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1年语文高考默写专题一
一、必备知识
【入选试题的名句的特点】
怎样的名句容易出现在高考试卷中呢?下面借助高考真题从内容和形式上分别加以阐述。
(一)内容上
1.描写景物的名句
例: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白居易《忆江南》)
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姜夔《扬州慢》)
2.抒发情怀的名句
例: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王勃《滕王阁序》)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满江红》)
3.蕴含哲理的语句
例: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苏轼《赤壁赋》)
4.反映美德的佳句
例: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孟子·齐桓晋文之事》)
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蒲苇纫如丝,磐石无转移。(《孔雀东南飞》)
5.使用修辞的妙句
例: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李贺《李凭箜篌引》)
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朱自清《荷塘月色》)
6.在诗文的结构上起重要作用的句子
例: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刘禹锡《陋室铭》)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二)形式上
1.含有通假字的句子
由于通假字在古诗文中朗读时要读本字的音,但默写时要写原有的通假字,因此,命题人常设题。如:“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荀子·劝学》)中的“知”容易被学生误写成“智”。又如:“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尊”容易被学生误写为“樽”。
2.含有难写字的句子
高考默写题的评分标准是错一个字漏一个字该句都不能得分,而一些名句中包含了一些难写字,学生也许会背但不会写,由此难写字也成了命题人设题的对象。如“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王勃《滕王阁序》)中的“蠡”容易写错。又如:“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李白《蜀道难》)中的“豗、砯、壑”都是难写的字。
3.含有同音异义字的句子
名句名篇中含有大量读音相同,意义不同甚至相反的字,学生稍不注意,就会误写,而命题人常借此考查学生精准记忆的能力。如:“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毛泽东《沁园春·长沙》)中的“意气”容易误写成“义气”。又如:“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王维《山居秋暝》)中的“喧”容易误写成“暄”。
4.含有同义异形字的句子
意义有相同之处但字形却不同的字对学生来说是一个很大的干扰,但命题人却不会放过。如:“非利足也,而致千里”(《荀子·劝学》)中的“致”很容易误写为“至”。
5.含有特殊顺序的句子
有些名句中的词语跟现代汉语词语的顺序不同,学生默写时,稍不注意就会出错。如:“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长歌行》)中的“伤悲”容易误写成“悲伤”。
【提高默写得分率的几种方法】
如何减少名句名篇默写中的错别字,力争减少甚至避免丢分呢?下面的方法可作为大家复习备考的借鉴。
(一)牢记句子中的每一个字
1.难字拆开记忆法
对于一些较复杂的字,记忆往往较困难,常常是记准了左边忘了右边,或者是掌握了上边忘了下边。对这些字,我们可以采用拆字法,如“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中的“羁”,学生要么喜欢将“”字写成“西”字,要么受后面“鸟”字的影响,把“马”字写成“鸟”字,由此学生可以将“羁”拆分成“革马”来记忆。
2.义形联想记忆法
这是最常见也最值得考生掌握的方法。对名句中的一些易错字,如能根据字义记忆字形则可以记得更清楚更牢固。如“竹喧归浣女”中的“喧”,学生常写成“暄”,如果我们知道“喧”是“大声说话,声音杂乱”的意思,而“暄”指“(太阳)温暖”。“竹喧”是说“茂密的竹林里传来一阵阵欢声笑语”,欢声笑语是由“口”发出来的,所以应该用“口”字旁的“喧”。理解并记住字义要比单纯记住应该用哪个字、不应该用哪个字花更多的时间,但“磨刀不误砍柴工”,用这种旨在理解的方法来完成记忆,犯错的次数少得多。
3.对句联想记忆法
读音相同,意义不同甚至相反的词语在名句名篇中大量存在,这也是命题人常设的陷阱,如“别有幽愁暗恨生”中的“幽”,很多学生容易误写成“忧”,如果我们能联系后面与它对应的“暗恨”来理解,就知道写作“幽”字是顺理成章的,因为“幽”是“隐藏的、隐蔽的”意思,在诗中用“幽愁”比用“忧愁”要恰当。
(二)分析“提示”内容,扩大识记范围
情境提示型默写题,其“提示”的内容,除了提示名句所在的名篇名称及其作者、名句本身的内容之外,还有几种特殊的
提示内容——
1.提示名句前后的语言环境,这“语言环境”也不是名篇中的原句,而是对名篇中相关语句的意思的提炼和概括。
例:①《左传·曹刿论战》中记载,鲁庄公十年,齐国入侵,曹刿求见国君献策,但他的乡人质疑道:“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②《荀子·劝学》指出,蚯蚓虽然身体柔弱,却能“上食埃土,下饮黄泉”,是用心专一的缘故。
2.提示名句在名篇结构上所起的作用。有的名句起领起作用,有的名句起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有的名句起总结作用。
例:①李白《蜀道难》中,“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两句,以感叹的方式收束对蜀道凶险的描写,转入后文对人事的关注。
