学兴趣小组在课后对其他环境因素进行了探究。
组别
pH
5
7
9
11
温度(℃)
10
A1
B1
C1
D1
20
A2
B2
C2
D2
30
A3
B3
C3
D3
40
A4
B4
C4
D4
【实验设计】
①将若干同样大小的滤纸片浸入肝脏研磨液,使过氧化氢酶附着在滤纸片上,取出后晾干;
②在四只烧杯中盛入体积分数为
2%,pH分别为5、7、9、11的H2O2
溶液(温度相同且适宜);
③将滤纸片分别放入烧杯中,滤纸片上的过氧化氢酶催化H2O2分解产生O2,氧气泡会附着在滤纸片上。随着反应的进行,滤纸片先下沉再逐渐上浮,直至浮出液面(如图甲),记录________时间。
由上述实验设计可知,
该兴趣小组建立的假设是________
【实验结果】
同学们通过实验,
获得如图乙所示的结果。
【得出结论】
pH对酶的催化作用有影响,pH在5—11的范围内,随着
pH的升高,过氧化氢酶的活性变化规律为________。
【拓展提高】
结合课堂与课后的探究结果,有小组同学提出,在不同温度条件下,pH对酶活性的影响是否相同。为此他们将
H2O2溶液分成________份,
并设计如表所示的方案做了进一步探究。
【答案】
滤纸片从放入至浮出液面;pH
会影响过氧化氢酶的催化作用,
pH
过高或过低都会降低过氧化氢酶的活性(合理即可);先增大后减小;16
【考点】酶及其催化作用
【解析】【实验设计】
③将滤纸片分别放入烧杯中,滤纸片上的过氧化氢酶催化H2O2分解产生O2
,
氧气泡会附着在滤纸片上。随着反应的进行,滤纸片先下沉再逐渐上浮,直至浮出液面(如图甲),记录滤纸片从放入至浮出液面时间。
根据表格可知,溶液的pH是被探究的一个因素,所以该兴趣小组建立的假设是:
pH
会影响过氧化氢酶的催化作用,
pH
过高或过低都会降低过氧化氢酶的活性
;
【得出结论】
根据图像可知,随着溶液pH值的不断增多大,记录的时间先变小后变大,那么过氧化氢酶的活性则先变大后变小;
【拓展提高】
结合课堂与课后的探究结果,有小组同学提出,在不同温度条件下,pH对酶活性的影响是否相同。为此他们将
H2O2溶液分成16份,并设计如表所示的方案做了进一步探究。
23.为探究酸性环境对唾液淀粉酶催化作用的影响,请根据所提供的实验器材设计一个实验方案;实验器材:试管、1%淀粉溶液新鲜唾液、5%HCl溶液、量筒、温度计、烧杯碘液、蒸馏水、滴管、酒精灯、三角架、石棉网、火柴、记号笔、计时器
(1)该实验的原理是①________;②碘液能使淀粉变蓝。
(2)设计该实验的主要步骤(可用文字、表或图简要表述)。
(3)预期本实验的结果是________
【答案】(1)唾液淀粉酶能催化淀粉分解
(2)①取2支洁净的试管,用记号笔编为1号和2号
②用量简量取1mL新鲜的唾液、2mL蒸馏水加入1号试管中,用量筒量取1mL新鲜的唾液、2mL5%HCl溶液加入2号试管中
③在烧杯中加入适量水,用酒精灯加热并用温度计测量水温,使水温保持在37℃左右。分别用量简量取2mL1%淀粉溶液加入1号和2号试管中,然后将上述2支试管放入烧杯中,37℃恒温水浴5分钟
④待溶液冷却后,往2支试管中分别滴入1滴碘液,然后摇匀,观察并记录2支试管中溶液颜色的变化情况。
(3)2号(加5%HC溶液)试管中溶液变蓝色,1号(加蒸馏水)试管中溶液不变蓝
【考点】酶及其催化作用
【解析】(1)由分析可知该实验的原理是①唾液淀粉酶能催化淀粉分解;;②碘液能使淀粉变蓝;
(2)根据题中信息“为探究酸性环境对唾液淀粉酶催化作用的影响”可知,实验设计中要控制一个实验组中性一个实验组酸性,其他条件都控制相同。并且由于酶在温度37℃时催化效果最佳所以实验需控制温度在37℃,据此设计实验如下:
