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
学校:南豆小学 年级:三 教学领域:综合探索 教师:李瑞
教材分析
《工匠杰出的创造》是冀教版美术三年级下册第18课。工艺美术主要是指用手工的方式设计和制作的、供陈列和观赏的美术作品。特点是物质生产与美的创造相结合,以实用为主要目的,并具有审美特性。常见的工艺品类型有陶瓷、玉器、青铜器等。我国传统工艺美术技艺高超、制作精美,具有悠久的历史传承和独特的民族风格。本课旨在通过学习优秀的工艺美术作品 ,使学生初步了解我国传统工艺美术的种类及艺术特色。
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经过2年多的美术学习,已经具备了初步的审美能力和欣赏能力。语文课的学习让他们积累了一些能够用于美术评价的词语和短句。他们在生活中已经不同程度的接触过工艺美术也能感觉到它的美感,但是却难以站在美术的视角用恰当的词语和短句进行描述。同时如何欣赏一件工艺美术作品(从哪些角度欣赏),对他们仍然是困难的。因此教师必须注重用引导的方式进行教学,让学生明白欣赏工艺美术作品的方法,以及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感受。
教学目标
知识与
技能
欣赏我国传统工艺美术作品,了解其种类和工艺特点,学会欣赏方法。
过程与
方法
通过欣赏传统工艺美术作品,能够用语言和文字的形式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认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开拓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对传统工艺美术的热爱。
教学重点
学习工艺美术的分类,初步了解优秀的传统工艺美术代表作品,学会欣赏工艺美术作品的基本方法。
教学难点
学生能够用生动的语言描述对传统工艺美术作品的认识与感受,增强学习兴趣和提高审美能力。
教学准备
美术课本、多媒体投影设备、陶器和瓷器实物、“工艺美术鉴定表”。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3分钟)
每个人都有一颗爱美的心。今天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开始关注自己的居住环境,比如,在桌上摆放一个漂亮而又鲜艳的花瓶,或者使用一套淡雅精致的青花瓷茶具。这些装点屋子美化生活的器物属于工艺美术这一门类。(出示工艺美术的概念:工艺美术主要是指用手工的方式设计和制作的、具有观赏性的美术作品。特点是以实用为主要目的,并具有审美特性。)
我国传统工艺美术技艺高超、制作精美,具有悠久的历史传承和独特的民族风格。今天,我们尝试当一回“工艺品侦探”,去发现、去欣赏古代工匠的杰出创造。
(出示题目《工匠杰出的创造》
观看图片,感受这些生活中装饰品的美感。
从学生的日常生活入手,引发他们关注生活中“司空见惯”的美术作品。培养学生善于发现的眼睛。
由现代工匠的创造引出古代工匠的杰出创造这一课题。也让学生对传统工艺美术的成就具备初步了解。
欣赏感受:(25分钟)
在这些作品中,最重要的便是种类繁多的陶器和瓷器。(幻灯片陶器和瓷器)
生活中我们经常说到“陶瓷”这个词,实际上陶和瓷是两种不同的事物。我们用手感受一下它们二者的区别。
(幻灯片陶器)陶器是用黏土捏制成形后烧制而成的器具。陶器历史悠久,在数千年之前的新石器时代就已出现了陶器。
引导学生观察、欣赏《舞蹈纹彩陶盆》。从器形和纹饰入手,引导学生总结出器形朴实稳重,纹饰流畅富有动感的特点。
顺着陶器发展的足迹,我们来到了距今1000多年之前的唐代。当时流行一种特殊的陶器:制作完成后施以釉彩烧制而成的彩色器物。由于主要使用赭、白、绿三种颜色,因此被称作唐三彩。既有日常器皿,也有人物、马、骆驼等装饰品。这些被称为俑的陪葬器物,放在墓室内。引导学生分析《三彩骆驼载舞俑》
(幻灯片瓷器)瓷器是以瓷土为原料制成形后高温烧制,外表施有玻璃质釉的器具。中国是瓷器的故乡,瓷器的发明是汉民族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
