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0张PPT)
1.2
测量长度和时间
第一章
走进物理世界
8月14日,在2016年里约奥运会田径男子100米决赛中,牙买加选手博尔特以9秒81的成绩夺得冠军。
一、用刻度尺测量长度
1、长度的单位
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单位是米
,符号m
2、光在真空中在1/299792458
s内传播的路程的长
度定义为1米
3、常用单位:
千米(km)、分米(dm)、厘米(cm)
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
1km=1
000m=103m
1dm=0.1m=10-1m
1cm=0.01m=10-2m
1mm=0.001m=10-3m
1μm=0.001mm
=0.000
001m=10-6m
1nm=0.000
000
001m=10-9m
分米
厘米
dm
cm
千米
米
毫米
微米
纳米
km
m
mm
μm
nm
10
10
10
103
103
103
103
练一练
1、在下列数据后面填上适当的单位:
某同学的身高是1.67
;
物理书的长度是2.52
;
一支铅笔的长度是18
;
一元硬币的厚度约为2
。
mm
m
dm
cm
2、0.015km=
dm
150
3、12.5mm=
m
0.0125
4、24nm=
mm
2.4×
10-5
4、测量长度的常用工具
测量长度最基本的工具:刻度尺
毫米刻度尺
三角板
皮尺
卷尺
游标卡尺
螺旋测微器
较精密的长度测量工具
活动1:认识刻度尺
刻度尺的量程、分度值、零刻度线的位置。
零刻度线
量程
分度值
取出你的刻度尺,仔细观察一下:
1、它的量程是
;
2、它的分度值是
;
3、它的零刻度线在哪里?
0~8cm
1mm
活动2:用刻度尺测量长度
A.测量铅笔的长度
(1)刻度尺应该怎样摆放?
刻度尺要紧靠被测量物体,零刻度线要对准被测物
体的左侧。
想一想
如果零刻度线磨损或模糊不清了,怎么办?
可以从其他刻度线量起,再减去所对刻度值。
0
cm
1
2
3
4
5
6
7
8
9
10
0
cm
1
2
3
4
5
6
7
8
9
10
×
×
0
cm
1
2
3
4
5
6
7
8
9
10
√
0
cm
1
2
3
4
5
6
7
8
9
10
√
0
cm
1
2
3
4
5
6
7
8
9
10
×
×
√
(2)眼睛应该怎样看?
视线要正对刻度线。
(3)怎样记录测量结果?
对测量结果,既要记录准确值,又要记录估计值,
并且需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还要注明单位。
铅笔长度的测量数值是9.55,其中9.5
是准确值,0.05是估计值,单位是cm,
这支铅笔的长度是9.55cm。
练一练
1、在下列数据后面填上适当的单位:
某同学的身高是1.67
;
物理书的长度是2.52
;
一支铅笔的长度是18
;
一元硬币的厚度约为2
。
mm
m
dm
cm
2、0.015km=
dm
150
3、12.5mm=
m
1.25×
10-2
4、24nm=
mm
2.4×
10-5
5
4
3
cm
2
1
0
cm
_____cm
_____cm
1.90
1.81
5
4
3
cm
_____cm
1.8或1.9
练一练
×
√
×
5、误差与错误
误差的来源(测量工具、测量方法、测量者)
a、测量时,要用眼睛估读出分度值的下一位数字,是估读就不可能非常准确。
b、仪器本身不准确
。
c、环境温度、湿度变化。
定义: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
注意:
1、任何测量都存在误差。误差是不可避免的,误差不可能消除,只能尽量的减小。
2、减小误差的办法:a、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b、使用精密的测量工具
c、改进测量方法
练一练
1、某同学用毫米刻度尺测同一物体的长度,三次
结果是:12.31cm、12.29cm、12.30cm。这个物体
的长度应记作
cm。
误差与错误区别:
误差:是不可避免、不可消除,只能尽量减小。
错误:是由于测量方法不正确或读取、记录测量结果时粗心大意造成的。误差不是错误。错误是不该发生的,可以避免消除的。
12.30
二、测量时间
1、时间的国际单位是秒,符号s。
2、常用单位:时(h)、分(min)、毫秒(ms)、微秒(μs)、纳秒(ns)
1h=60min=3600
s
1min=60s
1ms=0.001s=
10-3s
1μs=0.001ms=0.000
001s
=10-6s
1ns=0.000
000
001s=10-9s
3、测量时间的常用工具
摆钟
机械表
电子钟
电子停表
活动4:用秒表测量时间
秒表读数:
先读分(小盘),再读秒(大盘),
分针未过半格秒针读作0
–
30s,分针过半格
读作30
–
60s。
秒表读数:先读分(小盘),再读秒(大盘),
分针未过半格秒针读作0
–
30s,分针过半格
读作30
–
60s。
1min39.8s
4min41.8s
1、1.5×104m=
km
8.9×109nm=
m
3.6m=
mm
7200s=
min=
h
2、木块A的长度是_______cm
木块A长
m
15
8.9
3600
120
2
1.10
0
1
cm
0.0110
3、某小组的四位同学分别用同一把刻度尺测
同一长方体的高度。记录的数据是2.72cm、
2.71cm、2.62cm、2.73cm,其中错误的数值
是
cm,测量结果是
cm。
2.62
2.72
小结
1、长度
国际单位:
符号:
其他单位:
单位换算:
测量长度最基本的工具:
米
m
千米(km)、分米(dm)、厘米(cm)
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
1km=1
000m=103m
1dm=0.1m=10-1m
1cm=0.01m=10-2m
1mm=0.001m=10-3m
1μm=0.001mm
=0.000
001m=10-6m
1nm=0.000
000
001m=10-9m
刻度尺
使用刻度尺测量长度时:
1、刻度尺要紧靠被测量的物体,零刻度线要对准
。
2、视线要
刻度线。
3、对测量结果,既要记录
,又要记录
,还
要注明
。
误差是指
和
之间的差异。误差是
避免的,为了减小误差,可以采取
的方法。
错误是由于不遵守测量规则或读数时粗心,记录时大意造成的,是
避免的。
正对
被测物
体的左侧
准确值
估计值
单位
真实值
测量值
不能
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可以
2、时间
1、时间的国际单位是
,符号
。
2、常用单位:
3、单位换算:1h=
min=
s
时(h)、分(min)、毫秒(ms)、
微秒(μs)、纳秒(ns)
60
3600
秒
s
秒表读数:
先读分(小盘),再读秒(大盘),
分针未过半格秒针读作0
–
30s,
分针过半格读作30
–
60s。
4、测量时间的工具:秒表、停表
同学们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