②苏轼《念奴娇(大江东去)》中“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两句,收束了对赤壁雄奇景物的描写,引起后文对历史的缅怀。
3.提示与名句思想内容相似、相关、相反的另外的名句(或者名句的意思)。“另外的名句”,可以与要求默写的名句出自于同一篇,也可以不出自于同一篇。
例:①《荀子·劝学》以蚯蚓为例,论证了为学必须锲而不舍,坚持不懈;同篇中与之相反的例证是:“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②这首词(指苏轼《醉翁操》)与欧阳修《醉翁亭记》有密切关联。词中“惟翁醉中知其天”“醉翁啸咏,声和流泉”,呼应了《醉翁亭记》中“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或: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等寄情山水的名句。
以上几种特殊的提示内容,给我们以启示:应该熟悉名句前后的语境,应该了解某些名句在篇章结构上的作用,应该了解与某些名句在思想内容上相似、相关、相反的另外一些名句。
二、关键能力
提问模式:
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2.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只选3小题)
【答题思路】
名句名篇记忆默写时应注意:
1.要整体背诵,不要孤立记诵名句。
2.古代诗歌、散文名篇里的名句都要同等重视。
3.要记忆准确,默写正确。要格外注意难写、易混易错的字。
4.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背诵。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记得牢。
5.平时背诵既要“口到”,更要“心到”“手到”。
6.要把握字的准确读音,要克服粗心的毛病、要日积月累,学以致用。
三、对点专项提升练
【2020·宜宾市叙州区第二中学校高三一模】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离骚》中表明当时社会中的人们违背准则,把苟合取悦别人奉为信条的两句是:___,___。
(2)白居易《琵琶行》中描写诗人被贬之后居住环境的诗句是:__,________。
(3)郦道元《三峡》中引用渔歌反衬三峡深秋清幽寂静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
【答案】(1)背绳墨以追曲兮 竞周容以为度 (2)住近湓江地低湿 黄芦苦竹绕宅生 (3)巴东三峡巫峡长 猿鸣三声泪沾裳
【解析】
本题考查默写常见古诗文名篇名句的能力。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所以,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注意重点字,如同音字、形似字、通假字、难写字等字的写法。如“曲”“竞”“容”“度”“近”“湓”“鸣”“沾”,理解字义去记忆。
【2020·四川省阆中中学高三月考】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诸葛亮《出师表》中,表明蜀汉危急之时,侍卫之臣与忠志之士义无反顾为国效力的原因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杜牧《阿房宫赋》中,作者用夸张、比喻、反问的手法批判秦统治者肆意搜刮、挥霍民财的暴行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李煜《虞美人》中,运用对比手法,反衬出人生无常,以物是人非之感抒发亡国之痛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盖追先帝之殊遇 欲报之于陛下也 (2)奈何取之尽锱铢 用之如泥沙 (3)雕栏玉砌应犹在 只是朱颜改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名句名篇的识记。名句名篇的考查常常分为两类:识记式默写、情景式默写(理解性默写),其中识记式默写考查字形默写,情景式默写(理解性默写)主要考查在语境中的具体运用,具有一定难度,理解能力和记忆力都同时考查到了。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初高中课内必须记背的篇目,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掌握一定的技巧:第一是“反复”,这是与遗忘作斗争的最佳方法,其次是从汉字的偏旁部首的表意功能去理解;最后,在整体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突破难点。高考命题多是一些字形繁杂或易错、易混的字,我们要善于积累。此题中需注意“殊遇”“陛下”“锱铢”(极言其小,形容搜刮金银珠宝到极致了);“雕栏” “玉砌”;“朱颜”等字在语境中的意思和字形的正确书写。更要注重答案和题干的呼应,如:“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正呼应了题干“运用对比手法,反衬出人生无常,以物是人非之感抒发亡国之痛”。
【2020·广东省高三零模】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苏轼在《赤壁赋)中借“水”“月”向客阐述了“变”与“不变”的道理,从“变”的角度看“_______”,从“不变”的角度看“_______”。
(2)《卫风·氓》中“_______,_______”两句以比的手法,写万物有边际,暗喻女主人公坚定的立场。
(3)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胡天的雪花飘落,如漫天的梨花,但“_______,_______”的寒意却让人无法承受。
【答案】(1)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则物与我皆无尽也 (2)淇则有岸 隰则有泮 (3)散入珠帘湿罗幕 狐裘不暖锦衾薄
【解析】