①取2支洁净的试管,用记号笔编为1号和2号
②用量简量取1mL新鲜的唾液、2mL蒸馏水加入1号试管中,用量筒量取1mL新鲜的唾液、2mL5%HCl溶液加入2号试管中
③在烧杯中加入适量水,用酒精灯加热并用温度计测量水温,使水温保持在37℃左右。分别用量简量取2mL1%淀粉溶液加入1号和2号试管中,然后将上述2支试管放入烧杯中,37℃恒温水浴5分钟
④待溶液冷却后,往2支试管中分别滴入1滴碘液,然后摇匀,观察并记录2支试管中溶液颜色的变化情况。
(3)根据原本唾液淀粉酶所在环境口腔的环境是中性的,预期实验的结果是:2号(加5%HC溶液)试管中的由于溶液成酸性不利用酶的催化,所以淀粉未被酶催化溶液变蓝色,1号(加蒸馏水)试管中溶液由于淀粉被淀粉酶催化分解所以溶液不变蓝。
24.科学家探索光合作用过程和本质经历了漫长的历程。我们知道绿色植物利用太阳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并释放氧气。H2O和CO2均含有O,那么O2中的O是来源于什么物质呢?
资料一:19世纪末,科学家普遍认为:CO2在光的作用下被分解为CO和(O2。资料二:范?尼尔通过实验得出紫硫细菌合成有机物的反应式,与高等植物光合作用的反应式进行比较研究后,建立了猜想。
紫硫细菌:CO2+2H2S
(CH2O)(糖类)+2S+H2O
高等植物:CO2+2H2O
(CH2O)(糖类)+O2+H2O
资料三:英国化学家希尔在一个密闭的装置中加入含叶绿体的悬浮液和高铁盐(作氧化剂,不产生氧气),并除去装置内的CO2
,
在光照下发现密闭装置中产生了O2。
资料四:美国科学家鲁宾、卡门给三组小球藻提供含有一定比例18O的水和碳酸氢盐(释放二氧化碳,其他条件均相同),光照相同时间后,分别检测小球藻释放氧气中18O的比例,实验结果如表所示。(18O是表示中子数为10的氧原子,可作为示踪原子)
组别
水中18O的比例(%)
碳酸氢盐中18O的比例(%)
释放的氧气中18O的比例(%)
1
0.85
0.41
0.84
2
0.85
0.55
0.85
3
0.85
0.61
0.85
(1)通过资料二中的比较分析,可以作出的猜想是________。
(2)希尔实验能否证明光合作用产生的O2全部来源于H2O?请作出判断并说明理由
(3)分析鲁宾、卡门的实验结果,可得出的结论及相应的依据分别是________。
【答案】(1)光合作用产生的O2来自于H2O
(2)不能,该实验只能证明O2有来自于H2O,但没有证明O2是否有来源于CO2。
(3)结论:光合作用释放的O2全部来自水;依据: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中18O的比例与水中18O的比例接近(相同),而未受碳酸氢盐中18O比例的影响
【考点】光合作用的原料、条件和产物,光合作用的原理
【解析】(1)比较紫硫细菌合成有机物的反应中,S单质是由与CO2反应的H2S提供的,可猜想高等植物光合作用时生成的氧O2也是由与CO2反应的H2O提供的。所以可以作出的猜想是:
光合作用产生的O2来自于H2O
;
(2)希尔实验中提供的物质中没有CO2
,
主要是H2O和不产生氧气的高铁盐和催化剂叶绿体。所以能说明O2可以来自水。但光合作用的另一种原料CO2希尔没有研究,所以无法说明O2来源于CO2。所以可做如下回答:不能,该实验只能证明O2有来自于H2O,但没有证明O2是否有来源于CO2
;
(3)根据鲁宾、卡门的实验得到的数据,比较
水中18O的比例(%)
和
释放的氧气中18O的比例(%)
可知,两者比例接近(相同),没有受到
