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壶》教学简案
教学目标:
1、了解宜兴陶文化的起源、紫砂的发展历史和紫砂壶的相关知识。
2、初步学习体验传统全手工制壶的基本过程和方法。
3、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紫砂艺术,从小树立传承紫砂文化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难点:
1、紫砂壶的发展历史以及“泥料、造型、工艺、装饰”等相关知识。
2、了解全手工制壶的基本过程和方法,制作出一把完整的紫砂壶。
三、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紫砂泥、相关制壶工具
四、教学过程、
(一)欣赏导入,初步感知。
1、由“世界只有一把紫砂壶,她的名字叫宜兴”的地方文化口号导入,了解宜兴陶文化的起源和紫砂发展的历史及现状。知道宜兴骆驼墩文化遗址、古龙窑和中国陶都陶瓷城等文化活动展示的地方。
2、学生展示所带紫砂壶实物,介绍其名称、作者和泥料等知识,教师参与评价。
3、教师展示各种紫砂壶图片,引导学生欣赏评价。
了解紫砂壶的造型特点:①方器、②圆器、③筋纹器、④花器
艺术特征:①泥料独特、②造型优美、③工艺精细、④装饰丰富
4、通过以上欣赏,认识紫砂壶的基本结构“壶嘴、壶把、壶身、壶盖、壶钮”等
5、欣赏鲍利安大师全手工制作“德钟壶”的视频,了解传统的“泥片连接拍打成型”的制壶过程。
①打泥条、②拍身筒、③镶底片、④做壶盖、⑤粘壶钮、⑥搓装嘴把
(二)实践体验,表现作品。
1、教师引导,学生自主练习拍打泥条,划出泥片。
2、教师示范,起好身筒和镶底片。
3、欣赏图片,学生认识壶身的变化,尝试拍出壶口和身筒的变化。
4、图片演示,学生认识做壶盖的步骤和方法并自主练习。
5、欣赏图片,认识壶嘴和壶把的几种形式,教师指导学生制作。
6、师生合作,安装壶嘴和壶把,强调“壶嘴、壶口和壶把”要保持同一水平线。
(三)展示作品,评价提高。
1、学生展示完成作品,介绍壶名和特色之处。
2、同学评价作品,提出建议,相互发表看法。
3、教师总评本课学习情况,肯定学生作品的闪光处和存在问题,提出下次制作的注意点,表示要将好的作品在学校“陶娃”艺术中心展出。
(四)拓展延伸,鼓励创新。
图片展示当代设计新颖的紫砂壶作品,鼓励学生今后尝试用传统的成型手法,设计创作出新颖的紫砂壶,更好的传承家乡的紫砂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