本题考查默写名句名篇的能力,解题时必须注意语意的提醒,从理解内容方面入手,不要死记硬背。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二是给出上句出下句的直接默写。此类试题解答时,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和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别字形。本题注意“曾”“瞬”“淇”“隰”“裘”“衾”等字的书写。
【2020·绥德中学高三零模】名句默写。
(1)荀子在《劝学》中,用“木”“金”作比,说明客观事物经过人工改造可以发生变化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善于“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的人总是更容易成功,《劝学》中表达上述意思的概括性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氓》中用比兴手法劝诫女子不要沉迷爱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氓》中表达什么事物都有个限度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故木受绳则直 金就砺则利 (2)君子生非异也 善假于物也 (3)于嗟鸠兮 无食桑葚 (4)淇则有岸 隰则有泮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考查理解性默写这种类型,要求考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情境默写成为近几年高考默写的一种新方式,考生要注意在平时背诵文章时注意理解文章的大意。注意字形复杂字,要在平时默写时反复写。注意重点字词的写法,如“砺”“生”“于嗟”“鸠”“葚”“淇”“隰”“泮”等字,默写时要写准确。
【2020·惠来县第一中学高三其他】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苏轼《赤壁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作者用动植物设喻来表达对人生短暂、个人渺小的感慨。
(2)屈原《离骚》中表现没有人了解自己也没什么,只要内心保持真正芳香的两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用夸张手法描写出大漠奇寒、天地暗淡的雪景。
【答案】(1)寄蜉蝣于天地 渺沧海之一粟 (2)不吾知其亦已兮 苟余情其信芳 (3)瀚海阑干百丈冰 愁云惨淡万里凝
【解析】
本题考查名句默写,考生一定要注意书写,不要写错别字。注意一些字的写法:如“蜉蝣”“沧”“瀚”“阑”。
【2020·山西省高三三模】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邹忌讽齐王纳谏》中,描述齐威王纳谏令初下后盛况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苏轼《赤壁赋》用的曹操《短歌行》中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山坡羊·潼关怀古》中张养浩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感慨昔日巍峨壮观、富丽堂皇的古都宫殿如今踪影全无,令人伤感不已。
【答案】(1)群臣进谏 门庭若市 (2)月明星稀 乌鹊南飞 (3)伤心秦汉经行处 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解析】
本题考查名句的默写能力。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与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谏”“庭”“阙”等,要理解字义去记忆。学生记忆的时候应该结合诗句的意思。
【2020·四川省仁寿第二中学高三三模】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荀子在《劝学》中指出:锲而舍之,那么“________”;锲而不舍,就会“________”其中运用对比手法,形象地说明学习必须持之以恒的道理。
(2)在《三峡》中,郦道元以“________,________”两句,从正面描写“两岸连山”之高峻。
(3)自居易的《琵琶行》中,以“月”烘托离别时惨淡气氛的语句是“________”,以“月”烘托琵琶女独守空船、寂寞冷清的语句是“________”。
【答案】(1)朽木不折 金石可镂 (2)重岩叠嶂 隐天蔽日 (3)别时茫茫江浸月 绕船月明江水寒
【解析】
本题考查常见的名篇名句默写。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首先要选准诗句,生僻字平时要多写几遍。这类试题是通过书写的方式考背诵,关键是不能错字、别字、形似字。近几年总出理解性默写题目,这种题目的难度比根据上下文默写要难,首先要根据诗歌内容选准诗句,然后不要出现错别字。此题要注意“镂”、“嶂”、“蔽”、“浸”等字词的书写。
【2020·重庆高三二模】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白居易《琵琶行》中,“___________”一句写琵琶女调弦校音,信手弹来,而在诗人看来则是“______”。
(2)在《邹忌讽齐王纳谏》中,邹忌面对别人的赞扬仍能保持理智,认为他的妻子赞扬他是因为“__________”, 而客人赞扬他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
(3)《荀子·劝学》中强调积累非常重要,人如果能积善成德,就能达到“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的境界。
【答案】(1)转轴拨弦三两声 未成曲调先有情 (2)私我也 欲有求于我也
(3)(而)神明自得 圣心备焉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名句的识记能力。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二是给出上句写下句的直接默写。本题属于前者。对于语境型默写,考生应先分析语境,然后再结合具体的语境回顾诗句。默写的时候要注意如下词语:拨、弦、私、欲、备。