碳酸氢盐中18O的比例的影响。所以可得出的结论及相应的依据分别是:
结论:光合作用释放的O2全部来自水;依据: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中18O的比例与水中18O的比例接近(相同),而未受碳酸氢盐中18O比例的影响
。
四、解答题
25.人体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主要来自有机物的缓慢氧化,因此,人体细胞正常工作不能缺少氧气,脑对缺氧特别敏感(见表)。当人的心跳骤停时,应立即进行胸外心脏按压(如图所示),持续而有节律地按压胸骨,使其心跳恢复,帮助血液循环系统恢复工作:胸外心脏按压还能改变胸腔容积,帮助呼吸系统恢复工作,使氧气和有机物到达脑。
缺氧时间
症状
3秒
头晕
20秒
意识丧失
60秒
呼吸停止。大小便失禁
4分钟
脑细胞不可逆转的损害
10分钟
脑死亡
请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解释胸外心脏按压帮助心跳骤停患者的脑恢复正常生理活动的原理。
【答案】
示例:手向下按压,胸腔容积减小,气压增大,肺内气体被压出;手不按压胸骨时,胸骨上升,胸腔容积增大,气压减小,外界空气压入肺内。同时,心脏受挤压,结合瓣膜的作用,心脏内血液被挤出,在血管中定向流动。肺泡内氧气扩散进入血液,血液中二氧化碳进入肺泡,血液循环携带氧气和消化系统吸收的有物质进入脑,与脑细胞进行物质交换。脑细胞内有机物氧化释放能量,供生命活动所需。呼吸作用产物通过排泄器官排出。
【考点】人体呼吸系统的结构和气体交换,血液循环,细胞呼吸
【解析】心肺复苏主要是为了让人体恢复气体交换和血液循环功能。
26.台州是“中国大棚葡萄之乡”。近年来,果农在农技部门指导帮助下,在葡萄架下种植比较耐阴的豆科类、叶菜类等经济作物,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1)葡萄园中所有的生物构成________(选填“种群”、“群落”或”生态系统”)
(2)在葡萄架下种植耐阴的豆科类、叶菜类等作物可以提高________利用率。
(3)钾肥能促进糖类的合成与运输,提高葡萄品质,在匍萄开花后要注意补充钾肥。下列属于钾肥的是________(填序号)。
①KCl
②CO(NH2)2
③NH4HCO3
(4)如图表示大棚内某段时间二氧化碳浓度的变化情况。t1~t2时段内二氧化碳浓度逐渐下降的原因是________。
【答案】(1)群落
(2)土地(或“能量”、“空间”、“阳光”等合理均可)
(3)①
(4)光合作用速率大于呼吸作用速率(或“二氧化碳的吸收速率大于释放速率”)
【考点】盐与化肥,群落的结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相互关系
【解析】(1)葡萄园中所有的生物,有多种生物,所以构成群落;
(2)在葡萄架下种植耐阴的豆科类、叶菜类等作物,可以利用不同植物对光照的需求不同,合理的利用阳光,且不同的植物对土壤中无机盐的需求也不同,还可以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率;
(3)钾肥是含有钾元素的化合物,KCl中含有钾元素,属于钾肥,其他不是;
(4)
t1~t2时段内二氧化碳浓度逐渐下降,说明这时植物的光合作用吸收的二氧化碳远多于呼吸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植物需要吸收空气的二氧化碳补充.
