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美版三年级下册 美术 教案 第6课 植物写生

文档属性

名称 冀美版三年级下册 美术 教案 第6课 植物写生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4.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冀美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20-08-16 21:21:1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植物写生》教学设计
冀教版美术第6课
教材分析:本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通过写生植物,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写生能力,以及学生的线造型表现能力。教材中展示了学生作业的各种表现方法,可以增加学生的写生兴趣。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通过学习了解植物的种类和生长特点,学习用线表现植物特征及其前后关系。?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和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3、技能目标: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线造型能力和综合学习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
以线描写生的形式大胆表现自己喜欢的植物。了解植物的种类和生长特点,学习用线条表现植物的方法。
难点:用线描的方式细致地描绘叶片、花朵、幼芽等。 课前准备 教师:各种不同植物的图片,范画等。?如何用线表现植物的前后关系和不同姿态
学生:画纸,铅笔,橡皮等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
激趣引入
向学生介绍鲁迅笔下的百草园,之后请学生给大家介绍自己的“百草园”,描述自己喜欢的植物的形态及特点。拿出课前准备的图片结合进行。
2、欣赏美术作品:赖少其的中国画《君子兰》。
3、提出问题: 画家抓住了植物的哪些特征进行表现的? 作品表现出画家的什么情感?
小组和作探究,初步感受画家如何用丰富的线:如疏密、长短、曲直、穿插等变化,表现出植物的形态特点及自己的情感。
组织学生讨论分析教材上的几幅学生作业。
师:教材上的学生作业哪部分画得好? 引导学生观察思考,认识不同角度的花和叶形状各有不同。
师:这些孩子的画对你有哪些启发呢?
生:表现形式可以是刮画、国画、线描、等等。 生:画的时候注意线条的前后穿插。 引导学生认识在绘画中,植物的前后关系可以用虚实变化、大小变化、粗细变化、穿插变化。
(设计意图)了解植物的基本结构和形态特征,为落实了本课的教学重点埋下伏笔,而且通过实物展示,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质疑再探究。
1、欣赏课件,针对课件中的几种植物提出问题。
说一说,所观察的植物的生长特点。
不同角度的花和叶各有什么不同?
植物的前后关系如何表现?
2、欣赏大师和学生作品;说一说画植物写生应注意什么?
3、教师在黑板上简单演示植物写生方法,画两幅,一幅前后关系处理得当,一幅前后关系混乱的两幅植物写生图。引导学生巩固刚才所学的知识,进一步认识如何用线表现植物的前后关系和不同姿态。 4、教师在黑板上简单演示植物写生方法,画两幅,一幅前后关系处理得当,一幅前后关系混乱的两幅植物写生图。引导学生巩固刚才所学的知识,进一步认识如何用线表现植物的前后关系和不同姿态。 (设计意图)通过课件欣赏,请学生欣赏分析植物特征、姿态,培养正确的观察方法。引导学生先观察它们的全貌,说出它们的特征。纠正那种上来只看植物细节的错误方法。通过欣赏大师的作品,学习画家的表现方法,从而创作出更好的作品。
四、学生绘画创作实践,教师巡视辅导。
1、教师提出作业要求,学生绘画创作。
五、教学延伸
鼓励学生用心培育一株植物,用爱心去照料它,尝试用绘画的方法记录植物的生长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