到了宋代,瓷器开始繁荣发展,主要分为青瓷和白瓷两大类。引导学生依次欣赏分析《哥窑贯耳炉》(欣赏开片的独特美感)、《定窑孩儿枕》(惟妙惟肖以及造型与功能的关系)和《青花云龙纹五孔扁瓶》(纹饰细腻丰富,色彩浓艳)。
(幻灯片玉器)玉器是由各种玉石加工而成的首饰、器物和各种雕饰品。作为工艺品的玉器,除质地色泽必须上乘外,更需具备巧妙的构思和精湛的工艺。古人认为玉是美好、崇高的象征,因此以物喻人,品德高尚的君子总会随身佩戴玉器。
引导学生欣赏分析《桐荫仕女玉饰》
(幻灯片青铜器)
了解工艺美术的特点。
用手触摸陶器和瓷器的实物,并说出自己的感觉。
“陶器粗糙,瓷器光滑”
欣赏陶器代表作品,大胆说出自己的感受。
说出自己对《》骆驼载舞俑》的感受——做工精致,同时在教师引导下认识到作品承载的社会历史文化。
在教师引导下说出对瓷器造型与纹饰的感受。
尽量以三年级学生能够理解和接受的语言表述,便于学生理解工艺美术的概念和特点。
让学生参与进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同时通过实际触摸得到的感受远大于从教师处得到的“感受”。
做一个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促进者,引导学生用词语和短句表达对作品的感受。
艺术品不可避免会与所处时代的历史文化产生联系。初步引导学生了解当时社会文化也是符合美术学科的人文性要求。
从瓷器真正繁荣的宋代开始欣赏,既有严谨的分类:青瓷和白瓷。又有对视觉美感的欣赏描述。
学生体验:(10分钟)
下面的时间留给大家,我这里还有一些精美的工艺美术品,需要大家来欣赏分析,填写完这份“工艺美术鉴赏表”,恭喜你正式成为了“工艺品大侦探”。鉴赏表要从造型和纹饰两方面填写。
每组找一位同学读一读你们的“工艺美术鉴赏表”
学生以组为单位,欣赏、分析、交流,填写“工艺美术鉴赏表”
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自主学习,巩固课堂所学知识,加深理解工艺美术作品的欣赏方法。并且学以致用。
教学拓展:(3分钟)
今天我们一起发现和欣赏了陶器、瓷器、玉器和青铜器,传统工艺美术中还有许多其它类型。(展示幻灯片漆器、竹木刻和蜡染花布)这节课你收获了些什么?
除了为古代工匠杰出的创造感到骄傲,更要努力在自己的美术学习中做出同样杰出甚至更加杰出的作品。
充满兴趣的了解作品。
“感到很骄傲、很自豪”
开阔思维,提高眼界。
不能沉迷于过去的辉煌,更要做好当下,要着眼未来。
板书设计
工匠杰出的创造
陶器:新石器时代彩陶 玉器 玉:美好、高尚
唐三彩 釉 赭、白、绿 青铜器
瓷器 china
青瓷、白瓷、青花瓷
教学反思
这是一节欣赏·评书课。本节课首先联系生活从身边的装饰品入手,引出工艺美术这一概念。紧接着引出主题——去发现、欣赏古代工匠的杰出创造。对古代工艺美术品的欣赏依据材质进行划分,首先出示的是最重要的陶器和瓷器。陶器中重点选择了舞蹈纹彩陶盆和三彩骆驼载舞俑,瓷器中选择哥窑贯耳炉、白瓷孩儿枕和青花云龙纹五孔扁瓶。之后简要介绍了玉器和青铜器作品。引导学生从造型和纹饰两方面欣赏和评述。之后采用“工艺美术鉴赏表”的方式让学生巩固课堂所学知识,加深理解工艺美术作品的欣赏方法。
在课上学生保持比较高的热情和兴趣。能够认真观察、积极思考大胆地表达出自己对这些工艺美术作品的感受和认识。同时关注了美术学科的人文性,让学生透过作品本身发现历史和文化,如通过三彩骆驼载舞俑的人物形象了解唐代的开放宏博,了解玉器美好、高尚的涵义。
存在的问题是:1.总想面面俱到。既想重点介绍陶器和瓷器,又想涉及到玉器和青铜器,整节课内容多也造成了节奏快,造成了对于具体工艺美术品和欣赏方法,学生只是浅尝辄止,难以真正形成深刻印象。2.又是由于节奏过快,对学生关注不够,引导学生让学生表达自己感受的机会较少。特别是从造型和纹饰两方面进行欣赏的方法没能深入人心,以至于有些学生在自己进行欣赏描述时不知道从何下手,写些什么内容。3.过分追求学生评书用语的“标准化和统一化”,总结的词语具有了一种语文模式,造成学生评述语言的千篇一律,不敢大胆说出自己的感受。4.心态未摆正,由于紧张导致肢体动作和语调的起伏太大,不利于为学生营造一种轻松、活泼、有序的课堂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