27.体育运动不仅能增强体质,还会释放让人产生幸福感、增强记忆力的物质。
(1)运动时,人体肌肉组织会产生一种对大脑健康有促进作用的特殊物质。该物质通过循环系统运送到大脑的过程中,最先到达心脏的哪个腔室?________。
(2)运动时呼吸加快,经肺泡处的________,血液含氧量升高。
(3)不同状态流经不同部位的血液量如图所示。请分析运动时流经骨骼肌血液量大大增加的意义。________。
【答案】(1)右心房
(2)气体交换
(3)为骨骼肌输送更多的有机物和氧气,并更快将骨骼肌产生的代谢废物运走
【考点】血液循环,细胞呼吸
【解析】(1)人体肌肉分泌产生的物质会进入肌肉处的毛细血管参与到体循环中,再经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心脏),所以最先到达心脏的右心房;
(2)在肺循环中血液中的氧气能得到补充,主要是因为血液流经肺时血液中的气体与肺泡中的气体能完成气体交换,血液含氧量升高;
(3)血液循环给人体的各部分运输有机物和氧气,使各部分组织能进行呼吸作用得到能量。人在运动时肌肉收缩和舒张需要大量的能量,此时血液大量流经骨骼肌给肌肉提供充足的有机物和氧气,并更快将骨骼肌产生的代谢废物运走。
28.新冠疫情期间,ECMO(体外肺膜氧合)技术的使用挽救了许多危重患者的生命。ECMO技术的原理是将体内的静脉血引出体外,经过人工心肺旁路氧合后注入病人的静脉(如图甲)或动脉(如图乙),起到部分心肺替代作用,其主要设备包括氧合器、氧气泵、动力泵、监测系统、医用物理升温仪等。
(1)ECMO技术主要设备中的氧合器替代的是人体________(填器官名称)的功能。
(2)ECMO
技术常被用于挽救肺功能丧失或心肺功能衰竭病人的生命,
其中被用于挽救心肺功能衰竭病人生命的是图________所示模式,
判断依据是________。
(3)已知热交换器管道内血流量为
5L/min,为了维持病人正常体温,需对流入人体的血液进行加热。若要将血液的温度从
33℃提高到
37℃,则血液每分钟需要从热交换器吸收多少热量?(Q吸=cm(t-t0),血液的比热容为
0.85×103J/(kg·℃),密度为1.05×103kg/m3)
【答案】(1)肺
(2)乙;氧合后的血液直接进入主动脉,
不需要依靠心脏将其压入主动脉
(3)每分钟流入交换器的血量为:
V=1min×5L/min=5L=5×10-3m3
流入血液的质量为:
m=ρV=1.05×103kg/m3×5×10-3m3=5.25kg
血液温度从
?33℃提高到
37℃
吸收的热量为:
Q吸=cm(t-t0)=0.85×103J/(kg×℃)×5.25kg×(37℃-33℃)=17850J
答:血液每分钟需要从热交换器中吸收17850J热量。
【考点】人体呼吸系统的结构和气体交换,血液循环,热量的计算
【解析】(1)ECMO技术从甲、乙两分析可知,主要是来替代完成人体血液循环中的肺循环和替代心脏提供血液循环的动力的。肺循环主要是来完成血液中氧气的补充的,主要结构是肺。ECMO技术中的氧合器是血液经过时给血液补充氧气的,所以氧合器替代的是人体的肺;
(2)心肺功能衰竭病人
的心脏不能提供血液循环的动力,肺不能完成氧气的交换。所以ECMO同时为血液循环提供动力,从ECMO出来的血液可以直接进入主动脉中,所以
其中被用于挽救心肺功能衰竭病人生命的是图
乙所示模式,判断依据是
氧合后的血液直接进入主动脉,
不需要依靠心脏将其压入主动脉
;
(3)每分钟流入交换器的血量为:
V=1min×5L/min=5L=5×10-3m3
流入血液的质量为:
m=ρV=1.05×103kg/m3×5×10-3m3=5.25kg
血液温度从
?33℃提高到
37℃
吸收的热量为:
Q吸=cm(t-t0)=0.85×103J/(kg×℃)×5.25kg×(37℃-33℃)=17850J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21世纪教育网
–全国领先的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浙教版初中科学2020年中考真题分类汇编:生物的新陈代谢
一、选择题
1.(2020
金华
丽水)2019年5月,浙江省疾控中心对中小学生午餐供应现状进行调查,通过对样本学校调查数据的统计分析,得出结论:油盐肉过多,奶类和新鲜水果太少。其中奶类提供的主要营养素是
(??
)
A.维生素?????B.膳食纤维?????C.蛋白质??????D.脂肪
2.(2020
衢州)用显微镜观察洋葱根尖纵切片,视野如图所示。视野中的区域位于根尖结构的
(??