【2020·陕西省高三三模】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庄子在《逍遥游》中以“朝菌”和“蟪蛄”为例来说明“小年”一词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杜牧在《阿房宫赋》中告诫后人“不要只是哀叹,要吸取前人的历史教训,否则将重蹈覆辙,后人也会哀叹你”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千里同好,坚于金石”。疫情被控制后,我国迅速对支持过我们的国家给予帮助,践行了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对友谊的诠释“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朝菌不知晦朔 蟪蛄不知春秋 (2)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3)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
【解析】
本题考查名句的默写能力。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与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晦朔”“蟪蛄”“鉴”“哀”“涯”等,要理解字义去记忆。学生记忆的时候应该结合诗句的意思。
【2020·河南省高三零模】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忧民是为民的基础。从屈原《离骚》中的“_________,_________”,到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的“_________,_________”,都充分说明从政为官,一定要有忧民情怀。
(2)《中庸》有云:“行远自弥,登高自卑。”荀子《劝学》也说:“_________,_________。”两者都是以行路为喻,阐释积少才可以成多的道理。
【答案】(1)长太息以掩涕兮 哀民生之多艰 (2)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 (3)故不积跬步 无以至千里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考查理解性默写这种类型,要求考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情境默写成为近几年高考默写的一种新方式,考生要注意在平时背诵文章时注意理解文章的大意。注意字形复杂字,要在平时默写时反复写。注意重点字词的写法,如“太息”“涕”“忧”“跬”“至”等字,默写时要写准确。本题还要注意不要错写漏写虚词。
【2020·河南省高三三模】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我国边塞诗常常通过描绘典型的物象来渲染氛围,比如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的“__________________”,李贺《雁门太守行》中的“_____________”,都运用了“旗帜”这一物象。
(2)黄大发带领村民用炸药、锄头、锤子和双手,用马驮用肩扛,用了整整36年硬生生在大山绝壁间开凿出一条总长9400米的“天外来渠”,这正如荀子《劝学》中以雕刻为喻的两句:“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阿房宫赋》中,杜牧说“___________”,即认为秦国亡于自身,随后又用“___________”一句指出了这类历史悲剧一再重演的原因。
【答案】(1)风掣红旗冻不翻 半卷红旗临易水 (2)锲而不舍 金石可镂
(3)族秦者秦也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解析】
本题考查默写名篇名句的能力。此题是情境式默写,比上下句默写稍难,既要记住名句,又要能够理解其含意。做题时根据所给的语境分析出所要填写的语句。注意扣住关键性语句,如第(1)题扣住“旗帜”,第(2)题要充分理解黄大发相关事迹的含意,第(3)题扣住“秦国亡于自身”“历史悲剧一再重演”。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掣”“锲”“鉴”要理解字义去记忆。学生记忆的时候应该结合诗句的意思。
【2020·安徽省舒城中学高三其他】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空缺部分。
(1)李商隐的《锦瑟》中“____________”以声音表现内心的凄怨;而“___________”以形象喻指内心的悲哀。
(2)《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诗人关心民间疾苦、同情劳动人民,表现诗人虽身处逆境仍心系天下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3)白居易的《琵琶行》中“____________”一句写出琵琶女弹奏的声音宛转流畅,又用“____________”描写曲终琵琶声戛然而止的声音。
【答案】(1)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 (2)安得广厦千万间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3)间关莺语花底滑 四弦一声如裂帛
【解析】
本题考查默写常见古诗文名篇名句的能力。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所以,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注意重点字,如同音字、形似字、通假字、难写字等字的写法。如“鹃”“沧”“俱”“厦”“间关”“裂帛”“颜”,理解字义去记忆。
_21?????????è?????(www.21cnjy.com)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