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热容 教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比热容 教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0.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1-07-28 11:29:0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比热容 教学案
学习目标
1、理解比热容的概念,知道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属性.
2、能够用比热容解释简单的自然现象. 3、根据比热容进行简单的热量计算.
重点、难点
重点:比热容的概念和热量有关计算. 难点:理解比热容概念并能利用它解释有关现象.
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生活中的物理①夏天到海边游泳时,会感觉沙子烫脚,而海水却比较凉,这是为什么?
②为什么青岛地区冬暖夏凉,而我们济南却“冬冷夏热”?
 二、探究与推理
1、推理设定情景:烧水
①、考虑并回答:烧水所用的时间与那些因素有关?
A将一壶水烧开与将半壶水烧开? B将一壶水烧开与将一壶水烧成温水 所用时间比较?
  ②、考虑并回答:烧水所用的时间越长,说明水所吸收的热量越
   ③、烧水时,水吸收的热量多少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
  结论:同一种物质,温度升高时所吸收的热量多少,与它的 有关,还与它的 有关
2、【实验探究】
问题: 是不是只要物体的质量相等、升高的温度相同,它们吸收的热量就相等呢? 或者说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是否还跟其他因素有关? (猜想:还可能与物质的 有关。)
考虑:对于不同的物质,例如,水、沙子、煤油,如何比较它们在相同条件下吸收的热量多少?
设计:①实验物质:水和煤油
②相同条件: 和 必须相同
实验环节:
1.如何给水和煤油加热? 必须使用 的两个加热器
   2.怎样比较它们吸收的热量多少? 通过比较 来确定吸热多少
3.怎样测出它们的温度? 必须使用 的两个温度计
强调:在加热器完全相同条件下,在实验中加热时间的长短即表示物质吸收热量的多少!
实验数据
表1 质量相同、加热时间相同时 表2 质量相同、升高相同的温度时
实验现象
1. 在相同的加热条件下,加热时间相同,水和煤油相比较, 温度升高的特别快,
2. 在相同的加热条件下,如果要让水和煤油升高的温度相同, 加热的时间更长一些。
请根据以上数据和分析讨论下列问题:(填写“强”或“弱”)
1.相同质量的水和煤油,加热相同时间,通过比较它们温度升高的度数来判断物质吸热能力的强弱。
水的温度升高较小(即水吸热时水温改变程度较小),说明水的吸热能力比煤油 。
   2.相同质量的水和煤油,温度升高相同时,通过比较它们加热时间的长短来判断物质吸热能力的强弱 。水加热时间较长(即水吸收热的热量越多),说明水的吸热能力比煤油 。
说明:吸收热量多少、或温度变化多少,都反映了物质吸热能力的强弱。
三、知识提升:比热容的定义及意义:
提出问题:如何体现不同物质吸(放)热能力不同的性质呢?
引导分析:要在相同条件下比较,即必须让质量相同,温度升高(降低)也相同,而质量都取单位质量(1kg),温度都取升高1℃,比较起来最为方便。
⑴定义: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降低)1℃所吸收(放出)的热量叫做该种物质的比热容。
⑵.符号:c    单位:J/(kg ℃) 读法: 。
⑶.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性质属性,每种物质都有自己的比热容
几种物质的比热容:
   [单位:J/(k g℃)]
(4).理解①:(状态一定时)同种物质的比热相同;不同种物质的比热一般不同
理解②: 水的比热容最大。(从两个角度)
说明在质量、温度改变量都相同的条件下,水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最多,即水的吸热(或
放热)能力最强。例如:冬天暖气用水做“热源”,因水储藏的热多;
司机师傅用水做“冷却剂”冷却汽车发动机。
说明在质量、吸收(或放出)的热量都相同的条件下,水的温度变化最小,即水的吸热(或
放热)能力最强。例如:内陆城市为什么比沿海城市的昼夜温差大?水的比热容是沙石的4.5倍,因此,白天在同样阳光照射下,水的温度变化比沙石小得多。这是沿海气温温差较小的原因。夜晚,水和沙石同样放热,水温比沙石温度高,因此,晚上在岸上散步更凉爽。
   (5) 比热容的物理意义:
以C水为例: 1千克的水温度升高(降低)1℃所吸收(放出)的热量是4.2×103焦耳
回答:酒精、煤油、水银的C物理意义。
练习
1、对于同一种物质,物体吸收的热量与物体的      有关,与物体          有关。不同的物质,在质量相等,温度升高相同时,吸收的热量是     的。           
                             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比热容用
符号    表示,它的单位是        。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     。砂石的比热容为
0.92×103J/(kg·℃),读作            ,它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某个铜球的比热容为0.39×103J/(kg·℃),则半个铜球的比热容为__________________。
3、水的比热容是________________。白天在阳光照射下,相同质量的砂石和水,如果吸收相同的热量,
的温度升高的快,晚上如果放出相同的热量,则 的温度下降得快。在受太阳照射的条件相同时,内陆地区的夏季比沿海地区 ,冬季比沿海地区 。
4、温度计里常用水银、酒精、煤油等做测温物质,这是因为这些物质具有     的特点。
5、在沙漠地区有“早穿皮袄午穿纱,夜抱火炉吃西瓜”的奇特现象.而沿海地区是“气候宜人,四季如春”,这表明水对气温有显著影响,是因为( ).