)
A.根冠????????B.分生区???????C.伸长区??????D.根毛区
第2题图
第3题图
3.(2020
衢州)如图是人体的消化系统漫画概念图。下列对图中描述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
A.“蛋食主义者”意为胃能消化蛋白质
B.“我什么都能吃”意为食物中的大部分营养成分都能在小肠被消化和吸收
C.“口腔和我合作无间”意为唾液腺分泌的唾液能在口腔中配合脂肪的消化
D.“肝胆相照好兄弟”体现了肝脏和胆囊之间相互配合的关系
4.(2020
湖州)下列是人体内某些器官的自述,符合事实的是
(??
)
A.B.?C.D.?
5.(2020
湖州)叶绿素是一类含镁的有机物,是叶绿体中的重要色素,与光合作用密切相关。叶绿素
(??
)
A.主要吸收白光中的绿光?
B.存在于植物体的每个细胞中
C.能溶解在酒精中????
D.含有的镁用于调节植物的生命活动
6.(2020
金华
丽水)为探究植物种子呼吸作用的产物,用如图装置进行对照实验:先在A、B试管中加入等量的澄清石灰水,再往A试管中加入适量的已浸水及消毒的蚕豆种子,则试管B中应加入等量的
(??
)
A.已浸水及消毒的绿豆种子???????????
B.已煮熟及消毒的蚕豆种子
C.已浸水及未消毒的蚕豆种子??????????
D.已煮熟及未消毒的蚕豆种子
7.(2020
温州)植物光合作用在叶中合成有机物时,下列示意图能正确表示物质进出叶片的是
(??
)
A.
B.
C.
D.
8.(2020
绍兴)在低倍显微镜下“观察小鱼尾鳍内的血液流动”的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图甲中只能通过a调节亮度?????B.图乙中的②是在使用低倍镜观察
C.图丙中的b为毛细血管???????D.图丙中为使b移到视野中央,载玻片需向下移
9.(2020
杭州)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现象是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的。下列有关人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关节头和关节窝表面覆盖着一层关节软骨,有利于关节的灵活运动
B.小肠绒毛内分布着丰富的毛细血管,有利于肠道内营养物质的消化
C.肺泡外有丰富的弹性纤维,有利于呼吸时肺泡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D.肾小管外有毛细血管网,有利于将原尿中的有用物质重吸收回血液
10.(2020
宁波)下列有关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由图1可知,当光照强度为b时植物光合作用强度小于呼吸作用强度
B.由图2可知,具有抗药性害虫所占的百分比b点比a点大
C.由图3可知,该酶在a点所对应的pH时活性最强
D.由图4可知,果蔬储藏室内的O2浓度调整到c点时的效果比b点好
二、填空题
11.雷竹笋是一种常见的食材,肉质细嫩,营养丰富,却不宜多食。
(1)雷竹笋常带有苦味是因为含有氰苷。氰苷在酶的催化下会产生有毒的氢氰酸(HCN),HCN沸点为26℃。为避免食用雷竹笋时因HCN引起中毒,烹饪时应________。
(2)当雷竹笋从地下钻出土壤,笋尖被阳光照射后会转为绿色,俗称“出青”。出青后的笋含有更多的氰苷。为避免雷竹笋在出土后继续生长的过程中出青,农民可采取的合理措施是________
(3)如图为竹子与竹笋的生长示意图,箭头表示糖类的运输方向。下列关于糖类的来源及其运输结构叙述正确的是????。
A.蒸腾作用??
导管
B.光合作用??
导管
C.呼吸作用??
筛管
D.光合作用??
筛管
第11题图
第12题图
12.某地区发现一种未知植物的化石,科学家通过技术手段确定该植物叶片在生命活动中总是处于卷曲状态,右图为其显微结构示意图。
(1)该叶片中的叶绿体主要分布在________(选填“上”或“下”)表皮附近,这样更有利于进行光合作用。
(2)科学家猜测该植物具有很强的保水能力,以下支持这一猜测的有?
