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气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认识氧气能与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
(2)认识什么是化学变化;了解化学反应的基本特征;认识化合反应、氧化反应。
(3)认识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及一些化学反应现象。
2.过程与方法
(1)学习运用纪实和理论相互联系的方法。
(2)学习对实验的观察和描述,从实验中获取化学信息。
(3)学习从具体到抽象,从个别到一般的归纳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知道化学反应在生产和生活中有重要用途。
(2)保持实事求是、尊重科学、尊重事物发展规律的科学态度。
(3)逐步树立“性质决定用途,用途体现性质”的辩证规律的观点。
(4)在观察实验现象的同时欣赏实验现象美,逐步认识到氧气使世界充满了美。
教学重点
1.氧气的化学性质。
2.化学反应的概念。
教学难点
1.培养学生观察、思维和动手实验的能力。
2.培养学生由浅到深,由简单到复杂逐步认识物质的能力。
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提高兴趣→得出结论→联系实际→发挥想象→拓展思维。
教具准备
1.教师用具:投影仪、录像机、氧气(三瓶)、木条、硫、铝箔、粗铁丝、细沙、燃烧匙、火柴。
2.学生用具:木条、火柴、木炭。
[展示一瓶氧气]
[设问]该瓶中收集的是我们常见的一种气体,你知道它是什么气体吗?空气、氧气还是氮气?
[学生摇头]
[介绍]它就是我们进行呼吸作用必不可少的气体---氧气
[板书]一、氧气的物理性质
[指出盛有氧气的集气瓶问]通过观察,并结合实际,阅读课本得出氧气物理性质?
1.物理性质
①通常状况下,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
②标准状况下,ρ(O2)=1.429
g·L-1>ρ(空气)=1.293
g·L-1。
③难溶于水。
④p=101
kPa
T=-183℃?淡蓝色液体
p=101
kPa
T=-218℃?淡蓝色雪花状固体
[过渡]我们刚才所学氧气的性质是不经过化学反应就能表现出来的,属物理性质。那么,氧气能发生哪些化学反应呢?亦即,它有哪些化学性质呢?
[板书]2.氧气的化学性质
[实验]让学生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到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观察现象,并与它在空气中的现象进行比较。
[可让学生代表陈述实验结果并简述理由]
[回答]①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到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木条复燃。
②带火星的木条在空气中没有什么变化,而且火星很快就会熄灭。
[提问]从刚才的实验我们看到同样是带火星的木条在氧气中和在空气中出现了截然不同的现象,大家分析这是为什么呢?(可提示学生从氧气的含量考虑)
[回答]在氧气中由于是纯氧,氧气含量高,所以木条复燃了,而在空气中,氧气只占约21%,氧气含量低,所以只能看到火星,而且很快就会熄灭。
[提问]通过本实验,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回答]可能有如下一些。
1.物质燃烧时的不同现象与氧气的含量有关;
2.物质在空气中燃烧,主要是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反应;
3.氧气含量越高,燃烧越剧烈。
4.氧气支持可燃物燃烧,空气中的其他成分如氮气不支持可燃物燃烧。
[总结]通过带火星的木条在氧气中复燃说明氧气能支持燃烧,而且物质在空气中燃烧主要是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反应的剧烈程度取决于氧气的含量,氧气含量越高,燃烧越剧烈。
[板书]①氧气可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提问]日常生活中,我们用炉火做饭时,为什么炉火越扇越旺盛。
[回答]用扇子扇炉火,有助于空气流通,这相当于供给了它充足的氧气,而氧气含量越高,可燃物就燃烧得越充分,所以炉火越扇越旺盛。
[讲解]氧气能支持燃烧的这种性质,可帮助我们来鉴别氧气。通常的做法是,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若木条复燃,可证明是氧气。
[展示硫粉]
[介绍]这是硫粉,俗名叫硫磺。它是古代炼丹家们炼丹时的必需之物。
[设问]硫在空气中和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是否?样呢?下面,就让我们通过实验来进行探究。
[板书]②硫在氧气中燃烧
[实验]硫在空气中及氧气中的燃烧
[总结并板书]现象: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而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同时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实验]碳在氧气中燃烧
[实验]铁在氧气中燃烧
[总结]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
[板书]
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可以支持燃烧,氧气含量越高,燃烧越剧烈。
[小结]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氧气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知道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不易溶于水的气体,并知道它可以支持燃烧,性质比较活泼。
[布置作业]习题1、2、3、4
3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