A.水的透明度高,容易吸收太阳能 B.水的比热容比沙石的比热容大
C.水在蒸发时有致冷作用 D.水的对流性能好
6、下列有关比热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每种物质都有自己的比热容
B.在释放相同热量的条件下,比热容小的物体温度降低得多
C.水和冰是同一种物质构成,因此比热容相同 D.将一物体分成两半,其比热容也必减半
7、在各种液体中,通常用水作冷却剂,这是因为( )
A.水具有较大的密度 B.水的性质很稳定
C.水具有较大的比热容 D.水的凝固点较低
四、热量计算公式的应用
1、推理
完成下列表格。
结论:吸收的热量=物质的比热×物质的质量×升高的温度差
同理:放出的热量=物质的比热×物质的质量×降低的温度差
2、理解热量计算公式:Q=cmΔt
式中的Q吸(放)是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单位是J; c是物质的比热容;
m是物质的质量,单位是kg; t0初温,t是末温, 单位是℃。
①.吸热公式及理解:Q吸=cm(t-t0)
用Δt升=(t-t 0)表示升高的温度可写成Q吸=cmΔt升
②.放热公式的理解:Q放=cm(t0-t)
用Δt降=( t0-t)表示降低的温度可写成Q放=cmΔt降
注:区别“升高”、“升高了”、“升高到”和“降低”、“降低了”、“降低到”
3、例题解析:
例题1:把质量为2kg的铝块温度从30℃升高到100℃,铝块吸收的热量是多少焦耳?
例题2:有一根烧红的铁钉,温度是800℃,质量是1.5g温度降低780℃,放出多少热量?
   反馈练习:(列公式带入数值,不要求计算结果)
1.质量为2kg的水,温度升高50℃吸收的热量是多少?
2.质量为5kg的热水,从100℃降到80℃放出的热量是多少?
4、应用提升
1.下列事实中,最能说明物质吸收的热量跟物质种类有关的 是( )
A.体积相同的两杯水温度都升高10℃,它们吸收的热量相同
B.质量相等的两块钢温度分别升高5℃和10℃,它们吸收的热量不相同
C.体积相等的水和煤油温度都升高10℃,它们吸收的热量不相同
D.质量相等的水和铜温度都升高10℃,它们吸收的热量不相同
2.将质量初温相同的铝、铜、铁三个球,浸没在沸水中煮较长的一段时间,则三个球的温度_________。
从沸水中吸热最多的是________球,吸热最少的是________球。(已知C铝>C铁>C铜)
3.一太阳能热水器水箱内装有质量为80kg的水,经太阳晒2h后,温度从20℃升高到50℃所吸收的热量是 J,这是用 的方式增加了水的内能.
4.甲、乙两物体的比热容之比为2∶3,吸收热量之比为3∶1,它们升高的温度相同,则甲、乙两物体
的质量之比为( ) A.9∶2 B.2∶9 C.1∶2 D.2∶1
5.水的比热较大,人们往往利用它的这一特性为生活、生产服务,下列事例中与它的这一特性无关的是
A.让流动的热水流过散热器取暖 B.汽车发动机用循环水冷却 ( )
C.冬季,晚上向稻田里放水,以防冻坏秧苗 D.在较大的河流上建水电站,用水发电
6.如图15-5甲是用水来冷却热牛奶的示意图。图乙是记录
牛奶、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图中表示热奶温度随
时间变化的曲线应是 ;,(填写I或Ⅱ);若水的质量为
1.5kg,在这个过程中水吸收的热量是 .
甲 图15-5 乙