????。
A.气孔着生部位向内凹陷
B.叶片卷起,水蒸气可以积聚在卷起的叶片内
C.叶片下表皮的表面分布有大量绒毛,能降低叶下表皮附近的空气流动速度
13.人体血液日夜奔流在血管中,把各器官、系统联系在一起。如图为心脏及相连血管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图中③表示的结构名称是________;
(2)在正常、完整的循环过程中,图中①②③④结构中血液含氧量最低的是________?(填序号)。
14.小明查找了某天晚餐部分食物中蛋白质、脂肪、糖类和水等四种营养素的含量,记录如下:
营养素/含量/食物
A(%)
B(%)
C(%)
D(%)
马铃薯
75.9
20.1
1.7
0.1
牛肉
68.9
0
20.1
10.2
鲤鱼
76.5
0.5
17.6
4.1
(1)马铃薯含有较多的淀粉。淀粉需经过消化系统分解成________才能被吸收到血液。
(2)分析表格数据,其中C表示上述四种营养素中的________。
15.疫情期间宅出“面点热”,烤蛋糕、做面包花样百出,制作蛋糕、面包所用面粉的主要区别是蛋白质含量不同。如图为蛋白质进入人体后的部分示意图,蛋白质最终被消化的场所在________(选填“a”、“b”或”c”)处;消化为氨基酸的量将________(选填“升高”、“下降”或“不变”)。
16.如图,菟丝子是一种特殊的植物,其茎黄色、叶退化,遇到适宜的植物就缠绕在上面,形成吸根并插入植物体内吸取有机养料。
(1)茎黄色、叶退化,说明菟丝子的细胞中缺少________,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
(2)菟丝子要获得有机物,其吸根必须插入植物
A
茎的________。菟丝子与植物
A
之间属于寄生关系,
这在高等植物中极为罕见。
第16题图
第17题图
17.历史上蘑菇等真菌曾被归于植物界,后来由于其在营养方式和细胞结构等方面的独特性,被单独归为真菌界。最近,科学家发现真菌的遗传物质与动物遗传物质的相似性超过了植物。
(1)如图所示酵母菌的生殖方式为________;从同化作用的角度看,酵母菌的营养方式是______
(2)真菌与绿色植物在营养方式上的差异,主要原因是真菌细胞缺乏________(填写细胞结构)。
(3)根据上述材料可初步推测,真菌与________(选填“植物”或“动物”)的亲缘关系更近。
18.小金为研究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做了如下实验:
(1)该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
(2)将锥形瓶中的水煮沸并立即加塞,其目的是________
(3)①②试管中的金鱼藻在加入前要经过24小时暗处理,若暗处理后立即脱色并滴加碘液能否观察到金鱼藻叶片变蓝色?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
(4)②试管中金鱼藻在光照过程中产生大量的气泡,这些气泡中的气体主要是________
三、实验探究题
19.人体唾液中含有唾液淀粉酶,能将淀粉分解成麦芽糖。
(1)唾液淀粉酶能分解淀粉,不能分解蛋白质和脂防。这体现酶具有________性。
(2)人体的胃液呈酸性,而唾液的pH约为7。某同学对唾液进人胃后,睡液淀粉酶还能否继续分解淀粉产生疑间,于是对液淀酶的活性是否会受酸性环境的影响进行研究。
【仪器和试剂】可调温的水浴锅、试管若干支,量筒、滴管、已稀释的人体新鲜睡液、稀盐酸、蒸馏水、1%淀粉溶液、0.4%的碘酒溶液。
【实验步骤】①在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已稀释的人体新鲜唾液1毫升。
请补充实验步骤①之后的其他步骤(可配图说明).
20.科学兴趣小组为研究金鱼藻的光合作用,做了如下实验:
步骤1:将溴麝香草酚蓝”和呈弱碱性的NaHCO3溶液配成蓝色液体,
并向试管中通入一定量的CO2
,
使液体呈浅绿色。
步骤2:将等量的浅绿色液体分别加入到4支试管中,2~4号试管中加入金鱼藻、1试管不加金鱼藻。封闭各试管。
步骤3和实验结果:见下表
试管编号
1
2
3
4
距日光灯的距离(厘米)
10
50
30
10
1小时后液体的颜色
?
黄色
浅绿色
蓝色
溴麝香草酚蓝是一种酸碱指示剂,在弱酸性环境中呈黄色,弱碱性环境中呈蓝色,中性环境中呈浅绿色。
CO2的水溶液中含有CO2、H2CO3等微粒,当CO2减少时H2CO3也减少。
(1)该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
(2)2~4号试管中应加入________、生长状况一致的金鱼藻。
(3)若1号试管在1小时后液体的颜色呈现________,则说明2~4号试管的实验结果是可靠的。
(4)请解释4号试管液体呈现蓝色的原因________。
21.为了探究“影响酶催化作用的因素”,小金同学进行如下实验操作:
操作序号
操作内容
第一组
第二组
第三组
①
分别向1、2、3号试管中加入2mL1%的淀粉溶液;向4、5、6号试管中加入1mL唾液淀粉酶溶液
②
两两混合、充分摇匀
1号和4号
2号和5号
3号和6号
③
加碘液后摇匀
1滴
1滴
1滴
④
水浴保温处理5分钟
0℃
37℃
70℃
⑤
观察并记录现象
请根据表格内容分析回答:
(1)本实验的目的是:探究________对唾液淀粉酶催化作用的影响;
(2)将上述操作序号按正确操作步骤排序:①→
________→⑤(序号可重复);
(3)小金按正确步骤进行操作,最后不会出现蓝色的是第________组。
22.酶是生物体内各种化学反应的催化剂,它的活性会受到多种外界因素的影响。
在探究了温度对酶催化作用的影响实验后,
科学兴趣小组在课后对其他环境因素进行了探究。
组别
pH
5
7
9
11
温度(℃)
10
A1
B1
C1
D1
20
A2
B2
C2
D2
30
A3
B3
C3
D3
40
A4
B4
C4
D4
【实验设计】
①将若干同样大小的滤纸片浸入肝脏研磨液,使过氧化氢酶附着在滤纸片上,取出后晾干;
②在四只烧杯中盛入体积分数为
2%,pH分别为5、7、9、11的H2O2
溶液(温度相同且适宜);
③将滤纸片分别放入烧杯中,滤纸片上的过氧化氢酶催化H2O2分解产生O2,氧气泡会附着在滤纸片上。随着反应的进行,滤纸片先下沉再逐渐上浮,直至浮出液面(如图甲),记录________时间。
由上述实验设计可知,
该兴趣小组建立的假设是________
【实验结果】
同学们通过实验,
获得如图乙所示的结果。
【得出结论】
pH对酶的催化作用有影响,pH在5—11的范围内,随着
pH的升高,过氧化氢酶的活性变化规律为________。
【拓展提高】
结合课堂与课后的探究结果,有小组同学提出,在不同温度条件下,pH对酶活性的影响是否相同。为此他们将
H2O2溶液分成________份,
并设计如表所示的方案做了进一步探究。
23.为探究酸性环境对唾液淀粉酶催化作用的影响,请根据所提供的实验器材设计一个实验方案;实验器材:试管、1%淀粉溶液新鲜唾液、5%HCl溶液、量筒、温度计、烧杯碘液、蒸馏水、滴管、酒精灯、三角架、石棉网、火柴、记号笔、计时器
(1)该实验的原理是①________;②碘液能使淀粉变蓝。
(2)设计该实验的主要步骤(可用文字、表或图简要表述)。
(3)预期本实验的结果是________
24.科学家探索光合作用过程和本质经历了漫长的历程。我们知道绿色植物利用太阳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并释放氧气。H2O和CO2均含有O,那么O2中的O是来源于什么物质呢?
资料一:19世纪末,科学家普遍认为:CO2在光的作用下被分解为CO和(O2。资料二:范?尼尔通过实验得出紫硫细菌合成有机物的反应式,与高等植物光合作用的反应式进行比较研究后,建立了猜想。
紫硫细菌:CO2+2H2S
(CH2O)(糖类)+2S+H2O
高等植物:CO2+2H2O
(CH2O)(糖类)+O2+H2O
资料三:英国化学家希尔在一个密闭的装置中加入含叶绿体的悬浮液和高铁盐(作氧化剂,不产生氧气),并除去装置内的CO2
,
在光照下发现密闭装置中产生了O2。
资料四:美国科学家鲁宾、卡门给三组小球藻提供含有一定比例18O的水和碳酸氢盐(释放二氧化碳,其他条件均相同),光照相同时间后,分别检测小球藻释放氧气中18O的比例,实验结果如表所示。(18O是表示中子数为10的氧原子,可作为示踪原子)
组别
水中18O的比例(%)
碳酸氢盐中18O的比例(%)
释放的氧气中18O的比例(%)
1
0.85
0.41
0.84
2
0.85
0.55
0.85
3
0.85
0.61
0.85
(1)通过资料二中的比较分析,可以作出的猜想是________。
(2)希尔实验能否证明光合作用产生的O2全部来源于H2O?请作出判断并说明理由
(3)分析鲁宾、卡门的实验结果,可得出的结论及相应的依据分别是________。
四、解答题
25.人体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主要来自有机物的缓慢氧化,因此,人体细胞正常工作不能缺少氧气,脑对缺氧特别敏感(见表)。当人的心跳骤停时,应立即进行胸外心脏按压(如图所示),持续而有节律地按压胸骨,使其心跳恢复,帮助血液循环系统恢复工作:胸外心脏按压还能改变胸腔容积,帮助呼吸系统恢复工作,使氧气和有机物到达脑。
缺氧时间
症状
3秒
头晕
20秒
意识丧失
60秒
呼吸停止。大小便失禁
4分钟
脑细胞不可逆转的损害
10分钟
脑死亡
请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解释胸外心脏按压帮助心跳骤停患者的脑恢复正常生理活动的原理。
26.台州是“中国大棚葡萄之乡”。近年来,果农在农技部门指导帮助下,在葡萄架下种植比较耐阴的豆科类、叶菜类等经济作物,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1)葡萄园中所有的生物构成________(选填“种群”、“群落”或”生态系统”)
(2)在葡萄架下种植耐阴的豆科类、叶菜类等作物可以提高________利用率。
(3)钾肥能促进糖类的合成与运输,提高葡萄品质,在匍萄开花后要注意补充钾肥。下列属于钾肥的是________(填序号)。
①KCl
②CO(NH2)2
③NH4HCO3
(4)如图表示大棚内某段时间二氧化碳浓度的变化情况。t1~t2时段内二氧化碳浓度逐渐下降的原因是________。
第26题图
第27题图
27.体育运动不仅能增强体质,还会释放让人产生幸福感、增强记忆力的物质。
(1)运动时,人体肌肉组织会产生一种对大脑健康有促进作用的特殊物质。该物质通过循环系统运送到大脑的过程中,最先到达心脏的哪个腔室?________。
(2)运动时呼吸加快,经肺泡处的________,血液含氧量升高。
(3)不同状态流经不同部位的血液量如图所示。请分析运动时流经骨骼肌血液量大大增加的意义。________。
28.新冠疫情期间,ECMO(体外肺膜氧合)技术的使用挽救了许多危重患者的生命。ECMO技术的原理是将体内的静脉血引出体外,经过人工心肺旁路氧合后注入病人的静脉(如图甲)或动脉(如图乙),起到部分心肺替代作用,其主要设备包括氧合器、氧气泵、动力泵、监测系统、医用物理升温仪等。
(1)ECMO技术主要设备中的氧合器替代的是人体________(填器官名称)的功能。
(2)ECMO
技术常被用于挽救肺功能丧失或心肺功能衰竭病人的生命,
其中被用于挽救心肺功能衰竭病人生命的是图________所示模式,
判断依据是________。
(3)已知热交换器管道内血流量为
5L/min,为了维持病人正常体温,需对流入人体的血液进行加热。若要将血液的温度从
33℃提高到
37℃,则血液每分钟需要从热交换器吸收多少热量?(Q吸=cm(t-t0),血液的比热容为
0.85×103J/(kg·℃),密度为1.05×103kg/m3)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